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以什么为旅游经营理念?

阆中古城以什么为旅游经营理念?,第1张

风水古城——四川阆中和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一同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列四大古城之中。2004年,又成功跻身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阆中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科甲鼎盛、古迹众多 、文物璀璨,古城的地理环境、城市选址及建筑布局,融山、水、城为一体,契合传统的风水理论。古城之中,三国文化、科举文化、宗教文化交相辉映,被专家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典范”。2006年至2008年三年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达46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多亿,然而在2006年前,阆中年接待游客不足30万人次,阆中这座沉睡千年古城再次“复活”,这对四川旅游业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旅游奇迹,这个景区能开发成功在四川乃至中国旅游界都具有深远意义。是什么让它如此成功? 以下将从景区开发、经营管理、核心竞争力打造、线路设计,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做简单解码。

解码一:体制创新是成功的保障

“政府主管,企业运作,政府营造环境,企业经营市场”,这是阆中市政府为开发阆中旅游,而实施体制创新策略。在05年底,阆中市政府成立四川阆中名城经营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投公司”,市长任董事长、分管旅游的郭宗海副市长任总经理,公司对古城进行独家开发经营,整体规划、市场化运作。使古城的所有权和开发权、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名投公司设立两个职能部门,经营部和投资管理部。经营部负责古城旅游的经营管理,制定营销计划、策划执行古城内的活动、销售网络建设等;投资管理部负责融资和古城资源调配等。后来被业界称“阆中模式”。这是对国有旅游资源,政府经营的一种突破,也是对旅游开发方式的突破,政府成为指导者、协助者,企业成为古城开发的主导者,这体现了当地政府在发展旅游业上的一些观念和体制上有益尝试。对四川后来的旅游风景区的开发起到了非常大的典范作用。

解码二:重视市场调查,产品配置顺应市场

“名投公司”,在开发阆中古城之际,正是我国旅游从自然观光向休闲度假旅游快速转型之时,国内大量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卖点的景区,经营日趋艰难,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走马观花”赶路型旅游了,而是更喜欢在旅游的过程中使身体和身心得到放松。

如何开发阆中古城,古城以什么样的形象面对市场,通过对国内外许多古城、游客做了大量的调查,对本地主要市场的需求做了详细的分析(当时的他们的市场策略是先做成渝两地市场,在成熟后将营销模式复制到其他市场中),他们发现成都、重庆旅游需求潜力和欲望相当大,两地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呈典型的休闲度假特征,因此,在后来的项目设置、引进、古城资源的组合上就基本按照市场的需求来设置。

在节目设置上,白天有张飞巡城、巴象鼓舞、复古马车、秀才中举、阆中傩戏、坐游船游江等,夜间有皮影戏表演、民歌对唱、放河灯祈福、街头艺人、更夫打更等,坐在有着2300多年的古城里,感受跨越时空的错觉,丰富的消费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常规旅游销售线,名投公司选取古城几十个景点最具特色的景点组成套餐,以套票的形式打包销售,根据游客的消费需要,分为三种,其中“贡院+张飞庙+华光楼+民俗会馆”最受游客喜爱,为了更好的让游客游览阆中,以阆中作为目的地旅游,设计出阆中古城一日游产品线、阆中古城+锦屏山+嘉陵第一江山二日游产品,作为旅游线产品,设计出阆中+剑门关、阆中+仪陇、阆中+广安等产品,点面结合,多种方式推介销售阆中古城。

解码三:科学规划,策划设计独到

“谋定而后动”,对于景区开发更是如此,为了更好的释放古城资源能量,“名投公司”通过考察最后确定北京绿维创景旅游规划公司为阆中古城做规划,遵循“修旧如旧,保护古城风貌”的原则,与古城风格不相符的建筑一律拆除,对古城内经营业态做规划调整,恢复古代街市风貌,同时恢复古城原有已经毁坏建筑。恢复修建了中天楼、火神楼、风水文化博物馆等。投入资金全面翻新古城街区街面石板路,再现古城古街风貌。

引进经过市场考验过后具有一定生命力的项目,引进后又就地改进创新,为了盘活古城沿江的土地资源,通过招商,引进上海大众地产、浙江东海置业等地产企业,根据规划统一部署,沿江修建了“中华阆天城”、“城南天下”、“嘉艺广场”,不仅改善了古城沿江风貌,而且成为游客休闲新场所。

解码四:凸显核心竞争力,提炼推广口号

阆中水绕三方,山围四面,嘉陵江绕城而过,呈一个巨大“U”字型。 风水理论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俱全,被专家称为传统风水理论的典型模式,古城棋盘式建筑风格,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风水理论的一座城市,被誉为风水古城,被确定为中国风水观光旅游目的地,2300年的历史积淀,多种文化交相辉映,保存完好的1.78平方公里的古城区,是目前中国四大古城还生活居民的唯一古城,被专家喻为活着的“古城”,(其他古城多是商业经营为主,基本没有当地居民居住)。

阆中新城与古城有多条街道和马路相连,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古城,由于当地政府的保护,古城既有历史的沉淀的烙印,同时充满了现代气息。结合阆中古城的特征,提炼出“天、地、人·古韵遗风 山、水、城·风情阆中”作为阆中古城的营销口号;,巧借唐代大诗人杜甫名句“阆中盛事可断肠,阆中城南天下稀”作为提炼形象口号,阆中天稀,与四川境内其它景区构成“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阆中天下稀8221凸显阆中古城核心竞争优势。体现资源的稀缺、稀有,是人们寻幽访古、休闲旅游的绝佳去处。

以表现美丽中国的古城文化为主线,走进古城品读城里学问的情怀,倾听城外多情的天籁。天地造化的神秘风水;江山缠绵的神奇风光;日月眷恋的神化风景;精华荟萃的神韵风情;通古博今的神采风度;继往开来的神圣风尚;穿越时空的神往风采构成了天人合一、锦绣灿烂的时代画卷。

通过许晴、方中信两大知名影星在影片中拜张飞庙、登中天楼、游清代贡院、看秀才赶考、观张飞巡城、赏川北民俗活动等游览我市特色旅游资源过程中逐步演绎出的浪漫传奇的古城之恋,全面展现了阆中古城多元厚重的文化、秀美绝伦的景色.

再辅以高清数字电影拍摄、直升飞机航拍录制、三维特效制作、数字剪辑合成等手段,让广大观众和游客通过影片品读出城中学问情怀,倾听来城外多情天籁。

扩展资料

阆中之恋的文化:

本源文化

阆中古城是中华民族本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路史》注:“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得名,乃阆中渝水(即嘉陵江古称)之地。”华胥是伏羲的母亲,伏羲的母亲在阆中,由是阆中与甘肃成纪、河南陈州就构成了伏羲文化的链条。

巴人文化

阆中古城在古代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文化。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巴国的最后一个国都定于阆中,秦末,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七姓巴人组成汉军前锋,助刘邦“还定三秦”。

还可以从“巴文化活化石”巴人舞以及川北灯戏、傩戏、牛灯竹马等流传于阆中民间的民俗艺术中,看到饶有特色的巴人遗风。

风水文化

阆中古城风水文化独具特色。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的中游,其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聚结形成严密缰绕合护的形胜之地。“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

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其城市选址是按照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龙”、“砂”、“穴”、“水”的意象。在四川省旅游局制定的旅游总体规划中,已将其列为“中国风水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阆中之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5254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