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文化营销的方式

现代企业文化营销的方式,第1张

现代企业文化营销的方式

现代企业文化营销是把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并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以企业文化创造及企业文化渗透方式的营销模式,必将成为21世纪最为犀利的市场营销武器。下面是我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现代企业文化营销理论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使得全世界越发形成一个整体市场。但不同的文化阶层或文化群体之间由于文化的多元性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标准化的生产及定型化的产品,仅仅依靠强调产品功能、效用的产品营销和强调归属、情感的品牌营销,已显得独木难支,且难以保障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营销正是基于文化与营销两者的契合点,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的一种营销形式[2]。文化营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追求上的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不仅是构成文化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文化是人类欲望和行为的最基本决定因素,不可否认每个人均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并接受该文化所蕴涵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及行为准则的行为规范,且每一种文化都包括能为其成员提供认同感和社会化的较小亚文化群体。所谓社会阶层就是指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它们是按等级排列的每一阶层的成员,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3]。显然,生长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处于迥异的亚文化群体中及位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会因经济状况,价值观取向和受教育水平不同,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必将对产品、品牌的选取有所影响。此外,亚伯拉罕・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次,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会形成动机,一般而言,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高一级的需要才会起主导作用,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动机。

根据上述理论,在21世纪的今天,消费者在物质需求层面上已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且开始逐渐向精神层面上转移的前提下,笔者认为,注重丰富产品内涵,通过发掘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引起其价值共鸣,提升顾客心理满意程度的现代企业文化营销模式必将得到现代企业的广泛应用与发展。

二、现代企业文化营销的层次结构分析

现代企业在实施文化营销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产品文化营销、品牌文化营销和企业文化营销三个层面。

(一)产品文化营销

市场营销的观点认为,产品是指人们通过购买或租赁所获得的需要的满足,其包含一切能满足顾客某种需求和利益的物质产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在市场营销因素4P中,产品是现代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物质成果的直接体现,是连接企业与市场两者之间关系的纽带,也是供需双方进行市场交易活动的物质基础。随着消费者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心理日渐成熟,人们日趋追求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模式,由此应在产品的研发至销售的各环节中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以适应消费群体对更高层次的需求。产品文化营销是企业实施文化营销战略的核心,即现代企业把象征人们特有的价值观取向、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及行为导向的文化因素渗透到产品中,使产品成为承载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成为产品灵魂的诠释,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价值认同和社会识别等人文需要,力求从深层次的情感上触动消费,导致购买行为的产生。就产品文化营销角度而言,应包括产品的生产、定价、分销及促销等环节。第一,产品生产。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指出:“在当今时代,仅靠使用价值已经不行了,还必须靠审美等文化价值,才能赢得市场。”文化品位是影响产品生产的主要因素,其体现在产品设计和产品样式上。毋庸置疑,商品的包装装潢已经成为提升企业营销业绩的一项主要手段。

(二)品牌文化营销

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标志着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上升至品牌竞争。所谓品牌文化是指:某一品牌所特有的名称或标记,或是这两个要素的组合,它们所代表的`利益认知、情感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以及个性形象等价值观念的总和有利于消费者识别和区分这一特定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品牌文化营销将市场营销的焦点从产品诉求转向文化诉求,通过品牌对消费群体文化价值心理利益上的满足,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充实品牌资产。无数营销案例表明,现代企业借助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的有形载体,通过品牌文化营销的设计与实施,促使品牌不断升值,并成功规避品牌价值流失的风险,最终实现品牌资产收益的最大化。

(三)企业文化营销

所谓企业文化营销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文化内涵的特色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系统革新和有效地沟通,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鲜明个性的企业形象,并以此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日趋提高,企业文化在营销中的主体地位也越发突显,企业文化不仅集中体现了企业的内在品格和人文精神,而凭借其在社会公众面前所传达的良好企业形象,可以促进营销策略行之有效的开展,并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这也正是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在不遗余力地积极构建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的缘由所在。现代消费者在满足自身文化价值诉求时对企业文化诉求的差异性将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环节上。基于此点考虑,企业市场营销的竞争可以理解为企业文化层面上的竞争。

三、现代企业文化营销现状及发展趋势

伴随全球科技文化一体化步伐的日益加快,蕴涵丰富内涵的文化营销必将成为21世纪企业竞争的焦点,但由于文化的内涵较为宽泛,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导致现代企业对文化营销的理解上存在误区。加之营销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仅有二十几年,现代企业对于文化营销在实践 *** 作过程中尚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研究分析,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已经成为经济理论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第一,企业文化营销创意雷同,缺乏其特有的文化内涵而这样未经深层的文化发掘,只求形似的做法只能体现出历史的悠久感,但历史的厚重感却难以维系。企业在借用文化历史的同时应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时代内涵融合到文化中,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消费群体的认同。

文化业已成为21世纪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文化营销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企业间的竞争实质将演变为文化的竞争。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经指出:“经济正在逐步转向生产那种由文化所展示的生活方式”。新世纪文化营销发展的新趋势包括:传统复兴、概念创新、伦理制胜和全球经营等方面。第一,传统复兴。企业在实施文化营销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汲取和利用,可以突出文化的民族特点和历史内涵。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历史,这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无疑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把中国优秀文化价值在注重同世界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运用到跨文化营销管理中,打造中国企业的特色品牌,形成其核心竞争力。第二,概念创新。文化的特性在于与时俱进,推陈布新,而历史的作用不仅仅是文化的沉淀,更应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企业唯有在洞悉目标受众的生活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在其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论

在21世纪的今天,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且已从有形市场逐渐向无形市场转化,由于文化的多元性使其在营销活动中的独特作用得以进一步彰显。而文化营销不失为现代企业长期保持营销差异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跨文化营销背景下,现代企业必须注重同世界文化的融合,必须加强现代企业在产品文化、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及本土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营销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跨出国门,并在应对世界诸国和民族不同价值观的复杂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定义:

文化营销强调企业的理念、宗旨、目标、价值观、职员行为规范、经营管理制度、企业环境、组织力量、品牌个性等文化元素,其核心是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关注人的社会性。 在文化营销观念下,企业的营销活动一般为奉行一些原则:给予产品、企业、品牌以丰富的个性化的文化内涵。

它包括三层含义:

①企业需借助于或适应于不同特色的环境文化开展营销活动;

②文化因素需渗透到市场营销组合中,综合运用文化因素,制定出有文化特色的市场营销组合;

③企业借助商品,将自身的企业文化推销给广大的消费者,使企业能够更好的被广大的消费者所接受。

品牌推广

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个是具体性。

具体性是指整个计划实施的步骤是什么,计划过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并如何处理,计划应该如何执行,计划最终实现的目标是什么等各方面的具体品牌内容。

第二个原则是合理性。

计划是为了最终实现目标,计划并不是一纸空文,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有结果,若计划设置目标太高,又难以完成这便失去了其原本的存在价值。但是计划目标又不能设置的过于低,计划必须具有挑战性,这样才能提起执行者拼搏的心。

第三个原则是时间限制性

时间限制性是给计划定出一个期限,将整个计划分成若干个步骤,合理安排时间去完成。

推广目标

选择推广目标很重要,而且目标的选择必须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目标是自身产品的最主要消费者。任何推广策略都有一定的成本,控制成本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进行品牌推广也有其成本控制的范畴。若选择的目标过于庞大,那么其支出必然高,而且其支出有很大成分上是浪费在了没有消费潜力的客户上,如自身品牌是针对年轻人,若将老幼都考虑进去,那么必然会导致成本过高,而且没有好的成果。

推广渠道

在当今社会,推广宣传传媒一般可分为三个。

第一个是电视及电台传媒。

以往电视及电台传媒是最为有效的推广宣传传媒,但是由于现今电视频道及电台频道的日益增多,人们可选择的范围较广,故而一般的电视宣传就得不到企业想象中的成绩。若是投资热门的频道节目。这就需要考虑成本的问题了。

第二个传媒是报纸杂志。

报纸杂志在当今的传媒中仍旧占据着很大的比例份额,毕竟人们还保持着看报读书的优良传统。而且报纸杂志具有很强的人群针对性,不同的报纸杂志针对的人群不同,这便能实现推广成本价值的最大化。

第三个传媒是当今最为热火的网络媒体。

网络在新生代中尤其明显,而且网络媒体具有人群基数大,推广模式便利,推广成本低,可持续推广的优点。国际品牌网专注于网络品牌构建宣传推广十年,具有深厚的推广经验。建议现代企业注重网络品牌的宣传推广,能够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构思步骤

其构思运作步骤一般是:

总览文化态势;

观察文化变化;

捕捉文化观念;

创造文化趋势;

扩展文化外延;

形成文化创意。

它的外延很丰富,比如:

1.源头营销:为品牌寻根问祖,塑造一种独特文化背景,以彰显品牌优越性

2.故事营销:在产品设计与营销中,都以一种文化故事和元素来包装,以提升产品附加值

3.跨界营销:利用其他品牌的文化背景,来提升自己品牌的附加值

4.艺术营销:利用艺术展览等文化相关的品牌营销方式,以增加品牌逼格

5.图书营销:利用图书出版的营销方式,来诠释品牌内涵

6.背书营销:和跨界营销其实类似,利用他人的文化背景,来背书自己的营销

7.公益营销:和公益项目合作,或者自创公益活动,为品牌增加情感价值

文化营销的具体方法

诚如之前所说,文化营销有几种典型方式:

1

源头营销

其实早在传统营销时代,很多品牌就已经开始进行源头营销,譬如最典型的就是酒这个品类。

但真正把源头营销做到人心坎上的,应该是始于农夫山泉。

农夫山泉在CCTV打的三分钟长广告,讲述了一个普通员工在森林中徒步穿梭,只为寻找最优质的水源。这个广告,一下子拉开了农夫山泉与其他竞品的差距,一句“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成为脍炙人口的广告语。

而正因此,农夫山泉在品牌形象与美誉度上,与其他竞品迅速拉开了差距。

最近国内美妆品牌也纷纷做起来源头营销,比如自然堂的喜马拉雅Campaign,百雀羚的北纬三十度Campaign。

这些源头营销的背后,都是因为这些国货品牌看到了“品牌的力量”——很多人在消费你,但不一定爱你。只有你具备了品牌的内涵与价值,才可能让人喜爱你。

2

故事营销

从2014年开始,祖国大江南北就开始流行“情怀营销”,一时间,蹦出来一大堆的匠人。

先不论真假,这确实是很管用的故事营销方式。锤子手机就是典型的案例。

珠宝行业更是普遍的利用故事营销,珠宝这样一个必须要靠情感附加值的行业,必须要用文化与故事去包装,才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3

跨界营销

故宫淘宝IP火了以后,无数人在找故宫跨界合作,这就是文化跨界的力量。

4

艺术营销

普遍而言,奢侈品都相当会利用艺术营销。

卡地亚的珠宝展,吸引了万千粉丝蜂拥而至。迪奥前段时间刚刚在上海做完一场展。

更多的品牌与设计师、画家等等跨界合作,其实也是艺术营销的方式。

5

图书营销

奢侈品品牌普遍都喜欢出《自传》,来诠释品牌内涵,增强品牌逼格。

就连Dyson都有创始人自传,也是一种营销方式。

有幸我当年也为自己 *** 盘的彩妆品牌Max Factor写过一本传记《活色生香》,不过后来因为内部种种原因,隔了三年才千辛万苦的出版,后来才发现被改的面目全非,所以也不推荐大家读。

6

背书营销

文化界有许多大V都是品牌合作的最爱——比如冯唐、蒋胜男、韩寒等等。

艺术界被常常用来品牌营销背书的,就是草间弥生……

这些文化艺术届的大咖们,为品牌增加了附加值。

7

公益营销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注重公益营销,这不仅是展现品牌情感价值的途径,而且更重要——也是一个促销手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61605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6
下一篇 2023-03-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