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能源和其他温室气体换算成温室气体排放的程序

如何把能源和其他温室气体换算成温室气体排放的程序,第1张

企业GHG盘查和验证介绍:排放量的计算 企业直接排放:能源:电力、热或其他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生产过程:来自生产过程的排放,例如制氢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输:拥有控制权的运输工具产生的排放

温室大棚基础是温室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温室基础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温室大棚结构的安全和使用性能,因此,对温室大棚的基础施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三禾农业整理资料,现将温室大棚基础施工技术总结如下:

一、温室大棚的基础类型

1、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常用于外墙下,除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外,还起围护和保温作用。温室内如有隔断墙时也常采用条形基础。条形基础的材料可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一般常用砖、毛石、混凝土,垫层可采用灰土、三合土、素混凝土。

2、独立基础。连栋温室室内独立柱下基础一般都是独立基础。常用于温室独立基础的形式主要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和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还有一些温室特殊用独立基础,如桩基和可调节基础等。

二、基础埋置深度

一般情况下,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①温室的结构类型,有无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②作用在地基上荷载的大小和性质;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④相邻温室的基础埋深;⑤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

m,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地基在施工时不受扰动;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软质岩石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挖好后立即铺筑垫层。深不宜大于原有温室基础。当埋深大于原有温室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取相邻两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温室外围护墙面的基础埋深度应在常年冻土层以下,当冻土层深度较深(>15

m)时,为节约投资,可将基础埋深设计在冻土层以上10-20

cm;对于室内柱基或墙基,一般应考虑温室冬季运行时,室内不会出现冻土;基础埋深不受冻土深度的影响,主要应考虑不影响室内作物耕作和满足地基持力层的要求,一般可埋设在地面以下08--1

m

三、温室基础坡度

为顺畅排泄温室屋面雨水,温室的天沟必须保证一定坡度。设计天沟坡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水平基础,改变温室立柱长度;二是保持相同立柱长度,采用基础找坡。前者基础施工方便,但工厂加工立柱的规格较多;后者可显著减少工厂生产立柱长度的规格品种,是目前温室设计和施工中常用的方案。

基础找坡建议天沟方向坡度宜在1:200-500,且要保证基础伸出地面高度不高于05

m。具体坡度的大小应与天沟排水能力、建设地区的降水强度、温室类型和排水方式等相协调。 长度大于54

m的温室,建议沿天沟方向双向找坡,最高点放在长度方向的中点。为避免基础高差过大,单向排水温室,起始最高端12

m可以做成水平;双向排水温室,中部12-15

m可做成水平。

为保证上部结构顺利安装,避免结构产生次 压力,建造基础时应保证尺寸偏差不超过土10

mm o

四、温室基槽开挖

1、清除场地。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并处理完毕。

2、检验。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按程序开挖。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注意地下水位。开挖地下水位高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

m,然后才能开挖。

5、进场道路准备。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6、选择好土方机械。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壤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7、确定施工区域运行路线。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8、准备好人工辅助作业。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进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作业等,均应配套人工进行。

9、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五、温室基础开始施工

(一)作业条件

1、基槽混凝土或灰土地基均已完成,并办完隐检手续。

2、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并办好预检手续。

3、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

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合子找平。

4、常温施工时,乳土砖必须在砌筑的前一天用水湿润,一般以水浸人砖四边15

cm左右为宜。

5、砂浆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 浆试模。

(二)工艺流程

1、拌制砂浆。①砂浆配合比应采用质量比,并 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t2%,砂、掺和料精 度为士5%。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砂一水泥一掺 和料一水,搅拌时间小于5

min②砂浆应随拌随 用,一般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后3-y4

h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③基础按每 250

m3砌体,各种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做一组试块(一组6块、,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2、确定组砌方法。①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②里外咬搓,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3、排砖撂底。①基础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②大放脚的转角处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砖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4、砌筑。

①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5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砌基础墙应挂线,24墙反手挂线,37以上墙应双面挂线。

②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③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安装管沟和洞口过梁,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

mm,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

5、抹防潮层。将墙顶活动砖重新砌好,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防水砂浆。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厚度为15-20

mm,防水粉掺量为水泥质量的3%-5%。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需要可以随时咨询潍坊三禾农业温室施工部。

用的是MCGS的组态软件,编程语言就是MCGS的脚本语言呗,MCGS的脚本语言是一个类似于VB的语言程序,很像VB,但和VB还有一些区别,而且MCGS有自己的脚本函数。

望采纳。。。。。

温室配套设备的组成和分类 温室配套设备是指直接参与温室设施功能贡献或供应温室作物生产的设置及备用器物。按照其在温室中的功用不同,可分为室内气候环境调控设备、给排水及水肥施灌设备、电气及自动控制设备、生产作业及温室维护机具、物料搬运及输送设备等。 温室气候环境调控设备包括为满足温室内作物生长气候环境要求所提供的一切设置。作物生长气候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目前,应用于温室气候环境调控的设备有机械式遮阳保温拉幕、机械式开窗通风设备、风机通风设备、湿帘降温装置、喷雾降温设备等,锅炉、管道和散热器或燃油、燃气热风炉等供暖设备,以及照明灯、补光灯等等。以上设备的不同组合和施用构成了不同作用强度的气候环境调系统。例如,机械式开窗通风设备与温室建筑物的窗口以及窗口的配置组成了自然通风系统,湿帘降温装置与风机在温室建筑物中不同布局组成了不同作用强度的湿帘降温系统。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设备的采用仅对某一参数的调控有部分贡献,而有些设备的采用不仅对一种参数的调控有贡献,还会影响到其他参数的调控。如湿帘降温装置需要风机的配合完成其功能的实现,机械式遮阳保温拉幕设备的使用同时影响到光照和温度的调控。所有设备的采用,目的在于温室气候环境可进行调节,保证气候环境可达到所期望的准确和精确程度。 给排水及水、肥施灌设备可以认为是作物生长气候环境调控设备的另一类,它为满足作物生长营养需要而对作物进行营养供给和调控。目前,温室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有CO2补充及施用设备、滴灌设备、固定式喷灌设备、行走式喷灌设备等。该类设备使用的目的是为满足作物生长的水、肥精确施用和管理。 电气及自动控制设备是温室实现作物生长环境自动或半自动调控的核心和神经中枢。由室外气象站,室内温、湿、光照、气体成分等传感器为主的数据采集器,电缆、电线组成的室内配线,控制电器、转换电器、保护电器、执行电器等组成的低压电器,以及用于数据处理和程序贮存及执行的电子计算机或单板机组成。 生产作业、植保及温室维护机具用于作物生长过程的日常管理和作业,并且维护温室的正常使用。该类设备的采用是以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代替人工作业为目的,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为宗旨。例如固定式栽培苗床、可移动式栽培苗床、土壤消毒及处理设备等均可归入该类设备。 物料搬运及输送设备指用于物料在温室内外的传送。一般普通温室仅需配备手推车或人力(或动力)托板车等搬运设备,在国外一些大型温室也有用到带式输送机。辊筒输送机等输送设备的。 按照不同的生产温室类型和温室所属企业个体的不同经营属性,温室配套设备的需求不尽相同,配套设备的种类、类型、数量、安置、排列、作业d性和空间配置等组成及关联,将对作物生产或温室管理系统的整体运作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基本要求

年度综合能源消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含)的在京登记注册的企业(单位)为本市温室气体排放的报告报送单位(以下简称“报告单位”),须建立重点能源消耗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定期测量机制,依据《北京市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2013版)》编制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报告(以下简称“排放报告”),并向市主管部门报送。报告单位应对排放报告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每年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量与间接排放量之和大于1万吨(含)的单位(以下简称“重点排放单位”)须委托第三方核查机构(以下简称“核查机构”)对排放报告进行核查。核查结束后,重点排放单位应向市主管部门报送经核查的排放报告及核查机构编制的核查报告。市主管部门对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进行审核和抽查。重点排放单位应积极配合核查及抽查工作。

二、基本信息填报

报告单位应明确本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负责人,并通过北京市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数据填报系统(以下简称“填报系统”)在线填报本单位的基本信息及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负责人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发生变更后,应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三、年度报告报送

(一)排放报告初次填报。报告单位应于每年3月31日前通过填报系统在线提交上年度排放报告。其中非重点排放单位在线提交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向市主管部门提交加盖公章的纸质版排放报告。

(二)排放报告核查。重点排放单位完成排放报告初次填报后,须委托经市主管部门备案的核查机构进行核查,并在填报系统选定已委托的核查机构。核查机构通过填报系统查看委托方提交的排放报告,并按照《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核查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开展核查工作。核查工作结束后,核查机构应向委托方出具电子版排放核查报告。

(三)核查报告填报。重点排放单位根据核查机构的核查结果修改调整排放报告,并通过填报系统提交修改后的排放报告及核查报告。核查机构通过填报系统确认重点排放单位提交的排放报告与核查报告无误后,向重点排放单位提供加盖公章的纸质版核查报告。重点排放单位应于每年4月30日前向市主管部门提交加盖公章的纸质版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

四、排放报告与核查报告审核

每年5月31日前,市主管部门完成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的审核及抽查工作。重点排放单位和核查机构可通过填报系统查询审核结果。未通过市主管部门审核的重点排放单位应按审核结果要求调整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并报送市主管部门审核。核查报告两次审核不通过的,由市主管部门指定核查机构重新核查,其核查结果作为最终结论。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原来为野生,后经人工栽培驯化而成。那么温室大棚如何种植香菇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温室大棚种植香菇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温室大棚种植香菇的技术

一、菌袋制作

(一)配方:1杨木屑79%、麦麸20%、石膏1%、多菌灵01%(50%可湿性粉剂);2玉米芯(粉碎成蚕豆粒大小)45%、杨木锯沫40%、玉米面13%、石膏1%、石灰粉1%、多菌灵01%(50%可湿性粉剂)。木屑以半年以上陈木屑为好,麦麸一定要新鲜,无霉变,无虫蛀。

(二)拌料:将上述原材料秤好后,将木屑、麦麸、石膏混拌在一起,搅拌均匀,翻动4~5次,再将多菌灵和石灰投入水中,搅拌均匀后,用喷壶分别喷入干料中。一边浇水,一边将料拌均匀,将培养料水分调至含水量为60%左右(即当用手捏紧料时,湿料成团,而且手指缝中出现水珠但不下淌时)。

(三)装袋:采用低压聚乙烯膜、大袋规格25×55厘米,中袋17~20×55厘米。大袋可装干料20公斤,中袋可装干料15公斤左右。装料前将塑料袋一端封死,达到绝对不漏气为准。把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入袋内,松紧适当。用手把着装好的料袋中央,没有松软感,两端没有下垂为度。

二、灭菌

(一)建造土蒸锅:选用直径15米的大铁锅,砌成长×宽×高为2×2×25米,容积为8~10立方米的土蒸锅。每锅壁内外用高号水泥抹光,用木方或铁筋制成直径17米的帘子,放在锅面上,上面铺麻袋,以防刺破料袋。再用厚度为15毫米的镀锌板制成直径为21米的锅盖,蒸料锅建好后备用。

(二)加水装锅:烧火灭菌前要往锅内加足够的水,锅内水面距离帘子20公分左右,然后把扎好口的料袋上下对齐,分批摆在蒸锅内的帘子上。

(三)起火加温灭菌:装锅前先起火,大火先攻头争取4~6小时锅内温度达到100℃,继续加热,并保持此温度10小时,再闷一夜,当料温降低至70℃时抢温出锅,迅速移入冷却室,待料袋内温度下降后再接种。

三、接种

(一)消毒房间:使用前4天把出料用的工具放入室内密封门窗,达到室内密封不漏气,把每个房间用硫磺点燃后熏蒸房间。

(二)接种时间:当料袋温度降到30℃时开始种,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晚进行。

(三)接种程序:以4个人为宜,做好分工,进行 *** 作,点燃酒精灯,菌种打孔,取菌种,拌袋扎口点菌种,封口。接完的菌袋“井”字形堆放,每堆5层。

四、发菌培养

(一)保持室内暗光,室温控制在25℃左右。

(二)接种16~20天,用牙签在接种穴上扎10~20个深05~10厘米的孔。第二次用毛衣针,第三次用筷子,每隔10天刺一次,逐渐加大加深。

五、转色管理

转色一般在发菌室内进行,要使室温达到20~30℃,进行脱袋,用石灰水浸泡一下菌筒拿出,要勤通风,但每次时间不能过长。一般30分钟为宜。

六、出菇期管理

(一)菇棚建造,可利用现有的大棚,或暖棚。若新建大棚,可选向阳背风、地势干燥、平坦不积水、环境清洁卫生,水源充足,进出料方便,如庭院内、房屋前后、村屯附近、果园、树林间空地均可。大棚薄膜覆盖稻草帘或遮阳物。

(二)菌袋排放;横排在床架上,袋距4厘米左右。每层可排入大袋42~44个菌袋。为方便菌袋补水用,一个小棚附近最好建一个浸水池。

(三)变温催菇:棚内必须达到昼夜温差10℃以上,才能刺激菇蕾的形成。保持棚内的湿度85%,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催花菇的办法,多出花菇,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七、采收

(一)去劣留优:幼菇若生长过密要适当摘一些,保持较均匀距离。

(二)早春或晚秋可以用炉火加温,提早或延后出菇。冬季天气寒冷时可将菌袋堆积在一起越冬。待来年气温升高时再出菇。

采收的香菇,可以鲜销,也可以制成干品后出售。采收后要让菌筒休息养菌,积累营养,为下一批出菇提供充足养分条件。

香菇大棚栽培技术

一、香菇的生长生活条件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原来为野生,后经人工栽培驯化而成。它的生长生活条件包括:营养、水分、温度空气、光照、酸碱度(PH值)等。

1、营养

营养是香菇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香菇的生长主要依靠菌丝分泌各种酶,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维生素等。因此,香菇生长的营养包括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

(1)碳源 碳源是香菇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源。栽培香菇的碳源有:糖类、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我们用以栽培香菇的木屑、棉籽壳等就是提供碳源。

(2)氮源 氮源是合成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质所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香菇菌丝可吸收利用某些有机氮,能直接吸收氨基酸、尿素等小分子氮源。我们添加的麦麸、米糠主要就是提供氮源。

碳源和氮源的比例即碳氮比(C/N)是香菇生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营养指标。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保持在25~40∶1为好;在生殖生长阶段,最适宜的碳氮比是63~73∶1,氮含量过高会抑制原基的分化。

(3)矿质元素

香菇所需的矿质元素主要有磷、硫、钙、镁、钾等,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硼、钴、钼等需求量甚微,但也是香菇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4)维生素类

因香菇菌丝自身可以合成一般维生素,但不能合成维生素B1,只能从培养基中吸收利用。

在代料栽培中,培养基的营养组成不仅要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满足栽培后期子实体发生发育的需要。

2、水分

香菇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基内的含水量;二是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适宜菌丝生长的含水量为60%~65%,出菇时以52%~6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应不低于85%。但在菇蕾发生后,在较低的空气相对湿度(如55%~68%)的条件下,只要其他条件适宜,则可长成品质更优的花菇。

3、温度

香菇属低温和变温结实性菌类。香菇生产上的“温度”包含三方面含义,即气温、菌温和堆温。气温是指自然的室内或室外温度;菌温是指培养基质内菌丝活动的温度;堆温指在菌棒堆叠时堆内小空间的温度。

(1)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香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5~32℃,最适为24~27℃,在此最适温度下,香菇菌丝生长旺盛,色泽洁白而粗壮。总的来说,香菇菌丝耐低温,不耐高温。

(2)温度对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适宜香菇原基分化的温度为8~21℃,以10~15℃分化为最适,分化最适温度因香菇菌株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子实体发育温度条件为5~24℃,适温为15~20℃。一般来说,低温性品种在低温条件下发生的子实体质量好,高温性品种则在高温条件下出菇好;同一品种,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较低时,子实体发育较慢,不易开伞,质量较好。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突遇外界较短时间的低温刺激,造成温差,将使菌丝生长速度变慢,促使营养物质集中运输,积贮成聚点,以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迫使“盘状”组织扭结,从而形成原基,使子实体发生多而整齐。在恒温条件下,多数香菇品种难以形成子实体。

4、空气

香菇属好气性需氧真菌,新鲜而充足的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当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时,进行完全有氧呼吸,能释放大量的能量,保证菌丝良好生长。若空气不流通、不新鲜,菌丝体的生长繁殖和子实体的发育将受抑制,甚至导致死亡。缺氧时,菌丝借酵解作用可暂时维持生命,但需消耗大量营养,菌丝易衰老死亡。

5、光照

香菇为需光性真菌,光强度适合的漫散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环境条件。菌丝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相反光照还会抑制菌丝生长。长时间光照后,菌丝会产生褐色菌膜,使原基早现,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生长速度变慢。但在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分化子实体,即使勉强长出子实体也是色泽不佳、肉薄柄长、畸形菇多。最适宜子实体分化的光照强度为50~100勒克斯,这仅是原基分化的必要光照度,而不是子实体发育适宜的光照度,在温度较低时,较强一些的散射光对形成肉质肥厚、柄短、盖面颜色深的香菇有利。

6、酸碱度

香菇菌丝生长需要酸性环境,pH值在3~7范围内均可生长,以pH45~55最为适宜。菌丝开始生长后,由于产生了醋酸、琥珀酸、草酸等有机酸,使pH值下降,所以最适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的pH值为35~45,在菌丝生长过程中积累的有机酸,至少有一部分可以通过酸化培养基来促进子实体更好的发生。

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要求,合理地协调和控制这些因子,尽量创造最佳生长环境,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二、鲜香菇大棚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鲜香菇大棚栽培一般选用的是中熟和早熟的香菇品种,目前生产应用的主要品种有: 939、庆科20、868等。栽培时间一般为7月中下旬到9月下旬,对于中熟的香菇品种,其接种一般应在8月底之前完成。

2、菌种选择

香菇菌种必须选择具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以及菌丝生活力强、无杂菌、无虫害的双重特性。鉴定一个菌种好坏的重要指标有:纯度、形态、长势、色泽、均匀度等。

(1)纯度:优质菌种必须是没有感染任何其他杂菌的纯菌丝体培养。

(2)长势:菌种的长势包括菌丝生长的状态和速度,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健壮,视为优良菌种,而菌丝生长稀疏、参差不齐,速度又缓慢的菌种被视为不良的菌种。

(3)色泽:优良的香菇菌种其色泽洁白。

(4)均匀度:菌种的均匀度取决于菌种的纯度和培养基的均匀度。菌种纯,均匀度就好。

3、场地环境

(1)发菌场所

发菌场所要求弱光、通风、调温排湿性好,可利用空闲房屋、院落发菌,也可在出菇棚发菌,但用于发菌的菇棚要求有良好的遮荫、防雨;大规模生产则需要建造专门的发菌荫棚。

(2)出菇场所

菇场宜选择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近水源、排水性好、地势平坦之地。菇棚坐北朝南,呈东西走向搭建。

作为鲜香菇栽培的出菇场所,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其出菇管理用水、土壤质量、空气质量必须达到相应标准。

5、菇棚构造

鲜香菇大棚栽培一般为菇稻轮作,出菇完成后可拆去遮荫物,用于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出菇大棚一般分为内棚和外棚,外棚用于遮荫和防雨保湿、内棚为保湿和保温。菇棚一般宽4-6米,长度应30米以内,以利通风。搭建物一般为竹条或木条,遮荫物一般用遮阳网,也有用草帘。大棚内用铁丝或竹条搭好畦架,用于摆放菌棒。

6、菌棒生产与管理工艺规程

(1)配料

①培养料配方:

常规配方:杂木屑78%、麦麸20%、红糖1%、石膏1%,含水量58~60%。

②原料要求:严把原料质量关,杜绝使用掺假伪劣原材料,特别是含有害物质残留的原材料。杂木屑要求用优质阔叶树种粉碎而成,细度在5mm以下,色泽新鲜,无霉烂,无结块,无异味,无油污,含水量14%~60%,PH值80左右,总氮含量在03%以上;麦麸要求优质、新鲜、干燥,没有结块、霉变、虫蛀、掺假现象;

③拌料:做到“三均匀”,即原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干湿搅拌均匀,酸碱度均匀。用半生料配方的拌料有特殊的要求。

(2)装袋

培养料配制完成后,应及时装袋,拌料之后至装袋结束的时间间隔不超过6小时,要做到当天拌料,当天装袋灭菌,不能堆积过夜。每袋装湿料为18千克左右。袋口要清理干净并扎紧。

(3)灭菌与冷却

在料温达到98~100℃温度下保持10~12小时,在洁净处冷却至常温即可接种。

(4)接种

接种是菌棒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整个接种过程都必须严格按照无菌 *** 作要求进行,做到严和快,以减少杂菌污染。接种可在接种箱、接种室或帐式塑料蓬中完成,包括消毒、打穴接种和套外袋等环节。

①消毒

消毒剂主要有75%~78%的酒精、气雾消毒盒等。接种室、接种箱的空间消毒选用气雾消毒盒,消毒时间为20~30分钟。接种用具、菌种外表处理、接种用具及接种者双手的消毒则多采用75%~78%的酒精擦洗消毒。

②打穴接种与封口(套外袋)

接种早的每个料棒接种3穴,迟的接5-6穴。接种穴直径15厘米左右。打穴要与接种相配合,打一个穴,接一孔菌种。接种动作要迅速干练,可用手分块塞入接种穴,种块必须压紧压实,不留间隙,让菌种微微凸起,以加速菌丝萌发封口,避免杂菌感染。需要注意的是,高温时选在清晨或晚上进行。接种后,即时套袋封口。

(5)、培菌管理

接种后的菌棒要移至适温、通风、避光的培养场所培菌,做好翻堆及发菌检查、刺孔通气、控温、通风降温等工作。

①翻堆、散堆及发菌检查

翻堆及调节菌棒的堆叠方式是调节温度和改善通风条件的重要措施。应以 “井”字形或三角形堆放,高温时每个平方米的堆放量不超过50个菌棒,发现污染的及时剔除、处理。

②刺孔通气

若选用的是中熟的香菇品种,在培菌过程一般需进行2次刺孔通气。早熟品种则可进行一次刺孔通气。刺孔通气的时间和方法:当接种口菌丝生长至直径6~8cm大小时进行第一次刺孔通气,刺孔方法是用约5厘米(15寸)长的铁钉或竹签在每个接种孔的菌丝生长末端以内2厘米处刺孔一圈,孔数4~6孔,整段菌棒的刺孔总数20孔左右。第二次刺孔一般在菌丝长满全袋后的5~7天时进行,用一个钉耙状刺孔器进行刺孔,一次可在菌棒上刺15个,共刺四排。早熟品种则只进行第二次刺孔通气。

在刺孔通气 *** 作后4~8天菌丝生长都会非常旺盛,呼吸显著增强,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堆温和室温明显升高,因此,每次刺孔通气后都必须及时散堆,并加强通风散热,避免烧堆。

③通风降温

在培菌期间,由于菌丝的呼吸作用会放出大量热量,菌棒堆温一般比室温要高3~5℃,特别是每次刺孔通气后,这一现象会十分明显,因此随着菌丝生长量的增加和外界气温的升高,应十分注意培菌房的通风换气,并减少每个培菌房的菇木存放量。一般要求每天通风1~2次,气温在25℃以上时,则必须昼夜打开门窗通风降温,有必要时,还必须进行强制通风。此外,培菌室一般应保持弱光条件,严禁阳光直射菌棒。

(7)转色

转色是代料栽培香菇应有的正常生理现象,当菌丝长满袋后,具备一定的成熟度,在一定的气、光、温、湿条件下,表面的气生菌丝开始倒状,分泌色素,吐出黄水,颜色由白色转为棕褐色,最后形成一层具有保湿、保温、避光、抗杂菌作用的菌膜,这一过程称为转色。

中熟品种,一般转色速度较快,应促进菌棒在袋内转色,早熟品种一般要在脱袋后进行强制转色。

7、出菇管理技术

(1)脱袋期选择

对于鲜香菇标准化大棚栽培,适宜脱袋期一般在菇棚内的最高温度降到25℃以下时。一般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高海拔地区可提早到10月中旬。

(2)脱袋与转色

脱袋应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阴天进行,雨天温差小,脱袋后菇木容易受雨淋而感染杂菌不宜脱袋。脱袋时用锋利的小刀轻轻将塑料袋划破后剥去即可,需注意的是,划袋时要轻,只要划破塑料袋即可,切不可将菇木菌皮划破,不然很容易造成霉菌污染。

对于早熟品种,脱袋后应盖膜保湿3天,促进气生菌丝生长,然后,通风降湿,使气生菌丝倒伏,转成褐色的菌皮。

(3)秋菇管理

根据秋季气候特点及大棚式菇床对光照、温度、湿度、空气的影响,秋季管理重点做好控温、保湿、防霉工作。

秋季气温较高,最高温度接近30℃,有时棚内温度超过30℃,而空气相对湿度低。要防高温、保湿度,做好转色管理工作。转色完成后,要采取温差刺激方法催蕾,具体方法只需白天关闭棚膜,棚内畦床盖小膜,使温度上升,傍晚打开棚门,通风1~2小时,降低棚温,连续3~4天,就会有大量菇蕾发生,菇蕾形成后,要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湿度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具体可在早晨或傍晚对菇木喷水1次,并打开棚膜通风换气,待菇木游离水蒸发后盖好薄膜。

若温度超过23℃,白天可以在大棚一端升启棚门膜,以降低棚温。傍晚则开启两端棚门膜,对菇木喷水1次,然后通风30分钟,待菇木表面游离水蒸发后,再盖薄膜,这样既降低了温度,通了风,增了氧,又保持较高湿度。喷水量的多少要视菇场的保水性能和天气而定,稻田湿度大的可少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保湿差的旱地要多喷。

第一批菇长至7~8分成熟后要及时采摘。采摘第一潮菇后菇木含水量较多的,每天要掀膜通风8~12小时,让菌丝休息养菌7天左右,积累营养,然后仍然采取拉大温差、湿差,6~8天后,即可发生第二潮菇。采摘第一潮菇后,若菇木较轻(原重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养菌7天左右后,采取注水补充水分,使菇木含水量达58%~62%,直观标准可掌握注水至菇木表面有淡**水珠涌出为止,经6~8天的保湿管理后,就会形成第二潮菇。

大棚式菇床增温快、保湿好,秋季气温较高,易造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引起绿霉污染,导致菇木局部霉烂。若数量不大的,可采取人工抠除结合药物进行防治,先用小刀或竹签将霉烂部分抠除干净露出菇木正常部位,不留任何霉烂物,然后用50%多菌灵200~300倍进行擦洗或涂抹,能有效地抑制烂筒。

(4)冬菇管理

冬季气温低,菌丝新陈代谢活动弱,营养积累慢,原基分化、形成子实体过程缓慢。晴天棚温上升快,保温、保湿效果好。提高冬菇产量的另一有效措施是,选择合理的催蕾方法,缩短菇蕾形成的时间,增加菇蕾形成的数量,尽量多长几潮菇。由于气温低,菌丝代谢强度低,常规的白天盖膜、傍晚掀膜拉大温差的方法效果不理想,必须采用刺激强度更大的方法,例如日照保湿催蕾法、蒸气催蕾法。

冬季出菇管理关键要设法增加大棚温度,具体可选用以下 *** 作方法:⑴把遮阳网与大棚膜内外对调使阳光更多射入棚内提高棚温;⑵在气温低时,把遮阳网撤掉,移入大棚内,直接覆在小拱膜上;⑶选晴天把遮阳网收拢,增加透光,提高棚温,晚上打开收拢的遮阳网,增加保温效果。管理上每天结合采菇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选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通风前要喷水保持棚内湿度,待菇木表面水珠风干后,再盖好薄膜。

(5)春菇管理

春天气温逐渐升高,温差大,降雨多,管理的重点是控好湿度、做好通风防霉工作、及时补充水分、抓转潮管理,争取多出菇,后期结合补水添加适量营养物,提高产量。

前期气温不高,主要是抓好菇木补水工作,冬菇采后,菇木休养复壮6~8天后及时补水,促进菇蕾发生,出菇后要及时把遮阳网位置恢复原位,每天通风1次,每次30分钟,视天气状况决定喷水量,直至采收,采收后及时养菌补水催蕾。后期气温高、湿度大,重点要抓降温、控湿,要加强通风,防止霉菌污染。降温方法有:(1)加厚遮阳网;(2)大棚外喷水降温;(3)开启一端棚门膜以降低白天棚温;(4)早晚喷水通风各一次,每次30分钟,以达到降温、增氧、保湿的作用。采收后打开两端棚膜门养菌6~8天,在补水中加入01%尿素与03%过磷酸钙、三十烷醇15ppm或02%的磷酸二氢钾,001%~002%的柠檬酸,调节酸碱度,增加养分提高产量。

8、病虫防治:

①环境卫生:出菇应保持干净、通风。

②木霉防治:在菌丝培养、转色和出菇阶段均应防止高温高湿,创造通风干燥的生态环境。在非出菇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托布津防治,浓度1:500。

③链孢霉:培养场所温度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发现感染及时隔离,并用湿报纸包裹后拿出填埋处理。

④烂筒综合防治:选择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的地方为最适栽培地;具有与栽培数量相应的菌段培养场所,并有通风设备条件,及时排除黄水,防止积水造成烂筒。

⑤虫害防治:栽培场四周用塑料网隔离,防止蚊蝇进入;用布条沾农药挂在栽培场空间驱赶,不许直接向菇体喷撒杀虫剂,农药使用按GB4285执行。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把能源和其他温室气体换算成温室气体排放的程序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把能源和其他温室气体换算成温室气体排放的程序、温室大棚的基础怎么建设、基于mcgs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系统脚本程序是用什么语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4897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