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无法治愈近视,那为何还造就了一个百亿级市场?

近视手术无法治愈近视,那为何还造就了一个百亿级市场?,第1张

你可能某一天突然发现,某个同事或朋友摘掉了眼镜,问其原因,答案大概率是:做了一个飞秒。飞秒是指飞秒激光近视手术,最近几年很受欢迎,做了飞秒,很快就能摘掉眼镜。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或者一种手术,能把我们的近视治好了。“近视的手术,仅仅是为了给大家摘眼镜,近视的状态是永远没有变化的,尤其是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引起我们眼球的变化……视网膜变得越来越不健康,最终有失明的可能。”近视手术无法治愈近视,那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做近视手术?为何还成了一个百亿级市场?

一、 近视的人越来越多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上,走在大街上,戴眼镜的人随处可见。有一些小孩子,上幼儿园就戴上了眼镜,极个别小学生就已经高度近视。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人。这从全球来看都很高,亚洲近视发生率高于欧美,中国近视发生率居亚洲首位,高达48.5%。权威调查数据也显示,中国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青少年近视话题频上热搜。

据国家卫健委去年年初公布数据,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2.7%,较2019年(50.2%)上升了2.5个百分点,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 高中生为80.5%。

二、谁在做近视手术?

最近几年,做近视手术的人越来越多。《国人近视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近视手术量同比2018年增长近75%。可以确定,2021年的近视手术数量仍在保持增长。谁是近视手术的主要人群?整体来看,做近视手术主要有两大群体。第一大群体是,“学生党”。青少年学生群体是近视主要人群,学生自然是近视手术的主要人群。近视手术一般来说要求年龄在18岁以上。前述白皮书数据显示,20岁至24岁的年轻人群占比超过四成,是近视手术主力军。学生近视人群选择做近视手术有很多种原因,比如出于外在形象,也包括征兵入伍、空飞、空乘等职业类的需求。

第二大群体,年轻上班族。数据显示,25岁至34岁的上班族对近视手术越来越“情有独钟”,2020年上班族近视手术量同比2018年增长58%。对年轻上班族来说,在工作和生活中,戴眼镜很麻烦,上班族有收入,有经济能力支付手术费用。

三、近视手术为何成了一个百亿级市场

越来越多的人做近视手术,这让眼科医院忙起来了,让眼科成为一条热门赛道,更成为了一门生意。从市场空间、医院数量增速、资本流向,以及企业盈利情况等方面来看,眼科赛道越来越火。

首先,市场大:眼科是一条热门赛道,是千亿级市场规模的大行业。眼科行业空间大,天花板高,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行业年复合增速在15%左右。眼科手术,其中近视手术是一个几百亿级规模的大市场,连年保持增长趋势。

其次,医院多:眼科医院增速明显,民营眼科医院数量增速非常明显。2018年以前,公立医院在整个眼科医疗市场领域占主导地位,但此后民营眼科医院规模以20%左右的增速持续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速为20.23%。截至2020年底的数据显示,中国眼科医院数量为1061家,同比增长12.3%,其中民营眼科医院数量为1005家,公立眼科医院数量为56家。

第三,赛道热:国内外社会资本纷纷涌进眼科赛道,进行全产业链投资布局。

资本纷纷涌进眼科赛道,包括红杉中国、高瓴创投、百度风投、基石资本、淡马锡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参与了国内眼科领域的投资,布局眼科医疗、眼科医药及眼科医疗器械等全产业链。

第四,能赚钱:眼科医院盈利能力强,堪称“暴利”。

行业数据显示,在很多专科医院,眼科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9%。

比如,头顶“民营眼科第一股”光环的爱尔眼科,上市后12年里,其营收及净利润增幅均超过24倍。爱尔眼科财报披露,2021年爱尔眼科营收为150.01亿元,净利润为23.23亿元。

小结来看,近视的人越来越多,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再加上眼科医疗行业的发展,眼科医院数量的增多,再叠加资本助推等市场因素,近视手术就这样很快成了一个百亿级市场。

四、近视手术热潮暗藏多面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做近视手术,上市眼科医疗公司业绩持续增长,赚得盆满钵满,背后也暗藏着看不见的多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眼科医院过度营销,加深社会“近视焦虑”。

无论是在户外,还是在互联网上,各类“恢复视力”广告铺天盖地,极力宣传自家的手术效果。

眼科医疗企业的过度及泛滥的广告营销宣传,直接加深了家长、学生,以及年轻人的“近视焦虑”,成为了幕后最大的推手。

第二,行业快速野蛮生长,诸多弊端开始暴露。

资本纷纷涌进眼科医疗市场,行业掀起了上市潮,进一步推动了眼科市场迅猛发展,如今各种深埋下的诸多弊端和问题开始暴露。眼科医疗行业诸多弊端正在加速显现,各界对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强监管规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五、 结语

近视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年轻人、学生对矫正近视有需求,近视手术成为一个百亿级市场,但却呈现出了明显截然不同的多面性。

但从医学专业及严谨角度来看,近视手术并非适合所有近视人,要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甚至有可能碰到后遗症,所以要科学看待近视问题,做近视手术也要选择专业正规医院。

国外网络营销行业比较成熟。起步早,技术成熟,领先国内10年以上。下面以美国为例进行分析: 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过美国。行业普遍认为,美国线下零售企业的整合度和集中度较高,供应链效率更强,电商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价格和效率的优势不明显,所以造成规模相对落后于中国。美国的网络营销发展具体情况如何?一. 增速保持平稳美国电子商务占到整体零售市场的份额逐年提高,2013年电子商务市场销售规模约为2630亿美元,占比达到5.8%,仍处在较低位置,低于中国目前近8%的水平。2013年美国电子商务市场增速16.6%,近几年增速已趋于平稳,同期整体零售市场规模增速为4.3%。对比美国电子商务市场增速和整体零售规模增速,电子商务增速近4年年均16%左右,同期整体零售市场增速年均5%左右。二. 品类有所差异从电子商务的品类份额来看,电子数码、服装配饰、汽车和配件是电商市场中份额最高的三大品类,2013年在电商中的占比分别为21.8%、17.0%、10.4%。在中国,2013年网络零售市场中,品类占比前三名的则是:服装鞋帽、3C家电、化妆品类。以分品类增速来看,图书音像、服装配饰、汽车和配件是增速最快的三个品类,2014年预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2%、16.3%、15.8%;增速较慢的三个品类是文具、家具家居、食品饮料, 2014年预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7%、14.1%、14.8%。三.移动电商高歌猛进据eMarketer报告,测算美国2013年移动电商零售规模达到384亿元,同比增长56%,远高于电商整体增速。从设备占比来看,智能手机逐渐减小,平板占比逐渐提升,并成为主流;预计2016年,平板占比将达到70%,智能手机占比降为28%。估算美国2013年约有1.18亿人通过移动设备浏览商品,占到电商购物者数量的62.2%, 其中7260万人通过移动设备至少完成一次购买行为,人数同比增长38.3%,这一数字有望在2016年增长至约1.2亿人,2016年移动设备购物者渗透率预计将达到84.6%。四.全渠道时代来临2013年超过60%的美国零售商将“全渠道”作为其重要性排名第一的公司战略。渠道变革的四个中,最终的全渠道阶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消费者自然地在各种现实和虚拟的购物环境之间转换,且这种转换越来越是无意识地,渠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全渠道时代,消费者购买行为不再是电商时代简单的“线下体验,线上下单”, 渠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门店和移动终端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见图10)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来看,朋友在社交网络上的推荐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决定性的因素,而由于社交网络的移动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移动端的重要性。(在消费者最关心的五项全渠道能力中,按第1条与第4条展示了“一致性”的要求,第1条要求价格一致,第4条要求商品分类一致(意味着线上难以扩品类),这要求零售商在全渠道的过程中,将原先专注的品类继续深耕,而不是在跨渠道的过程中简单地跨品类。第2条、第3条、第5条展示了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需求,但背后所要求的是零售商对其所经营的不同品牌的每一件单品和背后的供应链有极强的掌控能力。随着移动端消费的扩大,线下零售企业更能发挥其线下门店的优势,迎来全渠道时代,以消费者为中心,线上线下的界限将逐渐模糊,门店和移动终端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但同时对零售商能否对其所经营的不同品牌的每一件单品和背后的供应链有较强的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附:美国主要电子商务网站(TOP 10) 根据美国“FAVORITE 50”最受欢迎的50家电子商务网站排名:排名前10位的网站中,除Amazon(B2C)和eBay(C2C)外,其余均为传统线下零售企业; 这些线下零售企业本身就是各自品类的巨头,他们在拓展线上并没有盲目地往平台化的方向发展,而是发挥自身品类的商品、供应链、客户(会员)等方面的优势,更为专注;如:超市: Walmart 、 Target ;电子数码: BestBuy;百货及服装: Kohls、 JCPenney、 Macys、 OldNavy。参考资料:刊登于《连锁》2014年6月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3459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