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的KPI考核标准及计算方法

微信营销的KPI考核标准及计算方法,第1张

微信营销的无法直接用确定的数字来计算一个人的工作成果,所以就必须有一个核算的KPI标准。KPI是企业用来衡量一个人工作时的评价指标。微信营销一定要本着互动、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原则来进行。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个原则来设定考评公众账号运营的KPI,从而观察和分析营销的效果。

1.粉丝数

粉丝数(累积关注人数)=原有关注人数+净加关注人数(=新关注人数-取消关注人数)

粉丝数是第一指标,这决定了传播的直接效果,粉丝数阅读,消息到达数会越高,受众人群就会越广,但是必须要获取精准粉丝。

2.流失率

微信公众账号不能主动添加好友,而公众账号的好友却可以随时取消关注,这种掉粉的状况就是流失率。营销理论认为吸引1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留住1个老客户的15倍。精准客户流失1个都是极大损失,所以考评微信运营的重要指标是看流失率,绝不能因为好友增长大于流失而忽略对流失好友的关注。

3.传播率

理论上微信传播的到达率为100%,但是,要实现传播效果的放大,需要打破第一个闭环,通过定位精准的内容诱发爆发性传播,发生不亚于微博的开放传播。但这一点极难实现,所以微信的传播率更难实现,而一旦实现,回报便会呈指数级增长。

4.转化率

从在线的关注到线下的消费,或是从线上的关注到线上的消费,每一次好友到客户的转化,以及好友转化的比例,都是最终考评营销效果的关键。这是营销的终极目的,必须关注。

5.好评率、分享率、反馈率等

这几个指标也可以作为参照,针对公众账号实际营销行业、内容的区别,选择适合的KPI指标,用以评估营销行为是否有效。

巧用微信数据统计

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共包括用户分析、图文分析、消息分析和开发支持四个模块,这让企业可以轻松掌握微信的实际运营情况,并可以监控微信运营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

1.用户分析

企业管理者可以在这个模块了解到账号的用户增长情况及用户属性。用户增长关键指标包括新增人数、取消关注人数、净增人数、累计关注人数等,以相应的曲线图和数据表来显示数量发展趋势。在用户属性中,可以看到用户的性别、语言、省份分布数量以及各自所占的比例。

2.图文分析

包括图文群发和图文统计两部分。在这里管理者可以看到图文消息中的每篇文章有多少用户接收、图文页阅读数量、原文页阅读次数以及文章的分享转发人数和次数等。此外,后台也提供了按照图文页阅读人数、分享转发人数进行排序的功能,相应的时间段内,哪些文章最受欢迎一目了然。

3.消息分析

这里主要是查看用户向公众账号发送的消息数统计,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读者与账号的互动情况。

4.接口分析

使用开发模式的管理者可以在此查看接口调用的相关统计,比如调用次数、失败率和平均耗时等。

另外,要注意一点,数据统计均从2013年7月1日起,每日的数据会在第二天上午更新。

经验总结

社会化媒体营销和传统营销的区别在于社会化媒体营销可以建立与客户的关系,并产生互动。品牌主通过和客户的互动更多地了解客户需求,也让客户可以更多地了解产品,建立强关联。明确了目的是建立强关联和产生互动后,可以把指标定为以下几种。

1.有多少人看见了信息:覆盖用户数、粉丝数等。

2.有多少人反馈了信息:转发数、评论数等。

3.有多少人对信息产生了兴趣:参与活动人数、分享人数等。

在投入成本上,早在社会化媒体风行之初,很多人就大讲特讲社会化媒体成本低,在媒体价格日渐高涨的日子里,社会化几乎不需要花什么钱就可以做得很好。这的确不错,但社会化媒体所需要投入的人力成本却非常之高,需要运营人员富有很强的创意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微信绩效考核模板(仅供参考)

腾讯公司2021年的年度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了12.68亿人。

如果世界总人口数按照76亿来计算,那么使用微信的人数则占到了16.7%,对一个社交APP而言,这个数字还是十分可观的。

由于微信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会用到微信,让微信平台自身具备了显著的流量优势。

尤其是在当今流量为王的年代,掌握了流量,就在商业的赛道上占据了有利地位。

因此很多广告商将目光瞄准微信,在微信上发布广告。

微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社交APP,它的功能很多,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可以满足人们交流的需要。

收付款可以满足人们线上支付,公众号的推文可以使人们获取多种信息,朋友圈可以满足人们分享生活的需要……

除了这些之外,微信还有一个较为隐蔽的功能——微信广告。

微信广告的投放渠道较为多元化,广告主可以选择的方式也很多。

通常来说,广告主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这几种形态进行广告的投放。

当广告主通过微信的广告投放平台提交广告之后,微信广告平台会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广告便可正常投放。

微信的广告根据广告主不同的需求,设置了不同的风格,朋友圈的广告有常规广告、组合式卡片广告、组合式广告和轮播式广告等形式。

公众号的广告,出现在文章中部或底部以及公众号的视频中,小程序的广告有插屏广告、Banner广告等类型,视频号的广告包含视频号直播推广、视频号动态推广和视频号互选广告。

微信丰富多样的广告类型,再加上微信平台巨大的流量,让不少广告商选择微信进行广告的投放。

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腾讯公司网络广告的收入达到了886.66亿元人民币,占其收入总额的16%,和2020年的网络广告收入相比,同比增长了八个百分点,可见腾讯的广告服务有着较大的市场。

由于不少广告商在微信平台上投放广告,所以人们在使用微信的时候,通常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广告,有的人正刷着朋友圈,一条条广告在不经意间映入眼帘。

广告常常让消费者哭笑不得,一方面,浏览微信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人们的时间,另一方面,这些广告又无法屏蔽,微信用户不得不浏览。

尽管广告有时候饱受诟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广告在任何时代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企业的产品,要想被大众所熟知,离不开广告的宣传,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企业都会在营销推广上投入大量的资金。

即使一个产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期的口碑打造依然需要广告来带动,可以说广告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始终。

当今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让广告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有了质的飞跃。从前,商家打广告的方式主要通过报纸、海报、电视等渠道。

现在主要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社交平台等渠道,这些新方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广告的传播效率,但是效率提升的背后也蕴含着危险,消费者因为广告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增大。

当微信中出现这种类型的广告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它可能正在“监视”着人们的行为,这种广告就是微信的个性推荐广告。

通常来说,在使用应用软件的时候,它们会选择读取一些权限,比如麦克风、摄像头、通讯录、定位等等。

微信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微信用户的喜好,从而利用广告推荐个性化的内容。

面对个性化广告

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透明人”,即使采取删除浏览记录、关闭搜索发现、禁止录音等措施,依然逃不过个人信息的泄露,特别是手机号码,很容易被别人获得。

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多手机也有自动识别的功能,能够自动对广告推销、诈骗电话等进行拦截,但是面对微信中的个性化广告,应该怎么处理呢?

如果觉得无关紧要,可以对其放任不管,如果比较介意自己被“监视”,可以在微信的设置中将个性化推荐广告的功能关闭。

该功能关闭后,并不意味着微信广告的功能会关闭。

只是微信推荐的广告内容不再和个人的喜好具有相关性,即不再具有个性化,这样人们就不会再被微信“读心”,从而获得暂时的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个性化广告功能关闭后,并不意味着微信永远不会进行个性化广告的推荐,只是用户从关闭功能之日起,持续六个月的时间内不再进行个性化广告推荐。

所以一旦时间届满,微信会自动进行个性化广告推荐,当然,如果这时候微信用户依然不想被个性化的广告打扰,可以继续关闭该功能。

除了微信的个性化广告之外,很多应用都有类似的功能,比如淘宝的搜索发现,用户搜索过的内容都会被自动推荐。

因为人们在使用这些软件的时候,它们已经掌握了一些个人的信息,包括年龄、地区、性别等等,再加上大数据算法的帮助,这些软件很容易掌握用户的偏好。

所以人们有时候被“监视”也是在所难免的,除非不使用这些APP。

其实,我国工信部已经加强了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对各种应用软件都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比如对某些不合格的应用软件进行了下架处理,尽力营造 健康 安全的网络环境。

尽管如此,我们自身的防范意识也不能松懈,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空间,没有人甘愿被某些软件“监视”着。

建议可以借助专业的舆情产品从以下三个角度着手:

1、通过关键词进行实时全面监测

使用识达舆情监测服务设置特定的关键词进行全天候24小时抓取,覆盖所有公众账号、视频号,自动监测与之相关的舆论舆情信息,智能识别负面,自动告警通知,随时随地掌握在微信平台上关心的舆论动态。

2、自定义账号进行定向监测

众所周知,在舆情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当需要对某些官方或头部公众号、视频号进行重点关注时,这个时候就可利用识达舆情监测服务自定义监测功能,对这些账号进行定向监测,关注头部KOL的动向,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其网络动态,有针对性加以干预处理。

3、通过时间段进行监测

此外,如需了解当前和过去的舆论舆情信息,识达舆情监测服务还可支持根据不同时间段进行监测,如近一周、近一个月、近三个月的等等,便于用户更加科学、全面地掌握与之相关的舆论舆情信息,为微信舆情应对处理提供决策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171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