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10年的程序员,应该选择继续北漂还是选择回老家做教师呢?

工作了10年的程序员,应该选择继续北漂还是选择回老家做教师呢?,第1张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先要看你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未来的规划是什么?

首先,在职业祥御备的发展上分析:从这两个选择上,就是你的工作方向完全是两回事。工作了10年的程序员,转身回到老家做教师,这两个岗位之间的关联性非常非常地小。据此也根本看不到之前您的职业贵发和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两者之间也没有什么关联性。

其次,就是从现实层面的分析了:根据个人的理解,您在这两个选择之前犹豫,那么也一定是基于现实的考虑,老家有自己的亲人在那里,是自己的情感寄托,是自己的根,那么在外工作多年之后,永远牵挂的都是家乡的亲人和家乡的一切;北漂的程序员收入上应该是还不错的,但是想要在大城市扎根实在是太难了,高昂的房价、快节奏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经济层面的住房和扎根无法在大城市里得到满足,就会想要回到家乡,回到亲人的身边。这些都是现实带给我们的。但是回到家乡我们所面临的的就是可以找个考编的机会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早9晚5的赚着那份一眼望到头的工资,很稳定也回到了拆大家人的身边,但是似乎就是和大城市之间隔着点什么,纠结中很难做出决定。

我个人觉得,选择那一面都没有错,成年人选择那一块都是自己的决定。选择了家乡的教室工作等于选择了稳定、选择了亲情;选择在大城市继续做程序员,依然要面临加班、挤地铁,但是也是一种生活状态,不同的工作岗位能够带来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只要自己明确自己将来的生活,能够为自己的谨毁决定买单,那么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正确的。每个行业都有他的闪光点,不是吗?

程序员工资白菜价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都不可能出现的,即使程序员总数量增多,也依旧不会改变他们的重要性,工资自然也会根据市场经济水涨船高。

01.程序员数量变多,也改变不了“消耗品”这个现实。

属于技术人员的程序员在市场上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为啥?因为程序员一直都属于是公司“消耗品”的存在,他们在年轻时期可接受力比较强,能够学习很多的程序编写和修补漏洞等知识,抗压力能力也较强(需要和甲方爸爸沟通的工作,心理和身体都必须有能够承担足够压力的消卖握强度才行)。

年长一些的时候,一些程序员已经能够自如应付甲方爸爸和上级领导的要求了,但是可能会出现设计思维无法跟上社会潮流风向、无法持续承受超强度的工作压力等等因素,不少人会选择更清闲些,能顾得上家庭的工作来代替这个虽然高薪但真的特别磨人的程序员工作了。网上流传一句话,十个程序员中九个秃,可见这压力有多大。

所以从工作年限来说,能够做程序员工作的大多是20到40岁之间的人,其中还有不少无法常年坚持程序员工作的压力而选择退出,所以用“消耗品”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02.程序员数量变多的同时,市场需求也在增大。

现在因为程序员的工作比较好找,工资也比较高,有不少对未来迷茫的人配迹都选择了去学习程序类的知识,做一个程序员,致使现在的程序员数量逐渐变多。但同时因为社会市场在不断扩大,经济不断提升,各个领域对程序员的质量要求变得更高,所需数量也随之增多。再加上每个公司都会有程序员辞职、换岗的这种“消耗”,更是增加了程序员的岗位需求量。

03.人工智能的自动编程等工作几十年内无法替代人工编程和其他修补等工作。

现在很多科学家将科研方向放到了人工智能上面,希望有一天能够达到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工作的场面。不过以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来说,在扫地、焖饭、做菜、洗车、服务等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到位了,但是在设计方案、自动编写和修改程序方面差得还远,或许程序这种东西更需要偏向于人的主观想法方向设计和制作,以满足于不同使用者的不同舒适度为前提,人工智拿庆能还无法达到如此智能。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说,未来十年的程序员工作岗位和工资福利是不需要担心的,若实在觉得没有安全感,那就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无法替代的人,就一定能够保证工资待遇和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82396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