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可用

如何实现高可用,第1张

常见的高可用MySQL解决方案

MySQL数据库查询作为最基础的数据存储服务之一,在所有系统软件中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规定其高可用性无可非议。有许多解决方案可以满足不同的SLA(服务质量协议)。该方案可以保证在硬件配置或手机软件出现常见故障时,数据库查询服务器可以再次使用。


卓越性能需要处理两个关键问题,即如何完成数据信息共享或共享数据信息,以及如何处理故障转移。数据信息共享的一般解决方案是基于SAN(存储区域网),而数据库同步可以根据rsync手机软件或者DRBD技术来完成。故障切换的意义是当服务器出现卡顿或不正确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保留的服务器上,而不会危及服务器上业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本文介绍了一个现阶段性能比较优秀的比较完整的Mysql解决方案。


1。主从复制解决方案


是MySQL自己提出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采用MySQL复制技术进行数据库同步。MySQL就是复制日志的全过程。在整个复制过程中,一个服务器充当主服务器,而一个或几个单独的服务器充当从服务器。简单来说就是从服务器到主服务器获取二进制日志文档,然后将日志文档解析成相对的SQL。主服务器的实际 *** 作在从服务器上再次执行,按照这种方法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MySQL技术只显示日志的同时执行功能,而从服务器只显示读取的实际 *** 作。此外,当主服务器出现常见故障时,需要手动解决故障转移。通常的做法是将从服务器改为主服务器。这种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MySQL的高可用性,可以达到90.000%的SLA。

为了更易于使用,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一般采用MySQL复制技术和高可用性集群软件来完成自动故障转移,可以达到95.000%的SLA。8.2节详细介绍了基于KeepAlivedfusionMySQL复制技术的MySQL高可用性架构解决方案。


2、MMM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MMM是Master-MasterReplicationManagerforMySQL的缩写,全称是MySQLmaster-master副本管理工具。展示了一套可伸缩的脚本模块,用于MySQL主副本的监管、常见故障迁移和管理方法。在MMM高可用性规划方案中,典型的应用是双主从架构。根据MySQL复制技术,可以完成两台服务器之间的主从关系,任何时候只能加载一个节点,避免了加载更多数据信息的矛盾。另外,当应该写入的主节点出现常见故障时,MMM模块可以立即监测到,然后自动将服务项转移到另一个主节点,重新显示服务项,从而完成MySQL的高可用。

MMM计划是现阶段比较完整的MySQL高可用解决方案,可以达到99.000%的SLA。8.3节将介绍根据MMM完成MySQL高可用性解决方案的关键细节。


3。心跳/SAN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这个计划是由第三方的硬件和软件来完成的。在该方案中,解决故障转移的方法是高可用性集群软件Heartbeat,它监督和管理每个节点连接的互联网,并监督集群服务项目。当节点出现常见故障或服务项目无法使用时,集群服务项目会自动在其他节点启动。

在数据信息共享层面,数据信息按照SAN(存储区域网络)存储进行共享。正常情况下,集群主节点会初始化存储,发展数据信息读写能力。当集群出现常见故障时,Heartbeat会先根据一个诉讼机释放主节点初始化的存储设备,然后在保留节点上初始化存储,再启动服务项目,按照这种方法完成数据信息共享和共享。这种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方式虽然容易完成,但是成本高,而且很有可能会出现脑洞大开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这种计划可以实现99.990%的SLA。


4、心跳/DRBD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这种高可用性解决方案也是由第三方的硬件和软件来完成的。心跳仍然用于解决故障转移问题。与众不同的是,采用了基于块级的数据信息同步软件DRBD来完成数据信息共享。

DRBD(DistributedReplicatedBlockDevice)是在服务器的中间镜像系统块中存储和复制机器设备内容的解决方案,由手机软件完成,没有共享。与SANInternet不同,它不共享存储,而是在服务器中间根据Internet复制数据信息。这种方案完成起来有点复杂,还有裂脑的问题,可以做到99.900%的SLA。


5。MySQL集群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MySQL由一组服务项目节点组成,每个节点运行各种进程,包括MySQL服务器,NDB集群的数据信息节点,管理方法服务器,以及(大概)专业的数据信息浏览程序流程。该解决方案是MySQL官网的主要技术规范,功能齐全。但由于完成复杂,装备不便,很多具体公司并不使用。MySQL的专业版和电信网版可以达到99.999%的SL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796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4
下一篇 2022-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