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为什么收购IBM服务器

联想为什么收购IBM服务器,第1张

很高兴为您解答:
联想电脑并购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生产商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消息引起世界哗然,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此举对双方都有利,创造双赢。相对于一般大众的惊奇,科技人士多半肯定这笔交易对两家公司所造成的双赢局面,不但可以让市场百分之百专注于中国联想电脑获得进军全球的渠道,也让IBM摆脱个人电脑业务的赔钱梦魇。
1著名业界人士的想法
龙脉创投公司董事长赵光斗认为,经营品牌的最终目的是赚钱,IBM撑着赔钱的个人电脑品牌已经撑得太久了。他说,IBM卖掉个人电脑业务不仅可以让损益表的亏损减少,把握时机把不值钱的个人电脑品牌,换成一家将有更高成长的个人电脑公司之部分持股,怎么不是个好投资呢!
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旧金山分会方玉山解读说,IBM的个人电脑销售业务已经不行,需要放弃,应集中火力在对企业界提供技术软体服务与服务器业务上。联想是中国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接掌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可以发挥专长,有利联想进入世界市场,此交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南方证券香港公司分析人士刘念怀表示,从2001年开始,联想开始面临国内PC市场的逐渐饱和、传统的PC业务增长缓慢、国内外PC品牌的竞争激烈、国际市场销售不甚理想等诸多困境。因此此次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从而获得相应的品牌、销售渠道、人才和专利技术,使联想公司在国际化的进程上实现跃进,对公司的管理者而言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选择
2事件产生的效应 1、(可能)最大的直接获益者:联想。通过这次购并,联想发展历程的努力缩短了整整一代人。从30亿美元,一下子进入100多亿美元,一下子跻身全球IT巨头的行列,而且联想换标和赞助奥运的几大举措效应负面转为正面。一举多得,而且间接效应价值将远远超越直接购并耗费的成本。一流的产品、技术、品牌、市场、渠道、管理等直接获得,完全物有所值。这是一次巨大的升华。 2、最大的间接受益者:整个中国IT产业。往往是少数企业的崛起,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和国家的崛起。三星等公司带动了韩国产业,Infosys等带动了印度的软件业崛起。联想以及华为的全球崛起将直接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在全球的崛起。因此,这次购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一次极大的推动和促进。 3、最受冲击的企业:英特尔、微软、惠普和戴尔。英特尔和微软的Wintel联盟使得IBM这十几年在产业界都抬不起头来,联想的崛起将改变产业格局,间接提升IBM的产业地位。惠普和戴尔是在规模上的竞争者,而借助中国力量,联想的崛起将直接威胁惠普和戴尔在PC市场的竞争力量,消减赢利能力,间接制约了对手的竞争力。 4、谁因此受了内伤?这次购并将加速惠普退出PC业务的进程,显然是内伤最深的一个受害者。其次,将极大制约戴尔高歌猛进的前进势头,为戴尔的未来蒙上阴影。更深远的是对台湾地区IT制造业的冲击。这次购并将加速中国在高科技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台湾地区的优势将加速下滑。东芝等日本高科技制造企业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联想的收获与付出
我们先来总结下联想在此次收购中的收获吧。第一,可以继续使用IBM品牌五年;第二,获得IBM的一些技术,可以弥补联想本身的技术缺陷;第三,联想通过管理合资企业,能够介入到IBM公司PC业务的销售渠道当中,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第四,品牌知名度极大提升,这也是此次收购的最大亮点。当然,联想也付出了代价,主要是:一,付出了125亿美圆的现金流,代价很大。二,IBM公司PC业务目前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仅约5%,联想的此次收购并不能使自己 成为中国PC市场的绝对霸主。三,联想的此次收购是联想集团战略调整的一个信号,即从多元化发展回归专业化道路。因为在此之前从联想集团拆分出的神州数码据说经营状况并不太好,联想的手机和数码相机业务也不太尽如人意,可以说联想的多元化并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此次收购,意味这联想将至关重要的企业现金流重新投入PC业务,这对联想其他业务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当然,联想这么做这也不排除企业理性的回归和自身避免风险的需要。
转载相关答案,请采纳

IBM在1984年推出首款便携式电脑-重30磅的IBM Portable PC,同年,柳传志带领10位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1989年,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成立。
1990年,首台联想微机投放市场。
联想由一个进口电脑产品代理商转变成为拥有自己品牌的电脑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联想系列微机通过鉴定和国家"火炬计划"验收。
1992年,联想推出家用电脑概念并将联想1+1家用电脑投入国内市场。IBM推出ThinkPad
1993年,联想进入“奔腾”时代,IBM个人电脑部成立。
1995年,联想推出首款服务器。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蝴蝶"键盘。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由佛罗里达州的波克镇迁至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
1996年,联想首次位居国内市场占有率首位。联想笔记本问世。
1998年,第一百万台联想电脑诞生。英特尔总裁安迪·格罗夫出席典礼,并将这台电脑收为英特尔博物馆的馆藏。
第一间联想专卖店在北京落成,自此联想开始建立起其庞大的专卖店体系。联想推出幸福之家软件,并预置于每台联想家用电脑上,使得联想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到144%。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推出业界首个带ThinkLight键盘灯的笔记本电脑,ThinkLight是一盏能在昏暗工作环境中(比如在飞机上)照亮键盘的小灯。
2002年,联想成立手机业务合资企业。
2003年,IBM推出的ThinkCentre台式机产品线。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启用集团新标识"Lenovo",用"Lenovo"代替原有的英文标识"Legend",并在全球范围内注册。在国内,联想将保持使用"英文+中文"的标识;在海外则单独使用英文标识。“Lenovo”是个混成词,“Le”来自“Legend”。“novo”是一个假的拉丁语词,从“新的(nova)”而来。
2005年,IBM将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联想集团,并且授权联想在五年内仍旧适用IBM商标。
2008年,ThinkPad已不再打上IBM商标,ThinkPad归属联想所有,同年,联想推出IdeaPad和IdeaCentre的电脑品牌。
2011年,联想与NEC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共同组建日本市场上最大的个人电脑集团。联想再次更换标志
2013年,联想推出智能家居。
2014年,联想收购IBM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手机业务。
2015年,联想正式更换全新标志,并发布口号“永不止步”
2019年,联想推出首款5G电脑。
IBM笔记本目前属于联想旗下品牌,准确说法是联想电脑,ThinkPad笔记本

一、指代不同

1、IBM:1911年托马斯·沃森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 31万多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联想: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是中国的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

二、业务不同

1、IBM:为计算机产业长期的领导者,在大型/小型机和便携机(ThinkPad)方面的成就最为瞩目。其创立的个人计算机(PC)标准,至今仍被不断的沿用和发展。

2、联想: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三、产品不同

1、IBM:M在材料、化学、物理等科学领域也有很深造诣。硬盘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铜布线技术,原子蚀刻技术都是IBM研究院发明。

2、联想: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一体机电脑等商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B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联想集团

就像一个生产者购买了另一个生产者的一种生产许可和版权的关系。。。要说联想,只能说他是一个硬件组合生产商,核心的东西也就是弄个主板出来,然后设计个模具,把其他核心硬件装上,调试稳定后就可以卖了,而且性价比比较低。,。。不过当然好货不便宜了,就比如他现在生产的thinkpad大都是上万的

1、联想只是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thinkpad是ibm原来旗下的个人计算机品牌,并不是ibm的全部。cctv的ibm的广告是ibm公司做的关于服务器、解决方案的业务的。
2、联想是全球第四位pc制造厂商,在中国是第一位,美国海关评选的一级制造商。
3、超级计算机技术和个人电脑业务是不同的业务,联想没有能力购买超级计算机技术

联想此举意在进一步加强在x86服务器领域的攻势。目前服务器业务仅占联想总收入的不到3%,利润方面OPM(营业利润率)更是只有0%,但联想希望通过收购,再借助自己在商用PC的市场优势和在华的品牌号召力把服务器业务做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利润源。

目前联想的服务器业务收入仅6亿美元,而收购的IBM的x86服务器部门,收入达到49亿美元,占据14%的全球市场份额(以收入计),收购后,联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可达20%以上,超过Dell,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市场份额图:

IBM服务器好,不管是从性能还是安全上,都有相当大的优势,是国产服务器产品中佼佼者,看好ibm服务器。推荐你选择亿万克。
亿万克是个做服务器很好的公司,买服务器比较推荐亿万克,有兴趣可以去官网了解一下。亿万克集服务器和存储等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系统整合于一体,是民族高科技制造企业领导品牌 。

亿万克亚当H552N5+是一款搭载英特尔Purley平台可扩展系列处理器的4U双路存储型服务器,兼顾高存储容量、强大计算性能和优异IO扩展能力,非常适用于温/冷数据存储、多媒体视频流数据存储、安防监控数据存
储、云服务大数据存储、企业数据库资料归档存储等场景应用。
感兴趣请点击此处,了解一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5626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