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管理的三大方法

效率管理的三大方法,第1张

我们通过时间管理学习,如何去节约时间, 那么省下来的那些时间, 我们能在单位时间内做更多的事吗?

这就涉及到效率的问题,效率管理总共有三大方法, 第一, 效率觉醒, 第二, 效率环境,第三, 效率提升

第一,效率觉醒

通过效率管理使单位时间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做好效率管理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效率觉醒。

人们最难突破的就是自我认知和思维习惯, 就像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如果没有先认识到效率的重要性, 激发内心的自律意识, 再多的工具和套路都是无用的,  那么如何觉醒我们的效率呢? 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助到你。

第一个方法: 限定时间

在任务完成之前或时间用完之前不能停止工作, 这就是限定时间的本质, 限定时间会给我们营造一种紧迫感,刺激我们加速完成任务。同时也要记住不要给自己限制的时间太长, 如果我们给自己一下午或者一整天的时间, 反而容易因为时间的富足而造成工作的拖沓。

第二个方法: 意志力充电

正如肌肉可以通过锻炼增强, 意志力虽然是有限的, 但同样可以依靠锻炼的方式来提升, 每次想要停下工作时, 就告诉自己在坚持10-15分钟, 给自己加油鼓励, 反复几次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不断的超越身体和意志的极限。

第二, 效率环境

效率觉醒以后,我们需要在这个基础上,  探讨效率环境的问题, 如何环境排除干扰因素, 创造“ 能让人专注”的环境。

为什么环境的力量这么重要呢? 那是因为有些人生来就顺从于环境, 环境是什么样, 他可能就成为什么样, 我们从小就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 从坟地 到集市, 在到学堂, 孟母选择了适合学习礼仪和知识的环境, 这才成就了后来的孟子, 由此可见,环境的力量不容小觑。

提升环境效率,排除环境的干扰有三个技巧可以分享。

第一, 心理暗示法

喜欢的衣服, 配饰和口红, 利用这些正确的信物, 能够进行心理暗示, 稳定人的情绪, 此外一些励志语录,也能够给你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二, 做出公开承诺

让身边的人清楚我们的时间规划, 然后严格按照规划去执行, 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由自己掌握主动权的效率环境。

第三, 与高效能人士同行

古人常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塑造和行为方式。每个人都有惰性, 当我们周围有很多“懒汉”时, 就会发生连锁反应, 他们可能会让我们对自己的梦想产生质疑, 从而导致失去实现梦想的动力和信心。

而努力在人群中寻找和我们有相同目标的人, 哪怕是竞争对手, 他们都能带给我们一笔精神财富, 他们的努力就是我们的动力, 有的时候我们并不具备某个好习惯, 那不妨去结交一些具备这项好习惯的朋友, 看看他们能否帮助自己。

第三, 效率提升

效率的提升有具体三个方法来帮助我们:

第一,自我协定

自我协定, 就是自己和自己的约定,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模糊事情的性质, 一天的任务清单里, 只有“要做” 和" 不要做“。而不是应该不应该, 这些判断虽然是一瞬间, 但是却决定了我们是否拖延。

第二, 压缩时间

关于效率的提升,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将那些占时间但没价值的事情, 例如, 追剧, 打游戏, 刷朋友圈,一一都剔除掉, 或者尽可能的压缩这个时间。

第三,用压力刺激效率机能,

效率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它也是人体的一个机能, 即使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件不喜欢的工作, 依然要逼着自己完成, 这就是训练效率提升的好时机。

高效是一种节约,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节约且高效的人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 只要坚持不懈,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企业通过分层管理,把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对企业实施全方位管理。有效的管理,能达到一呼百应、令行禁止的效果,使企业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整体。

有效管理六原则

注重成果

管理重在追求或取得成果。检验管理的一个原则是:是否达到了目标,是否完成了任务。当然,这个原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管理者应该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行得通”的事情上。

把握整体

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是因为他们能眼观全局,着眼于整体,把整体发展视为己任。管理者应该理解自己的任务,不应从自己的职位出发,而应着眼于如何运用源于职位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为整体效力。

专注要点

专注要点的关键在于专注少数真正重要的东西。许多管理者热衷于寻找所谓的“秘方”,其实这是一种冒险行为。倘若真的有什么“秘方”,那专注要点应该是最重要的。具备专注要点的能力、技巧和纪律性,是效率高的典型表现。

利用优点

是指利用现有的优点,而不是那些需要重新建立和开发的优点。但现实中,很多管理者总是致力于与之相反的方面,即开发新的优点,而不是发挥现有的优点。如果这样,即使管理方法很有技巧,看上去也很科学,但造成的管理失误却是无法弥补的。

相互信任

怎样在自己的部门或组织内部创造和谐、完美的工作氛围呢?有些管理者一板一眼地按照教科书上说的来做,但效果却不是很好。其实,只要管理者能够赢得周围其他人的信任,那么他所管理的部门或组织的工作气氛就会是和谐的。

正面思维

正面思维的关键在于运用正确的或创造性的方式思考。正面思维的原则能让管理者把注意力放在机会上。事实上,发现和抓住机会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可以忽视存在的问题。有效率的管理者能够清楚地看到问题和困难,并不加以回避,而是先去寻找可能的办法和机会。

有效管理六大智能心法

归纳五大智能心法,其实只有一个重点:“做对的事情。”但是在环境压力的冲击下,经营者往往会失去勇气与信心,开始患得患失,做些无益的事情。

智能心法一:时间管理

根据杜拉克的观察,有效的经营者不是从工作下手,而是从认识自己的时间运用开始,通过对时间的纪录与分析,将无效、没有生产力的时间区别出来,然后设法减少或简化不必要的工作,最后将零碎的时间重新组合,集中出一整段不受干扰的自由时间,从而使自己可以不间断地处理重要的工作。

联强国际总裁杜书伍就是一个善于运用时间的经营者,他不但自己遵守时间管理原则,还会要求所有经理人将行动记入自己的行事日历当中,并亲自追踪工作执行的成果。联强整体企业执行力之所以如此之强,和杜书伍努力将部属教导成有效的经营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智能心法二:成果导向

“你应该怎么做才能对组织产生最大的贡献?”这是杜拉克的一个经典问句,这个问题有助于个人将注意力从自身的才能、努力转移到对整体组织的贡献上。有效的经营者不会只知埋头苦干,而是会不时地检验自己的工作是否和组织目标吻合,进而从较高的层次及顾客的角度来进行思考。留意自己的成果与贡献,可使经营者从狭窄的观点跳脱出来,将自己的工作和顾客价值产生连结,接着才能知道自己应采取何种行动。

智能心法三:活用长处

每个人都有长处及弱点。有效的经营者不把部属视为完美的人,而是留意每个人的优点;不依靠缺点的强调来培养人才,而是引导他们,激发出其内在潜藏的能力。有效的经营者不是自己的能力比部属更强,而是让部属能够青出蓝而胜于蓝,他在分派任务的时候,是以一个人能做什么为根据,而不是扭曲个人的本质来适应职务。

人天生就有许多的缺点,惟有活用长处才能降低缺点的影响力。组织的好处就是能够进行团队合作,当众人各得其所时,其缺点自然隐而不见。组织让个人有限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活用能力大大地增强了组织的战斗力。

智能心法四:优先级别

滴水足以穿石。无效的经营者却是把水到处乱酒,以至于浪费了自己有限的能力与能量。有效的经营者善于集中力量,他们只做对的事情,并且在一段时间只处理一件事情,这些都需要经营者有极高的自我要求,并且勇于向不必要的工作说“不”。自律是经营者追求成功的先决条件。

每经过一段时间,经营者都要问自己:“这件事是否依然具有价值?”定期重新安排事情的优先级,可以避免组织能量的浪费与枯竭。不能减轻无效工作所产生压力的经营者,只会陷入庸庸碌碌的流砂当中。

智能心法五:正确决策

“错误的决策比贪污更严重”,姑且先不论这旬话的对错,下错决定的确会对组织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效的经营者在下定决心之前,必定会针对特定的议题投入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通过持续的沟通、讨论与争辩,使得决策在整体性、战略性、有效性上都获得充分的考虑。有效的决策者不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个别问题解决,他们从根本的源头来解决问题,他们只做少数的重要决策。

决策的有效性需要时间,有效的决策不能是临时起意,但大多数的经营者总是推说自己没有时间,这使得他们的决策错误百出,反而耗用了更多的时间用于处理善后上。要说忙,应该没有人敢说自己比比尔·盖兹更忙,而微软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最强力的赚钱机器,就是因为他们愿意花大量时间于重大决策上。每年微软都会举办一到两次的“避静活动”,每次时间约3至7天,决策愈重要,他们所耗用的时间愈多。

效率管理是一门研究改进组织效率的方法,它分析组织及组织的流程,对组织的效率进行规定、评估和分析,提高组织的效率,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的。效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它强调要以一切可行的效率标准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的行动,把效率作为管理活动的宗旨,放在工作的中心和突出位置,这种思想是效率管理的精髓所在。组织效率是研究管理组织的核心问题。只有不断提高组织效率,才能提高各种组织的管理水准,推进组织的不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390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