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度从被殖民时到现在的历史

关于印度从被殖民时到现在的历史,第1张

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 15世纪末,随着印度的新航路被发现,欧洲殖民者开始纷至沓来,先后有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国家来到印度,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和瓜分,并发生激烈的斗争。到17世纪末,英法成为争夺印度的最大对手。早在1600年英国就成立了东印度公司,[17~19世纪中期英国对东方(主要是对印度和中国)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全称对东印度群岛贸易的英国商人联合公司。总部设在伦敦]。在同法国的殖民争夺中,英国始终处于有利地位。1757年英国在普拉西战役中取得胜利,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击败了法国,取得了法国在印度的大量殖民地,法国则退守印度沿海几个殖民据点,英国排除了阻挠其称霸南亚次大陆的最大竞争者。1764年,莫卧儿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萨尔战役中投降英国东印度公司,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名义上存在到1858年)。从1765年开始,英国开始侵占印度的大片领土。英国殖民者先后侵占了印度的孟加拉、奥德、迈索尔、马拉塔联盟、德里和信德等地,于1849年正式吞并了印度。三、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一)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1600~1858) 17~18世纪,(早期殖民掠夺)英国处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来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因此,这一时期,英国对印度的掠夺主要是:海盗式的抢劫、欺诈性的贸易、勒索战争赔款、强征赋税和对部分商品实行垄断贸易等。英国从印度榨取的巨额财富成为英国发展的强大动力,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印度的情况则进一步恶化,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昔日东方商品财富和工场手工业荟萃之地已不复存在。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正在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开拓印度市场,以便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为此英国政府先后于1813年和1833年取消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并于 1858年,撤销东印度公司。公司除股本外,其余财产归英国国家所有,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宣布结束。(二)英国政府直接统治时期(1858~1947) 英国政府于1858年撤消了东印度公司,结束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英国政府开始对印度进行直接统治。英国内阁设印度事务大臣;印度总督改称为副王,成为英国驻印度直接代表。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加紧了对外扩张的脚步,逐步将印度沦为它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从19世纪中期起,英国开始对印度进行资本输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资本大量进入印度的工业部门,印度最终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印度的大量财富流入英国,史称“财富外流”。而印度的经济则进一步遭到破坏,人民生活更加恶化,民族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在19世纪中叶,印度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在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下,印度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在1947年获得了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印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亚洲服务器有哪些?
1西亚也叫西南亚,指亚洲西部。其中服务器包括土耳其服务器、伊朗服务器、叙利亚服务器巴勒斯坦服务器等等。
2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新加坡服务器、马来西亚服务器、印度尼西亚服务器、泰国服务器、越南服务器、菲律宾服务器等等。
3中亚指中亚细亚地区。包括土库曼斯坦服务器、哈萨克斯坦服务器等等。
4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印度服务器、巴基斯坦服务器、孟加拉国服务器、尼泊尔服务器等等
5北亚指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包扣俄罗斯服务器等。

如今这个时代,任何智能电子产品都离不开芯片的加持,对于一部智能手机来说,一块芯片就相当于手机的“大脑”,它能够承担起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等任务。除了智能手机之外,我们办公所用的计算机也需要芯片,而如今手机和电脑已经高度普及,由此可见芯片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在 科技 、经济、政治上进行制裁,其中最著名的案件就是美国不允许台积电向华为提供芯片服务,如果这种打击针对的是中国其他的手机公司,那估计没有一家公司能招架得住,因为大家用的都是台积电生产的芯片。而华为抗住了压力,因为他们早在十几年前就未雨绸缪,内部秘密自主研发芯片来预防有一天被别人卡脖子。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自强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芯片对一家企业的重要性。说到芯片,就不得不提一下7年前有人在俄罗斯发现了一块特殊的石头,石头上印有类似芯片的图案。当时这项发现引起了俄罗斯多位考古学家的注意,他们找到这块石头后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它至少已经有2亿年的 历史 。 历史 如此悠久的石头十分罕见,更何况印有疑似芯片的石头。
如果这块石头上的图案真的是芯片,那么存在两种情况,要么是在人类文明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掌握高 科技 的史前文明,要么是外星文明曾于上亿年前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从网络上流传的来看,这块石头上的图案确实像一块长条状的芯片,图案里面的纹路排列整齐,让人不禁地把它和芯片联系起来。
那么这块石头上的痕迹真的是史前芯片或外星芯片?后来有古生物学家加入到研究行列,最终确定这是一种名为海百合的古生物留下的印记,并不是芯片,更不是外星文明留下的痕迹。根据古生物学家介绍,海百合是一种起源于寒武纪早期的棘皮动物,常年生活在海中。由于它的身体两侧长出多条腕足,因此身体弯曲起来像是一朵花。
海百合也被誉为“原始海洋的蕨类植物”,实际上它并不是植物,只是外形看起来像蕨类植物,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它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像一块芯片。除了在2013年发现的疑似芯片的痕迹之外,有人还曾在俄罗斯挖出过“史前螺丝钉”。从上我们可以看到,“史前螺丝钉”也是一种印在石头上的痕迹,它的痕迹看起来确实很像螺丝钉。
这一发现当时也引起了许多人的猜想,其中就有观点认为该螺丝钉是史前文明的产物。那么真相是什么呢?经过古生物学家的鉴定,该痕迹也是海百合留下的,可见这种古老的棘皮动物给后世带来了多少遐想。
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史前芯片、外星芯片等说法都是缺乏科学依据支持的,那么印度研发的牛粪芯片是否也只是个噱头呢?今年疫情期间,印度就推出了牛粪芯片,声称该芯片不仅能够抵抗病毒,而且还能抵抗手机的辐射。不可思议的是,发出这一信息的媒体还是印度的官方媒体,而且他们称牛粪芯片经过科学验证,确实有阻挡手机辐射的作用。
实际上印度提出“牛粪芯片”这种说法并不奇怪,因为在这个国度里,人们把牛视为当代神兽,既然是神兽,那么神兽的排泄物应该具有神奇的功效,这就是大多数印度人的思维方式。于是就出现了用牛尿来致病、用牛粪来抵御病毒等事件,对于我们来说这些行为太奇葩了,而对于信奉“牛神论”的印度人来说,他们是认真的。
那么牛粪芯片真的有阻挡手机辐射的效果吗?首先我们需要分清楚两个概念,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大多数人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但实际上我们所说的手机辐射是电磁辐射。所谓的电磁辐射,指的是电子通讯产品在进行电磁波传递的过程中造成的辐射。这种辐射是电场和磁场相互转换形成的,经过验证可以用金属网来屏蔽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是高能粒子发生碰撞导致辐射物质的产生,而辐射物质主要由中子和光子组成,这两种例子会与人体内的细胞发生反应,从而导致细胞衰变。当然电离辐射的伤害需要辐射量达到一定程度,比如核电站泄露、核武器爆炸。和电磁辐射相比,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更大,但大多数人接触更多的是电磁辐射,因此长期使用电子通讯产品也会受到辐射影响。
那么牛粪芯片为什么能防电磁辐射呢?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科学分析,印度媒体也没有深入挖掘这方面的内容,但牛粪芯片的设计方表示,牛粪中存在大量粗蛋白和粗纤维,它们可能是起到阻挡辐射作用的主要原因。为了增强牛粪芯片的说服性,印度媒体还引用了2018年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发表了一篇报道。
该报道指出未来人类的火星之旅需要粪便的帮忙,因为粪便能够吸收太空的辐射物质。太空辐射一般都是电离辐射,而印度媒体称牛粪芯片能够阻挡电磁辐射,并引用了这篇报道来作为支撑,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还是说牛粪既能够阻挡电磁辐射,又能够阻挡电离辐射?目前并没有人出面澄清这件事,或许印度媒体自身都不知道存在这个矛盾。
芯片研发既可以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也可以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完全取决于所要研发芯片的精度和功效。目前能够研发出世界顶级水平芯片的国家只有荷兰和日本,就连 科技 大国美国也要向这两个国家进货,因此为了在国际 社会 上的话语权,中国必须走自主研发芯片的道路。

印度经济大致可分为三段时期,第一段为前殖民时期,直至17世纪止,第二段为英国统治时期,由17世纪开始,而第三段则是由1947年印度独立开始。
前殖民时期
公元前2800年至1800年,人们在印度河流域聚居并耕种和畜牧、使用统一的度量衡、制造工具和武器,群体之间亦开始贸易,形成了印度河流域文明。考古发现,古代遗迹包括具规模的街道、排水系统及供水系统,其中更有相信是世界首个公共卫生系统及市政府的雏型。
1872年的统计调查显示,印度993%的人口居于乡村;乡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与外界隔离并且自给自足。农作物为纺织、食物加工和工艺品提供原料。虽然不少王国发行货币,以物易物仍相当普遍。
宗教力量(尤其是印度教)及种姓制度及大家族的制度,对印度的经济活动产生具大影响。种姓制度有如中世纪欧洲的行会,确保了分工,促进技术的传承。
以往,印度对外贸易大多由外国人及伊斯兰教徒经营。纺织品如棉布、披巾及农产品如黑椒、肉桂、鸦片和靛蓝出口到欧洲、中东和南亚地区,换入黄金和白银。
殖民时代
殖民统治改变了税制,由收入税改为财产税,使农民陷入苦况;而通过契约,殖民者的财产权受到保障。同时,殖民政府亦提倡自由贸易、制定统一货币、固定汇率、统一度量衡、资本市场、建设铁路及电报设施、政治中立的公务员队伍、普通法法制等。不过,在殖民时代末,印度是当时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工业停滞,农业发展未能支持急速的人口增长。
剑桥大学历史学家推算,印度占全球收入比重由1700年约226%,下降至1952年只有38%。虽然英国殖民统治被认为是印度经济发展落后的祸根,但通过审视宏观经济,学者指出印度的经济发展是殖民主义及世界迈向工业化和经济融合的结果。
独立至1991年
独立后的印度经济政策倾向保护主义,强调工业化、国家干预劳工和金融市场、庞大的公营机构、监管商业活动、中央规划等。印度独立后初期的经济政策由其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主导,并由其后的英迪拉·甘地继承。不过,1947至1980年期间,相对其他亚洲国家,尤其是亚洲四小龙,印度经济增长缓慢,更被讽刺为“印度式经济增长率”(Hindu rate of growth)。
1991年后
1980年代后期,拉吉夫·甘地放宽投资限制,取消价格控制,降低企业税项。措施对经济增长有帮助,但同时导致政府财政赤字高企,经常帐恶化。随着印度的主要贸易伙伴苏联解体,加上波斯湾战争使油价飙升,导致印度贸易失衡,政府濒临破产边缘。印度政府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以接受IMF提出的改革经济制度为代价,获得了总额达18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资金注入后,当时的总理纳拉辛哈·拉奥与财长曼莫汉·辛格于1991年正式展开经济自由化改革,取消“牌照制度(Licence
Raj)”(投资、工业及入口牌照),结束国营公司的垄断,同时放宽外来投资,免除了多个行业的外资审批制度。自此奠下了印度经济自由化的大方向,而此方针亦未受政党轮替所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政党敢触及强势的贸易协会和农场主的利益:改革从未涉及劳动法和农业补贴等敏感议题。1990年代,除了为数不多的低迷时期,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人均预期寿命,识字率和食品安全等也随之进步。
1998年的核试验打击了印度的国际信用评级,但持续的经济发展令标准普尔、穆迪等金融分析机构于2007年调高了印度的信用等级。2003年,高盛估计印度的名义GDP将于2020年超越法国和意大利,2025年超越德国、英国及俄罗斯,到2035年超越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次于美国和中国大陆。
修正后的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加速流入。据此,高盛公司预测,“自2007年到2020年,以美元计算的印度人均GDP有望增长四倍”,并在2043年前超过美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盛列出了十项注意事项:1提高政府治理水平;2提高教育水平;3增加大学数目,提高办学质量;4控制通货膨胀;5制定可靠的财政政策;6推进金融市场自由化;7提升与邻国的贸易水平;8提升农业生产水平;9改善基础设施;10加强环保,改善环境。

第一,人口太多。
我们看到,英国统治下,成为发达国家的殖民地,基本上人口都非常少,加拿大才3000多万,澳大利亚才2400多万,新西兰新加坡更是才几百万。因为人少,所以能够很轻松的解决吃饭,发展问题。能够将资源变现,造福本地百姓,想不富裕都很难。
但是,印度人太多了,太能生了,印度人口十几亿,光是吃饭问题都很难。而且想一想,一个人口10多亿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那还不是要让世界格局颠倒,世界资源崩溃啊!所以,印度人太多,这是基础原因。
第二,人种不一样。
我们看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之所以那么发达,还跟人种有关,因为他们长期受到英国统治,因此其人口基础,也基本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也就是说基本上是英国人的复制品。这些人带来了共同的文化,商业的思想,更加容易发展。
但是,印度几千年种姓制度还有印度教根深蒂固,而且人种上依旧是印度历史上被侵略人种的杂交,而不可能是英国的复制。这一点也是根本不同,所以,印度才发展这么差,虽然复制了英国所谓留下来的民主制度,但是只是学到了皮毛,骨子里还是落后和愚昧,怎么发展?
第三,待遇不同。
英国当年对待殖民地可谓非常不一样,对待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更多的是开发,毕竟当时这些都是处女地,荒芜一片,可以说这些国家也是英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8079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