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教学素材,专业学术资源的方法有哪些

获取教学素材,专业学术资源的方法有哪些,第1张

素材类教学资源的获取

教学资源来自哪里?一是靠教师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二是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收集或加工别人的教学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

(一)文本素材的获取

通常情况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编写文字材料。所以键盘输入是一种最主要的文本获取

手段。随着新的输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文字素材的获取途径越来越多。

1键盘录入

2扫描输入

要引用书籍、期刊等印刷品上的文字,可以用扫描仪扫描或者用数码相机拍照,然后用光学

识别软件(OCR)将扫描进来的图形转化为文字。

3手写输入

手写识别输入系统是用手写笔在与计算机相连的一块书写板上写字,计算机中的识别软件根据采集到的笔迹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时间关系信息来识别所写的字,并把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4语音输入

面对与计算机相连的话筒,将要输入的文字用规范的读音读出,由相应的软件便可将声音转换成文本文件保存起来。

5光盘调取或网络下载

要引用光盘、网页上的文字,可以利用复制、粘贴的办法获取这些文字,放入自己的文字编辑器。

学生直接从生活中观察得来的东西并不一定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写作素材实际上是一种既包含生活真实,同时又凝聚着作者对现实的感知、理解、想像与感情的心理复合体。真正的写作素材是一种经过心灵内化的产物,内化过程经历观察、表象、感受三个阶段。

观察是获得素材的重要途径。观察得来的原始材料不断地积累,可以形成表象。而表象的转化,则是素材的诞生。表象如何转化成素材因此说,一切事物在观察之后就要进入作者的心里,经过内心的审视与体验即经过作者的充分感受后,就能成为素材。

欲将生活现象转化成写作素材,必由观察到表象再到感受的过程。感受是指写作主体通过感觉和知觉从生活中摄取感性材料、在与感情的同化中产生的一种相应的心理体验。对事物的感受越深刻,越能挖掘微小事物中的不平凡之处,摒弃那些不必要的零碎记忆.也避免了学生惯有的“流水账”式的作文。

那么,感受又是如何沉淀感情记忆而熔铸成写作素材的呢一靠经历。经历可以使感受丰富起来,进而沉淀为情感记忆。二靠自我意识。感受主体要有意识地感受某人某事某物,让记忆持久、丰富。因此,感受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作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感受力,途径有二:

(一)设置情境,引人体会。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思是世间万物必须用心去感受,才能获得更多更深的体会。体会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观察是必要的,但只停留在观察上却不能让表象转化为素材,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文章也就没有真正可圈可点的地方了。一次,一位学生家长打来电话,请求我做她家孩子的思想工作。起因是孩子想要数目过大的钱准备过一次风光的生日。由于家长没有应允,孩子就闹起情绪,数天不肯叫声妈妈。了解情况后,我当即决定上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首先,我在黑板上板书“生日,我们怎么过,’的醒目标题,然后风轻云淡三言两语地引入情境,要求学生谈谈各自记忆中最幸福最感人的生日。话题一经点拨,学生的神情各个不一:有人欣喜地回忆难忘时刻;有人哽咽着重温幸福片段;有人嬉戏“最幽默的生日”;更有人把主题定为“最倒霉的生日”……那时那刻,学生静静地聆听,心潮微微地涌起,一种别样的情绪温暖着在座的每一个人。这时我意识到自己的预期有了圆满的结局――“身入”且“心入”情境之中,学生有了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后面的写作,学生将满心满怀的情感记忆自然而然地诉诸笔端。

(二)读写训练,渗入体会。感受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它有强烈、深刻与细腻三个层面。感受的强烈性指在观察或阅读中,某一事物或人物对作者内心震撼的刺激,从而成为情感记忆中的强点。深刻性指从大千世界中捕捉那些人人眼中有,但人人笔下无的作为材料。细腻性指在感受中体察其细节,使情感既深入又细腻。有人说,文章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这就要求学生作文时不仅仅是表象的陈述,更多是饱含真情富含哲理的感受。要达成这一层面,我认为初始一定是多读多写。“读”能获得更广泛更丰富的信息,能触动学生敏感的心灵.继而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写”能使学生多思,促进由“量”到“质”的飞跃。鲁迅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写作体会时,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鲁迅《致赖少麟信》)写日记是最好的练笔。每天记录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人、事、景、物,感受周围的变化以及一天学习生活中得到的点滴感悟。当多读多写形成体系,学生对事物有了细微而真切的情感体验,有了捕捉事物的慧心慧眼,真正的写作就开始了。

(三)模仿体验,愉悦体会。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通常我们以念范文的形式,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乃至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它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但这一形式囿于课堂,难以持久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前,我把班级较为优秀的作文投稿给报社,让学生从报纸的刊登中获得振奋人心的愉悦,从而激励学生写作。但报纸的刊登十分有限,面不够普及。于是我又另辟新径,选择日新月异的网络。因为:一、学生熟悉网络,但他们多用于聊天或游戏,白白荒废资源浪费时日;二、网络有众多或质朴或俏皮或浓丽或泼辣的写手,他们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常言道,教师欲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必要先有一桶水!从“提升自我”做起,自己先成为网络“写手”,继而转入网络编辑工作。在对网络、网络文学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假日里邀请学生到网络做写手。学生对“网络写手”充满好奇,跃跃欲试。在大量的模仿学习中,学生的体会深了.作文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去年一篇题为“和谐”的话题作文,一学生以“废弃的墙”与“寂寞的藤蔓”为角色,以自然之物的相依相伴娓娓道出“和谐”的主题,因写法新颖独特又立意深刻,获得阅卷老师的好评。

感受是一种比观察、表象更深一个层次的心理活动。通过观察,形成表象,进入感受,最终把原始的材料转化为写作素材。当作文有了感受主体的“感受”,才会有血肉、有灵魂。

中国有千千万万的专业和业余的写作爱好者,写作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写可以表达内心的想法,勾勒美好未来,纪念逝去的岁月,也可以互相交流思想等等。写句子写段落乃至写整篇文章也许都很简单,相信喜欢写作的人也不会因此缺素材而写不出来。但是如果是写小说写长篇写连载,可能就需要长久的不断积累更新自己的写作素材库,难免会有灵感不出现的时候,这时就需要借助外界搜索方式获得素材,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为此总结了几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1看新闻,看报纸,相信这是比较容易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

2通过写作素材网站分类搜索如:①素材巷(>

著名散文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装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装间接材料的仓库,即装书籍和资料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面对写作,初中生往往缺乏写作素材,从而苦恼不堪。确实,有很多学生是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空间狭窄,与社会生活的接触面也促狭,这就造成了学生感受力退化,想象力贫乏,情感共鸣缺失。

为了让学生积累素材,有的教师就布置学生每天仔细观察生活,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有的布置摘抄优词佳句、美文好段;有的在课堂上大谈特谈搜集作文素材的方法。但是有明显的效果吗?写日记成了记流水账,完成老师的任务;美文佳句只是记在了本子上,没有内化成自己的;谈技艺方法更是空洞乏力。相对来说,作文在搜集写作素材上出现了“短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素材的积累、思考,给学生充分丰富作文材料的机会。条件具备了,学生动起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兴奋地去搜集写作素材呢

本人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尝试每学期有计划地作文,每次作文提前几天布置题目,让学生根据作文的要求,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写作材料,从而丰富写作素材。搜集素材的方法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1、实践考察。2、查阅资料。3、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通过N次的实践下来,学生搜集写作素材的热情高涨,积极性、主动性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写作的兴趣浓厚了,作文质量自然就提升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一、有计划的布置作文题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种重要的观念:意义学习。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必须是有意义的,意义学习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结合的关键所在。依据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反思我国的语文教学会发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量的机械学习、无意义学习充斥着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无章无序的情况经常有。

《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学习,其意在于改变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比较关注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学习的问题。于是就现在的学生写作时感到最棘手的——素材贫乏这种状况,每学期期初制定写作计划,并根据不同年级布置相应的作文题,包括大小作文。每次作文提前一周将题目布置下去,要求学生能够广泛搜集相关素材,并做好记录。

例如,本学期任教初三年级,根据毕业班学生的特点和中考任务,给学生列出了一些作文题:雪;动人的微笑;奖励自己;承担;一篇读后感;不该丢失的 ;有句话儿在心头;每天都是一首诗;让心开花等等。有写景的,有议论的,有叙事的,有比喻的;有命题,有半命题;有短题,有长题。对于学生来说,根据这些题目搜集到了素材,让他们写作的难度减小了很多,有材料写、有材料选,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更容易获得写作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继续做下去的信心和兴趣。

因此有计划的布置作文题,给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从多方面积累材料,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丰富写作素材,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采用不同方法搜集素材

有学者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学生的生活面狭窄,接触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但这并不能说学生就脱离了社会生活。从校园到家园,其间仍有广阔的生活地带供给学生们寻找作文素材。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对社会生活再加工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情感升华的必经路径。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因此作出好文章的真谛:只有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积极参与,在生活实践当中去捕捉写作素材,才能写出“真、实、趣”的好文章。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搜集素材呢?我以为其中的策略和方法,主要可以围绕三个方面进行,那就是实践考察、查阅资料、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布置下作文题之后,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留时间给学生,给他们想、做、查的机会,让他们围绕作文的话题,广泛地搜集写作的素材。

1、实践考察。

托尔斯泰曾说过:“仗着内心的视力去观察他所描写的对象,这样来创造作品——这是作家的规律。”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新鲜的、难忘的、有意义的事,有些事学生自己就身处其间。这种亲身实践、考察的机会,能更多的掌握第一手材料,更易触发学生的内心世界。而在实践考察之前布置相关的作文题,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精力更加集中,能搜集到更多的信息,加以储备,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许一次亲身经历发掘的材料是几年阅读也搜集不到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这种实践考察的机会。

例如,我们学校平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中国感恩教育第一人彭成老师的“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的感恩教育活动;曹文轩报告会;“环保小卫士”我们携手共创绿色地球活动;诸荣会老师的《原来如此———叶名琛传》首发式;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美学教授徐放鸣报告会:弘扬亮剑精神,实现人生理想等等。每次活动,我都事先通知学生,给学生布置作文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倾听、与名人交流互动、做好记录,并及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交流,由此学生掘出了大量的素材。听完徐放鸣教授的报告会后,有同学写下作文“永不过时的‘真’”,从李云龙身上体会到一切经的住时间考验的东西都是真的,他为人民所支持所理解;有同学写下“真正的英雄”一文,深切感受到英雄的气息从心底散发,英雄的气魄从灵魂渗透。还有同学写下“亮剑断想”一文,联系到我们生活的精彩在奋斗中体验,人生的乐趣便是挑战困难、超越自我。我读到学生的每篇作文,都觉得心旷神怡,那是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是学生思想得到启迪的结果。作为教师,批阅这些作文,敢说真是一种享受。其实这就是由作文题入手,引导学生实践考察,搜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一做法的良好的表现。

除了校园生活,还有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等可以实践考察,引导学生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有目的、有计划、持续地进行观察,让自己的头脑随着视觉和听觉而积极开展活动。还可尽量利用节假日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外出旅游、回乡探亲或进行社会调查,以扩大写作素材的来源。然后由点到面,由校内到社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品味人生艰辛,领悟生活哲理。引导学生用全面、辨证的眼光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认识社会,自然就能搜集到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就不怕作文无话可说,不怕作文写不成功。

2、查阅资料。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上有大量的生活素材可供学生选择。这些媒体堪为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把握时代脉搏,搜集积累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语文教师可利用这个平台,引导学生围绕作文的话题搜集相关的素材,并鼓励学生尽量多的查找,及时摘抄或用自己的话概述,然后分门别类,抄录下来。例如我布置了作文题“承担”,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搜集素材,写一篇议论文。学生一听说可以查阅资料,个个劲头十足,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几天之后学生搜集到的材料真是无限丰富:有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平凡女孩孟佩杰勇于承担,恪守孝道的事迹;最美妈妈吴菊萍敢于担当,接住生命,托住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有浙江人陈金水认为“祖国的气象事业高于一切”,为青藏高原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有居里夫妇提炼镭,献身科学事业等等。这样的查阅,学生不但看得多,素材积累多,容易写出好作文,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责任感,分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

当然阅读课外书籍也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重要途径。针对学生可能有一些原因不能自觉阅读课外书的情况,我就有计划的布置学生写读后感。一段时间内要求学生读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每天坚持半小时的阅读,读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并且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教会学生从佳作名篇中汲取营养,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广泛阅读,能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拓展自己的视野。

3、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

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学生的生活,表面看是很平淡的,但是通过回顾过去的经历,可以从平淡的地方,寻找不平淡的意境,来搜集写作素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现实生活中,每天都有拨动我们心弦的事情发生。喜怒哀乐永远是生活的交响曲。社会生活赋予了每个人生存和展示的舞台,中学生也不是生活的旁观者和局外人,也主动地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在我们家里,在我们校园里,在社会上,只要我们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回忆,我们总会发现这个社会生活美好的情愫。

当然,现实中学生不仅会感受亲情、友情的温暖,也会有失败、失望、孤独的体验。只有从大脑中搜索这些记忆,提炼出丰富的素材,把这些真情实感融进作文之中,加入对生活冷静的思索,才能写出漂亮的文章,才能更增强生活的阅历。

“有句话儿在心头”这个作文题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回忆过去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话语,并将所回忆的素材记录下来。选取最熟悉、最精彩的材料写作,结果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文。例如,甲同学: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一句再寻常不过的话作为自己心头最重的话,用自己旅游时亲眼目睹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呼吁每个人心中都要装进这句话,并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警示全人类关注我们生存的家园,拯救地球。乙同学:母亲的一句“孩子,坚强些!”让人终生难忘的话语,给自己在遭遇不幸、竞技场面、学习迷茫时,犹如一盏明灯照亮自己前进的方向,培养了自己一种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丙同学:写出学生对老师的一句真诚的请求:“笑一笑吧,老师。”这成了每个学生心中的话。因为有一段时间,同学发现老师家中出了事,加上教务的繁琐,老师心情不好,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希望老师能坚强的度过难关,浓浓的师生情溢于言表。可见生活是丰富的,情感是多元的。

因此通过布置作文题,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生活情境,勾起他们对生活的再认识、再思考,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材料,学生的习作也因此充满了情趣。并且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大大地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不过,搜集写作素材的三种方法,每一次并非单一使用。提前布置作文题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方法,以最能快速的或更多的搜集到材料的途径,不同范围、不同角度地去搜集。还可以根据作文题的特点,全班分成三组,每一组分别采用一种方法搜集写作素材,做好记录。

另外,在学生个体搜集写作素材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甚至优秀的写作素材在全班交流,这也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一种便捷方式。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生根据作文题搜集来的素材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倾听、相互讨论、相互弥补。典型的、优秀的素材在全班交流。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是一个取精华去糟粕的过程,是一个更丰富写作素材的过程。

每一次,提前布置作文题后,学生搜集的素材,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对自己搜集的写作素材能更好的完善,然后选取最鲜活、最有意义的素材进行写作。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不再出现“面壁十年图破壁”式的“苦写”,而换之以“为有源头活水来”式的“乐写”了。

总之,好的作文要有好的题材,内容丰富的作文,离不开材料的积累。从作文题入手,通过实践考察、查阅资料、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等方法,开放作文课堂,引导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眼、脑、手,观察、实践、回忆、思考生活,多阅读课外书籍,积极、主动、兴奋地搜集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才能写出好文章。而且从作文题入手,更有针对性,摒弃了学生选材时的空泛、盲目性。从根本上解决许多学生写作文选材料时要么头脑一片空白,要么是些“陈谷子烂芝麻”的问题。因此这种做法既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加深对周围生活的感知与体验,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感受生活的情趣,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逐步培养学生多视角、有创造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将重要概念蕴含于情境中,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可引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概念,得到核心素养的提升,还可通过新情境的创设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正因为其诸多好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越来越看重教学情境的设计,可是要为一个重要概念或一节课选择贴切的教学情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常会面临无素材可选的困境。为解决这一困难,笔者以教材的章目录为线索在电脑上建立了相应的文件夹,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素材以形成了教学情境的素材库。

1 在生活中搜集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与生物学知识关系紧密,在生活中搜集素材是简单易行的途径。如一天早晨笔者走进教室时,发现讲台上的一盆观音莲因为缺水而萎蔫,于是用手机拍摄下照片,浇水两小时后,观音莲重新挺立起来,笔者又及时拍摄下来。在学习“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时,利用这两张照片为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从该现象入手,从个体到细胞再到水分子,由宏观到微观层层剖析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因为这一情境就发生在真实生活中,每个同学都曾观察到,所以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平常笔者也常拍摄照片并分类保存以用于教学的情境创设,比如学习群落的结构时利用原始森林的照片,学习遗传规律时呈现豌豆花的照片,学习顶端优势时呈现被掐去顶芽的油菜照片等等。

2 在实验中搜集素材

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亦可搜集到很多素材。比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笔者发现学生利用洋葱细胞开展了多项探究。除了利用洋葱外表皮细胞进行了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观察外,还利用洋葱内表皮细胞和加入红墨水的03g/ml的蔗糖溶液观察到红墨水进入到了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间隙;将洋葱内表皮细胞放入加了红墨水的高浓度蔗糖溶液中,观察到红墨水进入到原生质层;将烘干的洋葱内表皮细胞放入红墨水中,发现红墨水也进入到原生质层。笔者将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拍摄下来作为教学情境,既可引导学生探寻其中的原理以形成概念,也可以请学生解释这些现象以检测概念。又如“制作泡菜”“酿果酒”“培养微生物”等实验耗时较长,在实验过程中拍摄视频或作为素材,方便引领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辅助于教学。

3 在科研论文中搜集素材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专业网站查找科研论文也是教学情境的素材来源之一。比如笔者曾在新闻中看到:“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最新版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下降一级,从‘濒危’降至‘易危’”。联想到学生对大熊猫的浓烈兴趣,笔者决定选择该资料用于“种群的特征”一课中的情境设置。但仅此一则新闻,信息量较少,难以与学习内容相联系提出连贯的问题,于是笔者以“大熊猫”“种群”为关键词搜索相关科研论文,并进行筛选,设计了连续的情境,以体现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和递进关系,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情境一:通过“大熊猫保护等级降级”这一情境激发兴趣,并请学生分析:确定大熊猫濒危等级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以该问题引出种群密度这一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情境二: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平均种群密度0072只/平方公里,相比于“第三次熊口普查”有明显增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调查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情境三:第四次大熊猫普查利用了DNA检测方法,即从大熊猫粪便中提取大熊猫肠道脱落细胞的DNA进行分析。每一组DNA分子探针,便是一只大熊猫的“遗传身份z”。通过该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到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利用逐个计数法。继续设问: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状态,还需要调查其食物——箭竹的种群密度,该如何调查箭竹的种群密度呢?以引导学生学习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

情境四:对于大熊猫的“降级”,我国国家林业局第一时间作出回应:“着眼于实际情况和保护形势,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有关负责人表示,继续强调大熊猫的濒危性并不是危言耸听。由此情境请学生分析:“强调大熊猫的濒危性”有哪些方面的依据?除了种群密度外,还需要了解种群的哪些特征,以判断该种群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建立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框架。

情境五:呈现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请据此预测该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通过该情境检测学生是否可以运用年龄组成等相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六:我国林业部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都认为大熊猫依然面临生存挑战。科学家们提出,保护大熊猫既需要加强现有栖息地的保护,还需要恢复各小种群之间的走廊带,以形成一个足够大的种群。请问该措施的原理是什么?通过这一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既综合地检测了学生本节课所学的概念,又引导学生关注到种群与种群之间的关系,种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从种群这一生命系统的层次领悟稳态与平衡观这一生命观念。

4 在公众号文章中搜集素材

在这个信息时代,资讯非常发达,使得公众号也成为教学情境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因为更新快、免费、紧跟时代热点而备受欢迎。笔者常通过果壳、京师生物圈、生命科学教育、生物学互动平台、微生物研究所等公众号搜集素材。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这些公众号快速更新的最新研究成果就被笔者多次用于教学中。

除了以上搜集途径之外,高考经典题、文学作品等也都可以作为教学情境的素材来源。无论是哪条途径,都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充实教学情境的素材库,以使备课时可以游刃有余地选择贴合学生、贴合学习内容的素材,将其精心设计为教学的情境,以达到“以境激情、以情启智、以智善行、以行养德”的教学效果。

你好,当下系统素材库庞大,来源多样,我归纳了以下途径来获取素材:

一、搜索引擎

各种搜索引擎都提供搜索功能,如在 百度中搜索“圣诞节”为例,可以得到很多圣诞节相关的,但查找到的质量一般都不会太好。比较适合对质量要求不高的非设计专业人员使用。

二、设计网站

可以通过花瓣、站酷、古田路9号等一些专业设计网站或摄影网站查找素材。

如在 站酷中搜索关键词:“圣诞”,领域选择“摄影”,会查找到很多摄影师上传的高质量摄影作品给大家欣赏学习,如果只是用来做练习,这些是不错的选择。

三、素材网站

素材网站是设计的好帮手,不仅可以搜索到JPG位图,还可以获得各种可以编辑和修改的设计源文件,很方便进行二次加工。这里以昵图网和摄图网为例。

昵图网是最老牌素材网站,下载方式有积分兑换制和付费制,可以分为“共享图”、原创交易图”和“商用作品”查找素材。

共享图是积分兑换制,素材良莠不齐,质量普遍不高,优点是量多实惠,如果有时间查找也能找到一些不错的素材。

四、图库网站

图库网是正版、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的交易平台。如站酷海洛、全景视觉等(包括臭名昭著的视觉中国),所有素材都是摄影师经过精心拍摄的摄影,所以质量是没得说。

五、国外免费图库网站

最后推荐的是国外免费图库网站,这些网站质量普遍较好,数量也不少。缺点是访问速度较慢,检索不够精确,一些特定的较少(如要寻找中国风),因为可以免费商用,不能强求太多了。

多媒体课件素材,大致可以分为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声音)、视频、动画等几种主要形式。

一 文本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文本素材通常以文件文本保存,常见格式有: txt文件、doc文件、rtf文件、wps文件和 pdf文件等。

文件的输入通常使用键盘,也可手写输入等。

通常文本素材来源于所学的教材与资料、网站等。

一般情况下,网页文本内容可以选择直接复制下来,或者直接保存为网页文件或者文本文件。

特殊字体或艺术字可以用抓图工具抓取后进行化处理后再使用。

二 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图形图像素材的格式一般为: jpg、bmp、gif、tiff、png等,目前采集图形图像素材的方法非常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种:

1.屏幕捕捉或屏幕硬拷贝

利用 HYPERSNAP或者 Snagit等屏幕截取软件,可以捕捉当前屏幕上显示的任何内容。也可以使用 Windows提供的 ALT+PRINTSCREEN,直接将当前活动窗口显示的画面置入剪贴板中。

2.扫描输入

这是一种常用的图像采集方法。如果我们希望把教材或其他书籍中的一些插图放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通过彩色扫描仪将图扫描转换成计算机数字图像文件,对这些图像文件,还要使用 Photoshop进行一些诸如颜色、亮度、对比度、清晰度、幅面大小等方面的调整,以弥补扫描时留下的缺陷。

3.使用数码相机

随着数码照相机的不断发展,数字摄影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种图像采集手段,数字照相机拍摄下来的图像是数字图像,它被保存到照相机的内存储器芯片中,然后通过计算机的通讯接口将数据传送到多媒体计算机上,再在计算机中使用 Photoshop、 isee等软件进行处理之后应用到我们制作的多媒体软件。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快速地制作出实际物体例如旅游景点、实验仪器器具、人物等的数字图像,然后插入到多媒体课件中。

4.视频帧捕捉

利用超级解霸、金山影霸等视频播放软件,可以将屏幕上显示的视频图像进行单帧捕捉,变成静止的图形存储起来。(链接到豪杰解霸截屏页面)如果电脑已装有图像捕捉卡,我们可以利用它采集视频图像的某一帧而得到数字图像,这种方法常用在当需要把其他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截取出来用在我们制作的多媒体软件中。这种方法简单灵活,但产生的图像质量一般难以与扫描质量相比。

5.光盘采集

目前很多公司、出版社制作了大量的分类图像素材库光盘,例如,各种植物库、动物库、办公用品库等,光盘中的清晰度高、制作精良,而且同一幅图还以多种格式存储,这些光盘可以在书店等处买到,从素材库光盘中选择所需要的图像是一条捷径。

6.网上下载或网上库

网络中提供了各种各样非常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图像资源。对于网页上的图像,我们可以通过把鼠标放在所需的上按右键在d出的菜单中选择另存选项把网页上的下载存储在本地机中使用;而对于有些提供了素材库的网站,都提供了下载工具我们便可以直接把素材库中的图像素材下载到本地机中使用。

7.使用专门的图形图像制作工具

对于那些我们确实无法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图形素材,就不得不使用绘图软件来制作。常用的有 FreeHand、Illustrator、 Careldraw等,这些软件中都提供了强大的绘制图形的工具、着色工具、特效功能(滤镜)等,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制作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像。

三 音频素材的获取和处理

课件中的音频,一般为背景音乐和效果音乐,其格式多为 WAV、SWA、MIDI、MP3、CD等几种形式。

音频的获取途径,一是素材光盘;二是资源库;三是网上查找;四是从 CD、VCD中获取;五是从现有的录音带中获取;六是从课件中获取。

对于音频的处理,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实用的 *** 作方法:(1)用系统自带的录音机编辑声音文件;(2)用超级解霸软件的超级音频解霸编辑声音文件;(3)用其他的音频转换软件编辑声音文件。

四 视频素材的获取和处理

视频素材的格式一般为: wmv、avi、mpg、rm、flv等。

视频素材的获取主要是从资源库、电子书籍、课件及录像片、 VCD、DVD片中获取,从网上也能找到视频文件。资源库、电子书籍中的视频资料可以直接调用,课件中的视频文件一般也放在 exe文件之外,不会和 exe打包在一起,也可直接调用。录像片中的资料可用采集卡进行采集,若无此设备,可在 VCD制作店进行加工,把录像资料转变为 MPGE格式或 AVI格式,刻录后进行使用。 VCD可直接用超级解霸处理,但要注意, DVD格式(MPGE4)在 Authorware中无法直接使用,要安装 MPGE4转换软件,转换格式后才可以正常使用。

总之,素材的收集与处理,要运用多个软件多种形式。其软件与方法,不一定非用哪个不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的环境来决定如何处理,以求用最经济最方便的方法取得最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获取教学素材,专业学术资源的方法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获取教学素材,专业学术资源的方法有哪些、作文获得感素材 谈如何获得作文素材、如何快速积累写作文字素材、小说作文素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web/95359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