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平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是什么?

许广平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是什么?,第1张

许广平是鲁迅的爱人,也曾经是鲁迅的学生。鲁迅的一生,曾经与两位女性有过婚姻或爱情关系。当他26岁的时候,从日本回到绍兴在母亲鲁瑞的主持下与山阴朱安女士结婚;

鲁迅自与朱安结婚之后,直至病逝为止,并未与她解除这种婚姻关系,鲁迅在外的日子,朱安一直照顾着鲁迅母亲的生活,从未有怨言;

当他47岁的时候,从广州抵达上海,即与长期追随自己的番禺许广平同居。鲁迅病逝后,朱安女士到亡故的十余年间,和许广平同志一样,也一直作为鲁迅遗属同社会保持着正常的联系。

扩展资料:

1925年3月,许广平以“受教的一个小学生”的身份,第一次给教过她两年书的老师鲁迅写信,得到鲁迅当天就热情地回信。从此,许广平经常给鲁迅写信,有时还登门谒见,向鲁迅求教。在鲁迅的教育和启发下,她的思想不断提高。

她担任了学生会总干事,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与刘和珍等携手并肩战斗,并写下了大量揭露和批判段祺瑞政府黑暗统治的檄文。当北洋军阀政府及其在教育界的代理人残酷迫害女师大的进步学生时,鲁迅挺身而出,支持和保护了学生。

同年8月8日,许广平因避难住进了鲁迅西三条胡同的家里。10月12日,许广平以“平林”笔名,在鲁迅主编的《国民新报》副刊乙刊上,发表了《同行者》一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鲁迅

鲁迅是一位“英雄”。他还不是一般的英雄,而是“空前的民族英雄”。他生活于跨世纪的中国,积极地投身于民主革命。

他创作的杂文成为新文学中独特的、极具战斗力和生命力的文体。他留给我们的数百万字的作品已经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艺术创造力至今还少有人能够超越。

许广平决非“美女”式的女性。从学识、性格、气质以及实际情况来看,她都应该说是属于现今人们说的“女强人”。她既是鲁迅的亲密伙伴,也是著名的妇女社会活动家。在鲁迅生前,她积极地协助鲁迅,支持鲁迅;鲁迅逝世后,她又努力地捍卫鲁迅,宣传鲁迅。

他们之间的相爱和结合,有着一定的传奇性和浪漫性。毫无疑问,他们二人共同谱写的一曲爱情之歌,不但是至感人心的,也是激情浪漫的。

扩展资料

作为陪伴鲁迅走过最后十年岁月的女人,许广平是鲁迅的伴侣却不是妻子。如果勉强可以称为妻子的话,那许广平也只能算是“二房”,真正的“大房”是鲁迅在浙江老家的女人——朱安。

鲁迅去世之后,许广平在困难的岁月里也经常汇生活费给朱安。

1947年6月间,朱安病逝于北平。许广平汇钱为朱安办了丧事。在鲁迅去世前几年,朱安曾拒绝接受周作人的钱,却乐于接受许广平汇寄的生活费。朱安也对人说:“许小姐待我好,她懂得我的想法,她的确是个好人。”

许广平不仅在经济上支持朱安,对她的身世也深怀同情。朱安去世后一年,许广平在一篇散文里写道:“鲁迅原先有一位夫人朱氏,她名‘安’,她的母家长辈叫她‘安姑’。”这末句很有感情,也是颇细腻的一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广平

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故事

北师大,老师与学生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1920年的秋天,鲁迅同时在北京大学和女师大授课,鲁迅的知名度使得他给许广平那一届学生的第一次上课,成为大家翘首期盼的事情。这堂课,许广平坐在了教室的第一排。

上课的时候,鲁迅匆匆进去,大家都很吃惊。因为他穿的衣服有补丁,长衫上面有的地方补过,特别是裤子上面,膝盖上面都有补丁,皮鞋上面也都是一块块补丁,头发也很长,而且他是个平顶。大家都在议论,怎么这样一个人好像是一个乞丐一样。同在女师大任教的还有周作人、林语堂等众多知名教授,而与平常打扮得西装革履的新派人物相比,鲁迅则是不修边幅的。周作人也经常穿长衫的,鲁迅也经常穿长衫的,但周作人的长衫不是破的,它都是很挺的。许寿裳,林语堂经常穿西装,特别是林语堂领带什么都打得很好的。个子矮小,穿着随便的鲁迅一开始讲课,许广平和其他同学就被他所讲的内容所吸引。不知不觉中,第一堂课结束了,等到学生们回过神来,教室里却早已不见了鲁迅的踪影。

20世纪2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带给年轻人的是对传统社会体制的破坏与革新,尤其是对封建婚姻的反抗。1898年2月12日,许广平出生在高第街一许姓大家族里。出生没几天,父母便替她定了亲,许配给广州一户姓马的绅士家。

1922年许广平北上求学,在女师大,许广平遇到了鲁迅。1925年6月,端午节这一天,鲁迅请许广平还有俞氏三姐妹等六个女学生来西三条胡同的家中吃饭,共度端午。开始吃饭以后,许广平跟王顺亲他们就敬鲁迅先生酒。敬酒以后,后来说葡萄酒太轻了,就变成黄酒了。说黄酒又太轻了,就说有没有胆量吃白酒。鲁迅先生说,吃白酒就吃白酒。

端午节的聚会没过多久,警方开始介入女师大的学生运动。学生宿舍被关闭,家在广东的许广平此时没了栖身之所,这时候,鲁迅让许广平暂时住到了自己的家中。在鲁迅家中,许广平有了一项新的活动,就是为鲁迅抄书稿,许广平抄写的速度很快,有一天,她连续抄了一万多字。

朱安是鲁迅的原配妻子,这门亲事是鲁迅留学期间母亲鲁瑞为他安排的。出于对母亲的孝顺,鲁迅接受了朱安。鲁迅很尊敬朱安,虽然两个人没有什么感情,但没有什么争吵。而且实际上,他们一直过着一种无性的生活,鲁迅其实一直过着独居的生活。

鲁迅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不可能有幸福,但他却准备牺牲自己,让年轻人去享有这个幸福。1925年夏天,在鲁迅的家里,许广平第一次向鲁迅表达了自己的爱。但是鲁迅觉得自己不可能再得到婚姻的幸福,不配被人所爱。鲁迅在女师大授课时编的教材其中有一篇是英国诗人勃郎宁写的一个爱情事,故事中一个年长的老师同一个年轻的女学生相爱了但是年长的老师认为不能相爱就说我们不相称,两个人到了晚年觉得神未必这样想,我们还是可以相爱的。鲁迅因为自己已有的不幸婚姻而不愿再谈爱情,而许广平却引用了勃郎宁的诗句神未必这样想,这是一句令两人彼此心照不宣的话。鲁迅回答,你中毒太深了,因为我课堂上讲的这个故事,你太理解了。

与鲁迅相爱,许广平不得不面对朱安,不得不面对妻妾的名份问题。与许广平追求爱情的大胆、主动相比,鲁迅在心理上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已有妻室的事实也让鲁迅决定放弃追求爱的权利。与许广平的交往,让鲁迅的生活出现了变化,无爱的婚姻,受到了冲击,原本打算牺牲自己的念头也开始动摇了。后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受到许广平的影响,鲁迅慢慢地也向许广平表示我可以爱,我为什么必须牺牲自己呢?在经过神未必这样想的谈话后没多久,许广平再一次走进鲁迅的小屋,希望得到一个最后的答复。一番凝视与思量后,鲁迅说我可以爱,你胜利了。

鲁迅与许广平

1926年8月,许广平鲁迅离开了见证他们爱情的北京,离开了西三条胡同。

1927年10月,许广平与鲁迅定居上海,正式公开了两人的爱情,宣布同居。

1929年10月1日,两人爱子出世,取名海婴。

1933年5月,两人将此前的书信编辑成《两地书》出版,作为他们爱情的见证。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鲁迅在上海病逝。

1968年3月3日,许广平在北京逝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517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0
下一篇 2023-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