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是哪个时期

仰韶文化是哪个时期,第1张

仰韶文化是哪个时期 中国最古的文字是河南安阳发现的何文?也是在河南又发现的仰韶文化代表又是什么呢?

按考古发掘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字最早还没有下定论的。

不过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在清朝末年被大批量集中出现,证明了中国古代文字在3600多年前已经定型了。

安阳出土的甲骨文骨片,有一大部分被作为中药的“龙骨”出售,应该有一些已经成为中药渣滓了。

由于清末文人的重视,甲骨文的价格被抬高,这才使得带有古代文字的甲骨不再作为你“龙骨“出售,而是等着文人墨客来收集这些带有文字的甲骨。

目前保存下来的甲骨文骨片达到154600多块,对研究古代甲骨文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审核批准“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工程》,这也标识“甲骨文”作为文字已经被世界所认可。

(商代殷墟甲骨文图,河南安阳出土,非常系统的古代文字)中国目前最早的文字是“贾湖刻符”?其实甲骨文有一个形成的过程,甲骨文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肯定有一个类似传承的考古发现。

还有不少遗址的发掘发现,有不少比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还要早的文字体系。

一、贾湖遗址和贾湖刻符——最早?贾湖遗址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类似甲骨文的甲骨块,上面也有文字,类似甲骨文。

贾湖遗址属于淮河流域的遗址,根据碳14和释光等测算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9000年-7500年。

该遗址的在1960年代发掘,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的100项考古发现之一,可见其重要性。

贾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贾湖刻符,类文字十几个,和殷墟甲骨文类似,应该属于早期的文字雏形。

如下图:(贾湖刻符类似甲骨文中的“日”或者“曰”等,有十几个之多,出土甲骨中的刻符)贾湖刻符中的类“甲骨文”图(汇总)。

关键是对贾湖刻符的甲骨还进行了碳14和释光测年(Optical Dating ))测定了这些甲骨的年代,年代测算为距今7762年,误差在上下128年。

也即是说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时候,贾湖遗址的贾湖刻符已经具备了古代文字的雏形了。

二、良渚文化的良渚文字——原始文字最早?此外,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年到4600年,在浙江余姚良渚镇等地多有发现遗址。

良渚文化自然有自己的良渚文字,但太湖流域比较潮湿,保留下来还是比价苦难的。

2003年-2006年,在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刻画的痕迹,据考古研究人员反复论证之后,认为是一种原始文字。

这些刻画在出土的石钺之上,刻字方式和刻画比较规范,应该是一种比较规范的象形文字,和殷墟甲骨文如出一辙。

良渚文字的发现意义重大,直接将甲骨文推前了1000年,达到距今5000年左右了。

中国古代文字出现的上限需要考古发掘进一步证实,中国的古文字估计还要早。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并非河南独有,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多个文化遗存的综合。

具体区域从甘肃到河南之间的黄河流域,距今约7000年-5000年之间。

仰韶文化比夏商时期还要早几千年,对接底线应该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二里头文化对接的是夏朝时代。

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刻符属于裴李岗文化,而裴李岗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意思很明确,比仰韶文化还要早。

仰韶文化也有文字,大多和天象、占卜有关,有双鱼座彩陶符号、“万”字符号等。

如下图:(仰韶文化的人面鱼文彩陶图)仰韶文化范围图。

考古发掘及其研究不断推进,中国古文字出现的上限也将不断前推的。

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时中药里发现的甲骨上有文字。

根据他自身博学多才的造诣,认为甲骨上的文字是早已消失的古文字,于是他根据货源来地查出了该甲骨来源于河南安阳。

甲骨文,是指在甲鱼壳和牛肩胛骨刻写的文字。

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54600块。

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

所以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的文字应该是甲骨文。

仰韶文化,是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一种文化现象。

仰韶文化的名称源于1921年在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至3000年的历史。

仰韶文化主要分部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以陕西的东部、河南的西部、山西的西南部的狭长地带为中心区域,至今,已发现了上千处仰韶文化遗址。

由于时间跨度和区域分部不同,因此分为半坡、庙底沟和西王村三种类型,但是,这三种类型所映出来的文化特征却是较为同一性的。

仰韶文化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仰韶文化是一种母系氏族社会文化。

所谓母系氏族社会是指女性在社会中亨有统治地位,并且掌握氏族领导权的社会文化。

二、仰韶文化是以原始农业为基础、以食物生产为主、以食物采集为付的氏族社会文化。

其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其主要农作物为栗和黍,其主要饲养家畜是猪、狗和羊。

三、仰韶文化的主要生活器皿为陶质的: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

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以手工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壁拍平制造。

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的文化特征,故亦称彩陶文化。

四、仰韶文化在建筑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居住区占地约30000平方米,其布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型房屋窑穴等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其中遗址发掘出房屋46座,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每种又各有半地穴和地面上木架建筑两类。

总之,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一种原始文化,它纵横二千里,绵延数千年,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最早即发迹于黄河流域,而仰韶文化遗址中诸多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中炎帝黄帝时代的创造发明是相吻合的。

而仰韶文化应该早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仰韶文化的陶器上象形图画,只能说是文字的雏形,还没有完全成形于系列形的文字符号。

而甲骨文已经代表成熟的象形文字了。

另外,仰韶文化是属于已成熟的母系社会的时代,而甲骨文的殷商时期是已经进入父系社会的部落时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2050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