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成功案例分享(一)

社群营销成功案例分享(一),第1张

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社群的不断发展与壮大,社群营销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社群营销为企业营销创造了更多的业绩,建立了企业和消费者之中的信任感。社群营销已成为互联网创业时代一种必要的营销手段。

虽然大家都在谈论社群营销,但具体如何进行 *** 作,如何做才能起到以小搏大的效果呢?对许多创业者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下面,我们就通过分享一些成功的社群营销案例,来共同学习如何进行社群营销。

 

罗辑思维

据说罗辑思维估值上亿,而其最大的价值,就是构建了一个顶级的微信社群。而罗辑思维是如何构建社群的呢?主要有三步:

一、选人。罗辑思维的用户主要是85后“爱读书的人”,这群人有共同的价值观、爱好,热爱知识类产品;视频是罗振宇建立社群的入口和名片。通过视频的大范围传播,持有与他相同价值观的人才能够在微信上聚集,参加各种互动;会员加入要交钱,分200元和1200元,确保会员能真正付出行动。

二、培养习惯。培养共同的习惯,可以进一步固化会员“自己人效应”。比如,罗辑思维固定每天早上大概6点20发送语音消息,培养用户阅读习惯。

三、加强线下互动。线下的互动更能激发人与人之间的联合,罗辑思维就曾举办过不少线下活动,比如“爱与抱抱”、“霸王餐”、众筹卖月饼、柳桃的推广等活动。借这些项目,社群里的人可以对外销售商品,从中得到回报。

有内容互动也有精神上的价值输出,最后还养成了用户的付费模式,逻辑思维将社群做得风生水起,可圈可点,为很多内容平台提供了很好的转型方向。

 

小米

小米的快速崛起,绝对离不开其社群营销。其在社群营销上的做法,主要包括:

其一,聚集粉丝。小米主要通过三个方式聚集粉丝:利用微博获取新用户;利用论坛维护用户活跃度;利用微信做客服。

其二,增强参与感。比如说,开发MIUI时,让米粉参与其中,提出建议和要求,由工程师改进。这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主人翁感。

其三,增加自我认同感。小米通过爆米花论坛、米粉节、同城会等活动,让用户固化“我是主角”的感受。

其四,全民客服。小米从领导到员工都是客服,都与粉丝持续对话,以时刻解决问题。

小米的模式并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社群,但其早期用户深度参与互动,以及线下活动运营的方式,也可称得上初创建立社群模式的教科书。

 

星巴克

星巴克对社群营销的 *** 作,可谓炉火纯青。在Twitter、Instagram、Google+、Facebook等平台上,都可以看到星巴克的踪影。星巴克的社群营销玩法包括:

一、借助Facebook和Twitter推广新产品。星巴克曾经为了促销黄金烘培豆咖啡,而推出FacebookAPP,顾客可以从中了解新品资讯、优惠福利等。而在Twitter上,星巴克也展开了宣传,并通过文章引流。

二、运用贴合热点的广告和主题标签。如美国曾遭遇Nemo大风雪,星巴克当时在Twitter上推出了在寒冬中握着热咖啡的广告并且利用#Nemo和#blizzard等标签,贴合顾客的生活。

三、与Foursquare合作慈善活动。星巴克曾与Foursquare合作,推出抗艾滋慈善活动,顾客到星巴克消费,并在Foursquare上打卡,星巴克就会捐出1美元。

未来营销的趋势依然是社群营销,我们要认清这是一个信息过载、传播过度的时代,只有摒弃烦躁粗暴的营销模式,抓住社群本质内涵,才能把社群经济发挥到极致。

聚集发烧友

小米的快速崛起离不开社群营销,在之前中已经提过小米两次引爆QQ空间的例子,这里还要再继续说说小米。

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这是一家致力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在手机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2010年年底,小米推出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在推出的半年内,注用户突破300万人。通过微博、微信以及论坛等社会化营销模式,小米聚了粉丝的力量,在短时间内把小米打造成了一个知名度较高的品牌。

小米的品牌宣言很有意思,那就是“为发烧而生”,也就是用发烧友的品质来要求产品。小米制造出来的产品就是要让消费者尖叫,聚拢发烧友。

小米用了一年的时间做MIUI手机系统,这是在安卓系统上的第二次开发。需要注意的是,MUI系统是小米这个企业每周与用户进行沟通的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小米与用户共同研发了MU这种手机系统。

小米与用户进行交流,采纳用户的创意,完善MIUI系统,使用户对MIUI产生了感情。基于小米的软件以及小米与用户建立的感情,在2011年8月16日,“小米1”发布了。“小米1”问世之后,获得了50万的粉丝支持。

曾经有用户向小米提议生产手机,还说出“你出手机,我就买”的话,这给了小米制造手机的勇气。小米生产“小米1”的成功,基于聚集的用户和社群的粉丝。

正是因为聚找了一批发烧友,所以小米手机的生态圈不断扩大,小米品牌得以过渡到其他产品,小米活塞耳机、小米盒子等周边产品逐渐丰富起来。

从2011年起,“米粉”成为小米公司产品喜爱者的代名词。有了发烧友的基础,小米逐渐形成了米粉文化,包括同城会、米粉节、爆米花奖等。很多米粉因小米手机而结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总而言之,小米的成功是建立在社群的基础之上。可见,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社群营销已经成为营销的利器。

小米建立社群使用了以下三个步骤

定位核心人群

社群020运营

通过互动让用户获得参与感

小米的粉丝聚集地

小米对于粉丝聚集平台有着精准的认识。初期,小米粉丝的主要聚集地是论坛。在论坛上面,米粉参与调研、产品开发、测试、传播、营销等多个环节。多种活动使米粉获得了荣誉感和成就感。

后来,小米逐步使微博、微信等平台成为粉丝的聚集地和增殖地。通过微信客服平台,小米的领导和员工都可以与粉丝进行对话。

如今,对于小米来说,论坛适合沉淀、保持已有用户的活跃度。

核心粉丝

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忠实粉丝,小米在手机论坛上征集了1000个人,把他们拉进小米的论坛中,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手机系统刷成小米的MUI系统,完成刷机工作。

对于手机用户来说,刷机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手机很容易出现无法开机的情况。尽管如此,仍然有100个人愿意将自己的手机 *** 作系统刷成小米的MIUI *** 作系统,因此这100个人成为了小米的第一批天使用户,他们的名字都出现在了第一版小米手机的开机页面上。另外,在小米三周年时,还专门为这100个天使用户拍摄了一部微电影。

可以说,这100个天使用户是小米社群的起点,这100个人对小米的忠诚度是不容置疑的,因此这100个人是小米的核心粉丝。

社群O20营销

这里所指的社群O2O是指在做社群运营时要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二者可以同时进行。小米在线上有一个小米论坛,人们可以在小米论坛中讨论关于小米的一切,小米第一批的50万用户均是在论坛中积累而成的。

小米社区有一篇帖子,即“80万台!12小时!红米Note创首卖新纪录”的帖子,有七十多万人浏览该帖子,有三万多人评论。由此可见,在小米社区中,每天的人流量很大。

小米曾在线下举办了“同城会”,将一个城市的“米粉”聚集在一起。小米与“米粉"一起进行活动,包括公益活动、大型户外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米粉”的情绪。

除了小米“同城会”之外,小米还会为用户举办年度庆典“米粉节”。在“米粉节”活动中,小米的合伙人会亲自参与其中,与“米粉”互动,从而增强小米与粉丝的感情。

小米的理论

1.口碑

小米注重口碑营销,但是却和传统意义上的口碑营销不太一样。传统的口碑营销,目的是拉回头客。而小米的口碑营销则是制造一种新闻效应,通过这种新闻效应和权威动能去促进客户进行购买决策。或者说小米的口碑营销就是刺激消费者出钱购买商品。

2.专注

小米核心产品是手机,但是它也切入了包括空气净化器在内的很多领域。这样来看,小米是否专注呢?对于企业家来说,一般不会在这么量化的概念上纠结。“专注”是没有固定的一个定义的,它的定义是人们赋予的。

小米专注于社群营造的品牌,在社群中为产品建立城墙,最大限度地释放品牌的势能。小米主要专注于社群价值的挖掘,产品涉及的领域不是重点。

3.极致

从极致的角度来看,小米有着“神化价值观”以及“媒体化传播”这两个特质,这两者均是中国企业的顶峰。小米的极致,是与众不同的,是创新的。

4.快速

就小米来说,它的各方面都达到了“快速”的标准,产品发布的速度、业绩发展的速度都是很快的。另外,向竞争对手学习的速度也很快。

5.参与感

小米把用户当成朋友,主动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小米重视用户体验,尊重用户。无论是互动活动,还是新品发布,小米都会让用户参与进来,以便提升用户的参与感。

小米的理论中,需要重点一提的是“参与感”。在小米的观念当中,参与感就等于销售。在小米论坛中,有几十万的发烧友粉丝参与了小米MIUI手机 *** 作系统的开发和改进。据悉,参与MIUI测试的粉丝有10万。作为测试员的用户,还成为了小米手机的销售渠道。

对于小米而言,销售就等于参与感。小米有着这样的定位:将许多人的智慧聚集在一起,让这些人参与小米手机的开发和设计,当这些人获得了荣誉感,就会有推销小米手机的动力。

小米的参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产品上的参与:通过小米和用户的互动,做好产品。让用户参与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营销上的参与:小米依靠用户的口确来做营销,让用户参与到小米手机的销售中。

您的每一次阅读

是我坚持的动力,谢谢关注。

实体餐饮店的发展生存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这些年随着微信的兴起,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因此,利用微信来赚钱是必然的趋势。

微信社群营销必备的功能就是微信群和微信红包,只要利用好这两个功能,就能为自己店铺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

那么社群营销是怎么做才能盈利呢?下面用一个例子让大家直观地感受下社群模式的威力:

在某小区门口有一家水果店,刚开始的生意很好,但随着周边同行数量的增加,且一家比一家开的大,一家比一家开的好,导致这家店很难维持下去。

后来他们通过在店豹App学到的社群营销的知识,想到用组建社群的方式进行盈利。自从用了这个社群营销,这家水果店的销售额明显提升。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建立微信群。

把前期来过店里买过水果的每一个顾客都加进群里。当然,如果前期没能获得太过顾客信息的话,可以把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员工拉进群里,然后让他们转发水果店在店豹App学到的朋友圈文案:

您好,这是xx水果店的专属社群,本群每天晚上8点定时发放一个30人的红包,手气最佳者即可免费获得获得水果拼盘1份,第二天凭红包截图领取水果拼盘。

群内每日定时发布店铺信息 。

群内的工作人员每日都会将店铺的水果清单/促销活动/秒杀商品等等信息发到群里,这些活动能很好地增加购买率和曝光率。同时他们还接受提前预定,让顾客在晚上9点~11点时间内预定自己需要的水果。

这样一来就能将第二天需要进货的水果数量规划好。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效果很好,客单价人均20元,一天至少卖到200分。

切入周边写字楼,吸引更多客流 。

后来这家水果店老板让员工去收集周边写字楼的资料,然后跟几家公司合作,因为有些公司平时会有茶话会或者会议需要用到水果,他们将所需水果包下来送过去这些公司。

那么要怎样才能跟这些公司达成合作呢?

针对关键人物寻找精准顾客

首先针对各公司前台,因为如果公司开茶话会的话,物资一般都是由前台负责采购,所以供应商的资料,他们都会存档备用。

了解后,水果店通过赠送小份水果的名义添加前台的微信,并跟他们宣传通过微信下单,免费送货上门,以及还能获得优惠折扣等。

刺激种子顾客

与这些公司达成合作后,还不是全部。水果店又将添加到的前台微信都拉入群,并让前台拉同时入群,成功拉新人入群可以得到红包一个。拉人入群的目的是为了打响水果店名声,形成裂变传播。

后期水果店同样通过社群营销模式对这些公司员工进行发布红包信息/促销信息/群内秒杀等内容。比如,手气最佳可获免费水果拼盘1份等。

优化服务,优化产品

针对群内的附近写字楼的顾客,水果店还提出免费送货上门的服务,因为有些员工到了下午时想要吃水果,这时候就能在群上跟同事拼团买水果。而且这家店的水果都是可以切好片上门的,食用非常方便。

除此之外,因为店内的员工经常给顾客送水果,渐渐了解了顾客对水果的喜好和需求,所以他们又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优化第二天的产品和之后的供应链。

就是通过这样的社群模式,以及一系列的售前售后服务使得这家水果店获得从濒临倒闭到月入30万多的好成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4022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