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工程师代码写的好?看看他的代码规范就知道了

为什么阿里工程师代码写的好?看看他的代码规范就知道了,第1张


曾经与一位从阿里出来的Java工程师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他的技术说不上非常厉害, 但是,他的代码写的的非常好,凡是他做的功能很少出现Bug 。我就很好奇,于是经常向他请教一些代码设计的原则,然后他告诉了我阿里Java手册。并且,他将这个手册进行了修改,也成为了我司Java程序员的开发手册。 这篇文章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个手册中比较重要的原则。




强制 代码中的命名均不能以下划线或美元符号开始,也不能以下划线或美元符号结束。

反例:_name / __name / $name / name_ / name$ / name__


强制 类型与中括号紧挨相连来表示数组。

正例:定义整形数组 int[] arrayDemo; 反例:在 main 参数中,使用 String args[]来定义。


强制 POJO 类中布尔类型变量都不要加 is 前缀,否则部分框架解析会引起序列化错误。

说明:表达是与否的值采用 is_xxx 的命名方式,所以,需要在 设置从 is_xxx 到 xxx 的映射关系。

反例:定义为基本数据类型 Boolean isDeleted 的属性,它的方法也是 isDeleted(), RPC 框架在反向解 析的时候,“误以为”对应的属性名称是 deleted,导致属性获取不到,进而抛出异常。


推荐 在常量与变量的命名时,表示类型的名词放在词尾,以提升辨识度。



推荐 接口类中的方法和属性不要加任何修饰符号(public 也不要加),保持代码的简洁 性,并加上有效的 Javadoc 注释。尽量不要在接口里定义变量,如果一定要定义变量,肯定 是与接口方法相关,并且是整个应用的基础常量。

正例:接口方法签名 void commit();

接口基础常量 String COMPANY = "alibaba";

反例:接口方法定义 public abstract void f();

说明:JDK8 中接口允许有默认实现,那么这个 default 方法,是对所有实现类都有价值的默认实现。


参考 枚举类名带上 Enum 后缀,枚举成员名称需要全大写,单词间用下划线隔开。

说明:枚举其实就是特殊的类,域成员均为常量,且构造方法被默认强制是私有。

正例:枚举名字为 ProcessStatusEnum 的成员名称:SUCCESS / UNKNOWN_REASON。


参考 各层命名规约:

1) 获取单个对象的方法用 get 做前缀。

2) 获取多个对象的方法用 list 做前缀,复数形式结尾如:listObjects。 3) 获取统计值的方法用 count 做前缀。

4) 插入的方法用 save/insert 做前缀。

5) 删除的方法用 remove/delete 做前缀。

6) 修改的方法用 update 做前缀。

1) 数据对象:xxxDO,xxx 即为数据表名。

2) 数据传输对象:xxxDTO,xxx 为业务领域相关的名称。

3) 展示对象:xxxVO,xxx 一般为网页名称。

4) POJO 是 DO/DTO/BO/VO 的统称,禁止命名成 xxxPOJO。



强制 不允许任何魔法值(即未经预先定义的常量)直接出现在代码中。

强制 避免通过一个类的对象引用访问此类的静态变量或静态方法,无谓增加编译器解析 成本,直接用类名来访问即可。


强制 相同参数类型,相同业务含义,才可以使用Java的可变参数,避免使用Object。

说明:可变参数必须放置在参数列表的最后。(提倡同学们尽量不用可变参数编程)


强制 所有整型包装类对象之间值的比较,全部使用equals方法比较。

说明:对于 Integer var = 在-128 至 127 范围内的赋值,Integer 对象是在 IntegerCachecache 产 生,会复用已有对象,这个区间内的 Integer 值可以直接使用==进行判断,但是这个区间之外的所有数 据,都会在堆上产生,并不会复用已有对象,这是一个大坑,推荐使用 equals 方法进行判断。


关于基本数据类型与包装数据类型的使用标准如下:

说明: POJO 类属性没有初值是提醒使用者在需要使用时,必须自己显式地进行赋值 ,任何 NPE 问题,或 者入库检查,都由使用者来保证。

正例:数据库的查询结果可能是 null,因为自动拆箱,用基本数据类型接收有 NPE 风险。

反例: 比如显示成交总额涨跌情况,即正负 x%,x 为基本数据类型,调用的 RPC 服务,调用不成功时, 返回的是默认值,页面显示为 0%,这是不合理的,应该显示成中划线 。所以包装数据类型的 null 值,能 够表示额外的信息,如:远程调用失败,异常退出。



强制 POJO 类必须写 toString 方法。

使用 IDE 中的工具:source> generate toString 时,如果继承了另一个 POJO 类,注意在前面加一下 supertoString。

说明: 在方法执行抛出异常时,可以直接调用 POJO 的 toString()方法打印其属性值,便于排查问题。


强制 关于hashCode和equals的处理,遵循如下规则:

说明:String 已覆写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所以我们可以愉快地使用 String 对象作为 key 来使用。


强制 线程资源必须通过线程池提供,不允许在应用中自行显式创建线程。

说明:线程池的好处是减少在创建和销毁线程上所消耗的时间以及系统资源的开销,解决资源不足的问 题。 如果不使用线程池,有可能造成系统创建大量同类线程而导致消耗完内存或者“过度切换”的问题。


强制 线程池不允许使用Executors去创建,而是通过ThreadPoolExecutor的方式,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写的同学更加明确线程池的运行规则,规避资源耗尽的风险。



以上规范在设计代码中,是比较重要的原则。如果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可以依照以上原则,那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将大大提升

首先定义一个链表。
struct
node
{
int
id;
struct
node

next;
};
接下来写一些 *** 作的函数(插入,删除等等)。
插入函数:
struct
node
insert(struct
node
pNode,
int
iTemp)
{
//判断
pNode
是否为空。
if(pNode==NULL)
{
//这个节点是空,返回错误。
return
NULL;
}
//
创建一个新的节点。
struct
node
tempNode
=
(struct
node)malloc(sizeof(struct
node));
tempNode->id=
iTemp;
if(pNode->next
==
NULL)
{
pNode->next
=
tempNode;
tempNode->next
=
NULL;
}else
{
struct
node

pNext
=
pNode->next;
pNode->next
=
tempNode;
tempNode->next
=
pNext;
}
return
tempNode;
}
int
main()
{
struct
node
head
=
(struct
node)malloc(sizeof(struct
node));
head->id
=
0;
head->next
=
NULL;
struct
node

ptemp;
ptemp
=
head;
for(
int
i=1;
i<10;
i++)
{
struct
node
temp
=
insert(ptemp,i);
ptemp
=
temp;
}
return
0;
}

代码编写中最常用的规范 (课堂笔记总结)
命名规范 假设 xxx yyy zzz 是一个英文单词的拼写
1 包名的字母一律小写 如: package combeanproduct;
2类名,接口名当使用名词,每个单词的首字母代谢如:public class ProductStyle{}
3 方法名: 第一个单词小写,后面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如 :public void setProduct(){}
4变量名:第一个单词小写后面的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nameCount
5 常量名 中的每个字母一律大写
6环境变量 所有字母大写
7项目名称 : 首字母大写

代码规范的原因是让别人能清晰的看懂你写的程序,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毕竟现在一个庞大的程序靠个人的力量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代码的规范化有着很大的意义。
建议学习代码的规范可以试着去看一下一些网络的相关视频或者书籍,譬如书籍RTL CODING STYLE还有就是郝斌的教学视频中有提到规范的一章,一句话,代码的规范是靠时间慢慢积累的,不要急躁。

对于代码,首要要求是它必须正确,能够按照程序员的真实思想去运行;第二个的要求是代码必须清晰易懂,使别的程序员能够容易理解代码所进行的实际工作。在软件工程领域,源程序的风格统一标志着可维护性、可读性,是软件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还没有成文的编码风格文档,以致于很多时候,程序员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可以遵守,编码风格各异,程序可维护性差、可读性也很差。通过建立代码编写规范,形成开发小组编码约定,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可读性、可修改性、可维护性、可继承性和一致性,可以保证程序代码的质量,继承软件开发成果,充分利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33416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 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