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接口隔离)(Proxy)

C++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接口隔离)(Proxy),第1张

C++设计模式代理模式(接口隔离)(Proxy) C++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接口隔离)(Proxy) 1、序论

​ 在组件构建的过程中,某些接口之间的依赖常常会带来很多的问题、甚至根本无法去实现。采用添加一层间接的稳定接口,来隔离本来相互紧密关联的接口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 如何简化外部客户程序和系统之间的交互接口?如何将外部客户程序的演化和内部的子系统的变化之间的依赖相互解耦?

模式的定义:

​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隔离,使用接口)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2、代理模式的结构类图

3、代码实现(伪代码)
class ISubject{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Proxy的设计
class SubjectProxy: public ISubject{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对RealSubject的一种间接访问
        //....
    }
};

class ClientApp{
    
    ISubject* subject;
    
public:
    
    ClientApp(){
        subject=new SubjectProxy();
    }
    
    void DoTask(){
        //...
        subject->process();
        
        //....
    }
};
4、总结

1> 增加一层间接层是软件系统中对许多复杂问题的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面向对象系统中,直接使用某些对象会带来很多的问题,作为间接层的Proxy对象便是解决这一问题常见手段。

2> 具体的代理模式的实现方法、实现的粒度都相差很大,有些可能对单个对象做细粒度控制如 copy-on-write等。

3> 这个模式并不一定要求保持接口的完整一致性,只要能够实现间接控制,有时候损一些透明性是可以接受的。

write等。

3> 这个模式并不一定要求保持接口的完整一致性,只要能够实现间接控制,有时候损一些透明性是可以接受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703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7
下一篇 2022-1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