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岁从事软件编程行业晚不晚?

三十五岁从事软件编程行业晚不晚?,第1张

我来说点现实方面的观点,30岁从事程序员这个行业其实是不推荐的,如果是兴趣爱好可以去尝试,但是要是真当事业来做入程序员这个行业30岁起步算比较晚的,而且在国内是没什么优势了。简单分析下企业的招人的标准:

1、工作年限

现在互联网发展快去,技术更新迭代快,一般公司不会社招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没有工作经验简历基本石沉大海。

2、学习能力

程序员得一直学习,一直不学习就可能被慢慢淘汰,没有核心竞争力,到了一定年龄再加上家庭琐事很难抽出时间学习。

3、是否接受加班

程序员加班还算严重,加班也不是个人能力问题的体现,有时候也是团队配合,需要人来支持。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0基础入行晚了,企业选人会优先考虑成本,35岁较刚毕业的年轻人竞争力明显不足,一般技术人员到35要么独当一面,要么转管理,要么找个坑位蹲着了。软件这块从业要求与以往相比提高了很多,即便去培训机构,出来也不好找工作,即便找到了多半是外包,发展曲线太长,年龄不合适。不建议。

感兴趣的话年龄不是问题,但是需要考虑精力和家庭生活平衡,另外就是要有清零的心态,尽量建立大的知识脉络,再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深耕,切忌先入为主或者某某语言至上等想法。从实际需求出发,确保产出实用,注意算法的思想(而不是刷的题目本身),注意学习和培养团队协作的方法、流程和工具。

从我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来看,35岁对于程序员来说确实是一个分水岭,但是这个分水岭并不是意味着淘汰,你仍然可以从事这份行业。

我有着十年多年的从业的经历,之前带的团队规模也不算小,面试过的人也挺多的,结合我的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吧:

1、35岁之前是一个程序员最佳奋斗的时机

大概30岁之后,就会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明显跟不上年轻人了,跟他们拼熬夜已经拼不过了,这时候就必须拼自己的经验了。

最先淘汰的一批程序员就是,老板给多少钱就干多少活,如果今天的任务完成,就不会选择加班,去忙一些自己的私事。也许这样的人在职场上是一个滑头,但是这种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团队的核心,只要公司经济上出现问题选择裁员,这样的人就会是第一个。

很多时候这种人就会是被更有干劲的年轻人所取代,这跟你所在的公司的性质无关,跟你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2、早点跳槽去带团队

35岁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个门槛,但是对于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是个黄金年龄,相比于年轻人,你的经验更丰富,掌握的知识更多,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你的思想还很活跃,脑子也转得比较快,精力也很充沛。

一般到这个年龄,如果你之前不是一直混日子的话,应该会有很多的职场经验,你的技能也是大企业所渴望的,总能找到适合你位置的企业,你甚至可以去创业,机会也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只要你不断地去找寻。

有些公司宁可自己去培训带队大佬也不愿意去招一些,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你去早点去找这种初创团队,带队去做业务,要早点培养自己的团队,让你成为这个公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了你公司就不能运转,这样才能体现你个人的价值。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无法保证你在某个年龄不下岗,你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呆多久,取决于你的眼光,和对未来的判断,还来源于自己的坚持和机遇。

3、不要幻想,别太依赖公司,早点去给自己找出路

很多人遇到一个好公司,就容易陷入幻想,很多职场人的通病就是不会居安思危,没有长远的眼光,虽然现在找了份好工作,各方面都很好,聪明的人就会时刻为自己准备出路,准备下家。

提早做规划,才能计算到所有的得失,这样如果说有一天你被优化掉,才不会那么悲伤,不会一下子就失业。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前期行业,市场需求不稳定,容易出现大量波动,其实这也是因果关系,当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职场人的薪资就会涨一波,但是一旦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反之,薪资就会相应的降下来。

现在互联网的市场就是处于低谷,经济低迷,能有份工作就不错,一个岗位十几个或者几十个人去竞争,投简历回复率极低。

如果现在35岁的程序员想去创业,换工作,自己去离职,我是不太建议,除非是你找好了下家,谈好了薪资,你可以去试试,否则我不建议去离职,只要公司还能留你,那么你就一直待着,等过去这段时间的风口,再去做打算。

总之,程序员目前要做的就是沉下心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技多不压身,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去看问题,看目前的形势,学会分析形势,那么你才能在众多程序员中脱颖而出。

是一道坎。

我36岁,之前一直在体制内工作,今年一月离开体制开始全职当码农。

在体制内时,我一直认为体制外是公平竞争,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去相应的岗位。你有挣一百的能力,就去一百的岗位,有一万的能力,就去一万的岗位。

遗憾的是,通过十几轮面试,发现不是这样的,年龄歧视是客观存在的。你想去挣一百的地方,不嫌钱少,对不起,那是给毕业生准备的岗位。

我也投过与岗位相匹配的工作,结果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因此,要投有门槛的岗位。就是不吃青春饭的那种,不是培训班能量产出来的那种。

最后,我走的是学历门槛,因为我是硕士研究生,就投了算法岗。公司的算法岗硕士起步,博士居多,这样就过滤了一大批竞争对手。

那么,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呢?我认为,用人单位希望你的能力和年龄匹配,价钱也合适。

关键一点是,35岁尽量就不要通过投简历的方式了,你通过投简历,公司反而不重视。

我觉得内推是最好的方式,我有三个朋友,他们分别在三家公司有话语权,平时一起交流,他们通过交流能更熟悉我的水平,我也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就针对性地充电。有个朋友说他们在搞UE4,于是我业余就有针对性的学UE4,随时无缝连接。尽管UE4培训班也很多,但是量产出来一大批只会蓝图不会C++的,所以也算门槛。我可以业余和他们一起做事。他们也表态随时欢迎我加入他们的公司。我说,如果混不下去了,去你们那里讨碗饭吃。

有些人通过猎头去找工作,我也试过,遗憾的是,还不如自己投简历更有效果。找我的有十几个猎头,但是没有一次通过猎头成功找到工作的。一是自己水平不行当了备胎,二是猎头水平参差不齐。

还有个不是规律的规律,那就是面试官的年龄。如果面试官的年龄和我差不多,或者比我大,录用率就高,如果比我小几岁,那就没戏。面试官也是人,面试就是找同事。如果他和你年龄相仿或者比你大,你的处境他也能体会到,感同身受,愿意给你机会。如果是年龄偏小,录用率就低。水平不足时,他会让你等通知。水平高时,他一面夸奖你,一面让你等通知。这两种情况我都遇到过。

还有公司的原因,注意看他们的简介,如果这个公司宣扬是个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20多,就不要考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3112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5
下一篇 2023-05-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