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C是什么意思?

UTC是什么意思?,第1张

            UTC时间与北京时间的换算

      我们知道,世界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本地时间,整个地球共分为二十四时区,也就是说,每个时区都有自己的本地时间。

      在互联网通信中,统一使用一个标准时间,称为通用协调时(UTC,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与格林尼治时(GMT, Greenwich Mean Time)一样,都与英国伦敦的本地时相同。

      如何进行UTC时间与北京时间的换算呢?北京市区是东八区,领先UTC 8个小时,例如:Sun, 19 July 2020 09:45:10 +0800,说明时间是2020年7月19号,星期日,上午9点45分10秒,该地区本地时领先UTC差 8个小时(+0800,就是东八区时间)。如果要把这个时间转化为UTC,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UTC + 时区差 = 本地时间

      时区差东为正,西为负。为此,把东八区时区差记为:+0800,

      UTC + (+0800) = 北京时间

      那么,

      UTC = 北京时间 - 0800,即:0945 - 0800 = 0145

      即UTC是当天凌晨1点45分10秒。若结果是负数就意味着是UTC前一天,把这个负数加上2400就是UTC在前一天的时间。例如,北京时间是 0225 (凌晨2点25分),那么,UTC就是 0225 _ 0800 = -0375,负号意味着是前一天, -0375 + 2400 = 2025,既前一天的晚上8点25分。

utc指的是世界协调时间。GPS系统中有两种时间区分,一为UTC,另一为LT(地方时),两者的区别为时区不同,UTC就是0时区的时间,LT为本地时间,如北京LT时间为早上八点(东八区),UTC时间就为零点。

国际原子时的准确度为每日数纳秒,而世界时的准确度为每日数毫秒。许多应用部门要求时间系统接近世界时UT,对于这种情况,一种称为协调世界时的折中时标于1972年面世。为确保协调世界时与世界时相差不会超过0.9秒,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会在协调世界时内加上正或负闰秒。因此协调世界时与国际原子时之间会出现若干整数秒的差别,两者之差逐年积累,便采用跳秒(闰秒)的方法使协调时与世界时的时刻相接近,其差不超过1s。它既保持时间尺度的均匀性,又能近似地反映地球自转的变化。

按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通过的关于UTC的修正案,从1972年1月1日起UTC与UT1(在UT中加入极移改正得到)之间的差值最大可以达到±0.9s。位于巴黎的国际地球自转事务中央局负责决定何时加入闰秒。一般会在每年的6月30日、12月31日的最后一秒进行调整。

差8个小时。

1、UTC即世界标准时间,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蒙古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西澳大利亚州的时间与UTC的时差均为+8,也就是UTC+8。

协调世界时是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中国大陆采用ISO 8601-1988的《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7408-1994)称之为国际协调时间,代替原来的GB/T 7408-1994。

2、GMT即世界时UT,即格林尼治平太阳时间,是指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标准时间。以本初子午线的平子夜起算的平太阳时。

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扩展资料:

在引入标准时间之前,文明世界的每个城市根据太阳的地方位置(见太阳时间)设置其官方时钟。 这种状况直到在英国引入铁路旅行后才发生改变,因为铁路的出现使得有可能在很长的距离上旅行足够快,要求连续重新设置时钟,因为火车在日常运行中就会通过几个城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了格林威治平均时间(Greenwich Mean Time),做法是将英国的所有时钟设置为相同的时间, 同时使用计时器或电报来同步这些时钟。

假如你由西向东周游世界,每跨越一个时区,就会把你的表向前拨一个小时,这样当你跨越24个时区回到原地后,你的表也刚好向前拨了24小时,也就是第二天的同一钟点了;

相反,当你由东向西周游世界一圈后,你的表指示的就是前一天的同一钟点。 为了避免这种“日期错乱”现象,国际上统一规定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当你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必须在你的计时系统中减去一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就必须加上一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809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2
下一篇 2023-03-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