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里叹伶仃是什么意思?

伶仃洋里叹伶仃是什么意思?,第1张

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过零丁洋

文天祥〔宋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义: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扩展资料

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㬎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更加的形象生动。这时文天祥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似水上浮萍,无依无附了。

“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原诗:

《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义: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扩展资料:

这首诗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公元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1275年10月,蒙古大军进入常州,朝廷召令文天祥退守余杭,任临安知府。不久,南宋战败,朝中大员全部逃走,文天祥临危受命,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前往蒙古军营谈判。谈判中,文天祥和蒙古丞相伯颜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伯颜恼羞成怒,拘捕了文天祥。

文天祥和随从设法逃回,在江西一带组织军队抵抗蒙军,各地豪杰群起响应,曾一度收复部份失地。无奈蒙军势大,分多路来攻,各地豪杰多数战死,文天祥只得召集残兵,退守南岭。

1277年12月,早前曾抵抗蒙军,后来投降的张弘范率军突袭潮阳,文天祥和一众将士措手不及,将士们纷纷战死,文天祥兵败,吞食冰片自杀未成被俘。

张弘范用船押解文天祥经伶仃洋前往厓山,让他去劝降仍在抵抗蒙军的张世杰,文天祥愤然道:“我不能保护父母,却去劝说别人背叛父母,可以吗?”随即写下了千古绝唱《过零丁洋》。

张弘范还想劝降,说道:“国家已经亡了,丞相你也尽了忠孝,如果丞相用对宋朝的忠心去为当今皇上效力,当不失宰相之职。”文天祥凛然道:“我不能保卫国家,已经是死有余辜,怎能为了苟且偷生怀有二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零丁洋

幽居遣怀

斜阳孤影叹伶仃,横按乌藤坐草亭。

闲久更知贫有味,病多那责药无灵。

农书甚欲从师授,忍字常须作座铭。

更喜友生能饷酒,欣然一醉倒长瓶。

【解释】

夕阳照射下,拉长了孤单的身影,感叹自己瘦骨伶仃,孤独寂寞,手按乌黑的树藤静坐在草亭中。

闲居在家更加觉得贫穷的生活也有滋味,疾病缠身哪能责备药物不灵验呢?(这两句都是反语:闲居贫穷很难过,疾病很多药物也治不好,实是因为内心太痛苦了。)

很想跟着老师学习他教授的种植之类的书,“忍”这个字必须常常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想要学种田,远离官场,生活处世处处忍让,不争名逐利)

可喜的是朋友们能给我些酒,高兴地畅饮而醉,碰到了高高的酒瓶子。(表面高兴实是借酒消愁。作者一生想要为国建功,收复北方失地,无奈不受重用,被迫闲居在家,理想无法实现,心怀苦闷,无法排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176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