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朗达 拜恩 精典语录

《力量》|朗达 拜恩 精典语录,第1张

爱并不是微弱、虚弱或软弱的,它是生命那股正向积极的力量!爱是所有正面和美好事物的起因。

你想成为、实现或拥有后切都来自于爱!

爱的正面力量可以创造一切美好事物、增加美好的东西,并改变你生命中的任何负面事物。

每一天、每一刻,你都在选择要不要去爱,并运用这股正面力量。

吸引力法则就是爱的法则,它也是你生命中运行的定律。

在生命中,无论你给出去的是什么,收回来的就会是什么:给予正面事物,你接收回来的就是正面事物;给予负面事物,你接收回来的就负面事物。

你生命中的一切都不是偶发的,你接收到的所有事物都是以你给出去的为基础。

无论你的思想和感觉是好是坏,都会像回声一样自动且精准地回到你身上。

拥有美好人生的人,更常想、更常谈到他们喜爱的事物,而不是不喜欢的东西。

谈论一天当中发生的好事,谈论你喜爱的一切,然后将他们带到你面前。

你有无限的能力去思考和谈论你喜爱的一切,所以,你为自己带来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事物的能力也是无限的。

去爱吧,因为当你爱的时候,你就运作了宇宙间最伟大的力量。

你在每刻的感觉,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你当下的感觉正在创造你的生命。

你的感觉是你思想和言语的力量,你感受到些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每个美好的感受都让你与爱的力量结合,因为爱是所有美好感觉的源头。

你可以借由想着自己喜爱的一切来强化美好的感觉,一个接一个地数算你喜欢的东西,不断的列出每一样事物,直到觉得棒透了为止。

你对人生每个主题的感受,都准确的反映出你针对各个主题给出去的是什么。

生命中的一切都不是偶发的,而是对你的回应!你人生的每个课题都由你做主,而你借由你给出去的,来决定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模样。

你可以感受的美好感觉有无限层次,这表示你可以接收到的美好人生没有上限。

你所爱的一切都要你!金钱要你,健康要你,快乐也要你。

不要挣扎、搏斗着改变自己人生的境遇,通过美好的感觉付出爱,你想要的一切都会出现!

你必须先给出美好的感觉。你必须先快乐,然后付出快乐,才能得到让你快乐的事物!无论你想接收到的是什么,一定要先给!

宇宙中每样事物都有吸引力,而且都有个吸引力频率,你的感觉和思想也是。

无论你的感觉是好是坏,都会决定你的频率,然后你会吸引处于同样频率的人事物。

任何时候都可以借由改变感受来改变自己的频率,然后你周遭有的一切会因为你进入新的频率而产生变化。

如果你的人生中发生了某件负面的事,你可以改变它,永远不嫌晚,因为你随时都能改变自己的感受。

许多人把自己的感受设定在自动驾驶模式,他们的感觉往往只是在回应所发生的事件。然而这些人不了解,其实他们的感受才是所发生事件的成因。

要改变任何一件事——无论是跟金钱、健康、人际关系或任何人生课题有关的状况——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感觉!

责备、批评、找碴和抱怨是负面能量的各种形式,它们带来的没有别的只有纷争。

丢掉“讨厌”“遭透了”“恶心”及“坏到极点”之类的词汇,多多使用像 “了不起”“棒透了”“好的不得了”“妙极了”及“超级精彩 ”这样的词。

即使你释放出百分之五十一的美好思想和感觉,还是能使你人生的天平倾斜!

每一天都是一个通往全新人生的机会,因为你每天都站在你人生的临界点上;而你在任何一天都能改变未来——通过你的感觉。

想驾驭生命中的爱的力量带来你渴望的某样东西,或是改变你不想要的某件事,程序都是一样的:想象它,感觉它,然后接收它。

想象力联结了你和你想要的所有事物,你的渴望加上爱的感觉就创造了吸引力,能把你渴望的一切带来给你!

要想象你正与自己所渴望的在一起,同时对你正在想象的事物感觉到爱。

要全心渴望你所要的,因为渴望是一种爱的感觉,而你必须付出爱,才能得到自己喜爱的一切!

当你想象自己渴望且热爱任何面事物时,就是在驾驭爱的力量。要把你的想象力推到极致,无论你要的是什么,都尽可能去想象所能想到最棒、最美好的状态。

无论你所能想象的愿望是什么,它早已存在!它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想象得到,它就已经存在于创造之中。

在跟别人或自己对话时,可以多说“想象一下,如果……”,然后用你想的事物完成这个句子!

善用道具,把衣服、、照片及相关物品布置在周遭,这样你就可以想象并感觉自己已经拥有想要的事物。

感官也是道具,所以请使用你所有的感觉帮助你去感觉自己已经拥有想要的一切,感受一下,尝一尝,闻一闻,看一看,听一听!

当你完成自己在创造过程中负责的部分时,就已经进入一个新世界,那个世界包含你要的所有事物——即使还看不见,你要知道,你会得到你想要的!

每个人都被一个磁场围绕,无论你到何处,磁场都跟着你。

你通过自己周围这个电磁场的磁性吸引了所有事物,而在每个当下决定这个场域是正向或负向的,是你的感觉!

你每次通过感觉、言语或行动付出爱时,就替你周围的场域增添了更多的爱。

你磁场中的爱越多,你就拥有越多的力量来吸引你喜爱的事物。

把你想要的事物想象成一个圆点那般大小,对爱的力量来说,你的愿望比一个圆点更小!

你无须把负面事物转化成正面,只要对你的愿望付出爱就行了,因为你想要的东西的创造过程会取代负面性!

每天花七分钟去想象并感觉自己已经拥有想要的事物,一直做到你确知你渴望的事物属于你,就像你知道你的名字属于你一样。

生命中只有一股力量,那股力量就是爱,你要不是因为充满爱而觉得美好,不然就是因为缺乏爱而感觉很差,但你所有的感受都只是爱的程度之别而已。

要减轻不好的感觉,就把负面感受想象成你骑上一匹匹野马,既然骑得上去,你就下得来,而你可以选择很快地跳下那匹马,就跟你骑上去的一样快。

只要改变你给出去的,就能改变你接收到的,毫无例外,因为这就是吸引力法则,就是爱的法则。

生命中的一切都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选择你喜爱的事物!

如果某人拥有你想要的某件事物,要觉得兴奋,仿佛你已经拥有它了,假如你感觉到对它的爱,就会把同样的东西还给自己。

当你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表示你和那些事物处于同一频率!

人生的画册中包含你不喜欢的东西,所以不要因为产生了不好的感觉,而选择它们。

远离你不喜欢的一切,不要参它们有任何感觉。相反的,当你看见你喜爱的事物时,要多说“是”。

吸引力法则回应的是你的感觉!你给出去的才重要。吸引法则其实就是“你”的法则。

论断和批评别人,就是在论断和批评自己;对其他人事物付出爱与感激,就是在爱自己、感谢自己。

当人们发现缺了某样东西,都只是缺乏爱。

你现在就足够好了,如果你曾经做错某件事,对吸引力法则而言。你从那件事中获得领悟,并接受它发生的事实,就已经是种赦免了。

你的信念塑造了你的世界,无论它们是真与否。

你的想象力其实比你看到的世界更真实,因为你眼前所见到的世界来自你想象及相信的一切!凡是你相信且觉得真实的,都会成为你的人生。

无论你说的人生是好是坏,都会成为你人生的故事,所以请开始述说你美妙人生的故事,然后吸引力法则一定会让你接收到。

爱之钥

要让爱成为你人生的终极力量,你必须仿佛此生从未爱过般地去爱。跟生命坠入爱河吧!

只看见爱、只听到爱、只说爱,而且全心全意去感受爱。

你可以感受到的爱没有限制、没有上限,它全在你之内!你是由爱做成的。

每天都通过挑出你喜欢的事物并感受到它们,来告诉吸引力法则你所爱的一切。

想改变自己的感受,或是想美好的感觉再好一点,就在心里列出你喜爱的每一样事物!

你的工作就每天尽可能去爱。

每天要尽可能认真注意身旁那些你喜爱的事物。

感恩之钥

每一次你觉得感激时,就是在付出爱。

对你人生中已经获得一切感恩(过去),对你人生中正在接收一切感恩(现在),对你想要的事物感恩,仿佛你已经得到了(未来)。

你的感恩之情会让你生命中的每样事物倍增。

感恩是一座桥梁,让你从负面感觉,走向能驾驭爱的力量的境地!

要励行感恩,才能使用它的力量,有任何好事将发生在你身上,都要感恩;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要说“谢谢“。

你感觉到的谢意越多,付出的爱就越多;你付出的爱越多,就能得到越多的爱。

每一秒都是个感谢和倍增你喜爱事物的机会。

玩乐之钥

当你在玩的时候,你的感觉会十分美好——然后真正美好的情境就进入你的生命了,严肃则会带来严肃的情境。

人生应该是有趣的!

吸引力法则不知道你是否在想象、在玩,所以无论你在想象中投射出什么、玩些什么,都会成真!

无论你要是什么,都请你善用想象力、善用你找得到的任何道具,创造一些内在游戏,然后开心的玩。

现在行为举止就要像已经拥用它了!你想象且感觉到的是什么,释放出去给吸引力法则的就是什么,然后你一定会接收到它。

如果你觉得没有及时接收到你想要的事物,那是因为要让你进入和自己渴望的事物相同的频率,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当你对任何一件事感到非常兴奋,且觉得很美妙时,要把握住那股能量,去想象自己的梦想。

爱的吸引力推动了世上所有的钱,无论是谁,只要借由感觉美好来付出爱,就会成为吸引金钱的磁铁。

你可以分辨出你对钱的感受如何,因为如果你没有自己所需的钱,那你对金钱就不会有好感觉。

爱是带来金钱的吸引力,也是让金钱留住的力量!

当你支付账单时,要找个方法——任何方法——让自己感觉美好。把账单想象成你收到的支票,或是对寄给你账单的公司表达感恩。

当一些钱来到你手中时,无论金额有多小,都要感恩!记住,感恩是非常棒的倍增器!

当你支付任何费用时地,都要感受到爱,而不是因为钱变少而有不好的感觉。这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让你很有钱,后者则让你一辈子要为钱奔波。

使用实际的钱当提示,用来提醒自己要对拥有很多钱感觉美好,想象钞票的正面代表“正向“,意味着有很多钱;而每当你在处理钱时,要刻意让钞票的正面朝向你。

如果你对“成功”真的有美好的感觉——无论那是谁的——你就把成功黏在自己身上了!

你付出的从值要等同于你从获利或薪水中得到的金钱;如果你付出的价值比你得到的金钱更多,你的事业和职业生涯将会一飞冲天。

钱只是让你去体验人生中你喜爱的事物的一个工具而已。爱的吸引力有无数种方式让你获得你想要的一切,其中只有一种跟钱有关。

想象你正和自己喜爱的事物在一起、你正在做你想做的事、你已经拥有你喜爱的一切,因为如此一来,你将会比只想着金钱感受到更多的爱。

生命的美妙之处在于,当你把爱放在第一位,让你活出丰富人生所需的金钱就会来到你身边。

你通过信念或强烈的感觉持续给予身体的东西,之后一定会你的身体上显现出来,你的每一个感觉都会渗入你全身每一个细胞和器官。

你是你身体这个王国的统冶者,你的细胞则是你最忠实的臣民,毫无置疑地服侍你。所以,无论你想到、感觉到的是什么,都会成为你王国的律法——也就是你身体里的法则。

当你对不想要的事物产生负面的思想和感觉时,你细胞能接收到的健康力量就减少了!而当你对任何事物都能感受到爱——无论是晴天、新房子、朋友或升迁——你的身体就会接收到健康的全部力量。

感恩是很棒的倍增器,所以每天都要对你的健康说“谢谢你”。

衷心地对你喜欢的身体部位说“谢谢”,然后忽略你不喜欢的地方。

想要改善健康状态,就要花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时间付出爱;只要有百分之五十一就跨过临界点,让天平从疾病往健康那一边倾斜。

如果你正面临某种病痛,尽可能不要去想、去谈论病情;相反地,你要对健康付出爱、要拥有健康,让健康变成你的。

对完美的体重、完美的身体、某个器官完全健康付出爱,并想象已经拥有它,然后参你目前实际拥有的一切由衷地表达感谢之意!

如查你相信你的身体随着年纪衰退,你就是在释放那个信念产,然后吸引法则一定会让那样的身体状况回到你身上。

开始觉得自己很年轻,并停止感受到你的年纪吧。

通过爱与感恩的感觉,你的身体会转变成你想要的状态。

每样事物都有一个频率——每一样!无论你感受到的是什么,都会把和你处于类似频率的每一样事物带来给你。

生命在回应你,在跟你沟通。你看到的一切——每个招牌、颜色、人、物体等——你听到的一切,以及每个状况和事件,都与你频率一致。

如果你很快乐,而且持续感到快乐,那么只有快乐的人事物可能进入你的生命。

生命中没有意外和巧合——每一件事物都是同步的——因为每一件事物都有个频率。这只是生命和宇宙的物理学在运作而已。

把一个你喜欢的东西当作爱的力量的象征物,每当看到或听见你的象征物时,你就知道爱的力量和你在一起。

做每一件事情时,都让爱的力量来引导你。想象你一整天所做的每一件都很顺利,而且在做任何事之前,尽可能去感受你内在的爱。

每天都要问问题,当你提问时,你是在给出问题,然后你一定会得到答案!

驾驭爱的力量,来帮助你完成人生中的任何事,爱的力量将成为你的个人助理、财富管理经理、个人健康教练和人际关系咨询师。

如果你的心思被太多琐事所占据,那些小事情会让你分心,把你拉下来。所以,让你的生活变得简单一点吧,不要把琐事看得太重要;就算错过一些小事,又有什么差别?

爱的力量没有对立面。生命中除了爱之外,没有其他力量。你在这世上看见的所有负面事物,都只是缺乏爱的表现。

你一直都存在,也将永远存在,因为你是宇宙的一部分。

你、你所认识的每个人,以及每一个曾经活着的人,你们的生命都没有尽头!

要在地球上找到天堂,就要用和你存在体同样的频率——纯然的爱与喜悦——来度过你的人生。

生命中最大的喜悦是付出,因为除非你给予,否则你将永远挣扎着过日子。

你的爱、喜悦、正面性、兴奋、感恩和热情,是生命中真实且永恒的事物,世界上所有财富都无法跟整个宇宙最无价的礼物——你内在的爱——相提并论!

付出你的爱,因为它是吸引人生所有财富的磁铁。

当你活在这世上时,每次你选择正事物,每次你选择感觉美好,就是在付了你的爱;你用你的爱点亮了世界。

鲍勃·尼斯,曾经担任美国快捷药方公司的首席科学家。这位研究医疗领域应用行为的博士,将自己的理论经验广泛运用到了医疗之外的领域,比如职场、家庭和社区等。

他用理科生特有的严谨和科学的思维,在前人写的大量相关著作的基础上,根据最基本的人类行为准则,精心设计了一套程序和系统,并开展了大规模的实验。最后用有力的实验数据和科学分析结论告诉我们,有关潜意识、决策和行为的真相。

本书是鲍勃·尼斯博士对他已有经验的总结和扩展,再加上大量的研究样本和实验经历作为支持,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普通心理学家视角的理论。他所介绍的策略,在生活中非常具有实用性。

大脑在漫长的进化过程里,形成了一些已经不适应现代环境的本能倾向,这些倾向带有巨大的局限性,导致我们良好的意愿和实际行为之间出现了偏差。但这种局限性是可以被弥补的,7个策略能够帮助我们激发心中潜藏的良好意愿,并在这个基础上作出科学的决策,实现自己的目标。

人类大脑每秒钟能接收1千万比特的信息量,但其中只有50比特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处理的,其它9999%的思维都是无意识的。换句话说,人类很大一部分的行动都是大脑在潜意识状态下完成的,我们根本意识不到,也解决不了。

“50比特思维模式”告诉我们,很多时候,错误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因为糟糕的想法决定的,相反,大多数人在潜意识里都有良好的意愿,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这些良好的意愿,并把它们转变成积极的行为。

帮助人们调动 “50比特思维”,让他们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就能有效弥补他们的真实需求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差距。

奥巴马和麦凯恩进行总统大选时,奥巴马的竞选团队发现,在印第安纳州,愿意参与投票的、30岁以上的白人群体,对麦凯恩的支持率高出奥巴马16个百分点。他们知道改变这些选民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反其道而行之,集中精力去说服当地的年轻人参与投票。因为奥巴马在这个群体中的支持率远高于麦凯恩,最后奥巴马胜出。

美国经济特别艰难的一段时间里,在其他慈善机构拿到的捐款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一个名为“聪明宠物慈善机构”的非营利性组织收到的个人捐款却飙升了85%。原来,这个组织和一家宠物产品零售商有密切的联系,在零售店的结账处,收银台的屏幕上会出现一个d窗,上面显示 “是否为无家可归的宠物捐款”的字样。这个设置就调动了顾客的“50比特思维”,成功激活了他们内心的善意。

研究表明,我们在饮食方面所做的大部分决定都是自发性的,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把糖果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就可能会导致更加盲目地食用,如果放得远一些,就能有效减少食用的数量。因为糖果在手边,吃糖就变成了一个下意识的行为,把糖果拿远之后,要不要走过去拿糖果,就是一个需要动用“50比特思维”去思考一下的事情,这种简单的改变就可以帮我们更有效地管理体重。

让人们在当前做出某些决定,来弱化未来某些行为的吸引力,或者让它变得完全不可能实现。如果你觉得看电视很浪费时间,但是很难控制自己。那么,你可以搬走电视,或把它放到不能舒适观看的地方。

让人们默认接受一个比较好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反对的行为方式。

大多数人在去世前都没留下过是不是愿意捐赠遗体的意愿记录。在一些国家,如果人们要捐献器官,必须在生前签署一份同意捐献的声明,而在另外一些国家,是默认捐献的,不愿意捐献才需要声明。统计发现,在默认捐献的国家,器官捐献达成率在 85%-100%之间,而在需要签署捐献声明的国家,捐献达成率只有4%-27%。

用线索或提醒的方式,吸引人们的“50比特思维”。在美国的超市里,两大麦片品牌“家乐氏”和“通用磨坊”,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占据人眼平视高度的那层货架。对于包装食品来说,在货架上的位置特别重要,把商品摆在最有可能被消费者看到的位置,是极其有效的销售手段。同样,洗衣机工作完毕后的提示音、在天然气里加入刺激性气体来提醒人们注意泄露,这些都是在用各种线索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获得更多的关注。

用更打动人的措辞来表达信息,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在一项研究“怎样鼓励酒店客人重复使用毛巾”的实验中,酒店在不同房间设置了两种不同的标语牌,一种是单纯呼吁“请帮忙拯救环境”,另一种则利用了社会规范的力量,写的是“和曾经入住本房间的其他客人一起拯救环境”。两种标语牌起到的效果差别很明显,因为人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往往格外注重群体行为模式并加以效仿。

快捷药方公司在和患者沟通时,如果公司推荐患者采取性价比更高的方案,强调“不采纳这种方案,可能损失多少钱”,要比“采纳这种方案,能够节约多少钱”的效果好出一倍。

用一种大多数人认为更有趣、更令人愉悦的方式来引导行为习惯。

20世纪初,一款名为“白速得”的牙膏引入美国,在之后的10年间,全美国的刷牙人数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原来,这款牙膏中加入了薄荷成分,让美国人史无前例地感受到在刷牙的过程中,口腔里沁凉舒爽的体验,不知不觉间就养成了每天刷牙预防蛀牙的好习惯。

合理简化。概括起来,就是让正确的选项更简单、更容易,让错误的选项更复杂、更困难。如果一个药品的名字比较难读,那么这种药品的受欢迎程度,就会低于同类的名字容易读的药品。同理,如果公司想要鼓励员工加强身体锻炼,多爬楼梯,少坐电梯,就应该把楼梯设置在容易找到的地方。而且光照条件和环境要非常好,让它看上去更有吸引力;而把电梯的位置设置得远一些。

撰稿:宛辰

脑图:摩西

讲述:杰克糖

异议的力量》读后感范文10篇

《异议的力量》是一本由[美] 查兰·奈米斯(Charlan Nemeth)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异议的力量》读后感(一):一直需要的力量

人活着有时候会去思考,思考自己与别人的同与异,较真一点的会去比较自己的人生与别人的生活的差异,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人在人类这个群居中,无时无刻的有着参照物,无时无刻就被列入了对比中。这或许是一件无聊的事,或许这也会产生一种创新和正确决策的驱动力让人更加奋进去追逐。最近看的《异议的力量》就是这样的“剑走偏锋”,对所有从事群体工作并希望提高群体工作效率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值得读和思考的书籍,就算没有工作,也可以思考生活,自己的意见的独特性在当下对自己的影响。

异议本意就是“不同的意见”,也原本也是最原始的自己的心声,但是最为这个最原始会不会被释放出来,怎么释放这个心声的会变成另外的一种意味,这也让我联想到心理学中的一个词汇“从众”,而“从众”会产生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正是因为不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这种普遍的现象,影响我们的决定,让我们对一件事件的处理的决定很是纠结。相反,按照哲学上说,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质的,从众有点保险,异议就是有点冒进,但是冒进也是有冒进的好处所在。在本书中,社会学家查兰·奈米斯指出,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异议来做出更好的决策。异议促使我们质疑现状,重新思考先入为主的观念。《异议的力量》让我们更加地勇敢去发声,去挑战从众的力量,这个少数的心声会让人去更多的去思考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围绕问题的各个方面搜寻信息,并考虑新的想法,无论这个微小的异议声音说的对于否,这也会促使人们更好地去寻找答案,而这个答案的准确度是比原来又是高了一点,至少它排除了一些的可能性,这也帮助我们去找寻更接近真理的答案,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具创造性和更好的决策。

同时,异议也是一种思考后的结果,没有思考就不会有异议,异议也是一种对抗的力量和自身能力的爆发。在我们的周围,工作还是生活,人们都比较容易接受从众,很难接受不同的声音、意见甚至是批评,这样微弱的异议力量的发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展示自我魅力的一种力量,给自己赋能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异议的力量不仅仅是对于提出异议的人,也是在考验面对异议的人,是否容忍是否面对是否接纳是否思考等等,面对异议,作为决策者一种胸怀、认知都有所考量,总体来说,这个世界是需要不同的声音,需要这样异议的力量,因为我们是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发展,异议的力量是一直被需要的。

《异议的力量》读后感(二):《异议的力量》书评

好吧,我承认在看这本书之前,自己真的是陷入了团体的迷思。看完了这本书之后突然觉得异议存在我们的生活中 个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作者在这本书里对异议的看法是“不是创造异议,而是允许异议的存在,甚至欢迎真实的异议”。来鼓励大家转变自己的思维,对自己身边的异议从排斥的态度到包容,这本书以抛转引玉的方式打开我们的思维,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环境,是非常有洞见的。 诚然,在现在多数派的声音无时无刻不充斥于我们的耳边,同时我们又在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拒绝倾听别人对我们的异议,在团体中,我们却害怕异议,以及害怕承担异议带来的结果,从众多的历史片段中撷取吉光片羽就能够发现由于团体迷思所导致匪夷所思的结果比比皆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自己曾经是否无意识地为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其中作者谈到了:“我们受到的宗教、文化或政治教育,可能会使我们的朋友,同学和家人形成一致的意识形态。这种教育虽然不像真正的邪教组织那样封闭,也与之相似。”虽然这句话被很多人说过,意识形态渗透在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里,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去做一个勇敢而坚定的异议者不是吗?团体迷思如何形成的以及他的后果在《乌合之众》里面也讲得非常详细了。 异议在强大的大多数赞同面前如何发挥他的力量呢?作者举出了《十二怒汉》里面,一个异议者持续的通过自己的异议来改变他人的思维,在多数人的观点看起来坚定不容侵犯,但是如果我们持续地异议并且坚持异议,那么最终大多数人的想法也会改变。这让我想起了英国脱欧公投这一引人深思的社会行为,以及大多数人的意见的实际意义在哪里?看似正确结论的得出依据是什么? 团体迷思来源于何处?如何去避免呢?所谓团体迷思就是“通过施压达成共识”,共识因素的形成压力来源因素有“凝聚力、指导型领导者、高压环境及群体内部认为领导者偏好的方案几乎无法超越的不乐观态度。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迎接着共识的压力。这个时候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或者工作中的异议虽然不容听者欢喜,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团体迷思能够在大家达到共识的原因下使得我们的关注面变窄和备选方案的准备不足。异议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力量就是能够引发我们大家的思考以及激发出大家的创造力。因此,好的企业或者是领导都是要找的不是像你的人,而是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在我们的工作中异议时常伴随着我们,但是别怕,正确对待也是企业的前进动力之一。 在看完这本书之后,用一个更加新的角度来审视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和自己不一样的声音。同时在与别人步调一致的时候,也应当停下来反思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陷入了团体迷思。不仅仅只是“follow your heart”那么简单,同时我们也要有能够承担起自己所做异议引发的后果。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社会学的东西值得我们来深挖和学习,从现在国家外交关系博弈以及在家庭环境中的关系都会有很多的启发意义。

《异议的力量》读后感(三):品鉴《异议的力量》——一个关于共识与异议的新故事

坦诚讲,在阅读这本书之前,不管是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我并不是一个敢于提出异议的人,我只是普普通通、随波逐流的大多数中的一员。虽然在某些场合下,我持有与大多数人不同的观点,但是我通常的做法是保持沉默,对于这一点,我也时常在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但是每一次遇到需要提出异议的场合,我又再一次退缩,选择了沉默。提出异议,对于我来说,是一件难受的事情。对于一个“社恐”来说,提出异议意味着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忍受别人的质疑,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自信;提出异议意味着可能会陷入“孤身作战”的境地,而且大多数时候,这种作战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个人的声音总是会被群体所淹没。但是这本书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我对于异议的看法。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我之前认为提出异议的行为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这本书告诉我,异议的力量绝对不只是我们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微弱。异议的力量不在于说服别人,而在于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改变。当所有人的视线和方向趋于一致时,异议者站出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同视角,促使人们将各方面的事实和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促使人们依据事实本身,作出较为正确、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当异议被提出来的那一刻,它便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实际上,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赞同作者的观点的。我在一开始阅读这本书前言的时候,对作者提出的诸多观点都不以为然。我将这些反对观点用批注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现在当我阅读完这本书后,再回过头来看,我才深刻地明白共识在无形之中对我的影响,我才认识到共识作用下的思维是多么地狭隘和僵化。一开始,作者在前言第二段中提到多数人对于我们思维方式的影响在于我们在不知不觉间会从多数人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无论是在搜集、理解信息,或者运用某种策略在解决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时,都会更倾向于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读到这的时候,我以为作者在讲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已经被提到无数次的“从众问题”;当作者在下一段中提出“共识有损于决策的质量,而异议有益于决策的质量”的观点时,我为共识辩驳到:“共识对于执行效率上更有用”;当作者提出“当有人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派时,我们就会认为错的人肯定是自己。提出异议常常会遭到嘲笑或拒绝,因此我们担心害怕、犹豫不决,甚至畏缩不前、三缄其口。”的观点时,我却认为作者的观点太片面了,也许有的人并不是因为害怕别人的嘲笑,他们没有提出异议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懒得说呢,或者他们在某些情形下选择了妥协。作者随后还列举了1978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173号班机失事的例子,用来说明航班失事的原因主要在于共识阻碍了机组人员发表不同的意见,导致他们都采取同样的视角,共识使得他们仅仅将注意力放在起落架的问题上,而忽视了燃油油位过低的问题,从而导致飞机燃油耗尽,最终坠毁。读到这的时候,我仍然在为共识辩驳,我认为机组人员达成共识主要是由于默契关系的形成,而默契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如果团队成员全都提出异议,是否会破坏团队的合作力?可以看到,我在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思维仍然受到共识的影响,甚至还会为共识辩护。但是当我接着读这本书的第一章、第二章……直至读完最后一章,我逐渐被作者列举的详实的案例和实验数据说服,逐渐改变了对异议的看法,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本书为异议赋予了一个不同的形象:一个心怀勇气和信念,在热烈和坦诚的讨论中展现出正能量和活力的形象”,不得不说,这个形象塑造挺成功。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较新的视角,使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提出异议的行为意义,同时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可以说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固有的思维模式。

多数派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非常大,我们通常会在理由不充分或者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接受他人的观点,甚至会忽视我们自己相信和知道的东西。当多数派达成共识时,会导致我们思路狭窄,把不正常的事情视为正常,失去了看见备选方案和质疑共识的能力,降低我们决策的质量和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在多数派的影响下,异议者被嘲笑、孤立,甚至受到惩罚。然而为了摆脱多数派的影响,打破共识,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成为异议者。而成为异议者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坚定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立场的坚持。

异议的力量主要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减少思维的偏倚性,激发我们的思维,促使我们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发现新的解决方案,以更具独创性的方式思考。虽然提出异议不会让我们说服别人,异议者自身也不会获得太多的好处,因为他们通常是不受欢迎的一群人,但是我们需要异议,需要异议者。设想一下,如果在一个团体或国家中,所有人都只有一种声音,所有人都从同一个视角看问题,这样的社会环境就如同一坛死水,虽然表面看风平浪静,但是实际上大量的问题被隐藏起来或者说人们根本看不到问题,而异议的出现就像往这坛死水中投了一颗小石子,虽然石子最终会沉没,但是石子溅起的涟漪却在无形之间激活了死水,这也许就是异议的力量吧!因此,我们需要有人提出异议,需要异议者的存在。为了能使更多的人提出异议,我们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提出异议的环境,鼓励提出异议,不用担心提出异议后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我想这也是本书作者想要通过这本书向大家传达的信号之一吧!

《异议的力量》读后感(四):长大是智慧,那成熟是什么?

之前听说过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一个孩子回家问爸爸:“你知道什么是长大了,什么是成熟了吗?”父亲面对这个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迟迟不敢随便作答。孩子最后说:“我们认为,长大是知道了,成熟是知道了不说。”

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已经长大了,而且已经知道什么是成熟了,所以感触良多。长大就是智力上有了自己的见解,成熟就是懂得不打破共识。但我就是那种长大但不成熟的人,喜欢而且醉心于在各种讨论中给出不一样的见解,千篇一律的看法总会让我感到无趣。阅读《异议的力量》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开心的过程,仿佛能从书里找到自己的价值。但客观的说,这也可能这是确认偏误,不过总比得不到认同好吧。

以下是我个人结合本书的一些思考,原著虽然为了强化论点有些啰嗦,但是更加详实可信。

异议者的价值和代价

我的直觉里,共识和异议应该都是人类社会性的本能,没有共识就组不成社会,没有异议就得不到进步。但是社会从总体上是要以保持稳定为主,所以人类对共识的认同要远大于对异议的包容。但是异议可以激发每个人心底担心自己判断失误的隐忧,推动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断。因此要成为一个合群的人不难,但做一个异议者却不容易。

异议者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能说出不一样看法,这个门槛其实比较高。作为多数派,你可能连脑子都不用动,只要随声附和就行了。但是作为一个异议者,你要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现共识中的缺陷(虽然不一定对),想出佐证的理由,还要有察言观色的直觉和说服他人的技巧。异议者不能在别人质疑你时一脸懵逼,你投入的是一场智力与意志的战斗。如果做不到这些,当一个呆萌的点头派可能更适合你。

异议者将直面来自多数的力量。作为一个异议者,你会使多数派感到强烈的不适,将面对他们的狂轰滥炸,孤独的你有时候会感觉自己就是飘在风暴肆虐的大洋中的一叶小舟。多数派会合伙怀疑你的智商,质疑你的人品,贬低你的能力,揣测你的动机。更可怕的不是讨论中,更可怕的在讨论后,大家会给你贴上一个不合群的标签,在团队里,特别是非常不包容异议的团队里,会越来越被孤立。

那你可能会想,异议的门槛这么高,代价这么大,为什么还要异议?别人怎么想的我不清楚,对我来说,异议可以保持思想锐利,异议让你坚持 *** 守,更重要的,在一个包容异议的环境里,异议者反而会得到更高的评价。

异议者生存指南

作为一个在提出不同想法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过来人,我想给梦想坚持做自己的新社畜分享我的生存指南。

1异议不是抬杠。异议不等于只要没原则的反对大家的观点就好。一个高段位的异议者应该对问题进行深思熟虑,你提出的看法,可能是异议,但也可能是共识。合理是异议者最大的追求。

2要有阐述见解和说服的能力。光知道结结巴巴的说大家的共识不对,但是说不出来为什么的话,很容易被误认为还是一个喜欢抬杠的人。别让他们聚焦在你的异议上,让他们说说他们支持共识的理由,很多人会很快露出马脚的。

3要学会通过放弃来保护自己。异议是一种坚持和放弃的艺术,要学会保护自己,就要懂得在恰当的时机——作者口中的“甜蜜点”——妥协,放弃自己的观点。如果你的异议是对的,那就等待事实去证明。但是,特别提醒,就算事实证明了你的机智,也一定要装作有涵养的一笑而过,揪住大家的错不放反而会遭受更猛烈的报复。

4要对形势有清醒的判断。认清自己的地位,积累自己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特别是一个新社畜,敢于提出异议坚持看法的前提是,你能保证领导不开了你。在没有看清形势前,该闭嘴的时候请闭嘴。

对于管理者的启示

团队的管理者喜欢维护团队的一团和气,所以会条件反射般的用权威压制异议。但是考虑到异议会优化决策过程,整体提高团队的工作水平,克制一下自己的精神洁癖,压抑愚蠢的傲慢,允许异议的存在,欢迎异议的存在,可能利大于弊。

要懂得使用权威的艺术。权威本身就是最大的多数。权威表态时机应该决定于对结论的态度。如果你是领导,你希望讨论更开放更自由,那就不能先表态;如果你希望讨论更聚焦更容易形成共识,那一定要先表态。好吧,这是当领导的基本常识。

利用共识

本书虽然是对异议的讨论,但是我觉得其另一个重要的价值在于站在了一个更加客观理性的立场上对共识进行了分析。有效加以利用,共识也会成为强大的武器。把劝导性的语言换成多数人的行为描述,说服力可能会更强。知乎的高赞答案,淘宝的刷单卖家,点评的五星店家,滴滴的好评师傅莫不如是。这是我的意外收获。

最后,我想我要去补一遍《十二怒汉》了。或者是一个更接地气的版本——《十二公民》。

《异议的力量》读后感(五):品·鉴不同的声音

以前小学老师总说“主意正”,你咋这么主意正呢?后来我才明白,“主意正”的意思是自己有主见,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的同时不容易采纳别人的意见。这个就叫“主意正”,一般多数贬义。但是主意正好不好呢,也许这本书会告诉我们答案。

书的开头讲了联合航空173号航班事故的故事。联合航空173号班机,是一班自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经停科罗拉多州丹佛国际机场,前往俄勒冈州波特兰国际机场的定期航班。肇事航班于1978年12月28日,由麦道 DC-8-61执飞。航班在进场时,在起落架放下后代表鼻轮及主起落架的三盏绿灯只有两盏亮起。由于正副机长在检查及排除故障时不断盘旋于波特兰周边地区,航班最终与于一小时后因燃料耗尽而在第158大道东北和东伯恩赛德街附近人烟稀少的邻近地方坠毁。造成机上189人中10人遇难、24人重伤,时距波特兰国际机场仅11公里。姑且不论飞机在天上偶然发生事故的概率,但是当事故发生时,飞机上的机长还有工作人员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做法,也许按照 *** 作手册还有流程等等,他们是做了正确的步骤,但是为什么事故还是发生了,有时候坚持正确的步骤并不一定是对的。

我想起之前也看过的一个美国机长在空中遇到事故时候,一边 *** 作稳住飞机,一边用手算降落角度,将飞机降落在河上,全机成员生还的壮举。

哈德逊河迫降事件历史回顾:

(1)在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萨伦伯格机长和杰夫·扎斯洛被分配执行A320客机从纽约肯尼迪机场(KJFK)飞往夏洛特机场(KCLT)然后再飞往西雅图机场(KSEA)的日常航班。

(2)机组在驾驶舱执行正常和正确的起飞程序后,飞机离地95秒左右,还没爬升到3000英尺(914米),客机遭遇了鸟击。

(3)萨伦伯格因而接手飞机,发出Mayday Mayday Mayday(求救)信号,避开人群密集的曼哈顿,打算尝试滑翔到附近的新泽西机场进行紧急降落

(4)空管再次询问是否飞往新泽西机场,萨伦伯格机长计算了一下,认为滑翔到新泽西机场并不太可能,从而决定在哈德逊河上进行迫降。

(5)3分钟后成功迫降于哈德逊河,150位乘客和5名机组全部生还

全美1549号航班从起飞到迫降的路线

对比两个事件,诚然时间相隔很久,说明一些观念都在进步,人们有更多的想法。我们总说美国人英雄主义太重,就想个人出风头,有自己的想法,用中国话来说,这不就是“主意正”吗。正是因为思考的全面,所以才会有不一样的声音,这种异议往往在一些重大决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远远强于那些从众的声音。我记得原来航海有一个传统,因为一到了海上,四周都是茫茫大海,船上的就是一个团体,遇到一些紧急突发的事件没法等大家得出相同的观点,所以最后的决定权交给船长,船长在船上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可以一票否决大多数人的意见,这可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独裁,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船长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哪怕当时反对的人很多,可能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吧,不过船长也不是白当的,非大能力者还有能承担很大的责任和压力的人才可以胜任,船长也是船员选出来的,也给予了大家的信任,同样的机长也是。如果按照规定 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机长应该按照规定去新泽西机场迫降,但是机长计算过了,按照流程是不可能的,于是选择了在哈德逊河降落,使全体机组人员生还,这一事件也成为了教科书一般的事例。

古代的罗马人早就窥见了这种情况,所以他们有一条特殊的规矩:

这个规矩历史悠久,源于古罗马时期,当战争爆发的时候,奉行民主制度的罗马人就会忽然间转为独裁制,某人会经由元老院的决议,获得“狄克推多”的临时性称号,意为“独裁官”。整个罗马会化作他手中的战斧,去把罗马的敌人斩碎,无人可以质疑他的决定,即使指定他的元老院本身。

扯得有点远,这本书是谈论异议的力量,更多的是教会我们要自己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盲从,哪怕异议不正确,也是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一种警醒,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全方位的看待问题。

众口一词使我们视野狭窄,各抒己见则让我们思路开阔,两者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质量。意见一致有风险,各抒己见有好处。知难行易,其实大家都明白,但是真到了做的时候,会不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呢,在疯狂年代我们貌似见证过了,能坚持下来的毕竟是少数,而且是付出了惨痛教训的少数人。在今天,BOSS喜欢动不动就反对自己的下属还是乖乖听话的下属呢,社会风气又是如何呢?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又有几个人能接受这种听起来逆耳的异议呢。我们讨论不就是为了全面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法,但是真到了实际应用中,又有几个能做到坚持自己的想法,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往往都是领导提出想法,从者如云,就是提出了异议,让领导挂不住面子,日后给你穿个小鞋啥的,就是提出了异议,有能力的领导说不定会听进去,仔细思考下,更多的情况是少数服从多数,而你就是那个少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适合主管、领导层的人阅读。

社会学、心理学之前也有著作提到过一些类似的,比如《乌合之众》《群氓之族》《狂热分子》等等,这本书的精髓也在于序言,在我看来序言透露的东西太多,只看序言的话就能知道这本书写的什么,后面的章节不过是具体化、举例子、做说明等等。

不过书中列举出的一些技巧有启发性,在多数人意见基本统一的情况下,少数人如何利用技巧逆转局面等等。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分成两个方面:如何利用从众,如何利用异议。异议就像进化一样,少也有好有坏,但是就是因为少和有利,所以它会一直存在,如果哪一天没有了异议,我想那会是相当可怕的一件事。

有意义的前提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尤其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我们接触到了很多信息,没有自己的看法就没法甄别,随波逐流,别人想让我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同化掉我们的异议,后面更多的是告诉我们独立思考,全面看待问题的重要性。

这本书需要边读边思考,更多的结论在最后一章,有些理论有些深奥,甚至和哲学一样难懂,但是阅读这本书不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在不同的位置合理利用异议或者大多数人的想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异议、发散思维、头脑风暴,都是获得新想法的手段,注重理论也要注重实际 *** 作,这本书有启发作用,同样的这本书也有所不足:作为科普书,一些理论还是有些深奥、有些枯燥;事例也不少,但是少那种接地气的事例,能够更贴近生活的例子;有一些地方可以考虑用图表或者把文字转化为流程图更适合读者理解。

基本程序,动员决策,发布动员令,加强动员机构,修订动员计划,组织调动国防资源,检查和评估,

1、动员决策,在正确分析国家安全形势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对动员作出决定的过程,

2、发布动员令,在动员决策的基础上,宣布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

3、加强和充实动员机构,通过各级权力机关和军队组织具体组织实施的,

4、修订动员计划,根据战争发生的具体情况对平时制定的动员计划进修订完善,

5、组织调动使用国防动员资源,把一切可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定向聚集,将平时的国防动员资源准备用于服务战争过程,

6、检查与评估 ,以实战要求为尺度,采取科学手段和方法,对国防动员实施的质量和效果进行全面考评的活动。

以上就是关于《力量》|朗达 拜恩 精典语录全部的内容,包括:《力量》|朗达 拜恩 精典语录、《决策的力量》、《异议的力量》读后感范文10篇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7479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