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营销

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营销,第1张

跨国零售企业本土化战略的成与败——Carrefour与Tesco在韩国市场经营的比较

摘要:本文从品牌文化、运作模式、营销技术以及人力资源与营运管理等四个方面比较了Carrefour与Tesco两者在韩国市场上不同的本土化战略,分析了两大企业成败的原因,从而得到了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注重解决文化冲突、以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占领国际市场等一系列值得中国零售企业学习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跨国零售企业;本土化战略;韩国市场

一、引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思想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国际经营战略准则就一直是企业家和学者的热门议题。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尤其是本土化战略,它无疑是实现企业跨国经营的重中之重。

所谓“本土化”是指跨国企业在海外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充分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而在技术开发、资金筹措、人力资源、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实施当地化策略,具体可包括适应当地文化,利用本地经营人才和资源组织生产、销售与提供适应特定地域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零售行业是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流通行业,其生产经营活动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零售业想要实现国际化扩张,一方面必须通过在他国设立分支机构来实现,并且它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深受国内文化环境影响的普通消费者;另一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零售业往往会受到东道国在政策和法规上的更多限制。所以,本土化战略对跨国零售业公司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Carrefour与Tesco在韩国本土化战略的比较

(一)案例背景。

Carrefour是法国最大的国际化零售企业,全球第二大连锁零售商,2008年被列入《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的第33位。而Tesco(乐购)是英国第一大零售商,全球排名第三。两大企业分别在1996年和1999年进入韩国,但各自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前者在2006年发表了《Carrefour正式确认撤离韩国》的声明,承认经营失败;而后者目前在韩国已拥有66家大卖场和72家生鲜店,截至2008年2月,实现的销售额约为27亿英镑,是惟一一家在韩国成功运营的大型外国零售商。同样是全球知名的零售企业,有着成熟的经营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却在韩国市场上运营大相径庭。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通过比较两大零售企业在韩国的本土化战略,从中不难发现本土化战略的成败是导致两大企业不同命运的最大原因。

(二)比较分析。

下面从品牌文化本土化、运作模式本土化、营销技术本土化以及人力资源与营运管理本土化四个方面将Carrefour与Tesco进行比较。

第一,品牌文化的本土化战略。事实上,Carrefour与Tesco在韩国的投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独立注资,直接进入韩国市场;而后者则是与韩国知名的三星集团合作,采用合资的方式进入。尽管Tesco在合作之初已持有企业89%的股份,但是他们仍将“三星”加在品牌名称的前面,将其店铺的命名为“Samsung-Tesco Home Plus”。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韩国排名第一的“三星”品牌其价值在2000年已达到了52亿美元。Tesco每年向三星集团额外支付4亿美元作为品牌使用费,尽管如此,他们已经省去了大量的前期推广费用与客户开发成本,并迅速获得了消费者资源。事实证明,Tesco的这一做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三星”在韩国国内的知名度不仅可以抵消人们对于Tesco这一个外来品牌的反感,而且还迅速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信任与青睐。与之相比,Carrefour虽然在法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品牌,但是对于有着较强排外心理的韩国人来说,接受一个外来品牌的程度和速度远不及接受“Samsung-Tesco”这样一个混合型的品牌。

事实上,Tesco选择三星作为合作伙伴是其成功的最大因素。三星在韩国的成功背景给Tesco带来的不仅仅是品牌上的效应,而且还给其经营活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利益。Tesco这种先与投资东道国零售企业合资,进而再谋取合资企业中的控股权,达到全面进入投资东道国目的的方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并且稳健的战略。

第二,运作模式的本土化战略。“科学化选址”被称为是Carrefour六大黄金定律之一。依据“郊区包围市中心”的策略,他们多在单位租金相对便宜而占地面积更大的郊区设立自己的卖场,公共汽车8公里车程,不超过20分钟的心理承受力是他们选址的原则之一。但是,韩国消费者并不像欧美消费者那样周末开车前往超市一次性采购一周所需的商品。韩国人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家庭主妇十分讲究新鲜度,如果每天要到交通不便的远郊购买食品,即便是价格便宜也无法吸引到他们。Samsung-Tesco的门店多设立在距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段,在选址策略上更加符合韩国人购物的习惯。此外,在同行竞争中,韩国本土的零售企业是最为强劲的对手。Tesco选择先在首尔之外的二级城市设立店铺,在与较弱的对手竞争中获胜而得到信心与实力上的增强,进而全面占领韩国市场。

在经营模式上,Tesco推出了“复合购物(multi-shopping)”的概念,其商场分为多层,除大型的超市之外还开设各式餐厅、服装店、照相馆、花店等,使其整体上具备了类似于百货店的功能。在韩国,人们去卖场购物并不单单是为了采购日常生活必需品,他们还希望在那里获得更多的娱乐与休闲。这样的做法跟韩国本土零售企业的运作模式如出一辙。而Carrefour在其运营之初则完全缺乏这方面的考虑。他们的卖场规模巨大,但仅仅是单纯地完成了一家超级市场的功能,而忽视了韩国人对于复合消费的需求。

此外,与当地供应商的配合程度决定了跨国零售企业的经营成本。像Carrefour和Tesco这样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是靠低价策略来获得利润。因此,控制成本是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然而,韩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市场,韩国经济主要由数量较少的几个家族集团控制,这些企业的业务范围可谓无所不包。单单三星集团旗下就有数量可观的这类制造企业,Tesco因为与三星集团合作而快速、便捷地与当地供应商建立了联系,拥有了丰富而且低成本的商品资源。相比之下,单打独斗的Carrefour就自然而然地处于了劣势地位。无法实现低成本控制对于以薄利多销为战略优势的Carrefour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另外,Carrefour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是其利润的一大来源。但是,这在韩国这是行不通的。因为韩国法律规定,“大规模销售性企业在对供货商提供的商品进行促销时所产生的不直接与供货商有关的费用,不得要求供货商来承担。”因此,Carrefour又变相蒙受了利益上的损失。

第三,营销技术的本土化战略。零售企业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其服务是提供商品供消费者购买为主,所以这就要求零售商必须在商品结构、服务等方面尽可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习惯和要求。一般来说,韩国人会每天前往超市购买当天所需要的食品,所以在商品中必须有充足的新鲜食品。Tesco在门店提供的新鲜食品比例大约为40%,而Carrefour却只有30%。韩国本土的超级市场在装修和商品陈列上虽逊于高档百货店,但是他们提供同样质量的服务。Carrefour与Samsung-Tesco相比起来,在服务上显得较为粗放,无形中拉远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此外,韩国国内的商品陈列台高度一般是1.6米至1.8米,而Carrefour陈列台的高度是符合欧洲人身高的是2.2米,韩国人普遍感到不习惯。类似的细节不难反映出Carrefour在经营理念上缺乏“入乡随俗”的精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第四,人力资源与营运管理的本土化战略。Carrefour在韩国设立分公司,但并不放手使用本国人担任要职,初期其总经理和店长均由法国人担任。但是对运营速度较快的零售业而言,具体的业务都要同总公司协商,公司的决策过程缓慢而导致业务效率低下。而Samsung-Tesco的总经理是一直在三星公司任职的韩国人,其管理层中除了3个人由英国总公司派遣而来,其余都是韩国本地人。Tesco不仅在人力分配上大胆起用本地员工,而且英国总公司将经营与决策的权力全权交给了韩国的管理团队。另外,Carrefour与普通员工的矛盾也比较突出。根据韩国劳工部的统计,2004年7月1日共有5600名韩国Carrefour员工由于工资待遇问题而罢工,致使韩国Carrefour所有门店关闭一天。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Carrefour在进入韩国市场之后,仍然固执的沿用其全球化的统一模式来展开经营活动,尤其运作模式和营销技术上忽略了韩国人的消费习惯与偏好。而Tesco与三星集团合作,采用了迂回的战术,却达到了最终成功的目的。

三、两大零售企业在韩国经营成败的启示

首先,对于跨国零售企业来说,本土化战略应当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为准则。从Carrefour与Tesco两个成败案例的比较中不难看出本土化战略对于跨国零售企业的重要性。而零售企业的本土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占领东道国的消费市场。Carrefour与Tesco作为两大国际级的企业都拥有各自完善的经营理念。但是,Carrefour在进入韩国市场后一直固守自己的全球化经营模式,在运作和营销等诸多细节方面忽略了消费者的需求,这正是他们失败的最大原因。对于跨国零售企业来说,不了解东道国消费者的习惯,不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偏好,就会失去成功发展的可能性。

其次,通过适当的本土化战略化解在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文化深深影响企业的经营,尤其在跨国经营中,来自不同民族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容易在企业内外部形成摩擦,这就是文化冲突。如何化解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矛盾冲突是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Carrefour在韩国经营过程,由于主要管理层为法国人,他们与普通员工之间就因为文化理解上的不同而造成一系列的劳资纠纷;另外,Carrefour固守自己的国际经营理念,在营销过程中忽视了许多细节因素——比如货架高度、商场功能、商品结构等而失去了当地消费者的喜爱。事实上,通过一些本土化的策略是可以化解文化冲突的。比如,企业在投资前对东道国的文化环境进行评估。对东道国环境进行多方面的综合了解,重点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等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方案。又如,注意在东道国树立良好的形象,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以一个健康向上的企业形象,加深外部环境中顾客、供应商还有政府等一些组织对其的良好印象。这样就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解决不同文化给企业所带来的冲突。

再次,在国际扩张的过程中,曲线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方式是一种有效而稳健的方式。合资与合作是零售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的一条捷径。总的来说,Tesco在韩国经营的成功,最大的原因是在于它选对了合作伙伴。三星集团带给Tesco的是一个成熟而响亮的品牌名称,完善而低价的进货渠道,单单这两点,对于一个外来的零售企业来说已经是巨大的利益了。尽管Tesco在进入韩国市场之前就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大型零售企业,但是他们在韩国市场上显示出了良好的耐心。1999年,Tesco与三星集团合资成立Samsung-Tesco Home Plus店,Tesco当时占合资企业89%的股份,而到2007年7月,股份额已升至99%。相比之下,Carrefour早于Tesco进入韩国市场,但实其采用直接进入的方式,表现出一系列的“水土不服”而最终退出韩国市场。Tesco通过与当地零售商合作的方式撬开了坚硬的韩国市场之后,还虚心地逐渐本土化,改变自身以适应市场,最终在强势的本土零售业中取得一席之地,其国际化本土化的经营理念和态度得到韩国消费者的认可。Tesco这种跨国经营方式在泰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也获得了成功。随着中国零售企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由合资合作而展开步步为营的营运战略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 曹慧平,孟庆超.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

[2] 陈宏付.论跨国零售业本土化战略及其影响[J].企业经济, 2006, (1).

[3] 陈艳艳.Tesco乐购在中国提速[J].中国新时代, 2008,(8).

[4] 金主宪.Tesco通过法人合作进入韩国市场的战略[EB/OL]. http://cafe.naver.com/ak573.cafe?iframe_url=/ArticleRead.nhn%3Farticleid=2521

[5] 陈社豪.家乐福的经营特点及其对中国零售业态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6.

[6] 金英振,郑哲焕.“韩国化”战略逐渐立足世界[N].朝鲜日报, 2007.10.18.

[7] 王桂朵.家乐福撤出日韩市场的原因及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8).

1、美诺华(603538):

经营范围:片剂、胶囊生产。医药原料及中间体、化工原料及产品的销售;医药原料、制剂、硬胶囊及中间体的研发;自营或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禁止或限定经营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短期均线组合多头排列,个股所在板块受游资追捧, RSI临近超买区,总体而言技术面表现较好。行业近期处于震荡阶段近期小市值、前期涨幅大、低估值、低成长性的股票表现较好,公司与市场风格匹配度低。

2、恒宝股份(002104):

经营范围:智能卡、磁条卡、票证、票据、密码信封、智能标签、智能终端、商用密码产品及相关系统软件、读写机具的研发、生产、销售、检测、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网络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支付、物联网、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半导体模块封装生产、检测及技术咨询;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道路货物运输。

KD和RSI指标呈多头排列且连续多日处于上行趋势,总体而言技术面表现较好。行业近期走势处于下降通道近期小市值、前期涨幅大、低估值、低成长性的股票表现较好,公司与市场风格匹配度高。

3、宁波能源(600982):

经营范围:电力电量、热量、灰渣的生产及其咨询服务。

走出光头阳线和出水芙蓉形态,短期均线呈空头排列, MA60呈上行趋势形成短期支撑,均线背离后股价剧烈震荡,总体而言技术面表现较好。行业近期走势处于下降通道近期小市值、前期涨幅大低估值、低成长性的股票表现较好,公司与市场风格匹配度一般。

4、明阳智能(601615):

经营范围:生产经营风力发电主机装备及相关电力电子产品;风电工程技术及风力发电相关技术咨询、技术进出口业务;高技术绿色电池、新能源发电成套设备、关键设备及相关工程技术咨询、技术进出口业务;风电场运营管理、技术咨询及运维服务;能源系统的开发;能源项目投资、开发及经营管理;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储能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效管理;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

短期均线组合空头排列, RSI和KDJ指标呈空头排列且连续多日处于下行趋势,总体而言技术面存在风险。行业近期走势处于下降通道近期小市值、前期涨幅大、低估值、低成长性的股票表现较好,公司与市场风格匹配度般。

5、智飞生物(300122):

经营范围:批发生物制品;境外疫苗代理进口及销售;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技术咨询服务;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仓储服务;生物制品市场推广宣传服务;普通货运、货物专用运输

短期均线组合多头排列, KDJ指标呈多头排列且连续多日处于上行趋势,总体而言技术面表现较好。近期港资持股比例由2.31%上升至2.45%,并助资金也呈净流入状态。行业近期处于震荡阶段近期小市值、前期涨幅大、低估值、低成长性的股票表现较好,公司与市场风格匹配度低。

6、广生堂(300436):

经营范围:凭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销售:片剂、胶囊剂、茶剂、颗粒剂、原料药、人工天竺黄;凭食品卫生许可证生产销售保健食品;出口:本企业自产的医药制品;进口: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药品、保健食品、食品的研发及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走出三个白武士形态,拉出长下影线,短期均线组合多头排列,MACD红柱连续多日放大, MACD各项指标处于上升趋势,RS指标是多头排列且连续多日处于上行趋势,个股所在板块受游资追捧, KDJ和RSM临近超买区,总体而言技术面表现较好。

7、保利发展(600048):

经营范围: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屋租赁;建筑物拆除;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服务;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建筑工程后期装饰、装修和清理;土石方工程服务;建筑物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系统安装服务;酒店管理;商品批发贸易;商品零售贸易。

MACD出现水上金叉,短期均线组合出现金叉,个股所在板块受游资追捧,总体而言技术面表现较好。近期港资持股比例由4.98%下降至4.71%。行业近期走势处于下降通道

8、通威股份(600438):

经营范围:饲料加工;水产品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食品制造业;兽用药品制造;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燃气、太阳能及类似能源家用器具制造;计算机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渔业、畜牧业;畜牧服务业、渔业服务业;兽药经营;太阳能发电;电力供应;电气安装;工程设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环境治理业;商品批发和零售;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进出口业;互联网信息服务。

短期均线组合多头排列,总体而言技术面存在机会。近期港资持股比例由5.03%下降至4.99%。行业近期处于震荡阶段近期小市值、前期涨幅大、低估值、低成长性的股票表现较好,公司与市场风格匹配度低。

1、自己调查,你拿个小本子到药店一一查找

2、可以查阅一些相关药品调查报告,下面应该有你要找的

2005-2006年中国医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医药产业现状

第一章 中国医药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医药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中国医药各子行业经济对比

一、2002—2005年中国医药各子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医药各子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医药各子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国医药各子行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中国医药行业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中国医药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医药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医药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国医药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四节 中国医药各产权经济运行

一、2002—2005年中国医药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医药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医药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国医药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二章 医药投资特性与投融环境

第一节 医药行业投资特性研究

一、医药业行业特性

二、医药行业地位

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四、医药上下游产业链

五、医药行业壁垒

第二节 2004年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研究

一、产业政策

二、市场准入条件

三、行业与市场管理体制

四、相关政策环境

五、行业改革

第三节 医药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一、各子行业投资价值

二、中药类公司最具投资价值

三、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四、医药投资业的五处风险

第三章 我国医药行业热点回顾

第一节 GMP认证分析

一、GMP认证对市场的影响

二、关注中小制药企业GMP认证

三、GMP认证后我国医药行业产能整体过剩情况仍加剧

四、后GMP认证时代的营销走向

五、制药企业将如何巩固和扩大GMP认证成果

第二节 并购热潮分析

一、透视医药企业并购风云

二、医药行业重组的动因、特征和趋势

三、我国医药行业并购浪潮成因及特点分析

四、国际医药企业购并动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五、2004医药行业再掀并购、重组高潮

六、并购重组将成为中国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主旋律

七、对医药行业并购重组的预测分析

第三节 医疗改革分析

第四章 医药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第一节 总体投资情况

一、新建、在建项目数量

二、投资项目的子行业分布

三、资金使用方向

四、投资资金来源

五、投资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六、投资项目完成情况

七、投资效益及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重点投资项目分析

一、化学原料药企业项目

二、化学制剂企业项目

三、中药企业项目

四、医疗器械企业项目

五、生物制药企业项目

第二部分 全球医药市场分析

第五章 全球及其主要地区市场规模情况

第一节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情况

一、2002—2005年医药全球市场规模发展情况

二、2002—2005年全球医药市场分地区销售情况

三、2002—2005全球主要治疗种类排名及其销售情况

四、2002—2005全球畅销处方药销售额及其增长情况分析

五、2001~2002年全球十三大药品市场销售情况(分国别)

六、2003年及其以后新药开发动向

第二节 世界非处方药转换市场分析

一、Rx向OTC转换的总体趋势

二、Rx向OTC转换的驱动力

三、Rx向OTC转换的安全机制

第三节 美国医药业现状分析

一、美国医药市场总体状况

二、美国医药市场现状分析

三、美国现代医药零售管理

第四节 日本

一、日本医药市场总体概况

二、日本汉方药材生产概况

三、日本医药市场的国际化变局

第五节 欧洲

一、欧洲医药市场概况

二、医疗管理制度美欧的差异性分析

三、欧洲医药市场分析

第六章 全球医药领先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医药领先企业总体情况分析

一、2003—2005年总体经营情况分析

二、研发投入情况分析

第二节 辉瑞制药2003—2005年经营情况

一、2003—2005年总体销售情况

二、主要产品2003—2005年销售情况

三、新产品研发及其上市情况分析

四、企业经营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三节 罗氏制药2003—2005年经营

第四节 百事美施贵宝2003—2005年经营

第五节 瑞士诺华制药2003—2005年经营

第六节 默克制药2003—2005年经营

第七节 葛兰素史克2003—2005年经营

第八节 印度南星制药2003—2005年经营

第九节 世界主要生物制药公司2003—2005年经营情况

第七章 全球医药研发状况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医药研发情况分析

一、世界医药开发研究现状分析

二、世界医药开发研究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全球已经过期及即将过期的专利药物情况分析

一、专利已过期或将过期的专利药

二、1998—2007年全球过期专利畅销药物情况

三、全球抗病毒药物研发情况

第三部分 化学制药产业

第八章 化学原料药产业

第一节 化学原料药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化学原料药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原料药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化学原料药产量情况分析

一、2002—2005年产量增长情况

二、2004—2005年化学料药分月变动情况

三、化学原料药主要地区产量情况

第五节 化学原料药主要地区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河北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三、浙江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四、山东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五、黑龙江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六、江苏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七、天津地区化学原料药产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化学原料药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一、2003—2005年化学原料药前十家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二、2003—2005年化学原料药前100家企情况分析

第七节 中国化学原料药外贸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2002—2005年进口情况

三、2002—2005年出口情况

四、化学原料药出口问题

五、化学原料药外贸政策

第九章 化学制剂产业运行

第一节 化学制剂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化学制剂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制剂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制剂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制剂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化学制剂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化学制剂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制剂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制剂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制剂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化学制剂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化学制剂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化学制剂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化学制剂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化学制剂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化学制剂产量情况

一、2002—2005年产量增长情况

二、2004—2005年化学料药分月变动情况

三、化学制剂主要地区产量情况

第五节 化学制剂主要地区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江苏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三、广东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四、上海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五、浙江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六、陕西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七、北京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八、山东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九、河南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十、四川地区化学制剂产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化学制剂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一、2003—2005年化学制剂前十家企业运行情况

二、2003—2005年化学制剂前100家企情况分析

第七节 中国化学制剂外贸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2002—2005年进口情况

三、2002—2005年出口情况

四、化学制剂出口问题

五、化学制剂外贸政策

第四部分 中药产业

第十章 中药饮片产业分析

第一节 中药饮片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中药饮片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中药饮片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药饮片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药饮片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药饮片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中药饮片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中药饮片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药饮片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药饮片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药饮片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中药饮片产量情况

一、2002—2005年产量增长情况

二、2004—2005年化学料药分月变动情况

三、中药饮片主要地区产量情况

第五节 中药饮片主要地区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广东地区

三、广西地区

四、四川地区

五、江苏地区

六、吉林地区

七、浙江地区

第六节 中药饮片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一、2003—2005年中药饮片前十家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二、2003—2005年中药饮片前100家企情况分析

第十一章 中成药产业分析

第一节 中成药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中成药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成药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成药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成药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中成药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中成药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成药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成药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成药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中成药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中成药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中成药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中成药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中成药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中成药产量情况分析

一、2002—2005年产量增长情况

二、2004—2005年化学料药分月变动情况

三、中成药主要地区产量情况

第五节 中成药主要地区运行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广东地区

三、吉林地区

四、江西地区

五、贵州地区

六、山东地区

七、四川地区

八、浙江地区

九、天津地区

十、北京地区

第六节 中成药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一、2003—2005年中成药前十家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二、2003—2005年中成药前100家企情况分析

第十二章 中药外贸及优劣势分析

第一节 中药与中药材进出口情况

一、中药与中药材出口情况分析

二、中药与中药材进出口2003—2005年情况综述

第二节 中药产业优劣势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药产业行业政策分析

二、中医药行业技术分析

三、中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四、中药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五、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部分 生物制药产业

第十三章 世界生物制药产业

第一节 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

第二节 全球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公司情况

第三节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趋势

一、全球预测

二、国际市场现在和将来销售最好的生物药物

三、近期(2002年来)将投产和正在开发的畅销药

第四节 美国生物制药产业情况

一、美国生物技术业2003年重现上扬

二、备受资本追捧生物技术公司成了暴发户

第五节 日本生物医药业

一、日本生物制药业情况

二、日本生物技术产业远期规模

三、日本蛋白质结构方面的成就

第六节 德国生物制药产业情况

第七节 世界主要生物制药产品市场状况

一、总体情况分析

二、世界基因工程药物产业情况分析

三、2002-2010年全球治疗性蛋白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十四章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分析

第一节 生物制药总体运行情况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药行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药行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药行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指数

第二节 生物制药规模经济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药大中小企业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药大中小企业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药大中小企业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药大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第三节 生物制药产权经济

一、2002—2005年生物制药产权经济盈亏情况

二、2002—2005年生物制药产权经济产销情况

三、2002—2005年生物制药产权经济效益情况

四、2002—2005年生物制药产权经济发展指数

第四节 生物制药产业各地区发展情况

一、地区经济对比情况

二、湖北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浙江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山东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五、上海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六、广东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七、北京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八、天津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九、江苏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十五章 中国生物制药细分市场

第一节 主要产品总体销售情况分析

一、主要生物药品销售情况

二、基因工程药物研制开发情况

第二节 国内干扰素市场产销状况

一、我们生产干扰素的主要种类

二、市场空间大

三、竞争日趋激烈

四、成长尚需时日

五、目前生产干扰素的上市公司

第三节 疫苗市场

一、我国疫苗市场蕴藏巨大商机

二、我国疫苗生产企业现状

三、流感疫苗市场情况

四、乙肝疫苗市场

第四节 其他细分市场情况

一、人血白蛋白

二、促红细胞生成素

三、白介素

四、集落刺激因子

五、人生长激素

六、胰岛素

第十六章 中国生物制药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生物制药领先企业排名情况

一、2004年生物制药销售收入排序前10家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情况

二、国家统计局2004年生物制药企业销售收入前200名企业

三、国家统计局的生物制药企业按利润前200名企业

四、国家经贸委监测生物制药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前100家企业

第二节 中国生物制药上市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十七章 生物制药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一节 生物制药2004年主要产品进口情况

第二节 生物制药2004年主要产品出口情况

一、出口总量情况 390

二、主要产品出口国家、数量、金额情况

第六部分 医药终端市场分析

第十八章 消费者分析

第一节 消费者基本状况

一、全国各地区城乡人口构成

二、全国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节 药品消费结构分析

一、城乡消费结构

二、中国农村药品市场

三、国产药与进口药、合资药品的市场占有率

第三节 消费者消费心理分析

一、消费者购药心理分析

二、消费者对中西药的选择

三、病患就医习惯

第四节 消费者常备药品

一、家庭常备三大药品

二、常备药品的购买渠道

第五节 疾病发病模式变化

一、21世纪全球发病模式的变化

二、中国人口疾病发病模式

第十九章 医药市场销售渠道状况

第一节 医药销售渠道现状

一、医药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

二、药品零售业的现状

三、实现医药零售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运作者

四、医药批发市场分析

五、中国药品零售应对挑战

第二节 我国医疗服务现状

一、产业组织分析

二、医疗服务现状

第三节 医药连锁经营现状

一、医药连锁经营概况

二、美国连锁零售药店经营模式

三、医药连锁配送社会化

四、医药连锁经营分析

第二十章 医院用药主要药品细分市场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医院用药

一、抗生素各主要种类总体情况概述

二、大环内酯类药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三、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表现突出

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青霉素类药物全国医院销售分析

第三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医院用药分析

一、医药用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二、国内厂家——市场份额重新分配

三、市场份额——国药上升洋药下降

第四节 万古霉素医院用药情况分析

一、万古霉素总用药金额状况

二、万古霉素分城市用药情况

三、万古霉素生产厂商销售现状

四、国产与进口比重

第五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医院市场分析

第六节 头孢类药物用药情况分析

第七节 喹诺酮类药重点品种分析

一、左氧氟沙星

二、环丙沙星

三、氧氟沙星

四、氟罗沙星

五、诺氟沙星

六、加替沙星

第七节 全身用激素类药物医院用药情况分析

第八节 秘治疗药物医院用药情况

第九节 消化系统用药医院市场

第十节 呼吸系统用药市场

一、2002年我国医院市场呼吸系统用药走势

二、医院市场呼吸系统用药类别分析

三、主要品种市场情况

四、呼吸系统用药零售市场情况分析

五、哮喘病用药市场分析

第十一节 2003年中国皮肤科外用药市场分析

一、2003年总体情况

二、市场特点

三、具体品牌分析

四、2002年市场情况分析

第十二节 眼科用药市场分析

第十三节 我国主要城市植物生物碱类抗肿瘤药市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5734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