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病毒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电脑病毒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第1张

分类: 电脑/网络 >>反病毒

解析:

全球第一个电脑病毒在1988年11月2日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学生RobertTappanMorris撰写,因此病毒也被取名为Morris。总共仅99行程序代码,施放到当时网络上数小时,就有数以千计的亮弊凯UNIX服务器受到感染。但此软件原始用意并非用来瘫痪电脑,而是希望写作出可以自我复制的软件,但程式的循环没有处理好,使得服务器不断执行、复制Morris,最后死机。

Morris是第一个在网络上流传的病毒;最早发现病毒的纪录,则是1982年Xerox旗下XeroxPaloAlto实验中心里两位研究人员JohnShoch和JonHupp,发现1个有缺陷的程序敬唤,会自动复制、传送到不同的服务器里,但这个病毒只在Xerox的实验中心里流窜,没有感卜含染其他电脑。

最早“发明”电脑病毒的究竟是谁,至今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认为是世界驰名的软件公司(Microsoft)的创始人——“电脑奇才”比尔·盖茨(Bill

Gates)。

七十年代初,比尔刚刚进入中学,还只有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破坏电脑系统安全的“专家”。他在破译电脑密码方面确实具有特殊的天才,而且还一心一意把非法入侵电脑系统作为自己具有非唤厅凡天才的最高体现。他曾经在亮散一台电脑终端仅仅敲进14个字符,就侵入了DEC公司一套层层设防的多用户电脑系统。他到处炫耀自己曾经使某某公司的电脑系统失灵,以此作为自己的“资历证明”。

当时美国最大的电脑公司C3公司曾经宣称:它的全国性电脑网络——赛伯网络在任何时候都是安全的。小盖茨决心以自己的天才向这家大公司挑战,他用一台外围处理机去控制主机,侵入了赛伯网络,然后和赛伯网络的 *** 作员斗智,终于摆脱了他们的jian视而打入了主机。为了表示敬链氏自己的胜利,小盖茨最后向主机输入了一组“特别程序”,结果使得全部电脑都出了毛病,导致全国性网络的瘫痪,赛伯网络不得不宣布停止工作。

盖茨向赛伯网络中心输入的“特别程序”,也许就是人类最早制造的电脑病毒。

这事情如果发生在今天,如此严重的电脑犯罪肯定会把盖茨送进牢房的。但在当时,像“电脑病毒”、“电脑犯罪”这一类述语还没有出现,所以小盖茨最后被抓住的时候,法律也不知道对这个尚未成年的、纯粹出于兴趣而搞 恶作剧的电脑小天才应该如何惩办是好了。C3公司也只是狠狠地把他批评了一顿,就此作罢。

但是,电脑病毒却从此谬流传,而且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其危害范围之广大、性质之恶劣,恐怕连盖茨也没有料到吧?PC23

5其它收集全球第一个电脑病毒在1988年11月2日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学生RobertTappanMorris撰写,因此病毒也被取名为Morris。总共仅99行程序代码,施放到当时网络上数小时,就有数以千计的UNIX服务器受到感染。但此软件原始用意并非用来瘫痪电脑,而是希望写作出可以自我复制的软件,但程式的循环没有处理好,使得服务器不断执行、复制Morris,最后死机。Morris是第一个在网络上流传的病毒;最早发现病毒的纪录,则是1982年Xerox旗下XeroxPaloAlto实验中心里两位研究人员JohnShoch和JonHupp,发现1个有缺陷的程序,会自动复制、传送到不同的服务器里,但这个病毒只在Xerox的实验中心里流窜,没有感染其他电脑。一般意义上的病毒(可以运行在IBM

PC机及其兼容机上)一般认为是在1986年左右出现的。从那以后的十五年时间里,出现了大概6万余种病毒,病毒的数量不断增大,和病毒制作的技术也逐步提高,从某种意义上,病毒是所有软件中最先利用 *** 作系统底层功能,以及最先采用了复杂的加密和反跟踪技术的软件之一,病毒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软件技术发展的历史。

老师说这个是拓扑优化的入门程序,要看明白的,个人感觉不错,

%%%% A 99 LINE TOPOLOGY OPTIMIZATION CODE BY OLE SIGMUND, JANUARY 2000 %%%

%%%% CODE MODIFIED FOR INCREASED SPEED, September 2002, BY OLE SIGMUND %%%

%%%% 一个由 OLE SIGMUND编写的99行拓扑优化代码,2000年1月 %%%

%%%% 为加速而修改的代码,2002年9月,由OLE SIGMUND编写 %%%

function top(nelx,nely,volfrac,penal,rmin)

% INITIALIZE

x(1:nely,1:nelx) = volfrac

loop = 0

change = 1.

% START ITERATION

while change >0.01

loop = loop + 1

xold = x

% FE-ANALYSIS

[U]=FE(nelx,nely,x,penal)

% OBJECTIVE FUNC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KE] = lk

c = 0.

for ely = 1:nely

for elx = 1:nelx

n1 = (nely+1)*(elx-1)+ely

n2 = (nely+1)* elx +ely

Ue = U([2*n1-12*n12*n2-12*n22*n2+12*n2+22*n1+12*n1+2],1)

c = c + x(ely,elx)^penal*Ue'*KE*Ue

dc(ely,elx) = -penal*x(ely,elx)^(penal-1)*Ue'*KE*Ue

end

end

% FILTERING OF SENSITIVITIES

[dc] = check(nelx,nely,rmin,x,dc)

% DESIGN UPDATE BY THE OPTIMALITY CRITERIA METHOD

[x]= OC(nelx,nely,x,volfrac,dc)

% PRINT RESULTS

change = max(max(abs(x-xold)))

disp([' It.: ' sprintf('%4i',loop) ' Obj.: ' sprintf('%10.4f',c) ...

' Vol.: ' sprintf('%6.3f',sum(sum(x))/(nelx*nely)) ...

' ch.: ' sprintf('%6.3f',change )])

% PLOT DENSITIES

colormap(gray)imagesc(-x)axis equalaxis tightaxis offpause(1e-6)

end

%%%%%%%%%% OPTIMALITY CRITERIA UPDATE %%%%%%%%%%%%%%%%%%%%%%%%%%%%

function [xnew]=OC(nelx,nely,x,volfrac,dc)

l1 = 0l2 = 100000move = 0.2

while (l2-l1 >1e-4)

lmid = 0.5*(l2+l1)

xnew = max(0.001,max(x-move,min(1.,min(x+move,x.*sqrt(-dc./lmid)))))

if sum(sum(xnew)) - volfrac*nelx*nely >0

l1 = lmid

else

l2 = lmid

end

end

%%%%%%%%%% MESH-INDEPENDENCY FILTER %%%%%%%%%%%%%%%%%%%%%%%%%%%%%%%%%

function [dcn]=check(nelx,nely,rmin,x,dc)

dcn=zeros(nely,nelx)

for i = 1:nelx

for j = 1:nely

sum=0.0

for k = max(i-floor(rmin),1):min(i+floor(rmin),nelx)

for l = max(j-floor(rmin),1):min(j+floor(rmin),nely)

fac = rmin-sqrt((i-k)^2+(j-l)^2)

sum = sum+max(0,fac)

dcn(j,i) = dcn(j,i) + max(0,fac)*x(l,k)*dc(l,k)

end

end

dcn(j,i) = dcn(j,i)/(x(j,i)*sum)

end

end

%%%%%%%%%% FE-ANALYSIS %%%%%%%%%%%%%%%%%%%%%%%%%%%%%%%%%%%%%%

function [U]=FE(nelx,nely,x,penal)

[KE] = lk

K = sparse(2*(nelx+1)*(nely+1), 2*(nelx+1)*(nely+1))

F = sparse(2*(nely+1)*(nelx+1),1)U = zeros(2*(nely+1)*(nelx+1),1)

for elx = 1:nelx

for ely = 1:nely

n1 = (nely+1)*(elx-1)+ely

n2 = (nely+1)* elx +ely

edof = [2*n1-12*n12*n2-12*n22*n2+12*n2+22*n1+12*n1+2]

K(edof,edof) = K(edof,edof) + x(ely,elx)^penal*KE

end

end

% DEFINE LOADS AND SUPPORTS (HALF MBB-BEAM)

F(2,1) = -1

fixeddofs = union([1:2:2*(nely+1)],[2*(nelx+1)*(nely+1)])

alldofs = [1:2*(nely+1)*(nelx+1)]

freedofs= setdiff(alldofs,fixeddofs)

% SOLVING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81852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