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第1张

市场营销理念是指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组织管理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也就是企业的经营哲学。它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或一种企业思维方式。

它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或一种企业思维方式。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出发点”的经营指导思想。营销观念认为,实现组织诸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并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

其演变与发展分为5个阶段:

(一)生产理念

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理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到和价格低廉的商品,企业应当组织和利用所有资源,集中一切力量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范围,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显然,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营销的指导思想,其典型表现就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以生产观念指导营销活动的企业,称为生产导向企业。

(二)产品理念

是与生产理念并存的一种市场营销理念,都是重生产轻营销。产品理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致力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日志完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公司经理人常常迷恋自己的产品,以至于没有意识到产品可能并不迎合时尚,甚至市场正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入。

(三)推销理念

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阶段。盛行于20世纪30—40年代。推销理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自觉的购买大量本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其具体表现是:“我卖什么,就设法让人们买什么”。执行推销理念的企业,称为推销导向企业。在推销观念的指导下,企业相信产品是“卖出去的”,而不是“被买去的”。他们致力于产品的推广和广告活动,以求说服、甚至强制消费者购买。他们收罗了大批推销专家,做大量广告,对消费者进行无孔不入的促销信息“轰炸”。如美国皮尔斯堡面粉公司的口号由原来的“本公司旨在制造面粉”改为“本公司旨在推销面粉”,并第一次在公司内部成立了市场调研部门,派出大量推销人员从事推销活动。

但是,推销观念与前两种观念一样,也是建立在以企业为中心的“以产定销”,而不是满足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基础上。因此,前三种理念被称之为市场营销的旧理念。

(四)市场营销理念

是以消费者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经营哲学,是消费者主权论的体现。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该理念认为,实现企业诸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

市场营销理念的产生,是市场营销哲学的一种质的飞跃和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旧观念的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在经营策略和方法上也有很大突破。它要求企业营销管理贯彻“顾客至上”的原则,将管理重心放在善于发现和了解目标顾客的需要,并千方百计去满足它,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因此,企业在决定其生产经营时,必须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及企业本身条件选择目标市场,组织生产经营,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五)社会营销理念

是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是对市场营销理念的补充和修正。

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全球环境破坏、资源短缺、人口爆炸、通货膨胀和忽视社会服务等问题日益严重,要求企业顾及消费者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西方市场营销学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如人类理念、理智消费理念、生态准则理念等。其共同点都是认为,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这类观念统称为社会营销理念。

社会营销理念的基本核心是:以实现消费者满意以及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长期福利作为企业的根本目的与责任。理想的营销决策应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与愿望的满足,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的营销效益。

市场营销10大理念:

知识营销

知识营销指的是向大众传播新的科学技术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科普宣传,让消费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重新建立新的产品概念,进而使消费者萌发对新产品的需要,达到拓宽市场的目的。

网络营销

就是利用网络进行营销活动。当今世界信息发达,信息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营销环节,形成网络营销。

绿色营销

是指企业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有利于节约资源使用和符合良好社会道德准则的商品和服务,并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引导并满足消费者有利于环境保护及身心健康的需求。

个性化营销

即企业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释放及人的个性需求的满足推到空前中心的地位,企业与市场逐步建立一种新型关系,建立消费者个人数据库和信息档案,与消费者建立更为个人化的联系,及时地了解市场动向和顾客需求,向顾客提供一种个人化的销售和服务,顾客根据自己需求提出商品性能要求,企业尽可能按顾客要求进行生产,迎合消费者个别需求和品味,并应用信息,采用灵活战略适时地加以调整,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协调合作来提高竞争力,以多品种、中小批量混合生产取代过去的大批量生产。

创新营销

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经营的最佳策略就是抢在别人之前淘汰自己的产品,这种把创新理论运用到市场营销中的新做法,包括营销观念的创新、营销产品的创新、营销组织的创新和营销技术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市场营销人员就必须随时保持思维模式的d性,让自己成为"新思维的开创者"。

整合营销

这是欧美90年代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思想在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起步于90年代,倡导者是美国的舒尔兹教授。这种理论是制造商和经销商营销思想上的整合,两者共同面向市场,协调使用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优势,联合向消费者开展营销活动,寻找调动消费者购买积极性的因素,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消费联盟

以消费者加盟和企业结盟为基础,以回报消费者利益的驱动机制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

连锁经营渠道

这是一种纵向发展的垂直营销系统,是由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统一联合体,它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经营,实现了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相结合,对传统营销渠道是一种挑战。

大市场营销

大市场营销是对传统市场营销组合战略的不断发展。该理论由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他指出,企业为了进入特定的市场,并在那里从事业务经营,在策略上应协调地运用经济的、心理的、政治的、公共关系等手段,以博得外国或地方各方面的合作与支持,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综合市场营销沟通

这是一种市场营销沟通计划观念,即在计划中对不同的沟通形式,如一般性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等的战略地位作出估计,并通过对分散的信息加以综合,将以上形式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明确的、一致的及最大程度的沟通。这种沟通方式可以带来更多的信息及更好的销售效果,它能提高公司在适当的时间、地点把适当的信息提供给适当的顾客的能力。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大型消费品公司中上层管理人员及市场营销人员有70%赞赏营销沟通这一理念,认为是提高传播效果的一种途径。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觉,日常生活中,其实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

比如: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强调过这个观点:大多数时候,如果我们能更高效地沟通,那么,许多误会,争论,不和,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沟通能力不同于口才。口才需要大量的训练,需要会讲故事,需要适宜的性格,也许还需要一些天赋,但沟通则不然。只要发现问题所在,有意识地去锻炼,就可以避免许多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呢?

高效沟通的3S原则,帮你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你传达一段信息,花了多少时间,往往就意味着对方需要同等的时间(甚至更多),才能完整接受和理解你的信息。

如果你每次交流,都特别冗长、繁复、缺乏重点,那反过来,别人就不得不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解析、脱水,才能理解你想传达的内容。

一方面,这容易导致信息的失真。

另一方面,这导致,每一次你跟别人对话,都会耗费对方大量的认知资源 —— 久而久之,别人可能意识不到,但他的大脑,已经在潜意识里,替他进行了「表态」。

我就碰到过这样的客户:坐下来,开始聊,拉着你从行业、政策、公司、环境聊起。耐着性子听了5分钟,10分钟,还没切入正题,只好单刀直入地问:对不起,请问您的问题是什么?您想跟我探讨什么东西?

可想而知,这样的对话,如果频繁起来,会令人多么身心俱疲。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微小的细节,决定了我们的形象,以及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啰嗦,也不要紧,因为很多时候,这并不是一个「是」与「否」的问题,而是程度问题。

我们很难控制别人的看法,但我们可以尽量让自己的表达,更简洁、高效、流畅。

下面,分享几个有效的方法:

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是传递信息。一切的语言、形式,都是为了更好地「搭载」信息,让对方能够更方便接受。

那么,在你表达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 我要传达给对方的核心信息点,是什么?

你会发现,其实,把大量的篇幅和语言去掉,也不会影响这个核心信息点的表达。

那么,是不是每次沟通,都只传达核心信息点就可以呢?——当然也不是。

比如这篇文章,如果只是传达信息点,那几行字就能解决了:说话要简洁。第一……第二……第三……

但我还是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为什么?

然后再循序渐进,一步步展开,将每一个点讲清楚、讲透,避免让人产生误解。

所以,你会发现,关键不在于「只传达信息点」,而是在于: 我所讲的每一句话,对传达核心信息点,能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没有用,那就是冗余的句子,删掉。

这就是我写作的方法。每写一小段,回过头来看一遍:这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如果删掉,会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会,留着。不会,删掉。

讲话也是一样的。

养成这样的习惯:在讲话之前,先想一下: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请试着,把这个习惯内化,让它成为下意识的自动化思维。

你会发现,一旦你将思维切换成「信息点」,你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重点」。不会再有大范围的偏差,也不会再有「讲重点」的情况发生。

为什么有些人,思维总是特别敏捷,讲话总是能紧扣重点、毫无废话?

并不是他们更加聪明,无非只是因为,他们时时刻刻在心里装着「信息点」,并围绕信息点去组织语言而已。

这就是思维的升级。

我一度也是一个讲话啰嗦的人。

如果在座的朋友,听过我一年前的知乎Live,也听过我近段时间的课程,你会发现,感觉很不一样。

那时候,不但讲话啰嗦,语速还快,开知乎Live时,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还特地写了几万字的逐字稿,拿着稿子念。

但我发现,文章写起来行云流水,但读出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会下意识地加入很多口头语,这就导致了听起来很细碎,冗杂。

尽管许多听众都表示「信息量很大,完全不会觉得水」,但至少我自己是不满意的。

所以后来我怎么做呢?反复听自己的录音。

我会着重听自己的语速、语气和用词,一旦一句话,连我自己都觉得烦,那我就会在心里记下:这里扣分了,要改善。

然后,再读一遍,录一遍,再回听。直到满意为止。

这一年下来,成果就是:从写逐字稿,到不用写逐字稿,都能保持简洁和流畅。

因为,通过这么一个过程,我会在心里建立起一个反思系统:

一旦我讲了一句话,开始让话题跑偏,有可能使听众厌烦,有可能造成额外的认知资源负担,我的大脑就会先给我拉响警告:

这里扣分了,注意,需要马上处理!

这么一来,我就能将话题重新拉回来,及时避免「掺水」。

所以,一个建议是:不妨回看一下你和朋友、同事的聊天记录,换位思考:如果是我,看到这样的对话,会不会感到烦?

会的话,是从哪些地方开始感到烦?可以怎样去避免?

如果能够录音,就更好了。试一试,跟朋友聊天时,将你们的对话录下来,然后回听。一边听,一边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

另一方面,可以在沟通时,着重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流露出些微的不耐烦、走神、心不在焉,就立刻给自己一个信号,问自己:

这几个方法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帮助你,对自己产生一个全面的认知。

慢慢的,你就能建立起一套预警系统,帮你时刻监控自己的表达。

我以前在公司的时候,一直践行一个做法,就是「立会」。

顾名思义,就是大家站着开会,围在一起,从第一个人开始,讲自己昨天做了什么、今天打算做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可能需要什么协助,等等。

讲的时候,同步控制时间。一旦超时了,过,轮到下一个人发言。

这在敏捷开发团队里,应该很常见了。

长此以往,大家逐步养成了高效沟通的习惯。乃至于,跟客户和外部合作伙伴沟通,都经常觉得「对方的废话实在太多了」,有时候忍不住提醒:「请长话短说」。

所以,锻炼沟通能力,最有效的,还是有意识的练习。

不必大量,也不必高强度,只要每天做上几分钟,就能有意识地控制我们的大脑,更高效地组织语言。

怎么练习呢?可以从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开始,进行复述练习。

比如,你读完了这篇文章,不妨试着将文章里的内容,提炼、浓缩出来,在心里讲给自己听。

同时,设一个闹钟,给自己定一个时限,比如30秒。要求自己在30秒钟内,将这段信息讲清楚。

你可能会发现,在复述的过程中,会丢失掉大量细节。不要紧。慢慢来。

一次讲完了,你可以换一个主题、角度,再组织一次语言,讲30秒钟。

比如,第一次,你可能会讲「如何做到简洁」,然后一、二、三;那么,第二次,你可以选取一个丢失的细节,重新讲。比如:

练习过程中,严格遵循限定的时间。时间到了,停下来,问自己:是否将信息表述清楚?如果没有,还有哪些地方能够优化?

时间以多长为宜呢?可以先设定为30秒。

这就是经典的「电梯法则」。有一句话叫做:如果你不能在30秒内,将一件事情讲清楚,那给你30分钟你也做不到。

这里的前提是:在30秒钟内讲清楚一件事,包括前因后果,并且令别人产生兴趣 —— 这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与此同时,也能提高自己对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思维能力。

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将信息高效地传达给对方,并在这过程中,保证信息不会「失真」,确保双方对信息的理解一致。—— 这就是「明确」的定义。

我想,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

「把那份报告赶紧做一下,6点给我。」

「那个客户的资料好了吗?赶紧发我一下。」

「你还不明白?你自己想想怎么回事!」

还没等你回过神来「哪份报告?」「哪个客户?」「究竟怎么回事?」对方已经急匆匆地走远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这种现象,叫做「知识的诅咒」:

当你已经「知道」一个东西时,你就很难站在「不知道」的前提下,去思考问题了。

简而言之:当你在脑子里,将两个概念进行了联结 —— 比如将「张老板」称呼为「那个客户」—— 你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别人也会这样想。

你脱口而出「那个客户」的时候,你期望对方也在脑子里同步进行翻译:将「那个客户」转换成「张老板」。

这是人天生的弱点之一。

如果讲话缺乏明确性,那么,越简洁,其实越不好。

因为,越简洁,就意味着你传达的信息越少 —— 无论是关键信息还是冗余信息。那么,相对应的,能够用来辅助定位、理解的信息,也就相应减少了。

所以,在沟通的时候,除了简洁,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明确。

只有明确了沟通主题和内容,才能真正达到高效。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沟通的明确性呢?

对于大多数工作场合,反馈,是确认信息传达无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

原因很简单,我们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传播模型,它由两部分组成:01是单向传播路径,02是反馈环节。

可以看到,如果我们仅仅使用单向传播的话,至少有三个环节,可能造成信息的扭曲 —— 亦即图中标了1、2、3的地方。

所以,为了确保信息被正确无误地传递,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加一个「反馈」环节,让A知道,B所理解的信息,跟A心里所想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最简单的反馈,就是用自己的话,概括和复述一遍信息。

所以,我在工作中,每次交代完一个任务之后,都会要求对方立刻用最简单的话概括:

同样,一场会议开下来,每个人被分配到了任务,在会议结束前,我一定会让每个人站起来,用一句话简单讲一下「我要做什么」。

交接工作的时候,也要养成这个习惯:对方跟你说了什么,记下来之后,立刻问他:「我复述一遍,你听听看对不对。」

然后,结合第一篇「简洁」的内容,简要复述要点。

这可以快速让双方建立共识。

有些讲沟通模式的书,可能会告诉你「结论先行」 —— 这其实不太准确。更严格的表述应该是「主题先行」。

主题是什么?其实,就是 沟通过程中最关键的信息。 它可能是结论,可能是讨论的话题,可能是核心问题,也可能是某个特别重要的消息,诸如此类。

跟我聊过的朋友,可能会知道,我是一个特别追求高效的人。所以,我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一定会先思考:

然后,再从这个核心主题,慢慢延伸、发散、演绎。

譬如说:跟朋友探讨合作,我会这样说:我想跟你聊聊合作的事情。我这边呢,看法是……我希望从你这边得到的信息是……

然后,如果话题延伸向其他地方,比如背景,经历,故事,案例,等等,再顺藤摸瓜转移过去。

在这个过程中,时刻注意「核心主题」,时刻思考「现在讨论的内容,跟核心主题有什么关联?」那么,就可以掌控好整个沟通过程。

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简单。沟通的目的是传达信息,那么衡量一场沟通是否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有多少信息得到了有效的传递。

那么,先明确核心主题,再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就相当于给整场沟通,划下了一个边界和方向:对于每一句话,我们不但能够知道「它说的是什么」,还可以知道「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这句话起到什么作用」。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知道,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每一条信息。

举个例子:当你迷路了,看地图的时候,第一时间是找什么?肯定是找「你现在所在的位置」,对不对?

只有知道了现在身处的位置,再找到目的地,你才能建立起一整条路径,知道应该怎么走过去。

这可以大大地节省沟通双方的认知资源。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人说话缺乏逻辑?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过于发散,没有紧扣沟通的主题,所以信息会显得非常「零碎」。这时,就需要对方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将零散的信息拼凑起来,尝试着去理解。

下次沟通时,试一试,先直接抛出主题,再通过主题,去延伸到其他信息和话题上,并始终围绕主题进行。

这样,你能够更有目的性地传递信息,对方也能更好地知道,应该把这条信息,放在认知里的哪个位置。

这个法则,主要用在提问上。

什么是封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同样是问职业规划,对比这两个提问:

显而易见,第二个提问非常明确、具体,我用一句话就可以回复他,他也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

但第一个提问呢?我可能需要反复问他好几句话,花上十几分钟,才能大致了解,他究竟想问什么。

如果把一个问题,看成一个开口,那么,开口越大,意味着问题越模糊、越开放,这时,对方能够给到你满意答复的可能性,也就相应更低。

反之,问题的开口越小,就意味着问题越明确、越封闭,这时,对方只需要提供「你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

比如这张图:

显然,第二种情况下,你获得想要的信息的可能性,比第一种高得多。

所以,当你向别人进行提问的时候,不妨参考** SPI 表达模型:**

然后,再用一个问题,将这三者结合起来。

比如:L先生,您好,我是某某专业毕业,无工作经验,但对互联网很感兴趣(S),我想进入互联网行业(P),请问哪些岗位比较适合零基础、无专业背景的人呢(I)?

这相对来说,就是一个比较明确、更好回答的问题。当然,如果能针对每一个要素,描述得更加完整,回答起来会更有针对性。

很多时候, 沟通的模式,其实就反映了一个人思维的模式。

提问、表达时过于模糊,不够封闭,很多时候,其实就意味着: 你自己也没有好好思考,而是把这个思考的责任,甩给了对方。

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沟通的场合,无论是批评还是褒奖,尽量落实到细节,这样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不仅仅是职业场合,平时沟通的时候,注意这一点,也能解决和避免许多问题。

如何落实到细节呢?可以参考 SBI 表达模型:

譬如说,你想表达对一个人的批评,可以这样说:

这样,就非常清晰、明确地将你的感受,传达给了对方。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模型也非常好用。

尤其是跟朋友、情侣闹矛盾的时候,如果能够不吵架、不诉诸人身,而是心平气和地将问题摊开来,告诉对方:你在什么时候,做的什么事情,使我产生了不好的情绪 —— 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解决误会和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问题完全摊开来,展示在面前,再去寻求一致共识。

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当你想说服一个人的时候,你通常会怎么做?

你可能会联想到上一期的内容:主题先行,传达信息点,简明扼要……

更进一步,你可能会想到这些:摆事实,讲道理,列数据,举例子,等等。

你可能会列出大纲,打一个腹稿,慎重组织语言,保持逻辑的严密性……

这些有用吗?有用。但足够吗?不够。

其实,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陷阱:

当你开始思考「我要如何说服他」的时候,其实已经犯了一个错误: 你将自己摆在了对方的对立面上。

什么意思呢?我们说「说服」,往往意味着一件事情: 用自己的观点、意见,去让对方信服,让对方同意自己的立场。 ——很多时候,这就意味着 「对抗」

你会发现,说服的本质就是对抗 —— 当你提问「能不能」「要不要」的时候,当你准备向对方提出异议的时候,当你认为对方「说得不对」的时候 —— 其实,你就已经开始进入了「对抗」的思维:

这是人的本能,人本身就是喜欢对抗的。

但这也是非常低效的。

这就是 3S 的第三个原则:Soft,软性、非对抗性。

心理学上有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则: 我们更愿意相信的,永远是「跟自己一致的人」的意见。

举个例子:比起广告、媒体宣传,你更愿意相信的,一定是来自朋友的推荐。因为前者很可能是在盘算着「把你卖掉」,而后者很多时候,是真心诚意为你好。

同样,当我们面临一些重要抉择时,比起咨询一些「高高在上」的专家,我们往往更愿意去寻求谁的意见呢?

大多数时候,是那些经历过相同困扰、但最终解决了的「同类人」。

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他们跟我们是「一致的」,提出的意见会更有价值,同样,我们接受起来也会更简单。——这就是著名的 「圈子效应」

这就相当于,你先在两个人之间划了一道沟壑,然后再开始沟通。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说服」,就是处于这种情况。

所以,你会看到,许多市场营销手段,都是这种模式。他们会告诉你:我曾经也跟你一样,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底层白领,拿着几千块的薪水,自从我如何如何之后,现在月入多少多少万,只要你怎样怎样,你也可以跟我一样……

相比起那种高高在上的导师姿态,这样的宣传口径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因为大家会觉得,他跟我们是「同类人」,他的经验,我们是可以复制的。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非对抗性」思路。

所以,我经常强调一个观点:大多数时候,争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为什么呢?因为一旦涉及「争论」,其实就已经将双方放在了对立面。

很多时候,争论的双方并不是真的要得出一个结果,而只是单纯地争一个输赢。

更具体一点说:很多时候,我们争的只是「说最后一句话的权利」。

想一想,对不对?

否则,只是浪费时间,徒增烦恼而已。

这也是一种「非对抗性」。只有这样,我们所消耗的时间、精力,才不会白白空耗在「填平沟壑」上。

那么,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非对抗性」呢?

我跟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总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作用是:它决定了讨论本身是否有价值。

原因很简单:如果连目标都不一致,那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比如说,如果你想探究清楚一个事物,而对方只是想抬杠,那最好的做法就是赶紧远离他。

在这个基础上,问自己第二个问题,则更加重要。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

你所着眼的, 是双方的「共同」,而不再是「不同」。

亦即,你会先跟对方找到一个观念的交集点,再在交集点之上,条分缕析地列出不同的地方,一点点摊开来讲,寻求达到共识。

这时,你们的立场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对手」,而是「战友」。

这就是一种更有效的说服模式。

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经常需要交涉的朋友,一定会了解:交涉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什么?

后者的效果,会远远优于前者。

回到一开始的例子:如果你要请研发部的同事帮忙,可以怎么说呢?

一个比较好的思路是这样: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到时要解决起来耗时耗力,会消耗咱们整个团队很多成本。所以不如现在先堵上这个漏洞,这样对咱们都有好处,如何?

当然,这未必百试百灵 —— 人总是复杂的。你同样需要陈清利弊、说清楚这中间的关节和脉络。

但当你开始这样思考,就已经是一步巨大的飞跃:你开始尝试着用「对方的视角」思考,而不是自己的角度。

而这就意味着:你开始试着将自己,放到跟对方相一致的立场上,开始将视角切换为「我们」。

比起传统单向、对抗性的沟通方式,这是一种更有效的做法。

我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进了一家店,店员非常殷勤地问「您需要什么?」往往会让我们不舒服。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自由地、不受干扰地,逛一逛商店,看一看东西。

最好,是在我们产生疑惑,陷入思考的时候,店员能够及时出现,帮助我们解开疑惑。

这才是我们的真实需求。

所以,有技巧的销售人员,会这样思考:我所要做的,不是把一件产品「卖」给你,而是建立双方良好的关系 —— 这种关系,可能基于情感,可能基于服务,可能基于双赢,等等。

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我们通过交涉和交易,使双方的核心需求,都更进一步地获得了满足。

这才是一种更高效的思考方式。

有心理学实验显示:倾向于感性判断的人,会更重视「借由外部信息进行决策」;而倾向于理性判断的人,会更重视「通过自己思考进行决策」。

所以,如果对方属于理性思考的人,那么不妨试一试:提供一些事实、数据、观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暗示,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

举个例子:

有朋友跟我聊过一个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她说:有一次去买首饰,挑了半天,咬咬牙买了一款,价格也不高。在包起来、递给她之后,店员说了一句话:您眼光真好,这个款式我自己也挺喜欢的,而且特别搭您今天的衣服呢。

关键点在哪呢?这句话是在成交之后说的,而非成交前。如果是后者,那么可能会让对方产生「推销」的心态;但是在成交后这样说,就在无意间肯定了对方「作出决策」的过程。

这会使客人感觉到「我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从而进一步产生好感。

原因很简单: 人都是喜欢被肯定、被证实的 ,同样,会对肯定自己的一方,抱以更高的好感。

同样,在向上级表达建议的时候,更好的方式不是「主题先行」「简明扼要」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而是提供更多的参照条件,让对方进行思考,得出「更好的」结论。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是涉及理性判断,人永远都会更加信任「自己想出来」的东西。

当然,前提是,你提供的参照条件,要尽量正确、全面、严谨,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

所以,这也对你的能力和思考的严密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觉得上面的方法都有一些难度,那么这一条,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落实的。

不妨这样问一问自己:日常沟通中,你说过多少次「不是」,又说过多少次「对」?

很多人在表达意见的时候,喜欢先说一句「不是」,然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其实,当你说「不是」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将双方摆在对立面了。

对方也许不会立刻感受到,但很可能会在潜意识里,因此产生不满、防备和芥蒂。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即使你说的是对的,对方也有可能不会立即接受。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可以参考 PDB 表达模型:

用在日常沟通中,可以类似这样:

顺便说一句,这个模型,用在对下属的训诫和教育中,也非常好用。这可以减少彼此间的对抗性,让下属能更听得进去。

坚持这个习惯,将其内化,你会慢慢发现,别人会更愿意聆听你的观点。

<<<L先生说 学习笔记

营销学第二十六章第七节:为什么说市场营销理念的产生是企业经营观念的一次飞跃?答案:在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企业考虑问题的逻辑顺序不是从既有的生产出发,以现有的产品去吸引或寻找客户,而是从市场上的消费需求出发,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组织生产和销售,以期满足客户的需要。企业通过市场研究,力求在消费需求的动态变化中不断发现那些尚未得到满足的消费需求,并通过产品开发、价格、渠道、促销等策略的制定去满足这种需求。 从我书上给你抄下来的,100%标准答案,呵呵,我也做业务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2991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