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天赐传》的主要内容

《牛天赐传》的主要内容,第1张

《牛天赐传》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zQx5p8OD-SS9S4QXzBb3A

提取码:k8ke

《牛天赐传》写一夫妇看到门口有一个小孩子,把他捡回来了。老两口正好没有生育。这个孩子天是老爷给的就叫牛天赐,天赐什么都不会做,养父母一死,他就玩完了。怎么办?这时出来一个叫虎爷的人帮他,做小买卖。 

牛天赐传的深层意义是老舍对当时教育问题的提出和批判。在牛天赐的教育课题中,“读书做官”是有老太太对牛天赐的培养目标,“功名仕禄”是凝结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观念。就如牛天赐小时候总与劳动人民家的“野孩子”一起玩耍,可当牛天赐上了初小之后,他便拥有了“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再也不珍惜与劳动人民家的“野孩子”的友谊,觉得他们脏,没意思。而当牛天赐拿到初小的毕业证后,他甚至开始看不起自己,从小尊敬的但却没有读过书的父亲。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功利的观念。

提起《牛天赐传》这本书,一些朋友可能会觉得比较陌生。其实它的作者就是——老舍先生。至于这本书为什么不像《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那么出名,在我看来,许是主角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的缘故。

这本书大致讲了件什么故事呢?

一个婴孩(牛天赐),刚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先是卖花生的老胡捡到,然老胡并没有抚养条件,后由无儿无女,又颇有几个钱的牛家收养。直到二十岁,又北上求学的经历。

我看完文字版的开章,觉得有趣,然后又听了3遍任宝贤先生的播音版本,感触很深。

牛天赐到底幸运还是不幸呢?

一个小孩出生后被丢弃,而后被做生意的牛家收养,这算是个不坏的开头。

牛老太太——一个50多岁的,讲究官派的老太太,决心把天赐抚养成为一个官样的儿子。所以八个月前的天赐,胳膊腿被牢牢地捆着,并且除了吃奶不许抱起来。结果呢,

牛天赐的磕膝拧着,而脚尖彼此拌蒜,永远不能在三分钟内跑完百米”。

怕成拐子腿,偏成了拐子腿。加上扁脑勺,天赐一上学就成了同学们嘲笑的对象。加上私生子的身份,整个校园阶段,他受排挤,轻视,在孤独而落寞中地长大。

天赐读高小时期,学生闹运动,他不小心站错队,被学校开除。牛老太太一气之下,病情加重。天赐没了妈,以往总马马虎虎的牛老者再也敢马虎,认认真真做生意,却接连倒闭。老头,没赶上过七十整寿,也走了。

天赐成了孤儿。

家仆四虎子这时候,成了他唯一的亲人。四虎子是牛老太太的亲戚,12岁开始在牛家做事。他看着天赐长大,是天赐最老的朋友。

天赐家道中落,就跟着四虎子,住大杂院,摆水果摊,卖果子。巧的是,端阳节那天在街上碰到了,王宝斋——天赐的第一个家庭老师。

王宝斋当初离开牛家时,牛老者借给他了1000块钱做本钱。十几年过去了,他发了财,这次回来打算好好答谢牛老者。经过了解,他知道了天赐的遭遇和现状。他认为天赐不适合做买卖。最后由他安排天赐去北平读书。

这就是天赐人生前20年的经历。读罢,我感受了老舍先生对儿童的爱护和关注。故事让人反思,让人回味,让人学习。

从物质上来说,天赐的命运算是较好。至少在牛家过了19年饱暖,舒适的生活,不曾挨饿受冻,不曾受过艰辛。

但在精神世界上来说,天赐一路走过,他的遭遇于今天我们来说,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例如:

1-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两人为人处世完全不一样,这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困惑?(牛老太太事事讲规矩VS牛老者处处马虎)

2-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教育(老师)?(天赐一共接触过四位教师,对他产生了不同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511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9
下一篇 2023-0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