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互联网+红旅赛道的项目是必须投入实践的吗?创意组也要去做吗?

参加互联网+红旅赛道的项目是必须投入实践的吗?创意组也要去做吗?,第1张

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红旅赛道”全称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其主要指向是引导大学生为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实现红色革命基地富裕、精准扶贫解决“三农”问题、社会公益发展等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其关注点是实效、团队、持续性与创新性等。我们在指导本校大学生参赛过程中发现,我校大学生要做好“红旅”创业,必须改善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与方法以及思想动机观念等。第一,将“红旅”创业与学校的“三下乡”等暑期活动结合,后者的服务对象要相对集中、指导老师要有相应服务技能、学生团队要高中低年级结合、要有较长远的打算(例如本科、硕士乃至博士的连读学生长期攻克某个乡村的某一个技术难题)以及精细的执行计划。这样容易出成效并具有持续性。第二,要由单纯的一次性“活动”升级为创业事业,例如大学生的“扶贫”工作,既要基于扶贫活动、又要做出扶贫项目、更要成立扶贫企业、发展出扶贫产业等。否则,仅限于几个活动的叙述或某个项目的落实,不能持续运作、不能不断造血,那么,参赛不太可能取得好的成绩。输血式的扶贫谈不上是“创新创业”,只有整合各方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各方共创共赢的可持续事业才是真正的“红旅”创业。第三,创业计划书不同于项目规划与论证。有的作品在某个点的规划上做得很好、在某个项目的可行性上也论证得不错,但是,就是没有大学生自己如何参与这个点的发展、没有自己如何参与这个项目的实施,总之,他们混淆了创业计划书与规划或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了,前者除了包涵后者具有的产品界定、有市场、资源匹配、经济效益可观等可行性论证外,还包括企业内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的可行,尤其包含了企业成立、发起人与创办人的注册资本投入、股权设置以及权责设计等,参赛大学生必须是“红旅”赛道创业项目的主体,不能仅仅是搞了几次扶贫“活动”或做了一次性的项目规划完事。第四,建立健全事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红旅”创业的关键。相关利益者的合作共创盈亏共享的责权利关系就是创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我们学生的很多创业作品忽视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例如:合作社内农户关系、合作社与公司的关系、入股合作社的外来创业者股东与原居民股东的关系、各类电商平台与其他社会服务机构与合作社的关系,与各级政府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又牵涉到土地产权、资金、资产、渠道、无形资产等各类投入要素的估值、转移、交易以及决策权重分布、责任大小等问题的处置。好的参赛作品应该就这些关系的理顺有清晰的构思和制度构建。第五,“互联网+”“红旅”赛道的创新创业,其“互联网+”远不止搭建“电商平台”,关键还是产品、核心技术及市场保障。我们的学生往往片面理解“互联网+”这个关键词,从而动不动就是搭建自己公司的“电商”网络平台或APP等,忽视了如何用好现有“互联网+”大佬的平台、与一些垂直电商的合作等、也忽视了线下传统销售渠道的优势,更不了解产业链的管理,等等。其实,电商只是产品销售的渠道而已,企业成功的基础还是好“产品”俗称“产品为王”---即有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市场具有成长空间。第六,树立“自然生态生存式经营哲学”。大学生创业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优劣势,一定要扬长避短,在创业者中一定像物种进化于自然生态界---只做自己、做好自己。例如,如果你善于制造、电商平台可以业务外包,如果你善于研发你也可以制造外包,等等。

区别如下:

1、主题不同

主赛道以“搏击互联网+新时代,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为主题。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青春领航脱贫攻坚,红色筑梦创业人生。

2、项目类型不同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要到各自对接的县、乡、村和农户,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

主赛道:“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社会服务、“互联网+”公益创业。

3、奖项设置不同

主赛道设金奖50个、银奖100个、铜奖450个。另设港澳台项目金奖5个、银奖15个、铜奖另定;国际赛道金奖15个、银奖和铜奖另定。设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佳带动就业奖、最具人气奖各1个。

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10个、银奖30个、铜奖160个。设“乡村振兴奖”“精准扶贫奖”等单项奖若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2951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