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白酒营销渠道模式有哪些?

未来中国白酒营销渠道模式有哪些?,第1张

中国白酒行业的渠道可以说是所有行业中最不平衡、最不统一的。有的企业在渠道建设中投入了几千名业务人员,有的个别企业虽然年销量几十亿却只有区区二三十人,有的企业早就进入精细化营销时代,有的企业却还在像做贸易一样的销售。这种差异,有的是源于白酒业各个企业的产品以及企业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有的是由于经销商的实力档次差距太大而不得已呈现参差不齐的渠道类型。而更多的则是接受与实施现代营销理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从而相当多的企业仍保持着粗放式的渠道运作模式

企业的产品只有通过渠道才能分销到终端,这么多纷杂而缺乏管理的渠道类型、结构与渠道成员,(八部营销策划公司)必将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营销能力的提升而进化。由于渠道成员是公共资源,谁先取得这种渠道资源,谁就更能取得竞争优势。

那么,在白酒业,什么类型的渠道模式才是未来的主流模式呢?通过八部营销策划公司的8年总结,通过综合国内外渠道模式发展态势、各种不同行业的渠道模式现状以及对白酒业未来的销售发展预测,特列出几种渠道模式与各位分享。

一、深度分销模式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市场走访调查,已经有一些先锋企业在中低档酒的渠道模式上,采取了快速消费品行业所熟知与熟络应用的深度分销模式,并且取得可喜的成绩,如泸州二曲仅在成都一个城市,就有年销售近亿的惊人成绩。在我们的保姆式扶持下,沱牌曲酒也已启动在基地市场的深度分销。

深度分销(八部营销策划公司)将成为白酒业中低档酒销售的一种主流模式,将不容置疑!这是由于深度分销有以下优势:

1、中低档酒的竞争将向便利、实惠等终端竞争转变,而深度分销通过与经销商共同服务终端,更满足了消费者的快速、便捷需求,也抵御了竞争,取得了可贵的终端网络资源,实现了营、销与御的完全结合。

2、白酒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打造非一日可成,促销方式仅以买赠、降价为主,所以,渠道成了下一步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深度分销经国内几千万营销人实战证明是最成功的渠道模式。

3、经过调查,凡实施过深度分销的企业在作过测算总结后,深刻感受到其实投资于人、投资于渠道精耕,这是最划算的营销方式。现在在央视,无论一台、二台、七台、十台,都成了白酒做广告的根据地,连2010年春晚的契入式广告,就有两家是白酒,这些,已经使消费者产生了审美疲劳。

4、实施深度分销的企业,还发现了深度分销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好处,那就是,整个企业的运作能力提高了。这包括,市场基础更扎实了,市场信息更真实了,价格稳定了,(八部营销策划公司)相比原来广告轰炸但终端不动销,现在产品回转速度快多了。也就是说,在白酒业实施深度分销的企业,实际上最终是通过深度分销,实现了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不仅是是渠道的变革与精细化运作。

5、深度分销可以复制,也就是说,深度分销已经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发展应用成型,这样,在一个区域试点成功后,就可进行复制。凡是实施深度分销的企业,只要是试点成功了,就发现能大面积的复制,取得最快的发展效果!

6、深度分销可(八部营销策划公司)最大限度地解决窜货问题。窜货是贸易式销售、传统流通模式下的蛋,在此模式下,由于政策实施不平衡或者说粗放,窜货问题不可能解决。而深度分销则使终端零售价都基本统一,过程控制到位,有效控制了窜货。

深度分销模式的实施,最早从快速消费品行业开始,如饮料业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啤酒业的雪花啤酒,食品业的统一康师傅等,这些国际巨头或国内领先企业,率先引入或创造性实施了深度分销。中国的白酒业由于区域特异性大、产品价位段广、营销历史发展短,都是各企业自己在摸索、尝试,虽很多企业都(八部营销策划公司)取得了不俗成绩,但要想企业腾飞、整个行业升级,深度分销就是一条被无数企业证明正确的道路。

二、分销协作模式

分销协作模式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渠道模式。分销协作模式是那种既对传统批发越来越感到失望,但又对深度分销具恐惧感认为深度分销难以 *** 作、基础不具备的企业最可实施的中间方式。分销协作,也始于快速消费品行业,并且是国内本土企业针对市场实际进行改良的一种适用渠道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就在于能够更加利用渠道资源,在一些非重点区域或者是偏远地区,扶持经销商来共同运作市场。

雪花啤酒能够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就能在国内赶超青岛与燕京啤酒,并且在国际上取得单品全球销量第一的成绩,分销协作模式的实施功不可没。雪花啤酒通过深度分销模式在重点区域深入实施以及通过分销协作模式在非基地市场进行协作合作,在品牌不具优势的情况下,在全国市场深度渗透,实现了十年超过对手百年的奇迹,并(八部营销策划公司)且还实现了十三年取得全球前五名销售量、十五年全球单品销量第一的令人咋舌的成绩!

雪花啤酒通过对信息、资金、人力等与经销商进行分销协作,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在投入较少但又专业的情况下,共同服务市场,从而改善了品牌力不足的问题,使渠道运作突破了青岛啤酒的百年渠道基业!

白酒行业很少有全国性中低档覆盖品牌,包括五粮液的尖庄日渐式微不敢再提当年勇,这并不是说白酒业就没有能进行全国性覆盖的产品,深入各知名中低档白酒企业考察,(八部营销策划公司)发现这只是企业运作的问题。食品饮料业要想取得全面成功,必须有经验与模式可复制,否则根本不可能享受中国这块大蛋糕。分销协作模式也就是这样一种证明可复制、可成功的渠道模式类型。

三、专卖店模式

白酒业的专卖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是行业的必然,由于白酒假酒泛滥的原因以及档次的显现要求、品牌形象的需要,烟酒专卖店近年发展迅速,不但企业自己开设,一些经销商也试水经营,应会作为一种重要的渠道运作模式存在。

烟酒专卖店体现了“终端品牌运作一体化”的重要营销思想,也是对仅是用广告与消费者沟通的单一方式的挑战。该种专卖店,可零售、可团购,易于品牌形象呈现,可搞促销,能做推广,可多品牌销售产品,还能(八部营销策划公司)杜绝假货,既能宣传产品也能销售产品,只要选址得当,消费者非常乐意在专卖店里选购产品。

现在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剑南春等都在全国进行专卖店开设,一些白酒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在河南等地区迅速成长。即使没有企业的要求,国内有些经销商都开始了专卖店模式的尝试,如浙江的商源“9+9”专卖店,也在不断的开设直营专卖店。专卖店模式,由于需要一定的投入以及需要一定的商圈要求,所以,现在还会受到一些发展的限制,但随着品牌意识的加强,该模式会做得越来越普遍。

四、传统批发模式

传统批发模式虽然(八部营销策划公司)会被很多其它企业视为将来渠道模式的怪物,但在白酒业,应也会长期存在。

传统批发逐渐被企业所诟病并不是因为此种模式对产品销售不好,而是该种模式运作粗放,缺乏管理,从而不易对产品流向、价格等进行管控。只要将管理植入进去,同时进行合理规划,该种模式其实是最省钱省力的方式。特别是在一些企业的业务运作难以涉及的边远偏僻地区,传统批发将还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白酒业的渠道模式,当然还有团购、网购、俱乐部、品鉴会等一些渠道应用形式,茅台在高尔夫这个渠道实际特品销售,加价不少却还销量不俗,品鉴会借鉴了红酒模式也在国内重点城市开展得如火如荼......其实,白酒企业只要脚踏实地的根植市场、深耕市场,就一定能取得渠道销售的好成绩!只要愿意研究市场,就能开发出适合自己的好模式,实现以前不可能实现的跨越!

品 牌是一个企业的私有属性。

品类是一群客户的公共属性。

品类,不是细分市场,不是行业名称,而是以记忆为载体、降低决策成本的认知资源。

因此,

快消品是我国第一大广告投放业主,其中年销售 6000亿 元的白酒是最大的单品市场之一。

问题来了,面对中国白酒销售总量增长已经迟滞的现实, 该如何实现业绩增长?

让我们来看看两条战略增长路径:

逻辑一:中年人往左的营销创新

案例1.古井古井:核心 大单品+借势茅台

定位策略 :古井贡酒定位“年份原浆”核心大单品,借势茅台,主攻中高端。

营销策略 :创新品类,抓住中高端集体涨价红利。

2004年,茅台推出15年、30年、50年、80年的年份酒。茅台“年份酒”这个概念推广给消费者,替整个行业支付了用户教育成本。

2008年,古井贡酒借势茅台,精准定位,推出自己的年份酒。在消费者心目中创造了一个新品类“年份原浆”,成为超级大单品。

随着茅台价格持续上涨,它对中高端白酒行业的价格有一个整体拉升作用。古井贡酒抓住了这一波市场红利。(没有抓住的中低端白酒就失去了一次自然增长的大机会)

竞争结果: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额达到70亿元。其中核心大单品(年份原浆)销售占比超过70%, 约50亿元。

全国白酒规模化企业约1500家,全年6000亿销售收入,平均每家 4亿元 收入。可见核心大单品的厉害之处。

案例2.舍得:高低双品牌+打造大单品

定位策略 :高低双品牌运营,沱牌主打中低端,力争把“智慧舍得”打造成超级大单品,力求挤进中高端一线品牌。

营销策略 :沱牌与舍得分别成立两家营销公司,独立运营。中高端联手凤凰网打造的《舍得智慧讲堂》,以IP形式多媒体平台打造智慧经济。

竞争结果 :舍得酒销售正在复苏,但是,双品牌的核心大单品,显然比古井贡酒势能要低一些。另外,以“文化智慧”角度切入的用户教育成本比“年份酒”要高。IP打造的成本与难度非常高,还有待时间进一步沉淀。

案例3.洋河蓝色经典:新品类矩阵+三箭齐发

定位策略 :洋河蓝色经典创造一个新品类 “绵柔商务” 形成高中低三种价位的新品类矩阵。

营销策略 :

从浓香型白酒中脱颖而出,创造 “棉柔浓香” 。棉柔是一个非常虚幻的营销概念,消费者认知成本非常高。

于是,把客户价值做实,“商务型人士”(应酬多)喝了 “棉柔” 白酒,第二天上班“不上头”。这一转化,用户认知成本就低多了。同时,传播“男人的情怀”,便于生产情怀型内容,形成情绪共鸣。

做大品类区隔,以蓝色为基调,与其他白酒形成巨大的注意力差异化。再推广上,以重点区域为先,后再扩大全国影响力。

竞争结果 :2017年,洋河股份实现年营业收入近200亿。蓝色经典销售收入占洋河股份总收入的70%左右。

逻辑二:年轻人往右的营销创新

下面,我们跳出传统白酒的营销逻辑,从年轻人喝的三种酒,跨界对标,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案例4.江小白:社会化传播+用户下沉

定位策略 :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聚会用酒”。

营销策略 :跳开白酒行业特性,创造非产品特性的新品类。

年轻人聚会用酒,避开了和所有传统白酒的按照香型来划分的品类竞争,创造了一个新的品类区隔。这就意味着,竞争难度大大降低了。年轻人聚会用酒,重心在年轻人,不在酒,在乎情绪共鸣。江小白洞察年轻人的情绪,用表达瓶包装产品,进行社会化传播。因为用户下沉,错位竞争,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

竞争结果: 江小白,2017年销售额估计约5亿元。

存在问题: 为什么社会化传播这么好的江小白?销售没有大火?是年轻人不爱喝白酒?还是江小白的产品定位有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案例5:野格酒:场景用酒+用户体验

定位策略 :带有药性的小众烈酒,定位“年轻人夜场用酒”。它来自德国知名酒类品牌。

营销策略: 主打夜场专卖的B2B2C。

在强大的渠道攻势下,一举成为夜店里卖的最火的小品类酒。

夜场用酒,运营手法与调动气氛都非常强(比如野格+红牛混合喝法),比传统中国白酒对年轻人更有体验感与参与感的营销优势。

竞争结果: 2017年销售额约4.5亿元。

补充说明 :野格酒与江小白在产品特性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酒都有点烈性,不太符合中国传统商务的口味。野格酒比江小白,更窄的品类定位,更强的场景驱动,更强的用户体验。

野格酒因为德国基因,加上产品本身的药性,不做广告也小范围大火。

江小白大做社会化传播,但是产品定位是白酒,在用户认知的教育上吃了不少亏

案例6.老农王:适合女性的蓝莓酒+酒瓶零食话

定位策略 :2018年5月,全球最大的非酒精饮料公司(可口可乐)的第一款成规模销售的酒精饮料,面向日本年轻女性。显然,可口可乐符合酒类零售化大趋势。

营销策略 :超大型公司在增长的极限下,力推多品类矩阵。

可口可乐在核心大单品之外,全球有20款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产品组成了整个集团的多品类矩阵。

对可口可乐来说,每生产一个新产品,都意味着创造一个新品类。反过来说,如果不能创造一个新品类,就不推出新产品。

这是在产品系列中创造巨大的品类区隔,避免整体品牌淡化与失去焦点。

竞争结果 :日本非酒精饮料市场已经饱和,而低浓度酒精饮料的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为突破增长的极限,可口可乐面向更加细分的客户群推出更加窄的创新品类。值得关注。

白酒如何实现业绩高数增长

1、核心大单品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可遇而不可求的策略。

2、创造新品类是非常有效的策略。

3、年轻人需求是巨大的空白市场。酒类场景化、零售化、体验化,最贴近年轻人的心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4577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