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程序的控制原理是什么

存储程序的控制原理是什么,第1张

存储程序原理又称“冯·诺依曼原理”(1946年提出)。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储到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的一种设计原理。程序存入存储器后,计算机便可自动地从一条指令转到执行另一条指令。现代电子计算机均按此原理设计。

首先:把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输出设备送入内存。

一般的内存都是划分为很多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地址编号,这样按一定顺序把程序和数据村起来,而且还把内存分为若干个区域,比如有专门存放程序区和专门存放数据的数据区。

其次:执行程序,必须从第一条指令开始,以后一条一条地执行。

一般情况下按存放地址号的顺序,由小到大依次执行,当遇到条件转移指令时,才改变执行的顺序。每执行一条指令,都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把指令从内存中送往译码器,称为取指;第二步,译码器把指令分解成 *** 作码和 *** 作数,产生相应的各种控制信号送往各电器部件;第三步,执行相应的 *** 作。这一过程是由电子路线来控制,从而实现自动连续的工作。

顺序存储结构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照逻辑顺序依次连续存放的,顺序存储方式主要用于线性的数据结构,它把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存储在物理上相邻的存储单元里,结点之间的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而题目中“正数”则体现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并且题目要求“采用方法快速找到想要的数据”,应该是选择排序。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的未排序元素中寻找到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的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的个数为零。

以上就是关于存储程序的控制原理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存储程序的控制原理是什么、江上万个无序并且互不相等的正数存储程序顺序存储结构中采取什么方法能够快速、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1077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