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都知道鲁迅的文章含蓄深沉,不太好懂,但若细细揣摩,再借助些历史资料,还是能够看出些门道。
《秋夜》里的“枣树”和“天空”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
“枣树”是鲁迅在写自己的坚韧与顽强,大有以朽枝刺破蓝天之势;“小粉花”代表鲁迅这个阵营里抱有幻想的弱者;“小青虫”代表一些追求光明却有点莽撞的人;“夜游鸟叫声”也是正义的化身。
“天空”则是“枣树”的对立面,里面的“星”、“月”、“霜”都代表黑恶势力的。
鲁迅用象征物反映当时社会的现象和政治斗争的形势,将哲理、画面和笔致融合起来,有呐喊之声,有傍徨之感,总起来说意境完美。
听到《秋夜》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一时想不起来到底是哪篇文章,但如果提一下这篇文章的开篇,很多人都听说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因为不理解,这种表述曾经被很多人“诟病”,但如果知道了这句话的象征含义,就会为鲁迅的文笔而拍案叫绝。
要想理解这一篇文章,不能只从文本上分析,更要知道鲁迅经历了什么事情,才写出了这样一篇文章。
而鲁迅之前的经历恰恰就是被很多人忽略的。
成名之前,鲁迅有十年蛰伏期我们印象当中的鲁迅其实是1918年之后的鲁迅,也就是这一年,周树人用了“鲁迅”的笔名写作了《狂人日记》,引起了文化界的广泛重视。
而鲁迅却是在1909年回国的,那么这近十年时间里,鲁迅都做了什么事情?这十年被称作“沉寂的十年”。
在这个阶段,鲁迅做的最多的事,是静下心来抄了很多碑帖,并且做学术的研究。
根据史料来看,鲁迅是在1912年来到了北京,担任教育部佥事,经常去当地最大的书市琉璃厂购买残碑拓片进行抄录,这件事持续了很多年。
直到1917年的除夕,鲁迅在日记里还记载着他抄录的事情:旧历除夕也,夜独坐录碑,殊无换岁之感。
弃医从文的鲁迅,本来就想着以文字来唤醒国民,那为何却躲在家里抄碑帖、做学术呢?就是因为孤独,没有盟友。
当时的文学界,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还没有拉出一条统一的战线,都处于各自为战的松散状态,或者说这条战线正在筹备阶段,除了后来的几位新文化统帅之外,鲁迅这等后来的“闯将”基本上都在蛰伏期,静观社会文化的走向。
踌躇满志地归国,遇到的却是一腔热情无处施展,这种孤独的状态持续了十年之久,鲁迅也孤独了十年之久。
1918年之后到1924年之前,鲁迅都经历了什么好不容易熬到了1917年,钱玄同邀请鲁迅加入了《新青年》杂志,等待许久的鲁迅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于是就有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等《呐喊》中的小说问世,在文学领域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本来是一件喜人的事情,但没想到的是,鲁迅在这一阶段又遭遇了两重沉重的打击,而这也是《野草》散文诗集出现的直接原因,《秋夜》正是这一状态下的写照。
首先是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文化阵营出现了严重的分裂。
当事人是胡适和陈独秀。
一般观点认为,胡适是发起新文化革命的先声,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胡适提倡的是“文学改良”,他写作的文章是《文学改良刍议》、《建设中的文学革命》。
而真正要求进行激烈革命的是陈独秀。
这就导致了两者观念上出现了最初的分歧。
而随着胡适后续反对新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的配合,新文化阵营最终分裂。
鲁迅等待了十年的盟友、战线,在这一阶段分崩离析,“整理国故”的思潮再次席卷,新文化运动之前所取得的成果有覆灭之危。
而也是在这一阶段,家庭的剧变成为了鲁迅这一生最大的伤痛。
鲁迅一家有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三人约定好了,永不分离,孝顺母亲,让其在北京享清福。
但是,因为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的缘故,先是1922年末,周建人搬离居所。
鲁迅与羽太信子的关系也急剧恶化,一家人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
1923年7月14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
在此之前,甚至就是这一天的早饭和午饭,一家人的饮食都是由羽太信子负责的,而这一天的晚饭开始,鲁迅“自室吃饭”,可见关系已经降到冰点。
果不其然,就在7月19日,鲁迅收到了周作人的一封言辞暧昧、含混的绝交书,兄弟自此反目。
至于说鲁迅和周作人为何反目,这一直是一个谜团,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和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有关。
所以有人说是因为金钱缘故,也有人说是情感纠纷,甚至有人讲是在日本时鲁迅和羽太信子的往事,但都只是猜测,不能当真。
真相大概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盟友的分崩离析,手足的骤然反目,经历了这两件人生大事,家国两方面都未能取得建树,鲁迅身心疲惫的状态可想而知。
《秋夜》的主题和特色:孤独回到《秋夜》的第一句话,两颗枣树的描写。
如果知道了鲁迅这十几年来的遭遇,大概就能体会到此处的用意了。
两颗树,都是枣树,并且离得很近,但是只能分开称呼,不能说成“两颗枣树”,这种明显地分化就是为了凸显,盟友之间的背离,兄弟之间的反目。
本来曾是一路人,如今却形同陌路。
这是怎样的孤独呢?这篇文章里有着几个很明显的意象,遍体鳞伤的枣树,压抑的天空,惨白的月亮,以及后文提到的苍翠的英雄。
还有其他的诸如蜂蝶、梦、小花、野草等较为渺小的事物。
不要走进误区之中,认为所有的意象都会代表着什么,意象最主要的作用是其组合起来之后给人的感觉。
天空广袤、深蓝、无处不在,这就给人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月亮的惨白、逃避、惊慌又给人一种慌乱幽寂的感觉;枣树似乎有所指,枣子被打落,枝干遍体鳞伤,一株是鲁迅自己,另一株是盟友和手足兄弟,似乎这种解释最为贴切。
整篇文章都是一种“独语”的状态,更加让孤寂的感觉变得明显。
而如何来排遣此种孤寂的心绪呢?这就是鲁迅笔下“苍翠的英雄们”。
鲁迅所致敬的“英雄”是谁呢?是那些扑火的飞虫,也是古时候那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们。
鲁迅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找不到志同道合的盟友了,于是只能在精神的园地里继续耕耘,跨越时代和古人进行精神的交流,用古人的事迹激励自己。
说到底,还是孤独而已。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