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第1张

熔化和凝固都是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之为物态变化。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熔化过程需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凝固过程需要放热)

晶体晶体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持续吸收热量。

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降低到凝固点,2.持续放出热量。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根据固体熔化的不同特点,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固体熔化时要从外界吸热。

晶体熔化的温度叫做熔点,熔点会受大气压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当压力升高时,冰的熔点也会相应提升,当压力下降时,冰的熔点也会降为0℃以下。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同一个晶体的凝点与熔点相同。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扩展资料:

1888年,奥地利叫莱尼茨尔的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奇怪的有机化合物,它有两个熔点。把它的固态晶体加热到145℃时,便熔成液体,只不过是浑浊的,而一切纯净物质熔化时却是透明的。如果继续加热到175℃时,它似乎再次熔化,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

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列曼把处于“中间地带”的浑浊液体叫做液晶。它好比是既不像马,又不像驴的骡子,所以有人称它为有机界的骡子.液晶自被发现后,人们并不知道它有何用途,直到1968年,人们才把它作为电子工业上的的材料。

注:该熔化非彼溶化,该熔化是指对晶体类的物质加热,变成高温度的液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熔化与凝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68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5
下一篇 2023-02-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