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plc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第1张

PLC的工作原理为:当PLC控制器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

1、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控制器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

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控制器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

3、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控制器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

扩展资料:

PLC的基本结构为:

1、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控制器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2、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3、电源

PLC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得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

4、程式输入装置

负责提供 *** 作者输入、修改、监视程式用作的功能。

5、输入\输出回路

负责接收外部输入元件信号和负责接收外部输出元件信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LC系统

plc工作原理如下: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 *** 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 *** 作的指令。

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受众人群:工业机械设计、模具设计、产品设计、产品加工等人员,相关专业的学生等。

plc介绍: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可连续监视输入设备的状态并基于自定义程序进行决策以控制输出设备的状态。使用这种类型的控制系统,几乎可以提高任何生产线,机器功能或过程。

但是,使用PLC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在收集和传达重要信息的同时更改和复制 *** 作或过程。PLC系统的另一个优点是它是模块化的。可以混合和匹配输入和输出设备的类型,以最适合您的应用程序。

PLC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扩展资料

PLC的功能特点

1、可靠性高。由于PLC大都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因而集成度高,再加上相应的保护电路及自诊断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编程容易。PLC的编程多采用继电器控制梯形图及命令语句,其数量比微型机指令要少得多。

3、组态灵活。由于PLC采用积木式结构,用户只需要简单地组合,便可灵活地改变控制系统的功能和规模。

4、输入/输出功能模块齐全。PLC的最大优点之一,是针对不同的现场信号,均有相应的模板可与工业现场的器件直接连接,并通过总线与CPU主板连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813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2
下一篇 2023-03-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