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结构化程序设计?

什么叫结构化程序设计?,第1张

问题一:什么叫结构化程序设计?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其程序结构是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基本模块;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简单,在功能上相对独立;每一模块内部均是由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模块化实现的具体方法是使用子程序。结构化程序设计由于采用了模块分解与功能抽象,自顶向下、分而治之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将一个较复杂的程序系统设计任务分解成许多易于控制和处理的子任务,便于开发和维护。

虽然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它仍是一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它把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过程分离为相互独立的实体。当数据结构改变时,所有相关的处理过程都要进行相应的修改,每一种相对于老问题的新方法都要带来额外的开销,程序的可重用性差。

由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应用,程序运行由顺序运行演变为事件驱动,使得软件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但开发起来却越来越困难,对这种软件的功能很难用过程来描述和实现,使处面向过程的方法来开发和维护都将非常困难

问题二: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一个结构化程序就是用高级语言表示的结构化算法。用三种基本结构组成的程序必然是结构化的程序,这种程序便于编写、阅读、

修改和维护。这就减少了程序出错的机会,提高了程序的可靠性,保证了程序的质量。

结构化程序设计强调程序设计风格和程序结构的规范化,提倡清晰的结构。怎样才能得到一个结构化的程序呢?如果我们面临一

个复杂的问题,是难以一下子写出一个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算法正确的程序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复

杂问题的求解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处理的问题都控制在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范围内。

具体说,采取以下方法保证得到结构化的程序。

(1)自顶向下;(2)逐步细化;(3)模块化设计;(4)结构化编码。

在接受一个任务后应怎样着手进行呢?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白顶向下,逐步细化;―种是自下而上,逐步积累。以写文章为

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有的人胸有全局,先没想好整个文章分成哪几个部分,然后再进一步考虑每一部分分成哪几节,每一节分成哪

几段,每一段应包含什么内容,用这种方法逐步分解,直到作者认为可以直接将各小段表达为文字语句为止。这种方法就叫做

“自顶向下,逐步细化”。

另有些人写文章时不拟提纲,如同写信一样提起笔就写,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直到他认为把想写的内容都写出来了为止。

这种方法叫做“自下而上,逐步积累”。

显然,用第一种方法考虑周全,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作者容易写,读者容易看。如果发现某一部分中有一段内容不妥,需要修改

只需找出该部分,修改有关段落即可,与其他部分无关。我们提倡用这种方法设计程序。这就是用工程的方法设计程序。

我们应当掌握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的过程是将问题求解由抽象逐步具体化的过程。

用这种方法便于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在向下一层展开之前应仔细检查本层设计是否正确,只有上一层是正确的才能向下细化。

如果每一层设计都没有问题,则整个算法就 正确的。由于每一层向下细化时都不太复杂,因此容易保证整个算法的正确性.检查

时也是由上而下逐层检查,这样做,思路清楚,有条不紊地一步一步进行,既严谨又方便。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

例 将1到1000之间的素数打印出来。

我们已在本章中讨论过判别素数的方法,现在采用“筛法”来求素数表。所谓“筛法”指的是“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筛法”

他是古希腊的著名数学家。他采取的方法是,在一张纸上写上1到1000全部整数,然后逐个判断它们是否素数,找出一个非素数,就

把它 挖掉,最后剩下的就是素数

具体作法如下:

(1) 先将1挖掉(因为1不(2) 是素数)。

(3) 用2去除它后面的各个数,(4) 把能被2整除的数挖掉,(5) 即把2 的倍(6) 数挖掉。

(7) 用3去除它后面各数,(8) 把3的倍(9) 数挖掉

(10) 分别用4、5…各数作为除数去除这些数以后个各数。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除数后面的数已全被挖掉为止。

上面的算法可表示为:

(1) 挖去1;

(2) 用刚才被挖去的数的下一个数p去除p后面各数,(3) 把p的倍(4) 数挖掉;

(5) 检查p是否小于√n的整数部分(如果n=1000,(6) 则检查p∠31?),(7)如果是则返回(2)继续执行,(8)否则

就结束;

(9) 之上盛夏的数就是素数。...>>

问题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是进行以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为主的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化程序设计是过程式程序设计的一个子集,它对写入的程序使用逻辑结构,使得理解和修改更有效更容易。

中文名:结构化程序设计

外文名:structured programming

提出人:E.W.Dijikstra

时间:1965年

分享

概述

概念

其概念最早由E.W.Dijikstra在1965年提出的,是软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主要观点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及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程序的易读性。

内容

详细描述处理过程常用三种工具:图形、表格和语言。

图形: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 表格:判定表

语言:过程设计语言(PDL)

结构化程序设计曾被称为软件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该方法的要点是:

(1) 主张使用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来嵌套连结成具有复杂层次的“结构化程序”,严格控制GOTO语句的使用。用这样的方法编出的程序在结构上具有以下效果:

a. 以控制结构为单位,只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所以能独立地理解这一部分。

b. 能够以控制结构为单位,从上到下顺序地阅读程序文本。

c.由于程序的静态描述与执行时的控制流程容易对应,所以能够方便正确地理解程序的动作。

(2)“自顶而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思想,其出发点是从问题的总体目标开始,抽象低层的细节,先专心构造高层的结构,然后再一层一层地分解和细化。这使设计者能把握主题,高屋建瓴,避免一开始就陷入复杂的细节中,使复杂的设计过程变得简单明了,过程的结果也容易做到正确可靠。

(3)“独立功能,单出、入口”的模块结构,减少模块的相互联系使模块可作为插件或积木使用,降低程序的复杂性,提高可靠性。程序编写时,所有模块的功能通过相应的子程序(函数或过程)的代码来实现。程序的主体是子程序层次库,它与功能模块的抽象层次相对应,编码原则使得程序流程简洁、清晰,增强可读性。

(4) 主程序员组。

其中(1)、(2)是解决程序结构规范化问题;(3)是解决将大划小,将难化简的求解方法问题;(4)是解决软件开发的人员组织结构问题。

模型

结构化程序设计通常使用自上往下的设计模型,开发员将整个程序结构映射到单个小部分。已定义的函数或相似函数的 *** 在单个模块或字模块中编码,这意味着,代码能够更有效的载入存储器,模块能在其它程序中再利用。模块单独测试之后,与其它模块整合起来形成整个程序组织。

程序流程遵循简单的层次化模型,采用“for”、“repeat”、“while”等循环结构,鼓励使用“Go To”语句。几乎任何语言都能使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来避免非结构化语言的通常陷阱。非结构化程序设计必须依赖于开发人员避免结构问题,从而导致程序组织较差。大多数现代过程式语言都鼓励结构化程序设计。

基本结构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表示程序中的各 *** 作是按照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执行的。

选择结构

选择结构表示程序的处理步骤出现了分支,它需要根据某一特定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个分支执行。选择结构有单选择、双选择和多选择三种形式。

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表示程序反复执行某个或某些 *** 作,直到某条件为假(或为真)时才可终止循环。在循环结构中最主要的是:什么情况下执行循环?哪些 *** 作需要循环执行?循环结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当型循环和直到型循环。

当型循环:表示先判断条件,当满足给定的......>>

问题四: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就是从头到尾一次执行每一个语句

分支结构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语句或者语句体

循环结构就是重复的执行语句或者语句体,达到重复执行一类 *** 作的目的

问题五: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是进行以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为主的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化程序设计是过程式程序设计的一个子集,它对写入的程序使用逻辑结构,使得理解和修改更有效更容易。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曾被称为软件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结构化程序设计通常使用自上往下的设计模型,开发员将整个程序结构映射到单个小部分。当型循环:表示先判断条件,当满足给定的条件时执行循环体,并且在循环终端处流程自动返回到循环入口;如果条件不满足,则退出循环体直接到达流程出口处。

问题六: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 1.自顶向下:程序设计时,应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节;先考虑全局目标,后考虑局部目标。不要一开始就过多追求众多的细节,先从最上层总目标开始设计,逐步使问题具体化。 2.逐步求精:对复杂问题,应设计一些子目标作为过渡,逐步细化。 3.模块化:一个复杂问题,肯定是由若干稍简单的问题构成。模块化是把程序要解决的总目标分解为子目标,再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把每一个小目标称为一个模块。 4.限制使用goto语句

问题七: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目的构成与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目的:通过设计结构良好的程序,以程序静态的良好的结构保证程序动态执行的正确性,使程序易理解、易调试、易维护,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减少出错率。构成:控制结构+数据结构,控制结构有顺序、选择、循环结构。方法:模块丁,自顶向下,自底向上。

问题八: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程序的区别? 结构化就是把整体分布,把每部分都解决

问题九:什么叫结构化程序设计?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其程序结构是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基本模块;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简单,在功能上相对独立;每一模块内部均是由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模块化实现的具体方法是使用子程序。结构化程序设计由于采用了模块分解与功能抽象,自顶向下、分而治之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将一个较复杂的程序系统设计任务分解成许多易于控制和处理的子任务,便于开发和维护。

虽然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它仍是一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它把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过程分离为相互独立的实体。当数据结构改变时,所有相关的处理过程都要进行相应的修改,每一种相对于老问题的新方法都要带来额外的开销,程序的可重用性差。

由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应用,程序运行由顺序运行演变为事件驱动,使得软件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但开发起来却越来越困难,对这种软件的功能很难用过程来描述和实现,使处面向过程的方法来开发和维护都将非常困难

问题十: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一个结构化程序就是用高级语言表示的结构化算法。用三种基本结构组成的程序必然是结构化的程序,这种程序便于编写、阅读、

修改和维护。这就减少了程序出错的机会,提高了程序的可靠性,保证了程序的质量。

结构化程序设计强调程序设计风格和程序结构的规范化,提倡清晰的结构。怎样才能得到一个结构化的程序呢?如果我们面临一

个复杂的问题,是难以一下子写出一个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算法正确的程序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复

杂问题的求解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处理的问题都控制在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范围内。

具体说,采取以下方法保证得到结构化的程序。

(1)自顶向下;(2)逐步细化;(3)模块化设计;(4)结构化编码。

在接受一个任务后应怎样着手进行呢?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白顶向下,逐步细化;―种是自下而上,逐步积累。以写文章为

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有的人胸有全局,先没想好整个文章分成哪几个部分,然后再进一步考虑每一部分分成哪几节,每一节分成哪

几段,每一段应包含什么内容,用这种方法逐步分解,直到作者认为可以直接将各小段表达为文字语句为止。这种方法就叫做

“自顶向下,逐步细化”。

另有些人写文章时不拟提纲,如同写信一样提起笔就写,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直到他认为把想写的内容都写出来了为止。

这种方法叫做“自下而上,逐步积累”。

显然,用第一种方法考虑周全,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作者容易写,读者容易看。如果发现某一部分中有一段内容不妥,需要修改

只需找出该部分,修改有关段落即可,与其他部分无关。我们提倡用这种方法设计程序。这就是用工程的方法设计程序。

我们应当掌握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的过程是将问题求解由抽象逐步具体化的过程。

用这种方法便于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在向下一层展开之前应仔细检查本层设计是否正确,只有上一层是正确的才能向下细化。

如果每一层设计都没有问题,则整个算法就 正确的。由于每一层向下细化时都不太复杂,因此容易保证整个算法的正确性.检查

时也是由上而下逐层检查,这样做,思路清楚,有条不紊地一步一步进行,既严谨又方便。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

例 将1到1000之间的素数打印出来。

我们已在本章中讨论过判别素数的方法,现在采用“筛法”来求素数表。所谓“筛法”指的是“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筛法”

他是古希腊的著名数学家。他采取的方法是,在一张纸上写上1到1000全部整数,然后逐个判断它们是否素数,找出一个非素数,就

把它 挖掉,最后剩下的就是素数

具体作法如下:

(1) 先将1挖掉(因为1不(2) 是素数)。

(3) 用2去除它后面的各个数,(4) 把能被2整除的数挖掉,(5) 即把2 的倍(6) 数挖掉。

(7) 用3去除它后面各数,(8) 把3的倍(9) 数挖掉

(10) 分别用4、5…各数作为除数去除这些数以后个各数。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除数后面的数已全被挖掉为止。

上面的算法可表示为:

(1) 挖去1;

(2) 用刚才被挖去的数的下一个数p去除p后面各数,(3) 把p的倍(4) 数挖掉;

(5) 检查p是否小于√n的整数部分(如果n=1000,(6) 则检查p∠31?),(7)如果是则返回(2)继续执行,(8)否则

就结束;

(9) 之上盛夏的数就是素数。...>>

程序设计主要方法有面向结构的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

随着计算机的价格不断下降,硬件环境不断改善,运行速度不断提升。程序越写越大,功能越来越强,讲究技巧的程序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需求了。记得是哪本书上讲过,一个软件的开发成本是由:程序设计 30% 和程序维护 70% 构成。这是书上给出的一个理论值,但实际上,从我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中,我得到的体会是:程序设计占 10%,而维护要占 90%。也许我说的还是太保守了,维护的成本还应该再提高。下面这个程序,提供了两种设计方案,大家看看哪个更好一些那?

题目:对一个数组中的100个元素,从小到大排序并显示输出。(BASIC)

方法1:冒泡法排序,同时输出。

FOR I=1 TO 100

  FOR J=I+1 TO 100

IF A[I] >A[J] THEN T=A[J]: A[J]=A[I]: A[I]=T

  NEXT J

  ? A[I]

NEXT I

方法2:冒泡法排序,然后再输出。

FOR I=1 TO 100

FOR J=I+1 TO 100

IF A[I] >A[J] THEN T=A[J]: A[J]=A[I]: A[I]=T

NEXT

NEXT

FOR I=1 TO 100

? A[I]

NEXT

显然,“方法1”比“方法2”的效率要高,运行的更快。但是,从现在的程序设计角度来看,“方法2”更高级。原因很简单:(1)功能模块分割清晰——易读;(2)也是最重要的——易维护。程序在设计阶段的时候,就要考虑以后的维护问题。比如现在是实现了在屏幕上的输出,也许将来某一天,你要修改程序,输出到打印机上、输出到绘图仪上;也许将来某一天,你学习了一个新的高级的排序方法,由“冒泡法”改进为“快速排序”、“堆排序”。那么在“方法2”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是不是就更简单了,更容易了?!这种把功能模块分离的程序设计方法,就叫“结构化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随着程序的设计的复杂性增加,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又不够用了。不够用的根本原因是“代码重用”的时候不方便。面向对象的方法诞生了,它通过继承来实现比较完善的代码重用功能。很多学生在应聘工作,面试的时候,常被问及一个问题“你来谈谈什么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学生无言,回来问我,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我告诉他,你只要说一句话就够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对数据的封装;范式(模板)的程序设计是对算法的封装。”后来再有学生遇到了这个问题,只简单的一句对答,对方就对这个学生就刮目相看了(学生后来自豪地告诉我的)。为什么那?因为只有经过彻底的体会和实践才能提炼出这个精华。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思想,其实早在70年代初就已经被提出来了。其目的就是:强制程序必须通过函数的方式来 *** 纵数据。这样实现了数据的封装,就避免了以前设计方法中的,任何代码都可以随便 *** 作数据而因起的BUG,而查找修改这个BUG是非常困难的。那么你可以说,即使我不使用面向对象,当我想访问某个数据的时候,我就通过调用函数访问不就可以了吗?是的,的确可以,但并不是强制的。人都有惰性,当我想对 i 加1的时候,干吗非要调用函数呀?算了,直接i++多省事呀。呵呵,正式由于这个懒惰,当程序出BUG的时候,可就不好捉啦。而面向对象是强制性的,从编译阶段就解决了你懒惰的问题。

巧合的是,面向对象的思想,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是吻合的。举例来说,我打算丢掉一个茶杯,怎么扔那?太简单了,拿起茶杯,走到垃圾桶,扔!注意分析这个过程,我们是先选一个“对象”------茶杯,然后向这个对象施加一个动作——扔。每个对象所能施加在它上面的动作是有一定限制的:茶杯,可以被扔,可以被砸,可以用来喝水,可以敲它发出声音......;一张纸,可以被写字,可以撕,可以烧......。也就是说,一旦确定了一个对象,则方法也就跟着确定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如此。但是,大家回想一下我们程序设计和对计算机的 *** 作,却不是这样的。拿DOS的 *** 作来说,我要删除一个文件,方法是在DOS提示符下:c:>del 文件名<回车>。注意看这个过程,动作在前(del),对象在后(文件名),和面向对象的方法正好顺序相反。那么只是一个顺序的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那?呵呵,大家一定看到过这个现象:File not found. “啊~~~,我错了,我错了,文件名敲错了一个字母”,于是重新输入:c:>del 文件名2<回车>。不幸又发生了,计算机报告:File read only. 哈哈,痛苦吧:)。所以DOS的 *** 作其实是违反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的(当然,以前谁也没有提出过异议),而现在由于使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那么这些问题,就在编译的时候解决了,而不是在运行的时候。obj.fun(),对于这条语句,无论是对象,还是函数,如果你输入有问题,那么都会在编译的时候报告出来,方便你修改,而不是在执行的时候出错,害的你到处去捉虫子。

同时,面向对象又能解决代码重用的问题——继承。我以前写了一个“狗”的类,属性有(变量):有毛、4条腿、有翘着的尾巴(耷拉着尾巴的那是狼)、鼻子很灵敏、喜欢吃肉骨头......方法有(函数):能跑、能闻、汪汪叫......如果它去抓耗子,人家叫它“多管闲事”。好了,狗这个类写好了。但在我实际的生活中,我家养的这条狗和我以前写的这个“狗类”非常相似,只有一点点的不同,就是我的这条狗,它是:卷毛而且长长的,鼻子小,嘴小......。于是,我派生一个新的类型,叫“哈巴狗类”在“狗类”的基础上,加上新的特性。好了,程序写完了,并且是重用了以前的正确的代码——这就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好处。我的成功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当然,如果你使用VC的话,重用最多的代码就是MFC的类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2328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