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第1张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什么?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什么?

1、中国的史书基本分类有两类,一类是编年体和纪传体,编年体以年份为准,依时间先后顺序写史。

纪传体以本纪、列传人物为主、时间为辅写史。

一类是通史和断代史,时间跨度大连接几个朝代的叫通史,时间仅限一个朝代的是断代史。

所以通史怎么和史记并举呢?你的问题设置首先就错了。

上述两类分类可以排列组合成4种史书:编年体通史、编年体断代史、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

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孔子的《春秋》(因为只写了东周BC770-BC476这一段时期,所以连断代史都算不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东周写到五代十国,共1300多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东汉荀悦的《汉纪》(写西汉的历史)。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班固的《汉书》。

为什么说《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究竟该是《左传》还是《春秋》?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它惜字如金,尚“微言大义”,以时间为轴,简略记事。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比较详尽的编年史。

它是对《春秋》的具体化。

和《公羊传》、《谷梁传》何为《春秋》三传。

而以《左传》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当然是《春秋》。

《春秋》以鲁国君主纪年,记载当时鲁国兼其他诸侯国的历史。

而《左传》,又叫《春秋左氏传》,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因为《春秋》记事过于简略,而文意很深,如果没有注释很难看懂。

所以才会出现《春秋三传》这样的,用来对《春秋》进行解释,并丰富其内容的史书。

由于三位作者的所处地位,所处时代不同,三传特色也有一些不同。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

《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如果要学习《春秋》,建议以《左传》为主,兼《谷梁》《公羊》为辅。

《左传》《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扩展资料:史学地位《左传》的瞩目成就,首先在于它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而内容详实的史学钜编,在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春秋战国之际,我国文化的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史学的演进也是如此。

就可靠文献来看,此前先后问世的少量著作,不论是今存《尚书》中的部分编帙,还是各诸侯国编纂的史籍(诸如《春秋》之类)等,内容一般都比较零散,载事也往往只是列述一些纲目。

而《左传》以近二十万言的规模,全面、系统记载春秋一代大事,广泛涉及周王朝和晋、鲁、楚、郑、齐、卫、宋、吴、秦、越、陈等十多个诸侯国,并且屡见追记西周与商殷、甚至有夏以前时期的史实。

它采用编年记事的方式,虽然以《春秋》为纲,然而其记事范围之广,叙述内容的具体、详赡,则大大超出了《春秋》。

《左传》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史书的编纂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373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