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润在利润表里怎么算?

毛利润在利润表里怎么算?,第1张

做生意的小伙伴,对于“毛利润”这个词一定都不陌生。
看财务报表里的利润表,也是每个创业者的基本功。
毛利率,英文是Profit margin,又被称为“销售毛利率”,是一个衡量经营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用百分数、百分比进行表示。
毛利又称“商品进销差价”,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后的余额。
即:毛利润是指“毛利”这一项,占商品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
在经济含义中,“销售毛利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高,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强。
反之,如果“销售毛利率”低,则就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差,对成本的把控不好。
“销售毛利率”的计算上也比较简单——
毛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给大家举个例子:
已知“销售毛利率”为36%,售价为12636元,那么,产品的成本是多少
根据“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100%
由此可知,成本=12636×(1-36%)=8085(元)

但是,由于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因为企业进行经营活动还需要交税,因此我们说的“毛利润”,特指“税后毛利润”、“不含税毛利润”。
毕竟我们都是要依法缴纳所得税的。
那么这么算的话,“销售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某商品不含税进价1000元,厂商折扣5%,运输费用40元,增值税率16%,含税售价1890元,问该商品的毛利率是多少?
扣除折扣后,不含税进价=1000-1000×5%+40= 990元。
附加上16%的增值税,那么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增值税)=1890 / (1+16%)=162931元。
因此,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 =(162931-990)/162931=3924%。
你会算了吗?

毛利润也叫毛利,是指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或进货成本)后的差额,尚没有加上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没有扣除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1、毛利=营业收入(也叫营业额)-营业成本
2、净利润(也叫纯利)=毛利-所有相关支出(例如期间费用、营业税金、所得税费用等等)

扩展资料:


假如批发2万元,
那么货物实际批发数量是
20000元/ 90元/件=2222件
单件利润 = 批发价-进货成本=90-60 =30元/件
则毛利润=货物实际批发数量X单件利润= 2222x30=6666元
纯利润=毛利润-赠送的货柜-赠送的物料=6666-1450-600=4616元

扩展资料:


具体来说,“毛利润”与“净利润”区别如下:
一、什么叫毛利润?
毛利润是指产品收入扣除产品成本后的利润,也可以说产品差价就是毛利润;
比如:小明生产一双鞋子需要成本10元,生产完后拿出去店去卖了25元;
25元(卖鞋收入)—10元(鞋子成本)=15元(卖鞋子后的净利润)
二、什么是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产品总收入扣除产品一切开支(成本,材料,人工,纳税)等的利润;称为税后利润!
比如:小明生产一双鞋子需要成本10元(购买材料,生产人工),生产完后拿出去店去卖了25元;而卖出后还要纳税3元,扣除业务提成3,店长抽成1等等开销;
25元(总收入)—10元—3元—3元—1元(总开销)=8元(净利润)
三、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毛利润”与“净利润”区别很大;毛利润只是大致算一下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价,计算的比较笼统;而净利润计算的很详细涉及成本有开销的费用都计算在内,扣除一切开销后的利润才是进口袋的钱。

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销售收入100%,通常说的“毛利率”全部是以不含税价为基础计算,如果成本价是含税的,就先换算成不含税的成本。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净值的百分比,通常称为毛利率。其中毛利是销售净收入与产品成本的差。销售毛利率指标主要根据企业的利润表项目计算得出,投资者、审计人员或公司经理等报表使用者可从中分析得出自己所需要的企业信息。销售毛利率有助于选择投资方向、预测企业的发展、衡量企业的成长性,还有助于发现企业是否隐瞒销售收入或者虚报销售成绩、评价经理人员经营业绩,更有助于合理预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现公司潜在的问题。

销售毛利是移动平均成本和售价之间的差异,它一般是指:毛利润=销售价格-原料进价-人工费但也可以计入税收成本,或房租成本或更多。

影响最终利润的因素很多,对于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差别很大,毛利润考虑对于该业务的主要支出。

除了受商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外,还受到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商品销售税金、商品销售的可变费用和商品销售应负担的固定费用。

商品销售结构变化对商品销售利润的影响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商品销售结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实际商品销售销收入×(实际收入利润率—计划收入利润率)--进销差价率变化的影响销售费用变化的影响。

扩展资料:

变动因素:

影响毛利变动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

一、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市场供求变动而导致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的升降以及购买价格的升降。

二、影响毛利变动的内部因素包括:

1、开拓市场的意识和能力。

2、成本管理水平(包括存货管理水平)。

3、产品构成决策。

4、企业战略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销售利润

企业报表中毛利率如何计算?公式是什么?
毛利率计算看损益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毛利润和净利润怎么算?
1毛利=销售收入-购进成本=39-499=3401元;利润=3401-销售费用(设为N)2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500-90/500100%=082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也就是利润总额=500-90-240=170元,净利润=170(1-25%)(按企业所得税率计算)=1275元本人对数字不敏感,不对之处请见谅。
毛利率的标准计算公式是?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销售收入100%

成本毛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成本100%
什么是毛利和毛利率,它们是如何计算的?
毛利率法是指根据本期销售总金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或 =销售净额(1-毛利率)采用毛利率法估计本期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时,关键在于所使用的估计毛利率是否可靠。这就是说,用毛利率法估计存货所得结果的正确程度,取决于使用的估计毛利率的可靠程度。通常可以根据上一会计年度销货毛利率;参考企业目前的实际经营环境和条件来估计。毛利率法在商业企业较为常见,特别是商业批发企业, 若按每种商品计算并结转销售成本,工作量较为繁重,而且商业企业的同类商品毛利率大致相同,采用这种存货计价方法也比较接近于实际。采用这种方法,商品销售成本按商品大类销售额计算,在大类商品账上结转成本,计算手续简便。商品明细账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每季末的最后一个月再根据月末结存数量,按照最后进价法等计价方法,先计算月末存货成本,然后再计算该季度的商品销售成本,用该季度的商品销售成本减去前两个月已结转的成本,计算第三个月应结转的 销售成本,从而对前两个月用毛利率计算的成本进行调整。毛利率法的适用性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多,月度计算成本确有困难的企业。它是一种简化的成本计算方法,但是全部(或大类)商品的综合毛利率受影响的因素较多,计 算结果往往不够精确。在采用该法时,一般只在季度的头两个月使用,季末则必须用“[url]加权平均法[/url]”等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来计算和凋整,以便在一个季度范围内使商 品销售成本和期末结存商品金额符合实际。用过去的[url]销售毛利率[/url] (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之比)或估计毛利率估计期末存货和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毛利率在前各期大致相同,采用毛利法关键取决于毛利率的正确与否。若影响毛利率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则应调整毛利率。这种做法简化了计工作。但用过去的毛利率计算本期销售毛利,违背了实际成本原则,其可靠性受到影响。它主要适合于如下情况:采用定期盘存制的企业,当需要编制中期报表;企业遭受火灾、水灾等意外灾害时,可借助毛利法.估计灾害损失的程度;审计人员利 用毛利法估计企业的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并与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应数据相核对,检查其合理性;实行预算控制的企业,可利用毛利率法编制销售预算、成本预算、采购预算、现金预算等,并借助毛利法,检测、控制预算执行的情况。
如何核算毛利率
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销售收入

商品单个平均成本=[(205)+(1006)]/120≈583

商品总成本=52583=30333

余下来你自己计算喽,因为我不知道销售收入有多少

补充说明:

不管你销售价格如何,销售总价应该知道吧,毛利润=商品销售价格-商品成本,毛利率=毛利润除以销售总收入

利润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税金-各项费用

(以上这些是基本,其他还有我不多讲了,你没学过怕头都晕了)
工程毛利和毛利率计算公式
工程毛利=工程收入-工程成本

工程毛利率=(工程收入-工程成本)/工程收入X100%

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售价)减去商品原进价后的余额。净利的对称,又称商品进销差价。因其尚未减去商品流通费和税金,还不是净利,故称毛利。在中国,工业品进销差价系指同种产品的出厂价与批发价之间的差额 (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差额称批零差价 ),农副产品进销差价是指同种农副产品的产地收购价格与产地批发或零售价格之间的偿额。

若毛利不足以补偿流通费用和税金,企业就会发生亏损。毛利占商品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称毛利率。毛利率一般分为综合毛利率、分类毛利率和单项商品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的全部、大类、某种商品的差价水平,是核算企业经营成果和价格制订是否合理的依据。
怎样从报表中看出毛利率
请看利润表:

利润表的结构是这样的:我国的利润表分五大块,看一、二大块就可以了,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这就是毛利润



就是说: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要得到毛利率的话,用此数据除以主营业务收入

即: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明白了吗?
毛利率的计算方法
毛利率是毛利额与净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毛利率=(总收入-总的支出的成本)/总收入100%
金融企业的毛利润怎么计算?
金融企业比如银行的毛利润计算:

1利息龚入类:贷款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支出

2手续费类:手续费收入-人工的工资分摊费用

毛利润没有计算:税金、坏账损失、三大基金、折旧、运用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目。

毛利润:

它一般是指:毛利润=销售价格-原料进价-人工费

但也可以计入税收成本,或房租成本或更多

影响最终利润的因素很多,对于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差别很大,毛利润考虑对于该业务的主要支出。

计算毛利润的意义在于,如果不做该(笔)业务,一些资源就会被浪费或仍然会消耗,利润就会变成负值;如果做该业务,就可能赢利或减少亏损。

对于效益相当好,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完全可以忽视毛利润这个概念。
企业毛利和净利润怎么算啊?
看利润表你就明白了

毛利就是主营业务利润

净利就是扣除所得税后的利润

-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04275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