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模式研究是研究什么?

配送模式研究是研究什么?,第1张

国内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状况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且在节假日等购物旺盛的季节更加突出。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的方面。配送服务质量不高。配送服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货物配送的时效性差,即投递员不能在约定的时间窗口将货物送达到客户手中二是送达的货物被损坏三是投递员的服务态度差。分析起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为了能激发投递员积极性并降低成本,一般公司对投递员的工资都采用的是计件工资。投递员希望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投递任务。例如,为了尽可能缩短每件包裹的投递时间,投递员往往会和客户约定一个时间窗口,但由于交通拥堵等原因却不能按时将货物送达,引起客户的不满或造成投递失败。对于后一种情况,投递员又往往会采用将包裹放到小区物业值班室以尽快结束投递工作,使得物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不能保证。此外,在无法尽快完成投递工作时,投递员的情绪还会变坏,从而影响其后续投递服务的态度。其次,为了降低配送成本,目前国内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硬件都比较差,主要采用电动三轮车作为配送工具。而三轮车的车厢体积一般较小,投递员为了节约时间,往往尽量将配送的包裹一次装完。挤压、超载等问题很严重,既不规范,也不安全。在天气恶劣时,问题更加突出,包裹的安全性也没法保障。配送信息的可追溯性差。目前,国内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阶段一般采用人海战术,信息化程度较低。例如,很多物流公司至今仍然采用多联式单据进行各种功能区块的交接包裹也只在各区域分拨中心被进行扫描和登记,快递员一般没有扫描终端,货物何时到达客户和客户是否签收等信息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客户、电商或物流公司对配送件进行跟踪。有时只有用户投诉了才发现该投递的物品没有投递或投递错,甚至丢失了。可以看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最后一公里”配送阶段的问题将更加严峻,甚至会阻碍国内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增长。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所进行的配送活动或者是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配送活动。具体来讲就是指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送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

二、现代物流配送模式的分类

1.按经营主体划分

(1)自营配送。这种配送模式是指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规模、企业的商品配送量、企业的经营策略以及业务网点等多种因素,在合适的地点自己建造一个或多个配送中心,依靠自己构建的网络体系开展物流配送业务,实现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模式。

(2)外包配送。企业不建配送中心,而以签订合同的形式把企业的配送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并且与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互赢互利。

(3)共同配送,又称协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把过去按不同货主、不同商品分别进行的配送改为集中运货的“货物及配送的集约化”,这是企业间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配送服务的协作配送模式。

(4)混合配送。混合配送是指企业自身适当地建立小型配送系统,大范围的配送采用外包配送模式,小范围的采用自营配送模式。

2.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及数量划分

(1)少品种大批量配送。即有些物资,单独一个品种或几个品种就可能凑成一个装卸单元,因而可以组成大批量配送。其特点是品种少、数量大,便于合理安排运输和计划管理,物流成本低。

(2)多品种小批量配送。现代社会的需求往往是差异很大的,导致需求的品种多、数量少,使配送工作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的状态。其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配送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使用设备复杂,要求管理严格,计划周密且要有灵活性。

(3)配套型配送。它是按照生产企业、建设单位的要求,将其所要的多种物品配备齐全后直接送去的配送方式。这种配送模式有利于生产企业或建设单位专心致力于生产,加速生产进度。

3.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划分

(1)定时配送。定时配送是指与用户签订协议,在商定的时间内准时配送货物。这种配送方式的有点事方便安排工作计划和运输以及用户安排接货设备和人员。

(2)定量配送。定量配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按规定的品种和数量对用户进行货物的配送。这种配送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集装箱和车辆能力,提高作业效率,便于合理调度车辆,同时用户便于合理安排人力和物力。

(3)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是指按规定的时间、数量对用户进行配送。兼并了定时和定量配送两种模式的优点。

(4)即时配送。即时配送是指按用户提出的时间要求和供货品种、数量进行配送。这种配送模式的优点是灵活性大,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强,用户可以充分压缩库存,趋向零库存。

(5)定时定路线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是指按运行时间表,在规定的线路上进行配送。这种配送模式适用于消费者集中地区,同时为多用户配送使运输工具得到充分利用,方便送货和接货的安排。

三、电子商务配送的新模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也存在着上面提到的几种配送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种新的配送模式—虚拟配送模式,又称越库配送模式。虚拟配送模式就是商品到了配送中心仓库后不进库,直接在站台上,向需求客户进行配送,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物流成本。

虚拟配送模式的关键是整个配送系统的联系信息实时、准确,各个环节的配合协调必须精准,这就需要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虚拟物流配送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外界物流资源为依托进行物流代理业务,可以没有仓库、运输、包装等物流配送过程各个环节所需要的各种硬件设施,只要有发达的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监控网络系统,就可以通过信息网与供应商、需求商、第三方专业物流配送公司建立联系。

虚拟物流配送模式可以提高物流配送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优质量的配送服务。虚拟物流配送中心的优点是虚拟性、经济性、灵活性和高效率性,缺点是过分依赖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而这些系统有没有相应的晋级备用系统,一旦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物流配送系统甚至是整个供应链系统就会处于崩溃状态。

由于第三方物流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目前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二次包装、配送流程、配送时间、优先配送、服务态度、送货速度、代收款返还等多方面表现无法跟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经历第三方物流之痛后,许多电子商务公司,如卓越网、凡客诚品、京东商城等不惜上千万的投入建立自建物流系统逐步代替第三方物流。

首先从服务的角度来说,二者殊途同归。物流本质是在合理成本基础上给予需求者最优的服务;而市场营销的宗旨即是及时、高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促进产品附加值的实现。

其次从竞争的角度来说,二者互相影响与促进。现代物流对企业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实现企业竞争战略等方面。在全球化经济日渐兴起的背景下,主要竞争模式不再是企业之间的单打独斗,也不是一国的各区域之争,竞争演变为世界舞台上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供应链管理日益成为关注的热点。其中物流管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战略外包形式中,第四方物流企业的资源、能力和技术同来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技术和能力得到了有机结合,除契约或协议的管理问题外,几乎所有物流职能都委托给了由两者构成的联盟体。由此形成的物流网络结构不仅影响着供应链上物流的速度、质量、成本及及时性,也决定性地影响原材料的采购及产品分销渠道是否高效,可以满足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

而反过来说,当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之时,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及分销技术差异性变得较小。加之,随着电子商务快步走上商务舞台,并成为一种主要的商业模式,价格等信息日趋透明,而顾客的主动意识变得强大,个性化需求迅猛增长。这样的环境下更要求企业一定要集中精力建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差异化竞争。这样的竞争战略与营销战略及形式的变化对现代物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求现代物流能够提供定制化、一体化、敏捷化、电子化的服务,与企业营销战略紧密配合。

物流与市场营销之间有着本质联系,在对需求者满足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自身竞争力、扩展市场份额等目标的实现,物流与市场营销互相影响与促进,共同追求企业的最终利益。

现代物流崛起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1、物流规划是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营销强调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将适当的商品提供给目标市场,满足顾客的需要[3]。而从物流的职能角度来讲,物流使命就是把正确的物品,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方式,正确的价格,正确的质量,送到正确的地点,完成实体流动,满足客户的要求。因此,产品是否及时满足市场,取决于物流中各环节运作效率;产品是否可以具有价格优势,增加竞争力,取决于物流管理是否高效、合理、减少重复及无用活动;产品分销渠道是否构建合理、通畅,取决于交易双方的物流网络、设施设备水平及技术能力。由此说来,物流规划也是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简单地解读为后勤服务角色。

2、物流服务于营销实施全程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他人进行交换已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定义突出强调了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价值、满足和质量;交换、交易和关系以及市场几大核心概念,其中物流管理要求其为产品价值实现全程服务,诸如采购、储存、包装及运输和全程的信息提供与利用。

首先物流提供准确的库存及生产在制情况辅助于市场预测,在企业下达采购要求以后,结合生产规划,及时将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入库;其次在生产过程中提供快速准确的组盘配货供应于生产线;将产成品合理仓储,最后根据客户订单要求,物流部门或企业合理规划运输与配送路线,采用合理的运输方式,优化调配车辆及路线,以合理的成本满足市场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物流系统会向消费者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诸如提供货物交付全程查询与追踪服务、利用对数据的积累和整理,对客户的需求预测,提供咨询支持、货运代理服务;随着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也可以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人力、技术、设施设备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重构组织结构,优化作业流程对客户物流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等。

在这样的过程中,物流决策水平决定了企业采购是否合理、原材料和产成品流动中是否出现各部门的效益背反现象、交货期及其长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等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顾客满意度的关键性问题。科学合理的物流策略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营销战略实施效果,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

3、现代物流崛起促进市场营销发展

进入新世纪,计算机、通讯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新的商业模式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人们对于物流的认识也从最初的概念热演变为深度挖掘其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真正意义。物流服务形式从传统物流发展至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第五方,服务范围从企业的仓储部或运输部发展为企业的子系统,到了今天变成了包括整个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的整合与协调控制者。

其中现代物流趋于系统化,在设施设备标准化、包装标准化及仓储自动化、运输合理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基础上,物流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企业或供应链整体效益出发,通过快速、准确的信息共享,制定优化调度方案,各环节之间衔接通畅,保证物流效率,有效降低货损货差率,提高了服务质量,使商品价值快速实现,契合了市场营销的目的。

物流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也极大地增加了营销战略调整的灵活性,高效的物流活动可以快速适应企业采购、销售及供应的调整;同时,网络技术、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订货系统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先进技术在物流系统中广泛采用,也扩大了市场营销的范围。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营销理念也从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演变为以追求顾客满意度为目标的4C理论。21世纪,艾略特·艾登伯格提出了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的4R营销理论,由此可以看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顾客至上”理念的重要性。

因此,在企业活动中,市场营销与物流是密不可分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价格、技术等日趋透明化,差异化服务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营销为企业正确分析市场,找到突破口;完善的物流体系又为营销战略的成功实施保驾护航,可以说,市场营销和物流同为企业竞争力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705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