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四种post提交数据编码格式

常见的四种post提交数据编码格式,第1张

HTTP/1.1 协议规定的 HTTP 请求方法有 OPTIONS、GET、HEAD、POST、PUT、DELETE、TRACE、CONNECT 这几种。其中 POST 一般用来向服务端提交数据,本文主要讨论 POST 提交数据的几种编码方式

协议规定 POST 提交的数据必须放在消息主体(entity-body)中,但协议并没有规定数据必须使用什么编码方式。但是,数据发送出去,还要服务端解析成功才有意义。

服务端通常是根据请求头(headers)中的 Content-Type 字段来获知请求中的消息主体是用何种方式编码,再对主体进行解析。POST 提交数据方案,包含了 Content-Type 和消息主体编码方式两部分。下面就正式开始介绍它们。

这应该是最常见的 POST 提交数据的方式了。浏览器的原生 form 表单,如果不设置 enctype属性,那么最终就会默认以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方式提交数据。

在POST提交数据中Content-Type 被指定为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提交的数据按照 key1=val1&key2=val2 的方式进行编码,key 和 val 都进行了 URL 转码。大部分服务端语言都对这种方式有很好的支持。很多时候,我们用 Ajax 提交数据时,也是使用这种方式。

这也是一个常见的 POST 数据提交的方式。我们使用表单上传文件时,必须让 form 的 enctype 等于这个值。这种方式一般用来上传文件,各大服务端语言对它也有着良好的支持。上面提到的这两种 POST 数据的方式,都是浏览器原生支持的。

application/json 这个 Content-Type 作为响应头大家肯定不陌生。

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它作为请求头,用来告诉服务端消息主体是序列化后的 JSON 字符串。

由于 JSON 规范的流行,除了低版本 IE 之外的各大浏览器都原生支持 JSON.stringify,服务端语言也都有处理 JSON 的函数,使用 JSON 不会遇上什么麻烦。

顺便提一句,angular框架与 axios 默认的post采用是这种编码,PHP端不能直接使用$POST接受,使用

它是一种使用 HTTP 作为传输协议,XML 作为编码方式的远程调用规范,它的使用也很广泛,能很好的支持已有的 XML-RPC 服务。不过,XML 结构还是过于臃肿,一般场景用 JSON 会更灵活方便。

我们会发现,在很多post,put,delete等请求之前,会有一次 options 请求。

根本原因就是,W3C规范这样要求了!在跨域请求中,分为简单请求(get和部分post,post时content-type属于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中的一种)和复杂请求。而复杂请求发出之前,就会出现一次options请求。

什么是options请求呢?它是一种探测性的请求,通过这个方法,客户端可以在采取具体资源请求之前,决定对该资源采取何种必要措施,或者了解服务器的性能。

在ajax中出现options请求,也是一种提前探测的情况,ajax跨域请求时,如果请求的是json,就属于复杂请求,因此需要提前发出一次options请求,用以检查请求是否是可靠安全的,如果options获得的回应是拒绝性质的,比如404\403\500等http状态,就会停止post、put等请求的发出。

虽然在下面的参考文献中有人提出可以取消options请求,但是实测后发现是不行的,jquery封装之后,更不能轻易取消。因此,靠javascript客户端取消options请求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服务端对options请求做出正确的回应,这样才能保证options请求之后,post、put等请求可以被发出。但是,我们不能允许所有的options请求,而应该是有条件的,所以最好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机制,去验证客户端发出的options请求数据是否是符合服务端的条件的,如果不满足,返回403,则客户端会取消原有的post计划。

前台跨域post请求,由于CORS(cross origin resource share)规范的存在,浏览器会首先发送一次options嗅探,同时header带上origin,判断是否有跨域请求权限,服务器响应access control allow origin的值,供浏览器与origin匹配,如果匹配则正式发送post请求。

如果有服务器程序权限,设置,比如jsp中,设置header access control allow origin等于*,就可以得到跨域访问的目的。

request.setContenType("UTF-8") 只是设置了内容的编码格式,并不是真正的解码。 new String(name.getBytes("IOS-8859-1"),"UTF-8") 才是真正的解码。 应该在http请求提交的时候设置,或者再web.xml加一个字符转码的拦截器 <filter><filter-name>EncodingFilter</filter-name><filt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filter.CharacterEncodingFilter</filter-class><init-param><param-name>encoding</para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78567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0
下一篇 2023-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