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礼拜程序第一道是 报告 求报告的详细过程

教堂礼拜程序第一道是 报告 求报告的详细过程,第1张

首先要说一下,基督教不要礼拜,礼拜是伊斯兰教的叫法,基督教里叫做主日崇拜

具体崇拜程序各个教会都有一些部分不太一样。我说一下我们这里的程序。

殿乐(主礼人、证道人、诗班进堂)

圣诗班颂诗

阿安礼:主礼人:愿主的平安与你们同在

会众应:愿主的平安也与你同在

宣召:主礼人

会众颂赞:(唱赞美诗)

祷告:

宣信:《使徒信经》

启应经文:

圣诗班献诗:

证道:

会众颂赞:

祷告:(同声祷告)

同唱:《三一颂》

公祷:《主祷文》

牧师祝福:

礼成曲:

殿乐:(彼此握手、问安、祝福、告别)

主日崇拜结束

冒号后空的,是说明每堂按安排的经文和诗歌来进行。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潮汕人很重视年节,祭拜祖先,明代中期已成为一种固定的社会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老爷”本来是旧时对上司或主人的尊称,以之称神表明了普通百姓对神明的敬畏。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五日:“前明时缙绅惟九卿称老爷,词林称老爷,外任司道以上称老爷,余止称爷,乡称老爹而已。”清代四晶官以上称大人,五品以下称老爷。旧时,豪绅亦称为老爷,仆称主亦为老爷。在潮人民间,既崇拜原来的道教、佛教及民间神明,还有闽越和南越本地的鬼神崇拜,以及土生土长的神灵,因此在潮汕地区神灵名目繁多,神庙祠堂也举目皆是。潮信对神庙不论规制大小,统称“老爷宫”,神明概称“老爷”。在潮汕民间村社小庙中,多供奉潮人自己创造的神。潮人深知"神是人造的"玄机,需要什么就创造什么,十分得心应手。其形象多取材于三个方面:古今英雄伟烈人物、各族各姓祖先和各种神话传说。在意识上,他们认为这些属于"自己"的神最为可靠,关键时刻能予人以庇佑,对之礼拜最勤。平时所谓"拜老爷",多指拜这些地方神。"老爷"是所有各类神的统称。其中包括:

一、 古今英雄伟烈人物。尤其是为本地人做过好事的人,死后多奉为神。

二、 祖先崇拜系统。除了各姓崇拜自己的先祖外,供奉潮人共同祖先的"三山王庙"遍布潮汕大地。

三、 地方风物传说。如“莱芜神女”、“风雨圣者”等

雨仙庙是祭祀雨神的寺庙。相传宋代有一位神童孙道者,为民降雨除灾,被尊为雨神。揭东、潮安、潮阳、饶平等县均有雨仙庙。尤其是揭阳市揭东县玉洛镇的“风雨圣者庙”,因为与南宋爱国诗人谢翱有关而更加著名。谢翱(1249—1295年),字皋羽,号唏发子,谥乐耕公。他不仅是南宋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抗元的民族英雄。同时,他也是揭阳市乃至粤东地区20余万谢姓居民的始祖。谢翱原是福建省长溪人,他的先祖谢邦彦是宋代著名词人,父亲谢钥著有《春秋衍义》、《左氏辨证》流传于世。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谢翱随父亲移居临安的时候只有17岁,已能诗善文,颇具声誉。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的六月,元世祖下诏攻宋。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七月,文天祥于南剑州(州治在福建省南平市),号召四方起兵护宋。谢翱激于爱国义愤,倾其家资,奔赴国难,率领乡勇投奔文天祥,并被任命为“谘事参军”,当时谢翱27岁。景炎二年(1277年),谢翱随文天祥护送宋帝昺,乘船南下,进漳州,再到梅州,攻占潮阳。那时,随军而来的谢翱的妻子已怀身孕,不久便在潮阳后江船中产下一子,取名怀壶,字醉仙。后来在揭阳、海丰等地的战斗中,文天祥落入敌手,谢翱机智脱走,并潜回潮阳,找到妻儿,隐居白土村,并暗中组织乡勇待机组织抗元。王小姐介绍说:

“谢翱为了使潮汕一带乡民不忘宋国,激发抗元情绪,就选择了农历二月十六日——宋太祖的诞辰日,举行“长春节”活动。为了使元兵不起疑心,便随口称是纪念‘风雨圣者’。现在,揭东县玉滘镇大滘村“风雨圣者庙”,就是当年谢翱倡导的热爱故土、热爱家乡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寄托和体现。”

祭祖大凡是在每年农历的春分或秋分举行,故常有“春秋二祭”之说,也有在三月三或九月九举行,还有在冬节举行的。

祭拜的前一晚,要在天井处摆设香案,祭告天地,并进行宰牲,即宰杀一头猪和一只羊。

翌日凌晨寅时,开始鸣锣告众,此时,参祭者闻响络绎而至,祖祠里红烛高烧,灯火辉煌,鼓乐齐鸣。接着通令执事者各施其事,后引启龛出主,摆设神位,毕步入神位前,由引燃香送宗子,宗子鞠躬上香,参祭者按辈序年龄依次排列整齐。祭祖开始,首先是荐馔,行初献礼,宗子祭酒,参祭者三叩首。接着是一齐跪下听祭文,祭文由礼生诵读。诵罢众再拜,最后是荐饭奉茶,献蓍献财,撤馔化财。祭祖结束之后,把祭品中的猪、羊肉,按参祭人数每人均得一份,叫颁胙肉。祭祖期间,有些还请来戏班,连演数天,自明代至今,年年如此,故演绎成为潮汕一大民俗。

一、印度人在祭拜神邸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标准和规划,并不像我们平时拜佛的时候那样,比如他们会给像神像或者照片供奉香火以及水果,同时还要做出相应的动作,他们这边在拜神的时候要求比较严,和他们这边的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关系。

二、正如大家不是专门的寺庙人员,平时在祭拜的时候动作虽然和寺庙的专人动作相似,但是在供奉的数量和质量、每天的服务数量、助手数量、时间分配等方面都比较简单。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自己比较方便的时间用任何现有的物品崇拜。

三、他们家庭成员可以互相协助,敬拜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任何地方也不是单一的。有de经文特别提到,每一个奉献者都应该根据现在的情况来进行,或者说奉献者夫妇应该决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祭拜,在选择时应该尽可能选择长的,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选用比较短的祭拜方式。

四、其实他们祭拜的程序都是大同小异的,只是程序的过程当中比较复杂或者简单,在选择的时候可以根据时间以及当地的一些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并且按照这个方式一直延续下去,虽然说在家里祭拜的时候不像寺庙那样严格,但是还是按照规范来 *** 作比较好。

因此,我们都应该努力以一种规范的方式去崇拜,而不是仅仅根据自己的情绪或其他标准来决定是否在某一天去崇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78173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0
下一篇 2023-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