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蹬读什么

马蹬读什么,第1张

马字,拼音为[mă],{声调第三声-上声},

蹬字,拼音为[dèng],{声调第四声-去声},

马蹬组合读作[mă dèng ],{3,4,}

扩展资料:普通话有一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西汉发现布马蹬,目前最早出土的马蹬也只是东晋时,广泛使用是在唐朝。

一、什么是马蹬

马蹬,是指垂悬于马腹两侧供骑马者踏脚的马具。马蹬的作用,一是方便骑乘者跨上马背;更重要的是使骑乘者上马之后双脚拥有可靠的支撑,配合高桥马鞍,得以轻松地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并且骑者的身躯和双手由此得到极大解放,可以在马背上从事诸多复杂的动作。

在没有马镫的年代,由于马的躯体较高,除非身手十分矫健,否则人们很难一蹴而就,上马往往需要他人的托举等帮助;或者先站在一块石头上,再跨上马背.而且没有马蹬的支撑,上马之后骑行也是一件十分受累和危险的事。骑乘者需要时时用双腿使劲夹紧马腹,甚至用双手抱住马脖或紧紧抓住马鬃,即使这样,稍不留神仍有因失去平衡而脱鞍坠马之虞。所以,马蹬的发明和应用,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考古发现

1965年,考古学家在辽宁西票的北燕贵族冯素弗墓里,发现了一对直柄包铜皮的马蹬,是世界上最早的马蹬实物稍早时候,湖南长沙一座西晋的墓葬里,发现了三件骑马俑,马鞍左侧前面有三角状镫,这是最早的马蹬。考古学家当然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据此认定,马蹬的发明,最晚在西晋——令人高兴的是,不管多晚,马蹬的发明权都归属于中国,所以马蹬被西方人称为“中国靴子”。

这只是说最晚在西晋,马蹬被发明其实应该比这要早得多。沈从文先生曾根据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一件立体骑士形象、动作推测,将马蹬的发明上推到西汉末。现在当然没有西汉的马镫,那是因为马镫本来是日常生活用品,没人费心保存也难以保存,二来,单就马蹬来说,也有利用上马的单边马蹬和利于作战的双边马蹬之分。单边马蹬的发明要更早一些三来,马蹬从出现实物到被匠人艺术表现,总会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是几十年还是几百年,谁也难以下个定论。

十六国时期。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其后,这种马镫通过高句丽向东传播,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

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总之,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源头。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

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扩展资料

马蹬的重要性

历史上也的曾出现过没有马镫的重骑兵,但是由于没有马镫存在,骑兵在冲锋时无法借助马的力量,骑手的冲锋完全依靠自身的臂力,冲击力非常有限。

同时,没有马镫的情况下,虚晃的双腿无法给上肢增加辅助力量,杀伤力反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这种骑兵部队在与步兵方阵的对抗中没有明显的优势。

金属双镫无疑是变革性的发明,它使骑兵的双脚有了强劲的支撑点,骑兵的双手不用再一直薅着缰绳来驾驭战马,双腿终于不用再像以往那样紧紧夹住马肚子来保持身体稳定。

这样,骑兵们就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做各种复杂的高难度动作。尤其可以披挂在重甲、使用大型武器的情况下,肆意在马背上做左右多方向、多角度大幅度摆动,完成左劈右砍或躲闪的等复杂的格斗而不用减速或担心掉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738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7
下一篇 2023-0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