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被骗传销组织如何自救?

程序员被骗传销组织如何自救?,第1张

【程序员用代码求救】南京一家大型软件企业的年轻程序员小张(化名)万万没有想到,当他被传销组织控制、几近绝望之时,自己尝试利用计算机“代码”向同事传递求救信息,他的程序员同事们竟然“秒懂”,并赴天津协助警方,将他成功解救出来。

“五一”出游,不慎掉入传销组织“包围圈”

今年“五一”劳动节假期,小张买了一张去天津的火车票找同学玩。4月30日抵达天津火车站时,他发现一位乘客一脸痛苦,于是上前询问。对方表示自己身体不舒服,而且钱包被偷了。善良的小张拿出两百元给乘客,并将她护送到汽车站。5月1日,小张打算返程时接到那位乘客的电话,表示要还钱给小张,请他吃饭。小张爽快答应见面,没想到竟然被那位乘客带进了传销组织的“包围圈”。

“到了目的地,一下子出现了十多个人,把我身上的手机等东西全部抢走了,还限制人身自由,关在一处平房内。”小张说。传销组织派人和小张“聊天”,打探家庭情况、工作情况,希望通过控制小张,转而欺骗小张的父母、亲戚索要钱财。为避免小张长时间不回单位引发怀疑,传销组织胁迫小张给单位项目组同事打了两次电话:第一次提出因返程车票紧张需晚归几日第二次直接提出辞职申请。这些“异常电话”让同事摸不着头脑。

“代码”传递SOS信息,同事“秒懂”程序员

【程序员用代码求救同事秒懂 网友:程序员间的心有灵犀】知道自己只能智取,小张开始为下一步行动做“铺垫”。在与传销组织“谈心”过程中,他有意透露自己是程序员,表示自己还有项目上的事要与公司交接。手机被开了免提,电话怎么打、打给谁,至关重要。小张思忖了半天,决定拨给项目组年纪最大、思维最敏捷的同事老喻(化名)。

5月12日上午10点半左右,项目组同事老喻接到小张的电话。老喻回忆,当时小张提到,项目里有一个测试类软件可能会影响生产系统,代码路径为:src\ordercenter\service的一个类testjs,其中还提及“控制类”字样。但实际上该代码早已上线,而且代码正确路径是ordercenter\src\xxx\service,且测试类正常情况下不会影响生产系统。但是警惕的老喻没有揭穿,很配合地回答:“哦,我看一下啊,回头给你电话。”

综合多日以来小张的怪异举动,项目小组立即向公司管理团队汇报了此事。管理团队接获信息后,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详细梳理事件完整经过,经多位同事综合分析推测,最终识别出首字母组合“SOS”为求救信号,小张可能已经处于被传销组织控制状态。很快,老喻给小张回拨电话,又传递出一串代码,其中含有“6”,并且着重提到“转换”这个字眼。小张说,编程用的是二进制,数字6转换成二级制就是“110”,公司收到信息了!小张燃起了希望。

技术锁定被困地点,13小时协助警方成功营救

公司此时已经迅速集结了一支10多人的救援小分队。经慎重讨论,救援小组制定营救方案,一组人员赶赴天津报警求助,另一组人员与员工家属取得联系,还有同事帮忙识别出求救信号发出的区位,通过专业技术锁定了小张被困的方圆5公里范围。

在天津向警方报案后,全组人员协助天津警方立即在相关区域进行了连续6个小时的排查走访。此外在公司的大力协调下,此事得到了天津警方的重视,营救人员不顾疲倦,协同警方连续翻看了11日和12日相关地区的视频资料。经过不懈搜索,13个小时之后,小张终于被成功解救。

企业与员工的问题,跳槽或是辞退的问题,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以前在一家公司遇到过这样的应聘者,一名25岁的程序员一年内被辞退了3次,而面试的最后结果是我录用了他。

大四的时候室友们都找到了实习工作,有的实习工资800元,有的1800元,也有的能拿到3500元到4500元。小猿想着都快毕业了,也该赚点生活费了,也出去找工作。因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屡次受挫,后来在一家软件外包公司的面试中,部门主管问了一句“可以马上上班吗?”他回“可以。”,部门主管就让人事部立刻办理手续了,这是即刻上班的节奏吗,小猿愣住了!

还在懵圈的小猿跟着HR小姐姐走到办公工位,主管就告诉他明早出差,7:30到机场。就这样开始了内蒙出差的第一份工作,一去就是4个月没回过家。

项目做完,主管问小猿“这次出差有收获吗?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小猿回复“没有。”主管没有再回信息,第二天到公司后小猿收到HR的辞退通知书,原因是学习能力差,主动性差。小猿的第一份工作就此结束了。(4个多月)

后来小猿跟朋友聊到此事,朋友们都认为是公司项目做完了不需要人,公司找的借口而已,于是小猿立志不再去外包公司工作。你认为小猿是因为这个原因被辞退的吗?

小猿问题: 主要问题是小猿回复容易给人造成误会,很不明确,回复的没有,是指没有收获还是没有遇到困难。作为领导,看到这样的回复,有的人会追问,有的人不会多问就直接作出判断。所以造成主管误会,认为他回答的是没有收获,也许主管也有点疑惑,但是也没有等到小猿进一步的说明。

公司问题: 仓促入职,没有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没有员工与主管沟通了解的过程,出差期间没有对员工进行关怀和了解,HR得到主观反馈后没有与员工沟通核实情况直接辞退;也可以看出该公司入离职流程不够完善,也不够重视员工关系管理等问题,甚至可以反射出该公司的企业文化氛围。(有限信息下的主观分析)当然,不排除小猿朋友猜测,有的外包公司会做完项目就走,但是一般签订合同也会按照项目时间签订,不用经济补偿。

小猿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50人左右的中小企业,入职时听hr和同事都说公司老板很nice,在公共办公区的入口第一个位置是老板的。第一个月一切都很好,直到公司老板出差回到公司的一周后,hr告诉他,因不符合公司企业文化,要劝退他。这次小猿更懵了,不符合企业文化!

后来主管帮忙打听到,是因为他每天早上见到老板从来没有说过早上好。小猿每天进入公司都会路过老板的工位,也看到大家都会给老板说“早上好”,自己也犹豫过要不要跟老板打招呼,但想到从来没有和老板说过话,老板应该都不认识他吧,加上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主动搭讪,谁曾想却因为差了这句“早上好”被辞退了。(1个多月)

小猿问题: 不懂职场基本礼仪,不知道的事情没有主动沟通或请教别人,造成误解。

公司问题: 没有进行结合企业文化特色,以及员工性格特点进行职场礼仪培训,直接主管或引导人没有进行员工引导,熟悉环境和人员,也同样存在发现问题后没有给员工改进的机会,直接劝退。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大部分受老板影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板文化,有的企业甚至表面和善,实则一言堂,平时都很和善,可是一旦有人有什么事情让老板不满的时候就直接要求HR让其走人。这个时候HR是听之任之,还是建立完善的机制,想办法按照流程制度办事,并能说服老板三思而后行,体现职业价值观,能力和情商的时候了。

ps:辞退和劝退是有是否需要经济补偿区别的。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小猿在面试时特意问了HR,老板会和大家一起办公吗?HR小姐姐露出甜甜的微笑告诉他不会,并表示她都很少见到老板。

小猿高高兴兴的入职了,由于前两次经验教训,内向的小猿,见到老板和领导都会打招呼,领导在群里发信息,总会很快回复“收到”,但性格内向的他与同事基本上没有工作外的交流。慢慢的大家就开始说他爱拍马屁,不适合单纯的程序员环境,开始受到排挤。

在转正的时候小猿也与HR小姐姐沟通过这个问题,HR小姐姐告诉他“清者自清,问心无愧就行。”他想也是,日久见人心吧。为了与大家打成一片,他尝试主动跟其他同事聊天,正好公司也有一个比较八卦和爱聊的同事,便跟他慢慢熟悉了起来。用小猿的话说,有时候可能是运气问题吧,那个外向热心的同事第一次跟他讲他们主管坏话就被部门主管听个正着,结果那个八卦外向热心老员工被降级,他被辞退。(3个月)

小猿问题: 因为过去踩过的坑,总结反思后想避免再次掉入,却又掉进了另一个坑。同样是缺乏职场知识的表现。

公司问题: 当HR得到反馈后,应该帮助员工改善在员工中的形象,不管是通过团建活动增进了解,找到共同兴趣,或是组织聚餐等,应该用实际行动帮助其他人了解到员工,而不是仅仅一句话。部门主管没有及时察觉到团队问题,改善团队氛围,增进团队了解和凝聚力。

大多数中小企业来,都没有给新员工做职场方面的培训,特别是现在一些科技企业,他们本身企业内理科生居多,氛围也相对简单,所以容易忽视这个问题。而理科生在大多数事情上都是逻辑思维很强,但涉及与人沟通交流和情感方面相对没那么能应付,给人感觉是为人处世上面会稍微差一点。其实只要他们多用一点时间和心思在上面,可能会比文科生更懂得所谓的“套路”和职场规则。

浙江女士发帖称:老板通过微信交代工作,由于自己回复了一个“嗯”字,结果被老板批评:“聊天不要回复‘嗯’,这是基本礼仪”也引起了热议,网友也是分为两类声音:有人认为嗯本身并没有不礼貌的意思,只是当今网友强加的特定含义,老板有点小题大做;也有人觉得老板批评教育得对,在职场中应该注意相应的礼仪。

对于这件事情,我个人看到的侧重点是领导想听到的是一些具体安排内容,仅一个嗯字略显不够用心,后面领导一长段的信息表示曾经说过不要仅回嗯字的话,由此可见,也许不只是想表达礼仪问题,更是对待一份工作的用心程度。更何况对于销售岗位来说,商务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是商务沟通,还是对上对下的沟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先了解跟你对话的人,现在喜欢讲产品思维,我认为也很有借鉴性,首先你的知道对方的需求,根据需求对症下药。不同领导喜欢的沟通方式不一样,北方和南方的商务礼仪和生活习惯也有所差异,最重要的是给对方喜欢的方式。以上所讲的故事当中,提到最多的是职场礼仪,职场规则,员工培训,企业文化等词汇,也提到了每件事的发生,员工自身和企业自身都存在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自省,而不是去找别人的原因,即使是客观原因也要想办法改善或避免。

我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就是培养一批真正具备人力资源职业价值观的HR(或者说自己先成为这一类HR,影响和带动更多HR做到真正职业化),让企业更重视员工利益,让员工更努力为自己为企业奋斗,而这不是建立一个共同目标就能完成的。

记得前段时间有个热议话题,关于“某省提出频繁跳槽将影响征信记录”,如此单方面的做法能起到什么作用和意义?又如何去规范企业随意开除员工的现象呢?

可能大家也很好奇,面对频繁离职的小猿,我为什么会让他来面试?为什么会录用他?

因为我们当初招聘的是应届毕业生,他愿意以应届毕业生的待遇和心态从头开始;然后听他讲述了以上故事,也可分析出不全然是他的问题。没有谁天生是职场高手,谁还没有自己的缺点呢,应该给予努力的人更多机会!

从企业角度来讲,用实习生的工资招聘一个有工作经验的人算是节约了人力成本,而表象的风险性在于该员工可能不稳定;针对员工所述,我相信我们公司在这些方面做得还比较好,在实习期期间也会重点关注这些问题。如果引导他把这些经历经验快速转化,或许他会比其他同期实习生进步更快。这就是那时我们公司给员工的真实感受,有兴趣的可以点进去看看。 《看了就想去入职的公司》

很多时候人生真的也需要机遇和平台,遇到一个好的公司也能助力自己更快成长,两年后小猿已经成为部门主管了。公司都想要稳定的员工,员工也想要稳定发展的公司。 那 么如何在面试中筛选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呢?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而不被坑呢?下一篇文章再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0228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