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不同强化手段有哪些

组织行为学不同强化手段有哪些,第1张

组织行为不同强化手段有正强化、负强化、组织消退、惩罚。

从强化程序来看,强化主要有两种类型:连续的和间断的。连续强化程序,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间断强化程序并不是对每一次理想行为都给予强化,但是为了保证行为能够重复,强化的次数也应是充分的。

强化的例子:

1、正强化可以用在教育孩子上,一般是在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家长给予孩子奖励的一种方法。例如孩子这次考试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2、正强化还可以用在企业管理员工上,一般是员工做出优秀的业绩,老板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继续做出更优秀的业绩。例如一个工厂的流水线员工,按完成量核算工资,多劳多得。当老板想要加快产能,提前完成订单。

依据 *** 作学习原理,强化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例如企业对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颁发奖金。

2.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的出现而设立。例如企业不允许在工作时间打个人电话,一位员工有这种习惯,这种行为一出现就受到指责,但一旦他停止这种行为了,就应立即停止对他的指责。

3.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

4.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之正惩罚更为常用。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从强化程序来看,强化主要有两种类型:连续的和间断的,如下图。连续强化程序是指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间断强化程序并不是对每一次理想行为都给予强化,但是为了保证行为能够重复,强化的次数也应是充分的。间断强化分为时间间隔间断强化和频率间隔间断强化。时间间隔间断强化是指根据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强化,例如,上班族不是每次工作都领薪水,而是每月另一次薪水。频率间隔间断强化是指根据不同频率间隔进行强化,例如每完成100个零件加工,给一次薪水提成。

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的类型是正强化,负强化和自然消退,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

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弗隆的期望理论都强调行为同其后果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但弗隆的期望理论较多地涉及主观判断等内部心理过程,而强化理论只讨论刺激和行为的关系。

强化的作用

这种惩罚比之正惩罚更为常用。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从强化程序来看,强化主要有两种类型:连续的和间断的。连续强化程序是指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间断强化程序并不是对每一次理想行为都给予强化。

但是为了保证行为能够重复,强化的次数也应是充分的。间断强化分为时间间隔间断强化和频率间隔间断强化。时间间隔间断强化是指根据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强化。

例如上班族不是每次工作都领薪水,而是每月另一次薪水。频率间隔间断强化是指根据不同频率间隔进行强化,例如每完成100个零件加工,给一次薪水提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3375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5
下一篇 2023-05-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