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原理相关总结

vue原理相关总结,第1张

一、vue20的双向绑定是怎么实现的

2、observer,compile,watcher

(1)observe是一个数据监听器,核心方法是ObjectdefineProperty

(3)compile是一个指令解析器,对需要监听的节点和属性进行扫描和解析。

3、此模式的优点:不需要显式调用,可以直接通知变化,更新视图;劫持了属性setter,不需要额外的diff *** 作

4、ObjectdefineProperty缺点

(1)不能监听数组

(2)不能监听整个对象,只能监听属性

(3)不能监听属性的增删,只能监听变化

5、30版本使用Proxy

(1)可以监听数组

(2)可直接监听整个对象,不用层层递归属性

(3)get和set时候直接有参数,不需要单独存储变量

(4)new Proxy()会返回一个新对象,不会污染源对象。

二、数据不更新的问题

1、更新的原理:在数据读取时收集依赖,在赋值时通知依赖更新。

2、object有defineProperty方法,通过getter,setter只监听了属性的读取和赋值,但是新增属性和删除属性没有检测,所以专门提供了$set和$delete来实现

3、array,没有defineProperty方法,没有setter,通过get和新建数组方法拦截器修改原生方法push,pop,shift,unshift,splice,sort,reserve来实现监听,而通过修改数组下标 *** 作数组的不会被检测,所以专门提供了$set和$delete来实现

4、$set(target, key, value)和$delete(target, propertyName/index)方法原理

(1)判断target是否是undefined,null,或者原始类型,或者vue实例,或者vue实例的跟数据对象

(2)target为数组,则还是通过调用splice *** 作索引更新数据

(3)target为对象,且为响应式,则调用defineReactive *** 作数据

(4)更新完数据后通知依赖更新

三、computed和watch和methods

1、computed

(1)设计初衷:为了使模板中的逻辑运算更简单

(2)适用于数据被重复使用或者计算复杂费时的场景;依赖其他数据的场景

(3)读取缓存,依赖不变,则不需重新计算。(根据dirty标志判断)

2、watch是对数据的监听回调

3、computed和watch的区别

相同点:都会观察页面的数据变化

不同点:(1)computed是读取缓存,watch每次都要重新执行;

(2)watch更适合数据变化时的异步 *** 作和开销较大的 *** 作。

4、computed和methods的区别

computed依赖缓存,可以定义getter和setter,但是methods不行

四、vue-router的模式区别

1、abstract:非浏览器环境下使用

2、hash:

(1)默认。监听hashchange实现。

(2)有点,兼容性好,ie8支持

(3)缺点:看起来奇怪

3、history:

(1)h5新增的。允许开发者直接修改前端路由而不重新触发请求页面

(2)实现原理:监听popstate事件。能监听到用户点击浏览器的前进后退事件或者手动调用go,back,forward事件;不能监听到pushState和replaceState事件。

(3)为了避免浏览器刷新出现的404页面,需要在服务端配置兼容。

(4)如果浏览器不支持,会降级到hash模式

通过vueuse插件机制和vuemixin将store在beforeCreate和destroyed生命周期进行混入。

五、vuex解决了什么问题

1、vuex解决了vue项目中的数据状态管理问题

2、是组件通信的一种方式。

3、原理:创建了单一的状态树,包含state,mutation,action,getter,module。

4、view(dispatch)action(commit)mutation(mutate)state(render)view

5、通过vue的data和computed,让state变成响应式,

6、通过vueuse插件机制和vuemixin将store在beforeCreate生命周期进行混入。

六、nextTick是怎么是实现的

1、作用:将回调延迟到下次DOM更新循环之后执行

2、原因:VUE在更新DOM时是异步的,vue检测到数据变化后,不会立即更新DOM,而是会开启一个事件队列,并缓冲同一时间循环中的所有数据变更,在下一次tick中,执行更新DOM。

3、js的运行机制:js是单线程的,基于事件循环,有宏任务和微任务。

4、内部原理:

(1)能力检测:Promisethen(微), MutationObserve(微),setImmediate(微),setTimeout(宏)

(2)将回调函数推入回调队列,锁上易步锁,执行回调。

七、keep-alive内置组件和LRU算法(队列)

1、自身不会渲染成DOM,没有常规的 标签,是个函数组件,被他包裹的组件,切换时会被缓存在内存中,而不是销毁。

(1)可以有条件的缓存:include(匹配到的缓存),exclude(匹配到的不缓存),max(最多可以缓存多少组件实例)

2、原理:内部维护了thiscache(缓存的组件对象)和thiskeys(thiscache中的key),运用LRU策略。

(1)命中了缓存的组件要调整组件key的顺序。

(2)缓存的组件数量如果超过thismax时,要删除第一个缓存组件。

(3)LRU(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少使用):根据数据的 历史 访问记录来进行淘汰数据。“如果数据最近被访问过,那么将来被访问的几率也更高。”

3、生命周期钩子:activated和deactivated,被keep-alive包括的组件激活和停用时调用。先停用组件的deactivated,再激活组件的activated

条件渲染主要有两个指令:v-if v-show

   有v-if 相应会有 v-else v-else-if

      v-if指令用于条件性地渲染一块内容。这块内容只会在指令的表达式返回truthy值的时候被渲染

v-if为true的表达式会显示

v-if为false的表达式不会显示

示例需要用到的data部分:

利用data变量进行判断使用

类似于if-else条件语句判断

在template上使用 v-if 条件渲染分组

利用上面提供的data变量和下面的template结合,启动网页后查看源码可知

v-show与v-if区别:

  v-show 只是简单的切换元素的display CSS propertity,带有 v-show 元素始终会被渲染并保存在 dom 中

    v-if:后面若为false,标签直接消失,控制dom元素的创建和销毁

      v-if是一个编译、卸载的过程,创建和销毁子组件

          v-show是控制css property

v-for用于循环遍历数据

 示例需要用到的data部分:

用v-for把一个数组映射为一组元素

  v-for基于一个数组来渲染一个列表

   v-for使用数组,item代表数组中每个元素,index表示数组元素下标

两种分隔符:in of

  item标识键值,key表示键名,index表示索引

注意观察上面循环标签的最后都有 :key

 为什么要添加key

  key作为唯一标识

   为了给vue一个提示,以便它能跟踪每一个节点的身份,重而重用和重新排序现有元素

官方解释:

你可以用v-model 指令在表单<input> 、 <textarea>及<select>元素上创建双向数据绑定。它会根据控件类型自动选取正确的方法来更新元素。尽管有些神奇,但v-model本质上不过是语法糖。它负责监听用户的输入事件来更新数据,并在某种极端场景下进行一些特殊处理。

v-model会 忽略所有表单元素的value 、checked 、 selected attribute 的初始值。 它将始终将当前活动实例的数据作为数据来源。你应该通过JavaScript在组件的 data选项中声明初始值。

v-bind (:value="msg")负责将data变量显示页面input框

v-on (@input="changeValue) 负责利用函数中事件对象获取页面input框的值传data变量使其发生改变

缺陷:v-model数据中每一次改变都会触发试图更新,特别消耗性能

因此官方为v-model设定了一些修饰符

lazy ,当输入框失去焦点,再去同步输入框中的数据

trim:自动过滤用户输入的首尾空白字符

如果想自动将用户的输入值转为数值类型,可以给v-model添加number修饰符

第三方组件官网

Element-ui

iView

Vant

如果父类组件需要直接获取子类的方法 可以使用 $children

子获父 $parent 子获取跟组件 $root

如果使用自定义组件,在里面插入其他的文字或者标签,是不能够显示的,如果想在组件中插入其他标签,需要在标签中插入 <slot></slot> ,插槽写在哪个位置,插入的文字或者标签,就在哪个位置显示

我们先定义3个 全局 的自定义组件 分别为 child1 child2 child3

我们把vue实例当作根组件(父组件)

父跟子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在父组件中有个子组件,子组件想要使用(获取)父组件的值,我们使用 $parent 来获取父组件的的值

我们在 child1 子组件中插入了一个组件这个时候 child1 变成了 childson 的父组件,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在获取根组件(vue实例 | 根实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多个 $parent 来获取祖组件数据,当然,我们可以用 $root 直接获取根实例的值

父组件获取子组件的值,我们用 $children 来获取,

$children 获取的是所有子组件的实例,返回的是数组类型,再通过下标获取指定的子组件

如果页面的结构出现了调整,这里获取的具体的组件可以就对不上号了。:

如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web/101594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