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评测师写作专栏之安全测试的基础知识26

软件评测师写作专栏之安全测试的基础知识26,第1张

各位学员大家好,大家在学习软件测试基础知识时,安全测试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让大家快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点,接下来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例题:以下不属于安全测试方法的是()

A、安全功能验证

B、安全漏洞扫描

C、大数据量测试

D、数据侦听

昊洋详解: 安全测试方法包括安全功能验证、安全漏洞扫描、模拟攻击实验和数据侦听。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 )、安全功能验证: 对软件需求中确定的有关安全模块的功能进行测试验证。例如权限管理模块,数据机密模块,传输加密模块,数据备份和恢复等模块一般都会有对应安全功能设置。安全功能验证的方法和一般程序测试类似,主要有以下三种: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2 )、安全漏洞扫描: 用漏洞扫描软件对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有针对性地对有关漏洞进行扫描,然后发现漏洞后做好有效防范后补救措施,也可以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非法者利用已知漏洞进行攻击。常见的漏洞有:

拒绝服务(Dos)漏洞: 故意的攻击网络协议实现的缺陷或直接通过野蛮手段残忍地耗尽被攻击对象的资源,目的是让目标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或资源访问,使目标系统服务系统停止响应甚至崩溃,而在此攻击中并不包括侵入目标服务器或目标网络设备。

本地用户扩权漏洞: 本地普通级别用户利用程序漏洞非法拥有其他用户甚至超级用户的权限,从而使得系统遭到破坏。

远程用户扩权漏洞: 远程普通用户利用系统服务中的漏洞,未经授权就进入了系统访问,从而进行不可预知的破坏行为。

3 )、模拟攻击实验: 将自己假装成类似于黑客的非法入侵的攻击者,利用目前存在的系统漏洞和常用的攻击手段,对提交评测的系统进行开发环境或试用环境里的攻击,以发现安全问题。主要四种攻击技术为:

服务拒绝(Dos)型攻击: 企图通过使服务器崩溃的方式来阻止其提供服务,主要手段包括:死亡之ping,泪滴,UDP洪水,SYN洪水,Land攻击,Smurf攻击,Fraggle攻击,电子邮件炸d和畸形消息攻击等。

漏洞木马型攻击: 主要是由于系统使用者粗心大意或者已知系统漏洞但未及时打补丁,又或者不小心安放了木马等原因导致的非法入侵行为,主要包括:口令猜测,特洛伊木马和缓冲区溢出3种方式;

信息收集类技术: 本身不会对目标服务器造成危害,收集大量有关系统的信息,为非法者非法入侵提供了便利,主要使用的技术有:扫描技术、体系结构刺探和利用信息服务3种。

伪装欺骗型攻击: 用于攻击目标配置不正确的消息,主要包括DNS高速缓存污染,伪造电子邮件,ARP欺骗和IP欺骗四种方式。

4 )、数据侦听: 也称为“网络监听”,用于获取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不是发给自己的。网络侦听技术可以有效地管理网络,针对网络问题和检查网络的安全威胁。如果侦听技术工具被非法用户利用,也可能成为入侵者的入侵手段。

本题中的C选项大数据量测试是一种负载压力测试方法,不属于安全测试的范畴,故该题目的正确答案为C。
巩固练习题

(1)以下不属于安全防护策略的是(  )

A、入侵检测

B、隔离防护

C、安全测试

D、漏洞扫描
(2)安全日志是软件产品的一种被动防范措施,是系统重要的安全功能,因此安全日志测试是软件系统安全性测试的重要内容,下列不属于安全日志测试基本测试内容的是()

A、对安全日志的完整性进行测试,测试安全日志中是否记录包括用户登录名称、时间、地址、数据 *** 作行为以及退出时间等全部内容

B、对安全日志的正确性进行测试,测试安全日志中记录的用户登录、数据 *** 作等日志信息是否正确

C、对日志信息的保密性进行测试:测试安全日志中的日志信息是否加密存储,加密强度是否充分

D、对于大型应用软件系统:测试系统是否提供安全日志的统计分析能力
(3)用户口令测试应考虑的测试点包括( )。

①口令时效 ②口令长度③口令复杂度 ④口令锁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练习题参考答案

(1)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安全和安全测试的基础知识。

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包括入侵检测、隔离防护、安全日志和漏洞扫描四种。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 )、入侵检测: 是一种主动的网格防护措施,从系统内部或各种网络资源中主动采取信息,从中分析可能的网络入侵或攻击,通常IDS还应对入侵行为做出紧急响应。

2 )、隔离防护: 是将系统中的安全部分和非安全部分进行隔离的措施,主要技术手段有防火墙和隔离网闸等,其中防火墙主要用于内网和外网的逻辑隔离;而隔离网闸主要用于实现内网和外网的物理隔离。

3 )、安全日志: 用于记录非法用户的登录名称、 *** 作时间等内容信息。以便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安全日志仅记录相关信息,不对非法行为做出主动反应,属于被动防护策略。

4 )、漏洞扫描: 对软件系统及网络系统进行与安全相关的检测,找出安全隐患和可能被黑客利用的漏洞。

安全测试是在IT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特别是产品开发基本完成到发布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验证产品符合安全需求定义和产品质量标准的过程,不属于安全防护策略的范畴。故该题目的正确答案为C。

 

(2)解析: 本题考查安全测试中安全日志测试的基础知识。

安全日志 用于记录非法用户的登录名称、 *** 作时间等内容信息。以便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安全日志仅记录相关信息,不对非法行为做出主动反应,属于被动防护策略。

系统安全日志在每次开关机、运行程序、系统报错时,这些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保存在日志文件中。但是日志本身是不需要加密存储的,故该题目的正确答案为C。

 

(3)解析: 本题考查安全测试中用户口令测试的基础知识。

web系统容易受到攻击,一般会对用户名/口令(密码)机制进行认证。对口令认证机制测试应包含的基本测试点如下所示:

1)、对用户名称测试的主要测试点在于测试用户名称的唯一性,即测试同时存在的用户名称在不考虑大小写的情况下,不能够同名。

2)、对用户口令测试应主要测试用户口令是否满足当前流行的控制模式。主要测试点应包括最大/最小口令时效、口令历史、最小口令长度、口令复杂度、加密选项及口令锁定等。因此本题①②③④都属于用户口令安全保护相关的内容。

故该题目的正确答案为:D。
写于2020年10月19日

和开发过程相对应,测试过程会依次经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四个主要阶段: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甚至代码段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通常由开发人员进行。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将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起来进行测试,主要目的是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由于在产品提交到测试部门前,产品开发小组都要进行联合调试,因此在大部分企业中集成测试是由开发人员来完成的。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在集成测试通过后进行的,目的是充分运行系统,验证各子系统是否都能正常工作并完成设计的要求。它主要由测试部门进行,是测试部门最大最重要的一个测试,对产品的质量有重大的影响。
验收测试:验收测试以需求阶段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为验收标准,测试时要求模拟实际用户的运行环境。对于实际项目可以和客户共同进行,对于产品来说就是最后一次的系统测试。测试内容为对功能模块的全面测试,尤其要进行文档测试。
单元测试测试策略:
自顶向下的单元测试策略:比孤立单元测试的成本高很多,不是单元测试的一个好的选择。
自底向上的单元测试策略:比较合理的单元测试策略,但测试周期较长。
孤立单元测试策略:最好的单元测试策略。
集成测试的测试策略:
大爆炸集成:适应于一个维护型项目或被测试系统较小
自顶向下集成:适应于产品控制结构比较清晰和稳定;高层接口变化较小;底层接口未定义或经常可能被修改;产口控制组件具有较大的技术风险,需要尽早被验证;希望尽早能看到产品的系统功能行为。
自底向上集成:适应于底层接口比较稳定;高层接口变化比较频繁;底层组件较早被完成。
基于进度的集成 优点:具有较高的并行度;能够有效缩短项目的开发进度。 缺点:桩和驱动工作量较大;有些接口测试不充分;有些测试重复和浪费。
系统测试的测试策略:
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功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性能评测;负载测试;强度测试;容量测试;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加密测试;可用性测试;版本验证测试;文档测试

新奥安全防范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建立安全性监管框架:通过建立安全政策、组织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和审计等方式,构建安全性监管框架,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控制体系的落实。
2 加强网络安全:采用专业的安全管理软件,建立多层安全防护机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加强网络安全的运行和管理,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3 增强安全意识: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提醒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保护的能力,防止可能的安全风险和恶意攻击。
4 实施安全审计:定期审计安全性控制体系,及时发现安全性问题,实施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安全漏洞,以保证安全性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5 建立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突发安全事件,防止安全事件造成更大的损失。
总之,新奥安全防范方案应以上述五个原则为基础,加强安全性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控制体系,实施完善的安全审计,增强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以最大程度地防范安全风险,保障系统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32005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 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