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

痛定思痛,第1张

痛定思痛 痛定思痛是什么意思

痛定思痛是个汉语成语,汉语拼音是:tòngdìngsītòng,意思是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再回想当时的痛苦,也可以用来形容总结经验教训。

具体内容成语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

”【近义词】痛不欲生、悲痛欲绝;【反义词】悠然自得。

成语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林黛玉)又想梦中光景,无倚无靠,再真把宝玉死了,那可怎么样好一时痛定思痛,神魂俱乱。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公子想起自己那番苦楚,痛定思痛,也不觉失声痛哭。

”沙汀《闯关》十二:“于是他又痛定思痛的详细回忆了一遍几天来的经历”。

痛定思痛的意思是什么新冠肺炎让我们痛定思痛,你认为养成集体就餐用公筷的习惯可行吗?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阅历的不断增加,更有非典,新冠的深刻教训,集体就餐要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公筷是公用的筷子,即大家用来夹菜的筷子, 放在盘上, 大家可以用它把菜夹到自己碟子里,再用自己的私筷用餐。

这样做似乎与我们的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不相符合,总觉的太见外,太生分,不够贴心。

殊不知,这样做才是更贴心和完美的做法。

那么这样的习惯我们能养成吗?答案是肯定的。

俗话说。

习惯在于养成。

据说二十一天就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

当然这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

即国家、社会和公众的通力合作。

国家制定法规政策要求餐饮行业具有相关资质。

比如把能否提供公筷公勺作为行业管理标准,不达标的场域不准营业。

社会公众可以参与监督管理。

我们要集体用餐的公众从个人出发,这样做既可以保护自己、又可以保护他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理论上可行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记得上次非典之后就推广过实行分餐制,公碗公筷等,一阵风过后又习以为常,同以前一样恢复常态,总之比较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378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