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品牌的营销意义

无品牌的营销意义,第1张

1、实行无品牌的营销战略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发挥优势和特长。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它们的优势和特长不在于品牌推广、广告策划、公关运作等创建品牌的必需要素,而在于灵敏的市场反映度,灵活多变的通路策略等。只要发挥了这些优势和特长,中小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并获得稳定发展。 2、创建一个品牌,特别是强势品牌,是一个投入巨大的长期复杂的工程,并不像注册商标那么简单,也不仅是提升知名度就够了。因为品牌应该包括一些深层次的内容,如品牌的核心理念、品牌文化、品牌联想等等,这些深层次的内容需要通过企业长期细致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才能造就。

3、一个品牌的本身是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品牌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通过产品的销售能够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比如,同是一家中国内地企业生产的运动服,贴上耐克商标,其价格就可翻上几翻。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行业和产品而言,品牌就很难通过产品的销售来体现其价值了,比如象食盐、食醋等价格d性很小、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没有很

高要求的某些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产品的品牌就不可能为企业带来多少额外收益。此外,那些为下游企业提供原料或原材料的企业,由于它们没有直接面向最终用户。因而一般而言是没有创建品牌的必要,只要做好产品品质工作,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即可。

4、实行无品牌的营销战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有利于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实行无品牌的营销战略后,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品牌推广与维护费用,甚至连商标的设计、注册费和年费及大部分的包装费都省了(采用简易包装后所节省的费用)。这样,产品的成本着实降低了不少,而且,由于采用无品牌战略,企业可以不必费神去做那些涉及到品牌的一系列工作,从而可以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加强产品的质量控制,营销渠道建设及提升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把企业的优势集中在产品和通路上,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方便购买的有用性。

5、无品牌营销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的先例,如现在的美国,已有相当部分的零售店在销售无品牌的大众化商品,这些商品质量过关,价格低廉,很受中低阶层的消费者欢迎。同样在中国,广大的中低薪阶层和农民是大众化日常消费品的消费主体,他们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价格仍然是他们的首要考虑因素,因而,能够真真体现物美价廉的大众化无品牌商品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

一、补缺营销(niche marketing)

补缺营销(niche marketing)是指以补缺市场(niche market)为目标市场,以顾客为基准,满足补缺市场顾客的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补缺市场一般是将已细分过的市场进行再细分所得,其市场规模较小,消费者的需求还未得到满足,这使它成为市场的空隙或称狭缝,因此补缺营销又被称为钻空营销。

补缺营销尤其适用于资源不足的中小企业。其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实施补缺营销开发市场所需的资源较少。补缺市场一般易被大企业所忽略,市场竞争小,这有利于中小企业扬长避短在空隙市场中发挥他们的优势,提高市场的适应力。最为重要的是补缺营销以顾客需求为基准,为顾客创造了附加值,更好地满足了补缺市场上顾客的需求,能为中小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美国对几百个企业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平均为27%,而大市场只有11%。目前,我国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形成了多层次的补缺市场,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降低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减少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这些都为我国中小企业开展补缺营销创造了条件。我国中小企业在积极开展补缺营销时应注意企业自身所须具备的条件:其一是企业须贯彻以顾客为基准的市场营销理念,以此来创造补缺市场。其二在于中小企业须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缺失容易使中小企业失去在补缺市场上所奠定的竞争优势。此外,企业还应善于选择有效的补缺市场。一般而言,有效的补缺市场应具备以下特征:(1)补缺市场顾客有明确的和尚未被满足的需求(2)顾客愿为提供最能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和产品的公司付出溢价(3)“补缺者”应具备技术以服务于补缺市场(4)补缺市场应有足够的规模、利润和成本潜力。

二、合作营销(co-marketing)

合作营销(co-marketing)是企业与企业或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为实现各自的营销目标,通过协议或契约而结成的介于独立的企业和市场交易关系之间的一种松散型组织形态。合作营销的本质是在营销过程中与他人建立伙伴关系或朋友关系,以达到资源的优势互补,增强市场开拓与竞争能力,实现共同开发和利用市场机会的目的。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劣势使其难以独立应对多元化、白热化的竞争,也难以在短期内独立强化自身,这使入世后我国的中小企业有必要走合作之路,靠联盟的力量参与竞争,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两个或更多的中小企业的联合营销是各中小企业在主体平等前提下以市场为纽带,组成灵活的生产营销网络,使各自的相对优势在更大范围内得以更大程度的发挥。这既增强了合作各方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又平抑了市场风险,保存了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要摒弃贪大求全的心理,积极发展与大企业的合作。中小企业不一定要做大,因为“大”并不一定等于“强”。中小企业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借“大”发挥,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目前利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各自的优势,实行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已成为现代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中小企业应积极配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本地区龙头企业的发展,经营一些大企业不愿干、干不好的项目,为大企业提供配套的产品和服务来谋求发展。目前,大企业的规模扩张依赖于众多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协作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中小企业应抓住机遇主动与大企业合作,通过专业经营,逐步积累经验,与大企业携手共创未来市场。

就合作营销可供选择的合作项目而言,有以下几种:(1)入市合作。其中最典型的是市场调查合作和市场进入合作。市场调查由于工作量太大,专业性太强,费用太高,令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合作营销可避免以上不足。市场进入又可称为市场开发,即根据消费者需求把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并制造各种舆论,壮大声势,引导消费。(2)产品合作。它是指在相同的市场上推出精心组合的产品,最常见的是功能组合和品牌组合。如雀巢咖啡与三花奶共饮的功能组织,百事可乐公司与雅虎公司的在线与离线联合促销计划所代表的品牌互补等。现阶段,更适合大部分中小企业采用的是通过自己人之间的品牌合作,提高品牌集中度。(3)分销合作。主要有渠道建议合作、实体流通合作、顾客服务合作。中小企业借助合作有利于强化渠道管理,降低配送和流通成本,以更好的服务赢得顾客认可。(4)促销合作。包括广告促销合作、人员推销合作、公共关系合作,营业推广合作。(5)队伍建设合作。包括联合起来进行营销人员的招聘、考核、培训等,目标是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营销能力与营销水平。

三、无品牌营销(non-branding marketing)

现在很多大企业都在实施品牌营销,但创名牌是一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中小企业受自身企业规模、人员素质、企业财力等因素限制,一味去争创名牌,很可能会得不偿失。况且企业营销的根本目的不是创出名牌而是追求企业利润。正因如此,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从自身实际出发,实施无品牌营销,以退为进、立足市场。所谓的无品牌营销(non-branding marketing)指企业不采用本企业品牌来营销自己的产品。它包括无商标策略和采用零售商标策略两种情况。如美国的两大零售商沃尔玛和卡玛近年来相继推出的无品牌商品大宗销售法,他们要求消费者成打、成箱,或按一定的散装量来购买无品牌甚至是无正式装潢包装的商品。由于其不使用商标,甚至无装潢包装,降低了成本,因而价格低廉,相当畅销。就我国现阶段情况来看,消费者主体是广大工薪阶层和农民,物美价廉的商品成为他们的首选,因此无品牌商品销售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零售商品牌策略是零售商利用自身熟悉消费者需求的优势,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然后选择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再利用零售商品牌把产品推向市场。如英国最大的零售集团——马狮集团、美国大型的零售商场——西尔斯(Sears)经营着众多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但却使用着自己的零售商品牌,这就是典型的零售商品牌策略。目前我国的超市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其竞争也在日趋白热化,他们的发展壮大正需要大量中小生产企业为其提供低成本产品,这为我国中小企业有效实施无品牌营销提供了契机。无品牌营销策略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无品牌营销适用于需求价格d性较大、单位价值相对低、标准化的消费品。(2)无品牌营销策略的实施要结合生产的规模性,充分发挥出其低成本优势。(3)企业目标在于拓展市场,而不在于创自己的品牌,要甘于“为他人作嫁衣”。

四、特许营销(franchising)

特许营销或称特许经营(franchising),是指特许方赋予被特许方某种权力,使被特许方有权使用特许方的品牌、机制或者技术,而且在组织、营销及总的经营管理方面协助被特许方,以保证被特许方的产品质量控制和特有知识的有效使用,被特许方按协议支付一定费用。特许经营可使特许方与被特许方达到双赢的目的,主要表现在:特许方通过特许经营方式无需大规模投资,只要拥有相关可授权使用的技术、商标等就可达到短期内市场扩张的目的而对于被特许方而言,可利用特许方的品牌、技术、商标和经营管理方法,迅速扩大影响,开拓市场,并且在创业过程中始终保持对自己市场经营活动的控制权。正因如此,特许经营方式在国外被普通采用,如“麦当劳”、“肯德基”正是采用此方式在全球得以发展。就中小企业而言,可量体裁衣,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作为特许经营中的特许方或被特许方来发展本企业。作为特许方,特许经营虽然使中小企业在发展道路上跨越了资金不足的障碍,但它也有弊端。如:许可费的收取对被特许方依赖性较大许可生产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协议的终止有可能为自己培养潜在竞争对手等。因此,企业作为特许经营的特许方采用此方式发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慎重选择被特许方(2)仔细、认真拟定特许协议以保护双方利益。一般协议内容应包括销售区域、协议有效期、特许费率、商业秘密的保护、质量控制等(3)通过购买被特许方的股份加强控制,如将特许费直接转变为股份,通过合营使被特许方很难在协议期满后成为对手(4)特许方可采取限制被特许方产品范围和销售区域的方法来加强对被特许方的控制(5)特许方努力保持自己在技术、产品和营销方面的优势,以长期保持对被特许方的吸引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特许经营方式还是一种适合中小企业采用的进入国外市场的有效方式。它没有直接投资,风险小,可避开关税、配额、高运费、竞争等不利因素,较容易且迅速地占领海外市场。同时,由于向目标市场国提供了先进技术,也更容易得到东道国政府的批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考虑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对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国际特许经营战略便成为中小企业的有效选择。

五、定位营销(positioning marketing)

定位营销(positioning marketing),也可称为差异化营销或特色营销,它是指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开发出产品或服务在某方面的独特风格,对其进行有效定位,表现出其不同于竞争对手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营销活动。在我国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无差异的产品和服务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上顾客多层次的需求。面对市场上大企业的竞争挤压,中小企业可充分发挥其机制灵活、市场反应迅速的优点实施定位营销以求发展。

特色营销中特色的建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地理区域特色。我国中小企业可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为顾客提供与大企业相异的需求满足。如:安顺蜡染、北京绢花、洛阳唐三彩等均可成为中小企业的创建资源(2)文化特色。中小企业可通过唤起消费者的某种文化意识的特殊需求来锁定目标市场,形成特色优势。如民族文化的特色使许多中小企业在玩具、民间布艺等产品上赢得了国际竞争力(3)技术特色。中小企业可凭借某种专利技术或技术诀窍在某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使竞争者难以模仿(4)目标市场特色。它指专门为某一类型或某一特定生活方式的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如开发迷你家电、定制小型化产品等。实施特色营销,企业应具备相应的条件。首先,企业应建立整体产品概念,明确整体产品的核心层、有形层、附加层三个层次,有助于企业从产品的不同角度开发产品特色。如从产品功能、质量、产品外观包装、产品服务、品牌等各个方面树立自己产品的特色。其二,企业本身应具备一两项特色优势,如技术专精、销售队伍优秀或渠道顺畅等。其三,培育的特色须取得顾客认同,顾客须对其特色能真正形成特色偏好。其四,当竞争情况变化或顾客偏好转移时,企业要具备调整特色战略的灵活性,以动态思维不断求得最佳战略。其五,企业要立足于现实条件,充分把握企业成长阶段的特色,避免应实施特色战略而大量消耗企业宝贵和有限的资源。

六、虚拟营销(virtual marketing)

虚拟营销(virtual marketing)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企业仅保留其中关键的功能,将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把自己不擅长的、实力不够或没有优势的其他部分分化出去,将其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虚拟营销将资源运筹的范围从企业内部延伸到外部。其目的是在竞争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

中小企业的人才、资本、技术等相对较弱,一般只在某些功能上具有优势,虚拟经营有利于中小企业扬长避短,通过虚拟人员、虚拟功能,甚至虚拟企业等方式弥补自身不足,使成本分摊、交易费用降低、竞争优势增强、经营风险下降,有利于企业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虚拟经营在实际 *** 作中有以下几种常规方法:(1)虚拟生产。企业通过协议、委托、租赁等方式将生产车间外化,大量减少制造费用与资金占用,充分利用他人的要素投入降低自身风险。(2)虚拟分销网络。企业借用独立销售公司的分销渠道销售自己的产品,可节省一大笔管理成本和市场开拓费用,而且使本企业能专心致力于商品生产和技术革新。如青岛啤酒厂就是借助一家美国本土的知名经销商,利用对方的销售网络打出了知名度。(3)战略联盟。几家公司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而彼此的市场有某种程度的阻隔,为了彼此的利益进行战略联盟,交换彼此资源以创造竞争优势。如:微软初出茅庐时就将“视窗”与IBM公司联盟,双方在联盟中共赢。

企业在实施虚拟经营时,必须详细分析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弄清自己的优势及外界资源现状。一般来说,企业内部劣势往往成为考虑的虚拟方向。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虚拟经营的企业必须以选择正确的虚拟对象为前提,控制关键性的资源,如专利权、品牌、行销通路或研发能力等,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同时具备较高的企业管理运作水平。

最有效的15个营销方法:

策略一:观念营销

营销必须从老板抓起,从观念抓起!老板必须认识到:营销是第一生产力!营销比生产更重要,应用比技术重要。开发任何产品,都要遵循先市场后工厂的思路。没有营销做导向,方向不对一切白费。然而,这个简单的道理却常常被企业家忽略和遗忘,所以,营销必须从老板抓起!从观念抓起!

策略二:实战营销

销量才是硬道理!卖货就是真功夫!市场效果是检验营销的唯一标准!一切理论都是纸老虎!反对营销本本主义!不管土的还是洋的,适合企业的就是对的!不管黑猫白猫,能卖产品就是好猫!在中国市场上,没有权威、没有真理,只有实战!

策略三:整合营销

一个指头打人,不仅没有感觉,没准你还会扭了自己的指头。两个指头打人好一点,但仍然力度不够。只有三个指头、四个指头、五个指头握在一起,攥成拳头,出手才狠。

就家居建材而言,无论你的产品力多强,如果你不打广告,不做宣传,肯定没戏。你的宣传攻势挺猛,但是渠道铺货不行,还是变不成钱。货铺上了,没有适时地促销,变现的量就不可能大。有了合适的促销,没有对营销队伍进行长期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你也不可能有长远的、良好的回报。

即使这营销的每一个环节你都考虑到了,五个指头都有了,但如果这五个指头之间配合的不默契,也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五个指头得往一个中心握,才能形成拳头。要想打造出优于对手的营销势能就必须用一个拳头而不是一个指头打人。

策略四:特色营销

中国有“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便是同省的不同地市,也是各有特色。基于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国情,我们所走特色营销之路。中国市场的难题,只能用中国特色营销智慧解决!所以,在营销上,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立足本土国情,运用地方特色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发现和解决实际营销问题。

策略五:环节营销

假设有8个营销环节ABCDEFGH,那么,整体营销业绩应为:AⅹBⅹCⅹDⅹEⅹFⅹGⅹH。如果每个环节都做到1,总分是:1ⅹ1ⅹ1ⅹ1ⅹ1ⅹ1ⅹ1ⅹ1=1;如果每个环节都做到1.1,总分是:1.1ⅹ1.1ⅹ1.1ⅹ1.1ⅹ1.1ⅹ1.1ⅹ1.1ⅹ1.1=2.1如果某个环节做到1.5。

而某个环节只有0.5,总分是:1.5ⅹ1ⅹ1ⅹ1ⅹ1ⅹ1ⅹ1ⅹ0.5=0.75。我们不仅要与竞争对手竞争,还要与自己竞争,我们不仅要保证结构的完整,还要做到细节的完美。营销有一招惊世的奇迹,却不可能有一招制胜的神话。

策略六:杂交营销

不怕不专业,就怕太专业!营销本无墙,经验主义和因循守旧的人多了,便形成了墙。墙,就是传统的营销思维和模式。

杂交营销就是要“跳出行业看行业、跳出产品看产品”,打破一切边界,颠覆一切传统,大胆借鉴、嫁接其他产品、行业的资源、思想、模式和方法,为我所用,赢取优势,获得突破!杂交是第一创新力!有杂交,就有可能!

策略七:长板营销

木桶理论害死人!谁都有短板,有些短板注定要带进坟墓、无法弥补!谁都有长板,长板是1,其它的是0。营销就是要重新挖掘和认识自己,最大化把握长板,扬长避短,以“长”制胜!中小企业、弱势企业只要找到1,照样可以做品牌、赢市场。

策略八:鸡头营销

谁说市场已经饱和?再坚硬的蛋也能找到缝隙、再牢固的城堡也能找到突破!在中国市场,依然有许多地荒芜,等待你去圈;依然有大量的鸡没有头,等着你去抢占;依然有大量的鸡头很脆弱,等着你去取代。只要你够睿智、果敢!谁,都会有机会!

策略九:聚焦营销

再强大的对手也有软肋,再弱小的'企业也有拳头。握紧十指,拳头出击;聚焦产生合力,聚焦创造能量;聚焦创造相对优势,改变强弱竞争格局。一句话:集中优势兵力,打赢营销战争!

策略十:率真营销

营销,就是用最简单最率真的方法解决最重要的问题!越简单的东西越接近事物本质,离市场和消费者越近,营销成本越低,成功的机率越大。故弄玄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只能害人又害己。

策略十一:品牌功效化

大企业,千万不要好高骛远,拿品牌吓人;小企业,一定不要急功近利,拿功效唬人。品牌和功效完全可以和平相处!“品牌功效化,功效品牌化”,将品牌塑造和功效诉求在营销传播实践中有效结合,才是中国企业的实效营销传播之道。品牌和功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策略十二:资源营销

资源制胜!中国正步入一个资源营销时代!市场成功不仅需要产品、人力、策划、财力,更需要政府、行业、学术、渠道、专家、媒介等营销资源。所以,对资源的整合和把握能力,成为企业营销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成为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支撑平台和关键推动力!

策略十三:新闻营销

新闻是比广告更广告的广告!公关是比促销更促销的促销!公关是第一影响力!新闻是第一传播力!对公关和新闻,有条件要做,没用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没有新闻眼和公关耳的营销人,是弱智和残疾的!

策略十四:速度营销

速度比完美更重要!快人半步,成功一半!有速度,就有可能!没有速度,再好的机会也会丧失殆尽;有了速度,就有了跨越式发展的可能。对速度的敏锐捕捉和果敢把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典型体现之一,也是中国式企业家和营销家的成功必修课。

策略十五:招商营销

招商是企业的第一次营销!招商是系统营销工程!再苦不能苦营销,再穷不能穷招商!对企业来讲,招商就是招亲,一“招”不慎,全盘皆输,终身不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1946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