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史学家和政治家的评价是比较高的,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是对《资治通鉴》给予极高评价的,比如,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其次,是从政治谋略方面去评价的,而且,评价也非常高。
比如,宋末元初胡三省评价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
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像这样的评价,是古代不少政治家或政治学家们所主张的。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也是从政治谋略方面去编写的,写历史,为的是以资政治家借鉴。
再次,主要从学术质量方面去评价的,肯定其为史学的顶级著作。
比如,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著书之难》称赞说:(《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历代史学家们也都将《通鉴》作为史学著作的典范,是学习模仿的对象。
清代学者王鸣盛也是从这个意义上去评价《通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
《通鉴》之取材,多有出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诸史之异同而裁正之。
昔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惟《通鉴》可以当之。
”此外,还有文武双全的大能人从视野、见识等方面去评价的,比如,清代曾国藩曾感概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还有,近代学者梁启超确实从著书立说的方面去评价的,他评价《通鉴》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
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
温公亦伟人哉!”最后,也是最值得重视的是,当代伟人毛泽东曾表示他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他说:“一十七遍。
每读都获益匪浅。
一部难得的好书噢......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伟人的评价,特别值得注意,“充满辩证法”就是隐含着科学睿智的方法论,表现丰富的历史智慧。
自从读完此书之后,就感觉再不想看现在人写的什么“儒释道”哲学,什么“万历康乾”多少年,什么小说故事了。
晃晃间竟有点“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就像周国平先生前段时间曾说的:“只看死人的书,不看活人的书。
”那么,这为什么呢?第一,《资治通鉴》写作格局大。
司马光编写《通鉴》的目的: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意思是说,中国古代历史数千年,要怎么写,主旨是什么?应该如何取舍?那么,温公给出了他的答案,就是删除冗长,选择重点,专门选取利国利民的好的办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戒之”,去粗存精,编成一部,供皇帝学习。
所以,宋仁宗非常赞同,批准司马光主持编纂,写此书的有多少人呢?有记载的是五人,没记载的不计其数。
这批人用了19年的时间,才完成此书,此时仁宗已“龙驭上宾”了,在位的神宗看了此书,感觉非常好,特批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命名为《资治通鉴》。
这是其挟持者甚大。
第二,历史上的人怎么评价这部书呢?我们首推毛主席,大家都知道,他老人家吃透了这部书,读了十七遍之多,而且还说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
恐怕历史上也再难找到一个将此书读了十七遍的吧!他老人家读《通鉴》有点像乔峰耍“长拳”(最最基础的拳脚功夫,小学生必学),将每一个细节都耍的炉火纯青,毛主席就是将《通鉴》的每一个细节都细品了数遍。
第二位就是史学大家胡三省,他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
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胡的评价有点下面这个感觉:“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一言以蔽之,你这个人如果不读通鉴,那么就是无所谓的人了,叫“猩猩能言,不离走兽”,或者通俗一点叫“衣冠禽兽”也不为过。
所以,作为人君、人臣、人父、人子甚至是作为“孙子”你也得读《通鉴》。
这就是胡三省对此书的评价,要求人人必读。
胡三省的评价也正应了南宋史学家王应麟的话:“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所以说,古人对《通鉴》的看法是极高的,你如果不看就像是猩猩学着说人话,表面上像人,但仍然不能称之为人,只能算走兽一个(别说禽兽了,不好听)。
第三,《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皇皇巨著,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是一边倒的好的,专业的史学大家对书的内容以及取向取舍是各有褒贬。
1,书中有些许错误,这不是吹毛求疵的历史学者的个见,而是确实存在的。
近人岑仲勉声称他纠正了《通鉴》中600余处错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玉贵甚至认为《通鉴》中时间错误的有800余处等等。
2,书中的观点,让历史学者质疑。
朱熹认为司马光将曹魏作为正统是不对的。
对《通鉴》载魏明帝太和五年:“(诸葛)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以木牛运。
”蜀汉刘备,作为中山靖王之后,是前后汉的后兴之主,根正苗红,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攻打魏国,怎么能称之为“入寇”呢?对此表示十分的不满,甚至想下决心把书中诸如此类的“错误”都改掉,但是无奈精力有限,所以没有执笔修改。
3,书中记载历史人物故事有失偏颇。
大诗人李白,竟然只字未提,杜甫也只略微提及。
还将一些野史传说按正史写,如:王莽毒死汉平帝之事等。
明代严衍熟读《资治通鉴》,著有《资治通鉴补》,列举通鉴有七病:漏、复、紊、杂、误、执、诬。
当然这些都是历史学家们,用客观严谨的态度来看待这部巨著,但是也有很多历史学者认为此书立意不同于普通正史,《通鉴》自有他的不同之处。
顾炎武说:“此书本以资治,何暇录及文人?”他认为此书是后世不可无之书。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能一睹此书风采,令自己心旷神怡,不失为生平之乐。
总之,这部三百多万字的煌煌巨著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人生智慧,万世可表,世代可学,我们普通人读之,则会受益终身。
今年3月,我有幸能读完一遍,真是幸甚至哉!幸甚至哉!歌之咏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