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营销的因果性调研有哪些目的?

金融营销的因果性调研有哪些目的?,第1张

金融营销的因果性调研的目的是证明一种变量的变化能够引起另一种变量的变化,这种调研类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调研,因此又被称为实验调研。

在这种调研中,研究人员成了研究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会改变某些因素,同时观察这些因素变化对其他因素有什么影响。在营销试验中,因变量经常是衡量销售的一些指标,如总销售额、市场份额等,而自变量经常是营销组合中的一些因素,如价格、广告支出、产品质量等。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1974年在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典礼演讲上,讲了一个这样一个故事。他称之为“货拜族科学”(Cargo Cult Science,费曼自创的一个词)。这个故事后来变得非常有名。它是这样的:

南太平洋小岛上住着一些未开化的土著,这些土著就是货拜族。二战期间,盟军的飞机在这些小岛周转物资。于是,这些土著可以看到飞机从天空缓缓降落到地面,卸下来一包包的好东西。可是,随着战争结束,好时光一去不复返。飞机自然不会再降落在这些小岛上。

货拜族很怀念旧日的美好时光。于是,他们修了一条类似飞机跑道的路,两边还点上火,盖了间小茅草屋。屋里坐一个人,头上绑了两块椰子壳,假装是耳机,椰子壳上插上竹子,假装是天线。这个人模仿的是控制塔里的领航员。

然后,他们等待、等待、等待飞机降落,带来物资。

他们每件事情看上去都做对了,所有的准备都很像之前的一切,看上去跟战时盟军的搭建一模一样。

但是,并没有飞机降落下来。

这就是货拜族科学。他们完全学会了科学研究的外表,模仿了整个过程,一切都十分像,但这个过程缺乏了最重要的部分——一架满载物资的飞机降落在岛上。

    这个故事非常形象地向我们揭示了因果思维的弊端。小岛上的土著居民简单地把现象和结果联系起来,并没有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典型的因果思维。其实这些土著并不可笑,甚至他们是我们普通人的缩影。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喜欢给未知的事物做出解释,以满足自己内心对确定性的渴望。在进行解释的时候,寻找因果联系是最简单的方式。但是就像故事中所表现的,你的出发点可能就是错的,所以你用因果思维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那我们来看另一种思维:相关。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入普通人的生活,直接的因果越来越少,间接的相关越来越多,而且各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帮助我们从侧面解决问题,有助于我们对现象做出解释。

沃尔玛公司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营销案例。大家可能觉得啤酒和尿布并没有什么关联,但是沃尔玛超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和尿布一起卖的最多的就是啤酒。如果我们按照因果思维去想,肯定得不出任何结论,这两者能有什么关系?利用相关思维考虑问题,应用大数据分析,沃尔玛超市调查发现了其中的联系:因为啤酒是美国家庭丈夫的最爱,而妻子总会在丈夫下班的过程中提醒他去买尿布,因此丈夫会把自己喜欢的啤酒也一起买走。由此沃尔玛迅速调整策略,将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销售,使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都大大增加。

还有一个例子跟普通人日常生活最贴近:保险。买过保险的人都知道,购买保险之前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评,包括年龄、身体状况、疾病史等等,如果超过30岁,还要进行专门的体检,手续非常麻烦。就即便进行着这么多测评,保险公司的风险仍然不能最小化,因为人随时面对各种意外情况。但是因为有了各种互联网的设备,如手机、运动手环、运动手表等等,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数据、运动数据都能随时收集。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利用相关思维,得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最大程度确定每个个体未来出现某种疾病的可能性,进而可以为每个人量身定做保险产品。

之于我们自身,要有意识的抵制简单的因果思维方式,多角度地用相关思维思考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抽丝剥茧,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9186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