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计算机、服务器和个人电脑之间有何之间有何区别?

超级计算机、服务器和个人电脑之间有何之间有何区别?,第1张

超级计算机指得是具有很强计算能力的计算机集群,一般包括好几千颗高性能的cpu,计算能力是最强的。而服务器的范围很广,但说白了也是一台高性能的电脑,用来专门对外提供网页,查询,存储或初级计算服务等等功能,可以是多cpu,也可以是单cpu,但规模和超级计算机比起来要差很多。而个人电脑就是只有一颗或多颗(很少有用多cpu作个人电脑的,费电)的普通电脑,可以完成上网,编程,看,玩游戏等。计算能力差,不适合作科学计算。
补充:一般所指的计算能力指的是运算量很大的科学计算,比如数学建模,最优路径搜索,模型求解等等。我曾经用个人电脑(配置一般,P428)计算一个最优路径,少则5分钟,多则40分钟,如果在这样的电脑上开发程序,周期太大,不合适,一天也跑不了几遍,所以必须用服务器或超级计算机。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首先,超级计算机的算力大小并不依赖狭义上的CPU,超级计算机需要的是浮点算力,而目前市售CPU先天就有不足。在天河一号和天河二号中,真正为超级计算机提供算力的是gpu和协处理器,就像你的pc,CPU调度,显卡干活一样。天河一号和二号的时候,硬件都是直接买的,天河一号和天河二号基本都用到了Intel xeon E5 xeon phi ,甚至还有AMD的显卡(真正的显卡hd4870x2,连计算卡都不是)。之后美国开始对华限制出口,主要是禁运xeon phi,nvidia Tesla这样的产品,CPU倒是没那么严。太湖之光就开始使用自研处理器了。sw26010本质上和Intel lga接口的xeon phi的设计思路是相似的,众核堆算力,至于工艺方面,是28nm,这个工艺放在2015年,可以说得上是主流工艺了,绝不算落后,而且能效丝还比Intel强好几个档次。当然,这种处理器给PC用毫无意义。

更有趣的是,与sw26010设计思路相似的xeon phi 7200系列,今年才上市。所以啊,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中国的CPU当然行,还很行。

那为啥民用为什么不行?没专利,没授权,适应不了市场。

我国要生产CPU除了要向国外支付相关专利费外,就只剩下建立一套专属于自己通讯专利和协议。关键是你这两样东西必须让其它的电脑供应厂承认。否则没用。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科学与工程院主任彼得·贝克曼曾经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这些年来,中国对超算的投入和努力巨大,发展速度和成就令人惊叹”。并且,来自国外的同行也开始羡慕起中国来,称赞中国是“国家在办事”(意同中国办事效率相当高)。中国超算系统,即“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在最新一期的TOP500榜单中依然霸占头两名的位置。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在超算领域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与本国工业、学术和军事能力高度相关。令国人们感到自豪的,不仅因为“神威·太湖之光”在TOP500榜单中再一次且毫无压力地霸占冠军的宝座,以及高于美国最快的超算系统“泰坦”大约五倍的速度,还因为“神威·太湖之光”采用的是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而且,“神威·太湖之光”在体系结构、高速互联和系统软件等关键性技术上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天河二号”则采用了英特尔的芯片。

神威蓝光计算机系统装配的国产“申威1600”中央处理器。

国内有不少的业者们看来,中国在超算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国人们不应该据此沾沾自喜。当前,美国能源部正支持建造两台新的超算系统“Summit”和“Sierra”。位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Summit”预计是在2018年开始投入使用,“Summit”的计算性能将会是“神威·太湖之光”的两倍左右。换言之,美国在2018年里会重新抢回超算领域的霸主之位。况且,美国公司如英特尔等仍然主导着芯片行业。举例来说,在最新一期的TOP500榜单中,有471台超算系统采用英特尔的芯片,有14台超算系统采用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芯片。

就此话题,之前有媒体直接引述了中国曙光公司高性能计算机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吉青的话称,“E级超级计算机是全球各国争夺的皇冠上的明珠,占领战略制高点至关重要,但从业界来讲,我们更本质的初衷,则是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凭心而论,吉青说得就很好。中国发展超算系统,并不是为了要碾压国外同行,而是要为全世界的人服务。

中国在芯片领域比起美国等同行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至于原因是什么?我在国内、外好些网站上找了找,终于找到了龙芯中科胡伟武在2018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讲出的一些话,具体包括了三点。

第一,如果用赛跑作比喻各国在芯片领域的竞争,过去中国连国外同行的背影都看不到,今天至少能看清国外同行的背影了,等到2020年就能看清国外同行的后脑勺和头发了。中国在后面努力地追,但国外同行也在前面奋力地跑。中国要追上国外同行,必然是得有个过程的。第二,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差不多有四十年。在这四十年里,中国取得了很多了不起的成就。然而,之前中国是直接绕开了通用芯片CPU、 *** 作系统、发动机和高端仪器等高精尖技术而发展的。而今,中国要从大变强,必须回过头来攻克这些高精尖技术。中国要攻下这些高精尖技术,便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这些高精尖技术非常复杂,影响这些高 科技 产品的因素非常多。中国要研发这些复杂的系统,只能是一步一步地进行。第三,中国在研发通用芯片、 *** 作系统、发动机和高端仪器等复杂系统的过程中,并不是因为缺钱,也不是因为体制机制上有大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缺了时间。况且,中国要研发出可规模化量产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芯片、 *** 作系统、发动机等产品,必须得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产品。

如果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便是,中国在芯片等高技术领域的底子比国外同行薄弱了很多,才导致了中国在芯片领域落后于国外同行。实际上,在今天,在很多高 科技 领域,中国就是追赶者的角色。要我说的话,如果中国当初没有错过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 科技 革命,中国今天在高 科技 领域的成就肯定会比目前大得多,辉煌得多。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前那一百多年的 历史 ,我们也不要再去追究了。何况,以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发展速度,再等上二、三十年,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主要的高 科技 创新中心之一,并造福全人类。

国产CPU并不落后。落后的是国产知识产权体系下,CPU的生态。

中国超算,尤其是天河系的出彩,来自于中国设计师团队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的异构计算,即CPU和GPU的联合工作。当然天河系列之前主要使用英特尔的芯片,后来在美国商务部限令出口后,国产申威芯片第一时间顶上,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算上继续维护了中国超算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地位。

大家现在看到的落后,来自于用户体验差。这种差并不来自于分散的硬件,而来自于整个体系的磨合不够成熟。

就好比我们现在拿劳斯莱斯的发动机,拿兰博基尼的气动外形,拿创驰蓝天变速箱,拿奔驰大G的底盘,拼出一辆车,这车是否就碾压全球了?

并不能。因为这些体系并不兼容。整出这么一台奇美拉轿车可能甚至还跑不过满大街叫嚣的新思域。

国产CPU当初就是一颗孤悬的 健康 心脏。但是这颗心脏放不到任何一个活人的身体里。想要用它,你只能自己造一个人。

好了我们造一个出来也没多难。结果这个人还没站起来,因为腿部肌肉不响应,咣当摔倒了。

大家都说:国产心脏好烂啊。

没关系继续调整,接着来。

调整好了之后人站起来了!大家一片激动,结果走了两步,动态稳定性不行,啪叽又摔倒了。

大家都说:国产心脏好烂啊。

没关系我们接着搞!

调整好了这一次!我们造的小人走起来了!跑起来了!太振奋了!这时候正在训练百米跑的英特尔平台主机从旁边风一样掠过,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我们的小人。

大家都说:国产心脏好烂啊。

没关系……我们还可以坚持下去。

在完成了所有的调整之后,我们的小人和英特尔平台的win系统、苹果平台的OSX系统,站在了一起,他们必须无视成长时间鸿沟一般的差距,至少给用户相同级别的感受。

这步,我们到今天还没做到。

但是这之前的,我们耗费了30多年的心血,已经完成了。

题主,国产CPU并不垃圾。时间会告诉你一切。

国产CPU并不落后。CPU分很多种,比如手机的麒麟970是世界第一梯队的CPU。答主估计问的是桌面通用CPU,这个主要和市场有关,而不是中国不能研发生产这样的CPU。说白了,后来者很难把差不多的桌面电脑CPU卖出去。

这话问的,就好比问一个厨子,你茄子炒的这么好吃,为什种茄子的技术不怎样啊?

生产计算机的并不生产CPU,就像厨子只管炒菜,不管种菜是一个道理。

记得在一次工程机械展会上,一位媒体人问一家知名工程机械制造商 你们生产的起重机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还要用进口的柱塞泵?为什么不把这个关联器件攻克? 当时厂家的回答是 我们是做整机的,不是每个零部件都得自己生产。工科液压泵的不应该是我们总装厂,而是应该由专业生产液压器件的厂家研发。

超算是一个巨型的矿机,计算能力主要由GPU实现。天河二号用的是至强CPU和N卡。太湖用的自研申威CPU听说有260个核。

看太湖的数据,其实国产cpu技术没那么落后。但通用CPU确实是个空白,因为通用CPU基本都是X86架构的,你要研制,就必须得问别人买授权。华为自研的ARM芯片麒麟大家都知道,是买断了人家的公版,做出来的。不买授权自己做可以不可以,可以,但你自己创造个通讯协议做个指令集出来,别人也要给你做配套才行。否则主板不认内存不认硬盘不认,那还是空的。现在的配件都只认X86,你的U必须做这个架构,就必须看美帝的脸色。

而我们都要买版,买专利,看脸色,做出来的还是正宗国产CPU么?

超级计算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它也只是一个计算工具。

当有人输入计算条件后,超级计算机就会输出计算的结果。和买菜用的计算器是一样一样的,仅仅只是规模上的区别而已。

我们常用的家用电脑一般只有一个CPU,每个CPU内一般只有2~8个物理核心,这样就能玩 游戏 、看视频、浏览网页,因为这些程序的背后只需要少量的浮点运算。假如要模拟飞机附近空气的流动,以及飞机本身的受力情况,就需要拥有成千上万颗CPU的超算来完成,需要把空气、机体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小块块,分别计算每个小块的运动和受力,再整合起来得到整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超算可以将一个大的任务切分成并行计算,这样就可以快速地完成繁重的计算任务。

如果把飞机模型中的一个1立方米的立方体分成1立方毫米的小方块,那么就会得到10亿个小方块。普通一个家用CPU需要连续做10亿次运算,算完整个过程可能需要花上一整天,而如果有10个CPU,就可以把10亿个小方块分成10分,每个CPU只需要计算1亿个方块,再把所有CPU计算的结果整合起来,两小时就能算完了。

如今超级计算机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气象气候、石油勘探、大气海洋环境、航空航天、宇宙模拟、密码研究、核爆模拟、武器研制、材料科学、工业设计、地震模拟、动漫渲染、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基因工程、数据挖掘、过程控制、金融分析、人类组织系统研究、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所以超级计算机成为了强国必争之地,可以说未来想要打破科幻片里所谓的“质子锁”就需要用到超算。

“超级计算机”一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早期的控制数据公司机器可达十倍速于竞争对手,但也仅是原始的标量处理器。到了1970年代,大部分的超级计算机已经是向量处理器了。1980年代初期,超级计算机朝着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发展,这时的超级计算机由成千上万的普通处理所组成。1980年代中叶,将8个到16个不等的向量处理器联合起来进行并行计算成为了通用的方法。19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超级计算机互联主要基于精简指令集的张量处理器(如:PowerPC、PA-RISC或DEC Alpha)来进行并行计算。

我国超级计算机的现状

在近期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中我国有214台超算上榜,在数量蝉联第一,而曾多次登榜首的神威太湖之光、天河2A分别位于第4名和第6名。日本继超算“京”的失败基础上推出后续“富岳”时隔9年再度登顶,而美国的超算“Summit”、“Sierra”被挤到了2、3名。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CPU仍然是我们的短板。比如过去天河二号用英特尔Xeon Phi(至强融核)的CPU连续4次在超算界Top500榜上荣登宝座。但自从2015年4月美国禁止英特尔向广州超算中心出售至强融核CPU后,明显有些跟不上脚步了。

虽然可以用2~3颗国产的申威芯片替代,但用一张Tesla V100就能解决问题只会增加复杂程度,芯片越多,调度就越困难。这就好比5个人的团队好管理,而500人的团队管理难度几何级数增加。

总结

我国的超算之路想要有长足的发展,依然需要补齐半导体产业链的短板。假如神威的CPU也能采用7nm的工艺制程和HBM2的内存,也不见得会比日本的“富岳”矮一截,谁胜谁负会是一个未知数。但恰恰这个前提是我们很欠缺的。

你说的落后的是桌面CPU,影响桌面CPU的是软件生态(根本上是指令集生态),举个简单的例子,国产CPU再强,不能运行Windows你会买么?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因为软件生态好的指令集专利被美国捏的死死的,所以已经没有了其他市场,自然不会去做。

我们的cpu已经世界领先了,比如华为的海思。但是通用处理器,比如电脑上常用的X86系列cpu,因为专利原因,不是我们想做就能做的。所以我们做的很好的处理器,普通日常我们用不到,也就是买华为的手机才能接触到,甚至买了都不一定知道。

纵观近几年,近十几年我国在发展,哪项技术不是靠巨资堆积的?

高铁,大飞机,载人航天,航母……这也得益于我们优越的 社会 制度,就是花钱办大事。要是在西方,花大钱是要争取各个州,纳税人同意的,效率低。比方说美国修个高铁,纳税人一想这东西短时间内没有利益回报就会反对。

那么超级计算机同样也是用钱堆的,只要有大钱,整出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关键是那些大国不舍得花钱,才显示出我们超级计算机的厉害!

而民用CPU就不是简单的堆钱的问题了,它的成本要低很多,回报要高很多,毕竟是量产嘛。我们也能造CPU,关键问题是现有技术成本太高,成本高售价就高,售价高就没有几个人买,没人买就形不成生态系统。所谓生态系统就是要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在这款CPU上做开发,一起发扬光大。这就像微软的手机 *** 作系统一样,本身技术很好,但是生态差,没有程序员在上面做手机APP,APP少连微信都没有从而买的人少……自然就恶性循环了,成长不起来。

超级计算机室是不依赖生态系统的,反正自己玩自己的,不计成本,只针对高端用户,也不需要考虑用户体验,甚至可以用政策规定某些企事业单位必须使用。这是和普通民用CPU最大的区别。

没听说过用单独的计算机。一般都是整组整组的服务器组成。
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迅猛发展,它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业、科研和学术等领域。我国现阶段超级计算机拥有量为22台(中国内地19台,香港1台,台湾2台),居世界第5位,就拥有量和运算速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就超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来说我们和发达国家美国、德国等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利用超级计算机来为我们的工业、科研和学术等领域服务已经成为我们今后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超级计算机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它对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超级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为我国走科技强国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作为高科技发展的要素,超级计算机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国防方面的竞争利器。经过我国科技工作者几十年不懈地努力, 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水平显著提高,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生产国。

阿里云有一套ODPS,是集群的一种离线运算模式,目前大概可以提供几万核的计算能力吧,可以到官网进行测试使用,不过使用这种超级计算能力也是有一定技术条件的,得懂数据模型、nosql这一类的技术。把大数据导入到服务器里,通过这种ODPS进行计算,很快就能给出计算结果。感兴趣的话点击此处,免费了解一下

云计算被认为是继个人PC及互联网以来,第三次的IT浪潮,将会改变人们获取、处理和保存信息的方式。云计算利用高速互联网的传输能力,将数据的处理过程从个人计算机或服务器转移到大型的云计算中心,并将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以服务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用户能够像使用电力、自来水等公用设施一样使用计算能力,并按使用量进行计费。

亿万克集服务器和存储等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系统整合于一体,是民族高科技制造企业领导品牌。随着5G、AI、车联网、工业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持续落地,亿万克将持续走在创新第一线,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为国家信息安全和新型数据中心建设保驾护航,助力国家碳中和碳达峰步入新篇章。

美国超级计算机“顶点”再次夺冠,中国持续扩大了数量层面的领先。榜单显示,中国境内共有228台超算上榜,上榜数量蝉联第一,与半年前发布的榜单相比增加了9台。美国则以117台位居第二,日本、法国、德国依次位居其后。

与美国超算在总算力上进一步缩小差距

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丹佛发布,相比半年前的榜单前十名排名,最新榜单前十排名并未发生改变,也是由美国能源部下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开发的“山脊”、中国超算“神威·太湖之光”、“天河二号”排在二、三、四位。夺冠的“顶点”则由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发,浮点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1486亿亿次,与半年前的速度相同。

榜单显示,联想、中科曙光以及浪潮位居全球超算制造商的前三位。从总算力上来看,美国超算占比371%,中国超算占比323%;半年前,美国超算占比384%,中国超算占比299%,由此可见,总算力上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其实中美两国在超算领域的追逐已经持续了数年,此前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曾多次夺得了冠军,而美国的“顶点”则是首次登顶之后连续四次夺得了冠军,不过“顶点”和“神威·太湖之光”的运算速度优势并没有进一步扩大。

不过从超级计算机所应用到的芯片而言,中国依然处于很大的劣势。排在榜单前两位的“顶点”和“山脊”都采用了IBM生产的Power9中央处理器,且从市场占有率的层面来看,英特尔仍然是中央处理器领域的“佼佼者”,最新一期超算500强榜单中,约94%的超级计算机都采用的是英特尔“至强”或者“至强融核”处理器。

虽然“神威·太湖之光”应用的芯片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申威”芯片,但更多中国企业研发的超级计算机仍采用英特尔的芯片,想改变这一现象,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E级超算时代,谁能称王?

前面已经提到,夺冠的“顶点”浮点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1486亿亿次,而在未来,E级超算将会成为超算领域的新战场。E级超算也就是百亿亿次超算,从顶点的1486亿亿次浮点运算速度到百亿亿次,中间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中美两国也高度重视E级超算,且早已开始布局。

美国公布的一份需求方案说明书中表示,将投资18亿美元开发至少两台新的百亿亿次级超级计算机,以谋求美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但事实上,据说明书的内容显示,美国能源部计划开发的百亿亿次级超级计算机总共有3台,第三台属于“潜在系统”,最终是否要开发需要视情况而定。

而这已经是美国能源部第二次决定斥巨资开发百亿亿次级超算系统了,其第一台百亿亿次级超算A21目前处于开发阶段,并且会部署于阿贡国家实验室,将于2021年投入使用。去年4月拟定开发的两台超算计划于2022年和2023年,部署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以此满足能源部科学办公室先进科学计算研究项目,国家核安全管理局高级仿真和计算项目的需求。

而我国就启动了E级计算机研发计划,“天河三号”就是计划的一部分。据悉计划整体分为两期启动,第一期的任务是研究“E级计算机关键技术”、研制三台E级原型样机;第二期的任务则是具体研制E级计算机。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传来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百亿亿次级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已经完成研制部署,并且顺利通过了分项验收。不仅如此,“天河三号”还采用了三种国产自主高性能计算和通信芯片,分别是“迈创”众核处理器、高速互连控制器和互连接口控制器。另外,包括四类计算、存储和服务结点,计算处理、高速互连、并行存储、服务处理等硬件分系统,以及系统 *** 作、并行开发、应用支撑和综合管理等软件分系统,均是我国自主设计。

按照计划,明年我国将打造出完全自主的“天河三号”E级超级计算机,运算能力相比“天河一号”能够提升200倍。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表示,他们将依托“天河三号”构建超级计算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用于长效高分辨率气候气象预报、大规模航空航天数值风洞、脑科学与基因工程等一系列超大规模计算与模拟。

国产芯片的成功上是意味着我国在芯片这方面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而且在此后中国芯片的未来将会蓬勃发展,虽然目前距离欧美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仍在进一步缩小的过程当中。

要说当前国际上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最先进,我认为芯片方面的制造技术才是最先进的。要知道芯片的制造涉及很多高科技行业,单单依靠一个国家是无法办到的。目前芯片最先进的生产厂家是荷兰的一家公司,这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独立自主制造芯片的公司。

国产芯片成功上市。

我国芯片方面一直以来都受到西方国家的限制,所以无法独立自主合格的芯片。在这一方面一直以来都依赖欧美国家,正是因为我国科研人员有着不服输的精神。所以在这短短十几年当中,都是废寝忘食的研制芯片。于是第一款国产芯片横空出世,要知道只有我国才能够做到独立自主设计芯片。哪怕是荷兰生产芯片的公司,也是需要其他国家各个科技公司的帮助才能够做到。

我国芯片不再受到西方国家的卡脖子。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在科技方面的成就有所增加。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科技较为先进的国家之一。但是对于芯片这方面,我国仍然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毕竟芯片作为高科技产品,其中关键的生产技术一直以来都被西方欧美国家所掌握。但是随着我国对这方面的投入,使得我国也终于打破芯片行业的垄断。使我国芯片产业不会再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能够独立自主制造国民所需的芯片。

中国芯片将会蓬勃发展。

随着中国自主设计芯片的上市成功,我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芯片产业将会蓬勃发展。要知道我国一直以来都有着发达国家粉碎机的称号,一旦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被我国所掌握,势必会打破行业的垄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8201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