你还可以在 Notion 中插入日历

你还可以在 Notion 中插入日历,第1张

日历

你还可以在 Notion 中插入日历,在相应日期上点击即可添加事件,事件可以发生在一天,也可以通过添加终止时间横跨某一个期间段。

可惜的是,Notion 的日历不支持与第三方服务同步,也不能订阅,它的用途更多是作为笔记中的时间索引,帮你更好地将一个时间段内的任务串联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表格、看板和日历功能在 Notion 不是相互独立的三部分,它们可以相互进行转换,为一个项目提供不同的视角。

在Notion里面点击填写日期,会跳出这个日期选择框,默认给当前日期标蓝。如果选择其他日期,蓝色会相应转移,但是如果点击当前日期,则不会有任何反应,会让用户有点困惑,自己是否已经成功设置日期。

由于默认标蓝且重复点击没有反馈,用户就会想,是不是当跳出来日期选择框的时候,就已经设置好日期了?结果并没有,内容里还是空的。这个 *** 作就会让人很困惑。

建议当蓝色选取在点按的时候会随着手指被挤压。

最初接触Notion这个软件应该是去年年底。当时看到很多文章推荐使用Notion来管理自己的知识、笔记等内容,很是感兴趣。

Notion主打的概念是 "All In One" ,一款软件满足你的多项知识管理需求,将笔记、任务管理和知识库相结合,还能实现全平台的同步。

Notion的排版也十分有趣, 它通过页(page)和块(block)将内容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界面。 块的形式使得文字、图片的组合排版更加简单便捷。

随着Notion的更新,Notion逐步加入了对 表格、看板和日历 等功能的支持,更加丰富了Notion的模板。起初Notion免费用户有1000个块(block)的限制,最近又取消了这样的制约,使得Notion白嫖也更加好用。

但是在我刚接触Notion的时候体验很差。打开软件并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在软件里拷贝了一些笔记,又被Notion奇慢的同步速度劝退。 “上手难,同步慢” 是我对Notion的第一印象。当时用的有道云笔记同步速度快,微信文章剪藏功能完整,这让我转用Notion的动力不足。

但是使用有道云笔记的体验也并不舒畅,在有道云笔记中图片插入体验差,笔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的痛点也让我用有道云笔记也深感不自在。iPad版本在Markdown模式下输入不能复制、粘贴,万年不更新新功能……逐渐让我对这款软件的期待降低。某一次,在使用有道云笔记的过程中,PC端显示的图片和手机端的不同;在PC端复制的内容到了手机端又无法正常显示,我反复调整过后也无法解决,只好删除重来。 种种体验让对在有道云笔记中完成自己知识框架体系搭建的兴趣大大降低。

本月初,偶然的机会下,我看到了一些基于Notion搭建的优秀博客。我发现Notion可以做到的事情远远超出单纯记录的范畴。它可以收集碎片知识,并可以通过表格和标签的形式分类管理。Notion内部还可以 创建文章链接,表格的过滤显示 等。这样的功能可以让我在创建一个收纳库后,简单通过 过滤关键词 就可以找到与某一知识点、主题相关的所有已读内容,提供思考的思路和写作的素材。通过这些了解,我对在Notion上系统搭建知识体系多了一些兴趣。

Notion还可以管理项目、事务。据悉,Notion新版本的更新还会出现甘特图功能,可视化进度和时间关系。Notion不断扩充的功能,使得它越来越好用。

当然,Notion的客户端没有缓存的功能,文件内容存储在云端,在网络条件较差或是网页内容较多的情况下,还是存在打开速度慢的问题。在资料收集方面,微信剪藏无法实现,导入的微信链接无法形成具体内容存储在Notion中备份。而我平时大量阅读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这个缺点也确实让人头疼。

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 “剪藏=已读” 如果但是将内容导入Notion,会使得Notion库内无效信息增加,管理失控。所以,一点一点阅读后复制进入Notion,也算是强制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过程了。

自己通过浏览了别人的Notion主页受到了很多启发。基于Notion搭建的主页,除了展示自己的Notion使用方式,也有更多人通过Notion分享自己的生活、兴趣、特长、人生规划,打造出自己的“网络名片”。这种主页搭建方式较云服务器搭建网站 *** 作简单,较平台博客又更能实现个性化定制。给人 自己搭建自己的房子,欢迎大家作客的感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115406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6
下一篇 2023-05-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