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采购的17个步骤

PPP项目采购的17个步骤,第1张

步骤1:做好项目采购前的准备工作

与一般的政府采购项目相比,PPP项目方案复杂,采购环节多、周期长。集采机构在拿到一个PPP项目后,首先要对项目内容进行分析,了解项目内容和特点;要与项目实施机构进行交流,就项目方案进行沟通、协商,了解项目在识别、准备阶段的有关情况,熟悉项目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此过程中,需要对项目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查,查验项目立项、审批手续的齐备性和项目资料的完整性;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并与潜在的社会资本及相关供应商进行沟通,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方案、预算构成、收益及回报和项目运营、执行、移交等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其次,要与项目实施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明确委托代理事项以及双方在项目采购中的权利和义务。

步骤2: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

根据《指南》《办法》有关规定,PPP项目采购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和单一来源。《办法》对公开招标方式适用范围作了界定,同时提出,应结合PPP项目情况和采购需求特点,依照《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选择恰当的采购方式。需要注意的是,PPP项目一般都会超过公开招标的限额标准,如因情况特殊需采取公开招标以外的非招标方式,应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报设区的市级财政部门审批。一般来说,PPP项目方案在完成识别、准备工作后,就已经拟定了采购方式,集采机构可按照方案中批准的方式组织采购。

步骤3:开展资格预审

《指南》《办法》均明确规定PPP项目采购应当实行资格预审,也就是说,不管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采购,都必须实施资格预审。在一般的政府采购项目中,资格预审并非强制性的前置程序,而在PPP项目中,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求对参加采购活动的社会资本进行资格预审。这是因为,PPP的本质是政府购买服务,在PPP项目中,政府需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因而希望通过前置的资格预审程序,由项目实施机构对参与投标的社会资本进行更为严格的筛选和把控,保障后期项目安全运行。在PPP项目采购中,通过发布资格预审公告,能够邀请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采购,实现充分竞争。具体说来,《指南》《办法》明确,PPP项目采购资格预审包括准备资格预审文件、发布资格预审公告、邀请社会资本参与、进行资格预审、提交资格预审结果报告等环节。

(一)编制资格预审文件。集采机构开展资格预审,需要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明确资格预审的程序和办法。资格预审文件需明确PPP项目名称、内容、需求、采购方案以及对社会资本的资格要求、社会资本申请资格预审须知、是否允许联合体参与采购活动、资格预审申请响应文件的格式和编制、提交要求和资格预审程序、办法以及拟确定参与竞争的合格社会资本的办法、标准等。资格预审文件编制完成后,须经项目实施机构审核同意。

(二)发布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文件经项目实施机构审核同意后,集采机构应编写并发布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公告包括项目授权主体、项目实施机构和项目名称、采购需求、对社会资本资格的要求、社会资本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地点和截止时间。资格预审公告应在省级及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发布。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

(三)成立资格预审评审小组。集采机构应当成立资格预审评审小组,负责PPP项目采购的资格预审评审工作。资格预审评审小组由项目实施机构代表和评审专家共5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评审专家人数不得少于评审小组成员总数的2/3。评审专家可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如专家库专家不足,可由项目实施机构推荐选定,但评审专家中至少应当包含1名财务专家和1名法律专家。项目实施机构代表不得以评审专家身份参加资格预审的评审。

(四)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社会资本应当按照资格预审文件的要求,编制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并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之前,向集采机构提交书面资格预审申请文件以及能证明其资格、资质的文件资料。

(五)进行资格预审。资格预审评审小组按照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评审办法,对社会资本提交的资格申请文件及证明文件进行审查,判定其是否具备资格。资格预审分为基本资格审查和专业资格审查。其中,基本资格审查主要审查社会资本成立及开展经营活动所具备的资格条件是否合法有效,如法人营业执照等证照是否合法有效;专业资格审查主要审查社会资本是否具有完成项目建设、运营所要求的专业资质条件,以及是否具有完成项目建设、运营所需的能力和业绩等。经过评审,有3家以上社会资本通过资格预审的,集采机构可继续开展采购活动。通过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不足3家的,应在调整资格预审文件、公告内容后重新组织资格预审。经重新进行资格预审后合格的社会资本仍不够3家的,可以依法变更采购方式。经批准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的,通过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只有两家的,可继续开展采购;只有1家的,则采购应予以终止。经批准采用单一来源方式的,参与竞争的社会资本可以是一家。

(六)编写资格预审结果报告。资格预审结束后,资格预审评审小组应汇总资格预审评审情况,编写资格预审结果报告。资格预审结果报告应说明资格预审的程序、方法,参与申请的社会资本数量、通过资格预审合格的社会资本名单、不合格的社会资本名单及不合格的原因等。评审小组成员应在资格预审结果报告上签字,对预审结果有异议的应在报告上注明;既不签字又不注明的,视为同意资格预审结果。资格预审结果应告知所有参与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并将资格预审的评审报告提交财政部门备案。

步骤4:编制项目采购文件

资格预审结束后,若通过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数量符合规定,则需编制项目采购文件。按照所选择的采购方式,PPP项目采购文件可分为招标文件、竞争性谈判文件、竞争性磋商文件、单一来源采购文件。无论是何种采购文件,其内容一般都应包括采购邀请,项目内容和要求,合同主要条款,竞争者须知,竞争者的资格、资质要求以及应提交的资格、资质、资信及业绩证明文件,竞争者须提交响应文件的格式、内容和编制要求,对采购程序的规定和相关政策依据说明,提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开启时间及地点、保证金交纳的数额和方式及不予退还的情形,项目评审方法、评审标准,确定中标或成交的原则以及具体程序,对签订项目合同的程序和要求等内容。

应注意的是,PPP项目与一般政府采购项目的一大区别在于,PPP项目的实施需要取得政府对项目实施机构的授权。因此,PPP项目采购文件中需明确政府对实施方案的批复和项目立项的相关审批文件,还应明确项目合同必须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在获得政府同意前合同不得生效。PPP项目评审结束后,还要经过采购结果确认谈判、签署采购结果确认谈判备忘录并公示谈判结果后才能最终确定中标、成交社会资本。因此,需在采购文件中对采购结果确认谈判、签署谈判结果备忘录及采购结果公示作出规定。在PPP项目合同方面,如果项目实施机构需要成立项目公司,则需在合同签订后,就项目公司与社会资本签订补充合同的内容和程序作出相应规定。此外,由于PPP项目采购必须进行资格预审,采购文件中还应明确是否允许未参加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参与竞争并进行资格后审等内容。

与一般的政府采购项目相同,PPP项目采购文件编制完成后,须经项目实施机构审核、确认同意。

步骤5:发布采购公告

采购文件编制完成并经项目实施机构审核、确认同意后,应发布采购公告。与采购方式相对应,PPP项目采购公告也分为招标公告、竞争性谈判公告、竞争性磋商公告、单一来源采购公告等几种形式。PPP项目采购公告与一般项目采购公告的内容大体相同,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对竞争者的资格要求和提交响应文件的地点、截止时间以及保证金交纳的方式和账户、联系人和****等。PPP项目采购公告应在省级及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公开发布。

步骤6:发售采购文件

对通过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集采机构应向其发售或提供采购文件。与采购方式相对应,发售的采购文件可分为招标文件、竞争性谈判文件、竞争性磋商文件、单一来源采购文件。一般来说,采购文件、采购公告对采购文件的发售时间、地点和售价都有具体规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对采购文件的发售也有规定,集采机构在发售采购文件时必须遵守。

步骤7:组织现场考察或召开采购答疑会

社会资本在获取采购文件后,可能会就采购文件中的项目方案、采购程序等进行询问,这就要求集采机构作出解释和澄清。

为了让社会资本充分了解项目方案的内容及要求,集采机构应与项目实施机构共同组织社会资本进行现场考察或者召开采购前答疑会,凡是获取了采购文件的社会资本均可受邀参加。在此过程中,集采机构或项目实施机构不得单独或者分别组织只有一家社会资本参加的现场考察或答疑会。现场考察或答疑会结束后,应根据现场考察及答疑情况,对项目方案和内容作出调整。若调整的内容涉及项目核心内容,影响社会资本编制响应文件的,则需向社会资本发出对采购文件的书面澄清说明或变更通知。书面澄清说明或变更通知是采购文件的有效组成部分。若书面澄清说明或变更通知发出后距提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不足于法定时间的,则应顺延提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

步骤8:成立评审小组

在PPP项目采购阶段,集采机构应成立评审小组,由评审小组对社会资本提交的响应文件进行评审。与招标、谈判、磋商、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相对应,评审小组可分为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磋商小组、采购小组。评审小组一般应由项目实施机构的代表和评审专家共5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评审专家不得少于评审小组成员总数的`2/3。评审专家一般应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如专家库中的专家不能满足评审需要时,集采机构可会同项目实施机构自行选定,但其中应包括1名法律专家和1名财务专家。项目实施机构代表不得以评审专家的身份出现在评审小组中,集采机构工作人员也不得参与项目评审。资格预审阶段的评审小组成员,可作为评审小组成员,参加评审。

步骤9:接收社会资本提交的响应文件

社会资本参加PPP项目采购,须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响应文件。根据采购方式的不同,社会资本需对应编制投标文件、谈判响应文件、磋商响应文件、单一来源采购响应文件,并在提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前向集采机构提交。集采机构应在采购公告、采购文件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安排专人负责接收社会资本递交的响应文件。社会资本提交响应文件时,须提交资格证明文件及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文件;凡未与响应文件一并提交的文件资料,在采购评审时不得作为评审依据。

步骤10:举行开标仪式或召开采购会

集采机构应在采购公告、采购文件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开标仪式。如采取谈判、磋商等方式的,则应举行谈判、磋商采购会。开标仪式或谈判、磋商采购会由集采机构主持,项目实施机构应派代表出席并在开标会上介绍项目情况;提交了响应文件的社会资本也应派代表参加开标。集采机构还应邀请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派代表进行现场监督。PPP项目开标仪式、谈判及磋商采购会与一般政府采购项目的开标仪式程序相同,除了公开查验响应文件的密封情况、宣布查验结果外,还应公开宣读社会资本的投标报价(参加谈判、磋商时的第一次报价)、报价声明以及应当宣读的其他内容。开标时未公开宣读的报价内容,在项目评审时不得作为评审依据。

步骤11:进行评审

在评审环节,集采机构的职责主要是召集、组织评审小组按照采购文件的规定进行评审,集采机构工作人员应协助评审小组的工作,承担评审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后勤服务工作,但不得参与项目评审,不得影响和干扰评审小组成员独立开展评审工作。项目评审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召开评审预备会议。在项目评审开始前,集采机构应召集评审小组成员,召开评审预备会议,介绍项目基本情况,宣布评审工作纪律,安排评审工作。在预备会上,评审小组成员应认真阅读并确认采购文件,签订评审承诺书,推选评审小组负责人。评审小组负责人要对成员进行分工,并对评审程序、步骤和办法作出安排。评审预备会议结束后,评审小组应独立进行项目评审。评审小组发现采购文件内容违反国家有关强制性规定的,应停止评审,并向集采机构说明情况。

(二)进行符合性审查。符合性审查主要是对社会资本的资格、资质以及提交的响应文件进行审查,以判定其是否符合要求。前期已进行资格预审的,在采购评审阶段可不再对社会资本进行资格审查。前期未进行资格预审,允许进行资格后审的,或者前期已经进行过资格预审,但采购文件规定在采购评审阶段还要再进行资格预审的,在评审时,评审小组均应对社会资本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性审查的第二项内容,是审查社会资本提交的响应文件是否完整、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重大缺漏项、是否含有项目实施机构不能接受的条件等。响应文件的符合性审查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查响应文件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采购文件的要求;二是审查响应方案是否符合采购文件要求,技术响应方案、商务响应方案是否对项目方案作出实质性响应。最终通过审查的社会资本数量不足法定数量的,评审应予终止;经批准转为其他方式的,评审可按相应规定继续进行。

(三)进行询问和澄清。在评审过程中,评审小组对响应文件的内容及技术、商务方案对采购文件的响应情况可向社会资本进行询问,要求社会资本就询问的事项作出解释和澄清说明。社会资本应就询问的事项进行澄清并作出说明,重要的澄清及说明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并由其法人代表或被授权人签字确认。

(四)进行综合评审。在符合性审查、询问、澄清之后,进入综合评审阶段。综合评审仅针对通过符合性审查的社会资本进行。综合评审时,如项目采取招标方式,则由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评标标准对社会资本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情况对各社会资本作出综合评审结论。

如采取竞争性谈判方式,则在符合性审查之后,由谈判小组与参与谈判的各社会资本分别进行一对一谈判;经谈判后,谈判小组应对社会资本的谈判方案作出综合评审结论,并对项目采购方案作出调整和完善;社会资本就完善后的采购方案重新提交响应文件,作出最终承诺报价;谈判小组对各社会资本提交的响应文件及最终承诺报价作出综合评审结论。

如采取竞争性磋商方式,则在符合性审查之后,磋商小组与参与磋商的社会资本分别进行一对一磋商;磋商结束后,磋商小组可以根据磋商文件和磋商情况,调整采购方案,就采购需求中的技术、服务要求以及合同草案条款作出实质性变动;各社会资本应针对调整和变动后的采购方案重新提交响应方案,提交最后报价;磋商小组根据磋商文件规定的评审办法、评审标准,对各社会资本的响应文件和最后报价进行综合评分,根据综合评分情况,对社会资本作出综合评审结论。

(五)编写评审结果报告。综合评审结束后,评审小组应根据综合评审情况,编写评审结果报告。评审结果报告中应推荐1至3名中标、成交候选人。采用招标、竞争性磋商方式的,候选人的顺序按照综合评分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列;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的,按照符合最低要求的社会资本的最终承诺报价,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允许进行资格后审的,评审结果报告还应包含资格评审结果。评审小组成员应在评审结果报告上签字,对自己的评审意见承担法律责任。评审小组成员对评审结果报告有异议的,应在报告上签署不同意见并说明理由,否则视为同意评审结果报告。

步骤12:采购结果确认谈判

评审结束后,进行采购结果确认谈判,经谈判后再确定中标、成交候选社会资本,是PPP项目区别于一般政府采购项目的另一特点。采购结果确认谈判可按以下程序开展:

(一)成立采购结果确认谈判工作组。评审结束后,集采机构应成立采购结果确认谈判工作组。谈判工作组成员及数量由集采机构确定,其成员应包括预算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代表及财务、法律等方面的专家。涉及价格管理、环境保护的PPP项目,还应包括价格管理、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关代表。评审小组成员可作为谈判工作组成员参与采购结果确认谈判。

(二)进行采购结果确认谈判。采购结果确认谈判工作组按照评审结果报告推荐的候选社会资本排名,依次与候选社会资本就PPP项目方案以及项目合同中可变的细节问题进行合同签署前的确认谈判,率先达成一致的候选社会资本即为预中标、成交社会资本。确认谈判过程中,不得涉及合同中不可谈判的核心条款,也不得与排序在前但已终止谈判的社会资本进行重复谈判。

(三)编写谈判结果报告。采购结果确认谈判结束后,谈判工作组应根据谈判情况以及与中标、成交社会资本达成一致的事项,编写谈判结果报告,确定最先达成一致的候选社会资本为预中标、成交社会资本。谈判工作组成员应在谈判结果报告上签字确认,对谈判结果有异议的应在报告上签字并注明;既不注明也不签字确认的,视为同意谈判结果。

步骤13:签署确认谈判备忘录

预中标、成交社会资本确定后,集采机构应组织项目实施机构与预中标、成交社会资本签署采购结果确认谈判备忘录。采购结果确认谈判结果备忘录应在预中标、成交社会资本确定后10个工作日内签署。

步骤14:公示采购结果及拟定的合同文本

签署采购结果确认谈判备忘录后,应将谈判确认结果即预中标、成交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预中标、成交结果公示应在省级及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进行,并与项目采购公告原发布媒体保持一致。此外,还应同时公示根据采购文件、响应文件及有关补遗文件和确认谈判备忘录拟定的项目合同文本。合同文本应将预中标、成交社会资本响应文件中的重要承诺和技术文件等作为附件,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内容可以不公示。

步骤15:公告采购结果

公示期满2个工作日后,如公示期间有关当事人未提出异议,可确定中标、成交社会资本。中标、成交社会资本确定后,应将中标、成交结果在省级及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进行公告,向中标、成交社会资本发出中标、成交通知书,并将中标、成交结果告知参加采购活动的其他社会资本。

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应包括PPP项目实施机构和采购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和****;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中标或者成交社会资本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中标或者成交标的名称、主要中标或者成交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合作期限、服务要求、项目概算、回报机制)等;评审小组和采购结果确认谈判工作组成员名单等。

步骤16:签署合同

PPP项目合同由项目实施机构与中标、成交社会资本签订,集采机构应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合同须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30日内签订,具体程序为:

(一)组织项目实施机构与中标、成交社会资本协商、洽谈合同条款,协商一致后,签订合同草案,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二)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项目实施机构与中标、成交社会资本正式签订合同。

(三)PPP项目设立专门项目公司的,待项目公司成立后,由项目公司与项目实施机构重新签署PPP项目合同,或签署关于继承PPP项目合同的补充合同。

(四)合同公告。项目实施机构应在PPP项目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合同在省级及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但合同中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内容除外。

(五)合同备案。合同正式签订后,项目实施机构应将合同向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步骤17:退付保证金

集采机构接受委托组织实施PPP项目采购的,应在采购文件中要求社会资本交纳参加采购活动的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并就交纳时间、交纳数额、交纳方式及保证金不予退还的情形作出明确规定。关于履约保证金,可要求中标、成交社会资本在签订合同前向项目实施机构交纳。

PPP项目采购活动结束后,集采机构应按采购文件规定向社会资本退付保证金。其中,未中标、成交社会资本的保证金,应在中标、成交结果通知书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退付;中标、成交社会资本的保证金,应在合同签署后5个工作日内退付。发生了保证金不予退还的情形时,应按采购文件规定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履约保证金的退付,也应在采购文件中予以明确,项目实施机构应按规定及时为社会资本办理履约保证金的退付、结算手续。

PPP项目在完成项目识别和项目准备后,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采购环节,那么PPP项目的采购流程步骤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步骤1:做好项目采购前的准备工作

与一般的政府采购项目相比,PPP项目方案复杂,采购环节多、周期长。集采机构在拿到一个PPP项目后,首先要对项目内容进行分析,了解项目内容和特点;要与项目实施机构进行交流,就项目方案进行沟通、协商,了解项目在识别、准备阶段的有关情况,熟悉项目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此过程中,需要对项目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查,查验项目立项、审批手续的齐备性和项目资料的完整性;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并与潜在的社会资本及相关供应商进行沟通,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方案、预算构成、收益及回报和项目运营、执行、移交等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其次,要与项目实施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明确委托代理事项以及双方在项目采购中的权利和义务。

步骤2: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

根据《指南》《办法》有关规定,PPP项目采购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和单一来源。《办法》对公开招标方式适用范围作了界定,同时提出,应结合PPP项目情况和采购需求特点,依照《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选择恰当的采购方式。需要注意的是,PPP项目一般都会超过公开招标的限额标准,如因情况特殊需采取公开招标以外的非招标方式,应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报设区的市级财政部门审批。一般来说,PPP项目方案在完成识别、准备工作后,就已经拟定了采购方式,集采机构可按照方案中批准的方式组织采购。

步骤3:开展资格预审

《指南》《办法》均明确规定PPP项目采购应当实行资格预审,也就是说,不管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采购,都必须实施资格预审。在一般的政府采购项目中,资格预审并非强制性的前置程序,而在PPP项目中,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求对参加采购活动的社会资本进行资格预审。这是因为,PPP的本质是政府购买服务,在PPP项目中,政府需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因而希望通过前置的资格预审程序,由项目实施机构对参与投标的社会资本进行更为严格的筛选和把控,保障后期项目安全运行。在PPP项目采购中,通过发布资格预审公告,能够邀请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采购,实现充分竞争。具体说来,《指南》《办法》明确,PPP项目采购资格预审包括准备资格预审文件、发布资格预审公告、邀请社会资本参与、进行资格预审、提交资格预审结果报告等环节。

(一)编制资格预审文件。集采机构开展资格预审,需要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明确资格预审的程序和办法。资格预审文件需明确PPP项目名称、内容、需求、采购方案以及对社会资本的资格要求、社会资本申请资格预审须知、是否允许联合体参与采购活动、资格预审申请响应文件的格式和编制、提交要求和资格预审程序、办法以及拟确定参与竞争的合格社会资本的办法、标准等。资格预审文件编制完成后,须经项目实施机构审核同意。

(二)发布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文件经项目实施机构审核同意后,集采机构应编写并发布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公告包括项目授权主体、项目实施机构和项目名称、采购需求、对社会资本资格的要求、社会资本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地点和截止时间。资格预审公告应在省级及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发布。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

(三)成立资格预审评审小组。集采机构应当成立资格预审评审小组,负责PPP项目采购的资格预审评审工作。资格预审评审小组由项目实施机构代表和评审专家共5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评审专家人数不得少于评审小组成员总数的2/3。评审专家可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如专家库专家不足,可由项目实施机构推荐选定,但评审专家中至少应当包含1名财务专家和1名法律专家。项目实施机构代表不得以评审专家身份参加资格预审的评审。

(四)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社会资本应当按照资格预审文件的要求,编制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并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之前,向集采机构提交书面资格预审申请文件以及能证明其资格、资质的文件资料。

(五)进行资格预审。资格预审评审小组按照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评审办法,对社会资本提交的资格申请文件及证明文件进行审查,判定其是否具备资格。资格预审分为基本资格审查和专业资格审查。其中,基本资格审查主要审查社会资本成立及开展经营活动所具备的资格条件是否合法有效,如法人营业执照等证照是否合法有效;专业资格审查主要审查社会资本是否具有完成项目建设、运营所要求的专业资质条件,以及是否具有完成项目建设、运营所需的能力和业绩等。经过评审,有3家以上社会资本通过资格预审的,集采机构可继续开展采购活动。通过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不足3家的,应在调整资格预审文件、公告内容后重新组织资格预审。经重新进行资格预审后合格的社会资本仍不够3家的,可以依法变更采购方式。经批准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的,通过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只有两家的,可继续开展采购;只有1家的,则采购应予以终止。经批准采用单一来源方式的,参与竞争的社会资本可以是一家。

(六)编写资格预审结果报告。资格预审结束后,资格预审评审小组应汇总资格预审评审情况,编写资格预审结果报告。资格预审结果报告应说明资格预审的程序、方法,参与申请的社会资本数量、通过资格预审合格的社会资本名单、不合格的社会资本名单及不合格的原因等。评审小组成员应在资格预审结果报告上签字,对预审结果有异议的应在报告上注明;既不签字又不注明的,视为同意资格预审结果。资格预审结果应告知所有参与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并将资格预审的评审报告提交财政部门备案。

步骤4:编制项目采购文件

资格预审结束后,若通过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数量符合规定,则需编制项目采购文件。按照所选择的采购方式,PPP项目采购文件可分为招标文件、竞争性谈判文件、竞争性磋商文件、单一来源采购文件。无论是何种采购文件,其内容一般都应包括采购邀请,项目内容和要求,合同主要条款,竞争者须知,竞争者的资格、资质要求以及应提交的资格、资质、资信及业绩证明文件,竞争者须提交响应文件的格式、内容和编制要求,对采购程序的规定和相关政策依据说明,提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开启时间及地点、保证金交纳的数额和方式及不予退还的情形,项目评审方法、评审标准,确定中标或成交的原则以及具体程序,对签订项目合同的程序和要求等内容。

应注意的是,PPP项目与一般政府采购项目的一大区别在于,PPP项目的实施需要取得政府对项目实施机构的授权。因此,PPP项目采购文件中需明确政府对实施方案的批复和项目立项的相关审批文件,还应明确项目合同必须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在获得政府同意前合同不得生效。PPP项目评审结束后,还要经过采购结果确认谈判、签署采购结果确认谈判备忘录并公示谈判结果后才能最终确定中标、成交社会资本。因此,需在采购文件中对采购结果确认谈判、签署谈判结果备忘录及采购结果公示作出规定。在PPP项目合同方面,如果项目实施机构需要成立项目公司,则需在合同签订后,就项目公司与社会资本签订补充合同的内容和程序作出相应规定。此外,由于PPP项目采购必须进行资格预审,采购文件中还应明确是否允许未参加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参与竞争并进行资格后审等内容。

与一般的政府采购项目相同,PPP项目采购文件编制完成后,须经项目实施机构审核、确认同意。

PPP管理与全过程咨询管理有何不同?项目前期、项目建设期、运营阶段管理要点大不同-工保网

1、概念与管理要素比较

1、全过程咨询与PPP管理的概念对比

工程咨询:是指遵循独立、科学、公正的原则,运用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法规等多学科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为政府部门、项目业主及其他各类客户的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咨询活动的智力服务,包括前期立项阶段咨询、勘察设计阶段咨询、施工阶段咨询、投产或交付使用后的评价等工作。

全过程咨询: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和决策以及工程实施和运行(或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包含设计和规划在内的涉及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等各有关方面的工程咨询服务。可采用多种组织方式,为项目决策、实施和运营持续提供局部或整体解决方案。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2、全过程咨询与PPP项目管理要素的差异比较:

除上表描述的全过程咨询与PPP项目管理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外,其他如招标形式、对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等的管理要求、竣工验收的组织等均有相似之处。

2、项目前期管理不同点

全过程咨询项目前期管理与PPP项目前期管理因全过程咨询管理工作更靠前而不尽相同:

3、项目建设期管理不同点

正如前面所述,因PPP项目管理为法人治理结构,项目公司管理中需同步考虑各股东方利益,而全过程咨询项目部以业主利益至上为原则,因此建设期的管理差异还是较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设过程重点管理事项关注面差异:

1)全过程咨询:因项目部是代业主,因此在建设期更为关注的是变更等引起的投资控制,形象进度引起的进度控制;在合法合规方面,主要关注合法施工手续的办理;

2)PPP项目:因项目公司是大股东委托,因此在关注进度的同时,更为关注的是融资进展、投资计划、二次增效、投资回报计时点;在合法合规方面,同时兼顾合规性要求和合法施工手续办理。

可以说,PPP项目重点事项关注面更广。

2、管理控制重点差异:

1)全过程咨询:在“三控二管一协调一履行”工作中,重点关注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

2)PPP项目:在“三控二管一协调一履行”工作中,重点关注成本/总投资控制、交工/竣工验收节点(回报计时点)控制、工程进度与资金提供的匹配度控制等。

3、对参建单位管理、管控力度的差异:

1)全过程咨询:无论是咨询内容已包含(也可以是部分包含)了三大核心业务还是未包含,咨询单位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对包含设计、造价、监理、施工等各参建单位代表业主实施管理,确保业主建设目标能顺利完成,同时也确保咨询工作不因咨询质量未达考核目标而被处罚;

2)PPP项目:因咨询三大核心业务(除设计可能采用EPC外)一般由政府招标,施工则往往是社会资本方负责(可能因联合体引入外部企业),因此SPV公司管理主要对象会集中在设计和施工进度上,特别关注预算财评工作,避免超投导致的不合规事件发生。

3)从上可以看出,全过程咨询管理在管理工作开展的同时,会比PPP项目更关注技术、专业层面的工作及质量。PPP项目关注度高度集中在投资收益的获取上,有时甚至会人为的暂停施工。

4、对成本管控的方向性差异:

1)全过程咨询:因代表业主管理,因此对成本管控出发点就是尽可能减少投资增加的变更,尽可能减少造成投资增加的材料选择、品牌认定、规格变化等的变更;尽可能减少询价、认质认价的材料数量等;同时对进度款支付的过程审核必须严格管控,做到与实际完成且达到计量标准的实物保持一致;

2)PPP项目:因涉及施工利润,因此在成本管控方面,往往会根据社会资本会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在施工单位的诉求下,发生如:超前认量、增加利润更高分部分项施工的变更、在材料品牌/规格等选择上会有意识往高利润/高产值的方向策划,这也是PPP项目为什么会发生财评预算总不能按规定时间完成的根本原因所在。

3)从上可以看出,在成本管控方面,全过程咨询项目部和PPP项目公司的管理方向和力度上差异是较大的,需实现意识转变,特别是对预算的编制、审核,全过程咨询必须亲自主持和参与。

5、对项目现场实施协调会议的内容、参与度、地位的不同:

1)全过程咨询:项目部在项目实施协调会议上是处于主持、把控地位,全面围绕项目建设各要素召开汇报、讨论、分析、推进和整改,以求项目建设在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各方面均在受控范围内,参加会议的一般包括项目建设各参建方;会议纪要由项目部编制并组织实施。

2)PPP项目:常规的协调会往往会根据要求单独召开,如由社会资本方组织的联席会(简称内部会议)、由政府实施机构牵头的协调会、由监理主持的监理例会等,因此会议参与单位、讨论内容均会根据会议需要进行调整;会议纪要由管理中心或项目公司或监理单位编制,组织实施。

6、建设期过程重要文件编制的差异:

1)全过程咨询:全过程咨询管理策划书(主要内容前面已描述)、作业指导书、WBS及分解、周/月/季/年度汇报材料(提交给业主)、成本控制分析对比表、进度(可包括设计进度等)控制分析改进表、月/季/年度咨询质量考核表等;

2)PPP项目:方案策划书(主要内容前面已描述)、指挥部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建设/投资计划、收尾大纲、月度资金计划、收款计划等。

7、现场管理团队组成的差异:

1)全过程咨询:从前述比较表格中可以看出,全过程咨询因业务范围的不同可能有所不同,但因包含除基本管理人员配置外,还需配置设计管理、造价管理等专业管理人员,以实现设计、造价等全过程受控;管理人员一般需持证上岗;

2)PPP项目:从前述比较表格中可以看出,PPP项目除基本管理人员配置外,还需在后台配置融资、财务、投资、运营等条线人员,以实现投资预算收益更大化;管理人员除总指挥外,一般对持证上岗无特殊要求。

也即PPP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一般比全过程咨询现场管理人员少。

8、建设期对资料的收集范围和管理特点差异:

1)全过程咨询:因代表业主,所以全过程咨询需同步收集业主方、项目各参建单位(除施工资料外)的所有资料,及时形成档案;关注重点是资料完整、流程闭合、程序合法、特别关注过程重要会议纪要及审批资料;要求配备专职资料员,过程同步形成资料,杜绝后补。

2)PPP项目:过程中主要收集主业方、项目公司过程资料、融资资料、合规性资料等;待竣工验收时组织各参建方(如业主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资料),形成档案,提交竣工备案。关注重点是合法合规性、合同/补充协议/备忘录、工程款审核/支付、财评预算/认质认价等;由工程管理人员从事资料管理工作。

4、运营阶段管理的不同

从全过程咨询的概念不难理解,所谓全过程自然也包括运营期的咨询,但事实上,因工程管理及咨询发展的问题,导致全过程咨询往往到项目建设、竣工验收就结束了。原因有很多,如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对项目建设的理解、行业对运营管理的不重视、运营管理发展的滞后及欠完善/规范、运营成本测算缺乏标准、运营期较长变数较多、运营的质量及考核很难形成统一标准、运营的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业主对运营的要求差异等。

基于现状,本处仅对全过程咨询如何补运营短板提些个人想法。

1、从思想上提高到运营也属于咨询范畴的认识:

其实房地产代建行业是最典型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轻资产服务类型,如绿城代建,其“绿星标准”包含的内容为:产品指标、运营指标、服务指标、供应商指标四大版块,其中的运营、服务还相当重要。

环保类项目,如垃圾分拣类、废物处置类均包含后期运营,而且已非常成熟。这类项目咨询单位往往以EPC方式介入,主要负责设计、设备采购及运营,施工则采用联合体形式由专业施工单位实施。

因此从思想上接受运营也属于工程咨询范畴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运营也是做大做强咨询行业的一个重要版块,一方面运营时间长,二来运营存在更大的提升收益空间,三是运营一直是政府头疼的事,四是运营过程在同类项目中有示范效应。

2、全过程咨询里的有关运营的咨询:

1)在前期阶段策划/起草项目运营内容、方案,必要时包括工艺方案,编制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运营单位的选择及招投标等;

2)建设阶段替业主推荐、考察、选择合适的运营单位;

3)就运营工艺、方案协同设计单位进行运营设计,包括工艺布局、建筑的特殊要求、产品的检测/论证/制定标准等;

4)协同编制运营成本分析,并提出推荐方案;

5)运营阶段可直接参与运营并获取运营回报;

6)参与、组织业主对运营的阶段性考核,并提出考核结果;

7)参与对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组织讨论、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包括“四新”的改造、中修、大修等;

8)协助相关方编制运营、维护管理手册,并组织培训、考试;

9)及时收集、学习国家新政策、法规、标准等,并参与业主对产品的升级改建、扩建、新建等。

5、如何实现角色转换?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PPP项目关注合法合规手续,全过程咨询关注技术及管理协调;PPP项目更关注投资收益及增值回报,全过程咨询关注投资控制及进度;PPP项目服务链更长,全过程咨询重点是建设期。

角色转换工作建议:

1、进场后,首先组织交底会,收集项目前期相关资料(因代业主,所以所有业主资料均要收集、研究),合同,了解项目进展,熟悉现场;

2、在逐步组成项目部的同时,研究合同,对接项目当前所处阶段,并收集当地政府投资项目各阶段/各种事项如审批、办证、采购等流程,并在必要时形成采购管理制度(包括参建单位采购等);

3、组织首次会议,讨论并明确各参建方职责、项目实施办事流程,并着手编制WBS及工作分解表,提交各参建方讨论;特别重要的是需研究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及职责;制定会议制度并组织实施;

4、确定WBS及分解表,并根据各自职责和任务要求,下工作联系单;

5、推进过程按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实施管理,严格执行PDCA要求,同步编制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6、关于进度计划的编制:建议:无论是设计进度、预算编制进度、施工进度等均由项目部根据政府诉求及各专业标准规范基本规定编制一级进度计划,由各专业根据一级进度计划要求结合各自队伍的实力及管理特点编制二级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形象进度节点要求针对性编制三级进度计划(一般指周计划或月度计划),相关方确认后作为实施和考核和付费依据;

7、人员配置建议:根据合同约定,但如是项目管理牵头,则在后台支持下,必须同步配有设计管理、预算管理、工程管理、行政管理、资料管理等人员;

8、过程控制:可采用定期/不定期,专项和常规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存在的问题必须整改闭合;建立档案资料台账。

9、投资控制:要求成本人员必须全过程掌握工程实施情况,及时关注各种变更等可能引起投资发生变化的事件,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方案、措施、建议,供业主决策。

其他基本为工程建设规定动作,作为从事过PPP项目管理的人员来说,是熟知而能把控的,因此不再描述。再次提醒,因全过程咨询为一种服务,所以过程资料是是否履行合同并符合要求的见证,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资料的管理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PPP项目采购的17个步骤全部的内容,包括:PPP项目采购的17个步骤、PPP项目的采购流程步骤、PPP项目完整的 *** 作流程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6712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