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冒泡排序法代码

C语言冒泡排序法代码,第1张

冒泡排序是排序算法的一种,思路清晰,代码简洁,常被用在大学生计算机课程中。“冒泡”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故名。这里以从小到大排序为例进行讲解。基本思想及举例说明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就是不断比较相邻的两个数,让较大的元素不断地往后移。经过一轮比较就,选出最大的数;经过第2轮比较,就选出次大的数,以此类推。下面以对 3 2 4 1 进行冒泡排序说明。

1.这个算法用rand函数产生新的要排序的数据,与已有的有序数列中的数据依次比较,如果遇到比他大的数据,就从该数据开始,一直交换到末尾,达到一个插入的效果。从而形成有序的数列。

2.此外,只用rand函数并不能达到真正随机的效果。如果要实现真正随机的效果,还要配合srand函数才行。

3.具体代码如下:#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void main(){int a[10],temp,rprintf("请输入一个种子\n")scanf("%d",&r)srand(r)for(int i=0i<9i++) 。

冒泡法我是这样理解的,便于掌握和记忆。首先冒泡是n长度的数组开始的两位开始,逐位双双比较一直到最后两个,所以最外循环比较了n-1次。第一个数比较了以后就不比了,从第二个开始,一直比较到数组末尾,于是内循环的起始位置不同,每次都是外侧i的值加0,也就是i。但结束的限制和外层循环是相同的。于是写法为for

(i=0i<n-1i++)

{

for(j=ij<n-1j++)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1561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