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好“组合拳”以文旅促消费

福建:打好“组合拳”以文旅促消费,第1张

7月31日9时许,随着游轮“海坛1号”满载游客驶离码头,我省首条跨城跨岛海上旅游线路——“平潭至莆田湄洲岛”航线正式首航,拉开了我省海上旅游新格局的序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旅经济,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把文旅经济列为四大经济之一,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明确了路径。”省文旅厅负责人表示,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为重点,抓住重大发展机遇,乘势而上,砥砺前行,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突出项目建设,坚持以文旅促消费

6月17日, 武夷山市 宣布,自次日起至今年年底,武夷山主景区向全国游客免门票。据统计,仅6月18日至7月3日,武夷山主景区接待游客超11万人次,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4.36%。“这一数据极大提振了旅游从业者的信心!”武夷山景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王说,“日均接待游客增多,带动消费市场逐步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迅猛增长。”

上半年,围绕我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目标,我省精准策划推出一批具有支撑和牵引作用的文旅经济重大招商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文旅经济可持续增长。2022年全省重点跟踪推进在建文旅项目209个,总投资额近2000亿元,启动布局建设1000多公里的滨海风景道、1000多公里的生态休闲道,着力推动乡村旅游、滨海旅游等特色产品和新兴业态百花齐放。

为做热暑期和周末文旅市场,省文旅厅组织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打造“4个100”特色文旅产品,涵盖潮玩、亲子、露营、康养、滨海、美食、文化体验等主题;策划开展113场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周末度假型文旅活动;指导重点旅行社及各设区市推出182条“微游”线路;出台100余项文旅惠民措施,包括指导重点景区针对不同群体、早晚时段等,创新推出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门票优惠措施;支持引导景区推出优惠联卡、全域旅游卡等,形成周末和暑期旅游特惠大餐。

为促进文旅消费,省文旅厅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全闽乐购·福见商旅”促消费活动,印发实施《福建省商旅促消费活动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万企百日惠福品”、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安排发放文化和旅游领域“全闽乐购·全福游”消费券8000万元,目前已发放超35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1.05亿元,间接拉动消费近10亿元。

打造文化精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6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闽剧《画网巾先生》在省闽剧艺术中心剧场正式建组,进入排演阶段。

闽剧《画网巾先生》由省文旅厅出品,省实验闽剧院创排。国家一级导演、多次获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国内著名导演徐春兰执导,主创阵容强大,汇聚业内大咖,成为我省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又一实例。

上半年,我省跟踪扶持24部年度重点剧目,召开文艺精品创作“火花茶会”11期,集智省内外专家为剧目创作提升出谋划策。省文旅厅组织培育和推荐歌仔戏《侨批》、歌剧《鸾峰桥》、芗剧《谷文昌》申报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莆仙戏《踏伞行》等申报国家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歌剧《红杜鹃》《鸾峰桥》入选“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名单;全省12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

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上半年我省成功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福建主会场暨助力城村汉城遗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活动;继续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考古研究课题;在福建博物院举办以三星堆文物为代表的“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认定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196家;新建、提升非遗传习所和非遗体验中心30个,组织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360多场。

促文旅恢复发展,打好文旅经济回暖“组合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旅行业成为受疫情影响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全省文旅系统勠力同心、积极作为,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助企纾困,全省文旅市场持续回暖升温。

位于 平潭综合实验区 的福建海坛国际旅行社入围全省百家排名旅行社。“省级纾困资金分为四档,我们属于第二档,可以拿到40万元的补贴。同时,我们还享受到另一项游客入闽的补助政策,可以得到封顶100万元的奖励。”海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薛斌说,“省市各级的纾困奖补政策,帮助处于困难期的文旅企业稳住了阵脚,坚定了发展信心。”

为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省文旅厅、省发改委等联合制定了《关于支持文旅行业恢复发展的纾困帮扶措施》,安排省级财政资金3500万元,对重点旅行社、景区和度假区给予补助;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对吸引外省游客入闽过夜的旅行社进行奖励;遴选推送230家文旅企业“白名单”,配合做好财政第七期100亿元惠企贴息,帮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各地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文化和旅游领域项目73个,总额41.79亿元;帮助重大文化和旅游转型提升项目争取16亿元专项信贷授信资金;研究推出文旅专项贷产品,集中帮助创新型、成长型文旅企业解决轻资产贷款难问题。

今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前夕,由省文旅厅推出的以沙县小吃为主题的文旅创意视频——《来福建 享福味》,一夜时间蹿红网络,并斩获多个年度第一,受众总数逾2.57亿人次。这是我省首次以“官方整活儿”创新文旅宣传营销方式拍摄的短小精悍“福建美食大赏”,也是着力打好文旅经济回暖复苏的“组合拳”之一,在营造浓厚“福”文化氛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福建文化和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聚焦“福茶、福瓷、福章”,我省持续推进福州、厦门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省文旅厅联合省总工会等出台进一步深化职工疗休养工作的意见,鼓励职工疗休养委托旅行社执行,增加文化和旅游参观内容,活跃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联合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通知,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鼓励学生暑期游,并推动全省享受纾困补助的A级旅游景区(含所有5A级旅游景区、20家4A级旅游景区及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在暑期对学生实行免门票政策,随行成人也享受门票打折优惠,进一步激发亲子家庭出游热情。(记者 郭斌)

为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加快推动文旅企业由复工复岗向复产达产转变,促进文旅产业复苏发展,3月18日,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广州市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十二条”措施)。据了解,“十二条”措施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促进广州文旅产业健康发展。业内专家指出,该项措施兼具精准性和持续性,不仅立足眼前的复工复产,同时也在建构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将更好引领广州文旅产业的新作为。

资金“输血”+文旅惠民助力产业复苏

今年的疫情让文旅行业受到较大影响,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影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和机构有序复工复产,成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

为了更进一步摸清疫情给文旅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企业受损情况,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此前通过下发调查表,了解文旅企业需求,征询协会和企业意见,提出对策建议纳入市政府“48条”措施。而本次促进文旅行业健康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正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记者梳理该措施,发现其主要是从三方面着手,有效促进广州文旅产业顺利复苏和健康发展。

一是通过财政资金扶持、金融支持、重点文旅企业帮扶等途径,帮助文旅企业缓解疫情带来的困难。其中在财政资金扶持方面,统筹安排3亿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文旅企业应对疫情、缓解经营困难、振兴消费、促进产业复苏。

二是针对不同的细分重点行业、园区和业态发展,出台有针对性的促进举措,当中包括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旅游文化特色村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集聚区)给予资金扶持,以及支持广州文交会等综合性文化旅游节展活动。

三是多举措促进行业振兴和市场繁荣发展。支持文艺精品创作的同时,也加强城市营销和宣传推广,对广州智慧旅游推广平台、文旅企业境内外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同时,还将发放“广州文旅惠民券”,采取政府补贴、平台让利、商家打折相结合的方式,激活演艺、影视、音乐、娱乐、旅游等消费。

“十二条”措施兼具精准性与持续性

文旅企业在此次疫情中直面失去营收的困难,在他们看来,本次“十二条”措施将有助于缓解后续的经营压力。广州酷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芹认为,此次的广州“十二条”措施涵盖面很广、指导性很强。在助力文旅企业缓解经营困难之余,加强城市营销和宣传、振兴文化消费市场,发放“惠民券”这些动作,对于文旅产业复苏后市场的繁荣有很大的帮助。

在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江金波教授看来,精准性和持续性是该措施的两个最大亮点。他指出,其精准性主要体现在支持重点领域。一是扶持文旅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帮扶方案进行,而且采取的措施多样化,包括贷款贴息、融资优惠、税费减免、重点项目补助等。二是对文旅产业园区(集聚区)的资金扶持。充分体现了“十二条”措施明确的对象精准性和强烈的实施导向性。

“本措施的持续性,体现出与其他城市出台的应对疫情措施的不同。事实上,应对疫情和恢复生产并不是文旅产业发展的目标,未来的防疫和抗疫也不是最终目的,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振兴才是根本。”江金波认为,“十二条”措施不仅立足眼前的复工复产,也同步建构未来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必将更好引领广州文旅产业新作为。

广州地区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李协居认为,当前旅行社、景区和酒店,更需要市场的恢复和客人的流动,“十二条”措施中的惠民政策对这方面很有帮助。希望下一步广州及周边的旅游可以尽快恢复,建议可通过旅游消费退税的方式,扩大惠民政策的范围,鼓励到扶贫点进行乡村旅游。

做好市场重启工作,满足消费新需求

在旅游产业链中,旅行社发挥着上下游产业的整合、协同和带动作用。广之旅副总裁温前表示,此次发布的系列惠企暖企政策,一方面保障了企业现金流,稳定了行业发展的基本面,另一方面,更是极大地提振了旅行社行业重启和复苏的信心,让旅行社进一步清晰与坚定了市场重启的工作方向。

对于疫后旅游市场的重启,广之旅方面表示,将加大开放、共享、匹配、整合力度,与上下游供应商共建价值共享模式,进一步加强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研发创新等举措,助力旅游市场复苏与振兴。

有调查显示,疫情过后更多人会对出行工具的卫生和安全性有更多考量。为提振游客出游信心,广之旅表示,随着旅行社经营范围的恢复,后续将对旅游用车、用餐、住宿、行程安排等“四大放心出行”进行安全保障升级,切实保障游客出行卫生与安全。

为满足市民长期“宅家”后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的需求,广之旅还将适时推出以康养、生态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打造一批围绕从化、增城、花都等广州近郊开展的如赏花摘果、健康徒步、绿道骑行、酒店休闲等户外主题线路。此外还将结合广州本地旅游先行的市场重启节奏以及应季特点,适时推出如从化吕田农耕文化、乡村民俗体验等广州市内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

6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文化和旅游行业助企纾困的有关情况。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继续帮扶企业纾困解难,推动行业加快恢复发展。

一是加力推动各项纾困扶持政策落地落实。将在7月开展“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各地为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政策精准对接服务,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并加强相关政策储备。

二是进一步加大金融定向支持力度。将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密切合作,不断完善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信贷供给体系,为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为行业恢复发展添劲加力。

三是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加快恢复。将组织实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计划,深入开展国内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并进一步发挥重点节庆会展的带动作用,提升旅游企业和行业信心。

四是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创新发展。推动云演播、微旅游、露营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大力培育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型市场主体,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催生新发展动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7585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